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觥籌交錯,不要失了體麵(1 / 3)

二、觥籌交錯,不要失了體麵

吃要有吃相

吃,要有吃相,但吃得“漂亮”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當幾個人圍坐在餐桌旁準備就餐時,有人手拿筷子敲打碗盞或者茶杯;主人尚未示意開始,有人就已經狼吞虎咽起來;不等喜歡的菜肴轉到自己跟前,就伸長胳膊跨過很遠的距離甚至離座去夾菜;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叭嘰叭嘰”作響;用餐尚未結束,自己的飽嗝已經連連打出,等等,這些現象都是缺乏修養的表現。那麼,怎樣的吃相才算“雅”呢?

在入座之後,一麵做好就餐的準備,一麵可以和同桌的人隨意進行交談,以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用餐氣氛。不要旁若無人、兀然獨坐,更不要眼睛緊盯著餐桌上的食物,顯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也不要無意識地擺弄餐具。

主人招呼後才開始進餐。一次夾菜不宜過多,吃完之後再取。不要對不合口味的菜顯出為難的表情,而應當禮節性地品嚐一點。吃東西時不要大聲咀嚼,喝湯時不要弄出聲響,碗筷刀叉不要碰得叮當響,更不要用匙子去刮碗底。吃東西時,嘴裏的殘渣不要往桌上、地上亂吐,應把這些東西集中放於一處,以便主人飯後打掃,也不至於影響周圍人的食欲。

在餐桌上,不要嘴裏含著食物大聲說話,弄得飯菜亂噴,這是粗俗的行為,是應酬場合之大忌

。作客吃飯時,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盤裏挑挑揀揀、撥來撥去,即使是小孩這樣做也會讓人生厭,在家裏吃飯也要杜絕這種習慣。請人在家裏吃飯時,最好使用公匙、公筷,實行分餐。在酒宴上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也可以同時舉杯示意,但不必逐一碰杯。祝酒時,不要交叉碰,以免形成十字架,令某些人士不悅。

當主人或主賓致辭時,其他人應暫停進餐,專心傾聽。特別是當主人和主賓前來敬酒時,被敬者要起立舉杯,雙眼注視對方並與之碰杯,互祝美意。

在宴席上要控製酒量,以免失去自製力而失言、失態,成為笑柄。不要極力勸酒,不要以喝酒論英雄,這樣不但傷身還傷感情。

出席宴會要謹慎小心,注意周圍環境,控製自己的動作,以免不小心發生意外情況,如打碎餐具或打翻酒水等。

在主人家吃過正餐後,飯後喝茶、吃水果的座次可隨便選擇,不必過於拘禮。

宴會結束後,如果沒有其他事情,應向主人表示感謝,然後告辭離開。

學會正確地使用中餐餐具

中餐的餐具品種多樣,比如說有筷子、碗、湯勺、菜碟、湯盅,還有牙簽、杯子、酒盅之類的。很多人認為使用餐具還不簡單,其實正確的使用不僅是指能夠用這些餐具吃飯,還必須符合一定的利益要求,表現出自己的涵養。在這裏,我們主要介紹一下經

常出現問題的餐具的使用。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常見的餐具之一。使用筷子的時候,通常必須成雙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時候,要注意下麵幾個小細節。

①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著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過的筷子去夾菜,是不是有點倒人胃口?

②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像指揮棒似地舞著筷子。

③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上麵。因為這種插法,隻在祭奠死者的時候才用。

④嚴格筷子的職能。筷子隻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剔牙、撓癢或是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⑤不要用筷子的尾端布菜。在給別人布菜是不要把筷子調過來用尾端,很不衛生,看起來也缺乏美感。還是應該用專用的新筷子布菜。

另外,使用筷子有以下一些禁忌。在正式場合,千萬不要犯了這些禁忌。

①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裏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②忌迷筷。不要在夾菜時,筷子持在空中,猶豫不定取哪道菜。

③忌粘筷。在就餐過程中,即使很喜歡某道菜,也不要似筷子粘住了菜盤,不停地夾取。

④忌敲筷。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⑤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

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距離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⑥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2.勺子

勺子在就餐中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在使用的時候,有些細節還是要注意的。

用筷子取食時,也可以用勺子來輔助。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單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後,可以在原處暫停一下,等到湯汁不會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這樣比較保險一些。

暫時不用勺子時,應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後,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裏,千萬不要再倒回原處。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著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裏等涼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裏,或者反複吮吸、舔食。這樣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碗

碗分為大碗、小碗、中碗等,每種都有不同的用途。中餐的碗可以用來盛飯、盛湯,進餐時,可以用手捧飯碗就餐。拿碗時,用左手的四個手指支撐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吃飯的時候,飯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4.盤子

餐的盤子有很多種,稍小點的盤子叫碟子,主要用於盛放要吃的食物,使用方麵和碗大致相同。用餐時,盤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這樣顯得不美觀。

在這裏需要重點介紹一種用途比較特殊的盤子——食碟。食碟在中餐裏的主要作用,是用於暫放從公用的菜盤中取來享用之菜肴。使用食碟時,一般不要取放過多的菜肴在食碟裏,那樣看起來既繁亂不堪,又好像是貪吃不厭,十分不雅。不吃的食物殘渣、骨頭、魚刺不要吐在飯桌上,而是應該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時要注意,不要直接從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夾放到碟子前端。如食碟放滿了,可示意讓服務員換一個新的食碟。

5.水杯

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一般情況下,不要用來盛酒,盛酒要有專門的酒杯。不要倒扣水杯,這樣顯得沒有禮貌。另外,喝進嘴裏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可以吐到洗手間的水槽裏。

6.湯盅

湯盅是用來盛放湯類食物的。用餐時,使用湯盅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將湯勺取出放在墊盤上並把盅蓋反轉,平放在湯盅上就表示湯已經喝完。

7.餐巾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中餐用餐前,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餐巾的作用是隻能用來擦手,擦手後,應該放回盤子裏,由服務員拿走。有時候在

正式宴會結束前,會再上一塊濕毛巾。和前者用途不同的是,餐巾隻能用來擦嘴,卻不能擦臉、抹汗。

8.牙簽

吃了肉或者纖維豐富的蔬菜後,常常需要剔牙,這時候就用到牙簽了。但是,盡量不要當眾剔牙。非剔不行時,也要注意形象,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東西不要當眾觀賞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要多為身邊的客人著想一下。剔牙後,不要長時間叼著牙簽,更不要用來紮取食物。

看吧,小小的餐具要注意的東西還真是不少。學會正確使用餐具,將會讓你成為宴會上的紳士。

學會使用西餐餐具

不同國家、地區的菜肴,在用餐時借助的餐具往往大不相同。有的餐式要用筷子,有的餐式要用刀叉,有的則需要直接以手來取食。

使用刀叉進餐,是西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學習西餐禮儀,而不係統學習刀叉的使用,自然難成正果。實際上,刀叉的正確使用對不少中國人而言,是想做而又不會做的。

除了刀叉之外,西餐的主要餐具還有餐匙、餐巾等等,下麵將分別進行係統介紹。至於西餐桌上出現的盤、碟、杯、水盂、牙簽等餐具,用法與中餐大同小異,在此將不再贅述。

1.刀叉

刀叉,是對餐刀、餐叉兩種餐具的統稱。二者既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不過,在更多情況之下,刀叉是同

時配合使用的。因此人們在提到西餐餐具時,喜歡將二者相提並論。

學習刀叉的使用,主要是要掌握刀叉的區別、刀叉的用法、刀叉的暗示等三個方麵的問題。

(1)刀叉的區別

在正規一點的西餐宴會上,通常講究吃一道菜要換一副刀叉。也就是說,吃每道菜時,都要使用專門的刀叉。既不可以胡拿亂用,也不可以從頭至尾隻用一副刀叉。

享用西餐正餐時,在一般情況下,出現在每位用餐者麵前的餐桌上的刀叉主要有:吃黃油所用的餐刀、吃魚所用的刀叉、吃肉所用的刀叉、吃甜品所用的刀叉等等。這些刀叉不但形狀各異,更重要的是其擺放的具體位置各不相同,掌握後一點,對於正確地區分它們尤為重要。

吃黃油所用的餐刀,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餐叉。刀叉的正確位置,是橫放在用餐者左手的正前方。

吃魚所用的刀叉和吃肉所用的刀叉,應當餐刀在右、餐叉在左地分別縱向擺放在用餐者麵前的餐盤兩側。餐叉的具體位置,應處於吃黃油所用餐刀的正下方。有時,在餐盤左右兩側分別擺放的刀叉會有三副之多。要想不拿錯,一點也不困難。關鍵是要記住,應當依次分別從兩邊由外側向內側取用。

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應於最後使用,一般被橫向放置在用餐者麵前的餐盤的正前方。

(2)刀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一般有兩種常規

方法可供借鑒。其一叫作英國式,要求在進餐時始終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一邊切割,一邊叉而食之,通常認為此種方式較為文雅。其二叫作美國式,具體做法是先右刀左叉,一口氣把餐盤裏要吃的東西全部切好,然後把右手裏的餐刀斜放在餐盤前方,將左手中的餐叉換到右手裏,再來大吃一頓,這種方式比較省事。

在以刀叉用餐時,不論采用上述哪一種方式,都應注意以下五點。

①在切割食物時,不可以弄出聲響。

②在切割食物時,要切記雙肘下沉,而切勿左右開弓。那樣做,一是有礙於人,二是“賣相”不佳。搞不好,還有可能使正在被切割的食物“脫逃而去”。

③被切割好的食物應剛好適合一下子入口。切不可叉起之後,再一口一口咬著吃。應當叉著吃,不能用刀紮著吃。

④要注意刀叉的朝向。將餐刀臨時放下時,不可刀口外向。雙手同時使用刀叉時,叉齒應當朝下;右手持叉進食時,則應叉齒向上。

⑤掉落到地上的刀叉切勿再用,可請侍者另換一副。

(3)刀叉的暗示

使用刀叉可以向侍者暗示用餐者是否吃好了某一道菜肴,具體方法如下。

①如與人攀談應暫時放下刀叉,做法是將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內、叉齒向下,呈漢字的“八”字形狀擺放在餐盤之上。意思是此菜尚未用畢。但要注意,不可將其交叉放

成“十”字形。西方人認為,這是令人晦氣的圖案。

②如果吃完了或是不想再吃了,則可以刀口內向、叉齒向上,刀右叉左地並排縱放,或者刀上叉下地拚排橫放在餐盤裏。這種做法等於告行侍者,請他連刀叉帶餐盤一塊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