“哥,明天我就18歲了,開心一點,你說過,會滿足我的願望的。”林羽燼坐在窗前,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眼眸裏並無多餘的情緒,似乎隻是訴說一件平常的事。
雨越下越大,模糊了房間裏的一切,連聲音都越發的不真切了。林深隻是嗯了一聲,並無過多的言語,便拉上房門,出去了。一場對話,倆人都帶著麵具,誰也不肯服輸,似台上的小醜,隻能僵硬退場。
生日本該是開心的事,為何會鬧得如此下場?
這還要從這個家族的曆史說起。林家是一個世世代代都被詛咒的家族。無論是親生子亦或是收養子,這一代中,最優秀的孩子,都會在18歲時走向死亡。至今,沒人能破解,很不幸,林羽燼便是那個孩子。從她被收養那天,這便是她逃脫不掉的宿命。林家不願自己血脈死亡,便尋找他人替代。
林家製定下規矩,在18歲以前,每個流著林家血的孩子,不能顯現出自己的天賦,當然,也沒有人會顯現自己的天賦,除非那個人不想活了。在林家的家族史上,還真就出現了“一心求死”的人,具體原因這裏就不多說。
每個人都蟄伏在林羽燼之下,待她一死,便大展身手,去搶奪這屬於自己的權利,做這林家的接班人。流淌著卑鄙血脈的人,隻會如此卑鄙。
林羽燼知道自己會死在18歲,為什麼還會同意?上天不會眷顧苦難的人,隻會給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其痛苦的,在陰暗潮濕的犄角旮旯裏度過一生,不如享受幾年的美好時光,這是她權衡利弊之下的選擇,她無悔。
林家選擇的孩子不止她一個,而是收養了如她一般,對生命沒有希望,又極其聰敏的人。林家在收養每一個孩子之前,都會告訴他們,你們將會在最好的年華死去,但一如她的選擇一樣,許多人都選擇了被領養,也有人中途退出,但知道這個秘密後,他們也被養在了另一處,無人知曉他們的現狀,或許不會死,但可以肯定的是,也不會很好的活著。商人重利,林家也從不養廢人,他會在一年之內選擇出最適合領養的人,剩下的人都會被養在“林家學堂”,畢竟他們也曾付出努力,自然不能同放棄者一起了,看,林家就是如此的高尚。
對於林羽燼來說,篩選途中的磨難已記不清了,隻記得這幾年的美好,這家人對她很好,至少表麵上是這樣。這個家庭似乎很完美,父親永遠是莊嚴的,母親永遠是溫柔嫻靜,哥哥則是溫文爾雅,對妹妹關懷至極,而自己扮演的則是聰明伶俐,知書達禮的。每人都有著自己的麵具,在生活這個舞台上,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舞台就這麼大,誰也不能跨出舞台的邊界,在既定的路線上展示著屬於自己的劇目,讓外界的觀眾為之喝彩。
透過薄紗窗,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雨的涼意。林燼羽思考著,該怎樣過生日,她在收養後,她也曾驚慌,也曾崩潰,沒有人可以平靜的接受自己竟然如此死亡,聰明的人不會囿於困境,既然改變不了,那便接受吧,即使過程會很難受。沒有人會永遠一帆風順,隻是自己不順的比平常人更多一點。
窗外的雨衝刷著,洗去世間的汙濁,一場好戲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