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阿桂接過了羅焱的位子,站出來問道“文中旭,這打箭爐還有多少守軍,將領是否還是那位金川駙馬科泰啊?”
“是的,將軍大人”文中旭朝阿桂拱拱手“還是那位科泰,此人雖然喜好中原文化、熟讀兵書,但特別的驕傲自滿,我昨日離開那會兒,他還帶著一群手下在帳內玩女人呢,一點兒也沒有危機感,如我天朝大軍攻伐,必將勢如破竹”
文中旭不愧是軍師一類的人物,說話總會文縐縐的,還能帶動一定的個人情緒。羅焱把這一切看在眼裏,覺得自己又發現了一個可堪大用的家夥,盡管是個書生,但和珅還不是學文科出生的!
因為從文中旭嘴裏掏了不少的東西出來,最後阿桂特意讓他陪同自己等人一同用了晚膳,然後才讓人給他找了一個安歇的地方,等著投石車建好後正式的攻城。
.........
整個大清帝國的軍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大頭兵目不識丁,一個字兒都認不全,不過這種情況那也是分兵種的說。像鍵銳營、火器營這類的部隊,士兵都為旗人,懂知識的不在少數,幾台簡陋投石車而已,不過大半天的功夫,當羅焱等人一大早起床後,大營內已經滿當當的擺好了三台木質投石車,旁邊還堆了不少從糧草隊裏拿過來的皮囊等裝水的東西,一個個都是鼓鼓的,很明顯,水已經全部裝好了。
阿桂、羅焱、福康安,還有庫什汗都對此很滿意,所以當全軍用過幹糧後,阿桂立即下令,全軍開拔,兵指打箭爐。
二裏地,步行不過5分鍾的路程,但清軍還帶著三台簡陋的投石車,所以走了差不多三刻鍾的功夫,才最終停在了打箭爐城150米開外的地方。
迅速展開投石車,架好投石器具,阿桂便命人上前喊話,這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一大特色啊!
於是乎,一名偏將領著十幾個號掛子就跳了出去,站在城牆50米外的地方,開始吼道“城裏的匪軍聽著,天朝大軍已到,爾等還不速速投降,不然我天朝大軍便將踏平此地,爾等唯有死路一條!”
嗖!!!
迎接這位偏將的是一支白翎箭矢,一箭射出,精準的插在了這名偏將麵前的土地上。
隨著城牆上一陣歡呼,一位穿戴精致盔甲的頭領人物從城頭冒了出來,手裏提著一把長弓“我是金川駙馬科泰,我金川之地乃天神眷族,你滿清不過是一群無知之人,快退去吧,不然等天神降怒,你們全部都會死在這城牆之下”
好嘛,偏將是一名有神論者,麵對箭矢與天神的威脅,他唯有灰溜溜的退了回來,而阿桂等人見狀,也明白‘和平解放’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那麼,接下來要做的,便是那殘酷的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