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應急中心2025年4月4日告知所有人民群眾,高溫氣候災害導致北極冰川溶解,海平麵上升,預計今年6月沿海東部將會遭到海水淹沒,請相關區域廣大避難群眾及時做好疏散撤離準備!”
今天是2025年4月4日,高溫末日第4個月,庇護所溫度25度,室外平均地表溫度50度。
09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高溫末日第5個月,庇護所溫度25度,室外平均地表溫度50度。
庇護所外豔陽高照,但末日的天氣也很奇怪,這麼長時間不下雨,氣溫竟然可以一直保持50度,實在是讓人費解。
此刻我正揮著鋤頭在庇護所周圍挖防火溝。一邊揮著鋤頭一邊罵自己,為什麼自己以前沒有考慮到山火這個問題,如果自己當初考慮到了,我現在就不會揮著汗在末日裏挖溝了。
上個月一想到山火這個問題,我立馬就坐不住了,經過一晚上的權衡,最後還是決定出門挖防火溝。畫好規劃圖之後,第二天就行動起來。
鋤頭,電鋸,鐮刀這些常用工具,在之前準備物資時,我就準備好了。有個趁手的家夥,勞動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時隔半年第一次走出庇護所,內心還是很激動的。
當然防曬的準備是必要的,手套,防曬服,防曬帽,口罩,墨鏡,再噴上防曬隔離噴霧,就算是穿上這樣的裝備,但當我打開庇護所大門那一刻,窒息的熱浪也讓我後退了半步,最後硬著頭皮走了出去。
豔陽高照這個詞是顯然已經不再適用,隻能說是一團火球掛在天上。陽光仿佛有穿透性,照在防曬服上,皮膚也有刺疼感。
在高溫下工作,首先要預防中暑,水分電解質必須要充足,此次要做好降溫措施。
我將庇護所內的冰塊弄碎,塞在衣服裏,這才讓我感覺到一絲舒適,但冰塊最多隻能持續半個小時,所以每隔半小時,我要回庇護所更換一次冰塊。
但我也不指望短時間內完成任務。高溫情況下,戶外工作能超過兩個小時,所以我每次最多換兩次冰塊,工作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
繞著庇護所走了兩圈,邊觀察邊盤算著如何規劃防火溝。
庇護所是在半山腰的一處空地上建造起來的,門前是一處平地,前期施工已經平整過,所有沒有任何草被樹木。左邊和右邊也是空地,但有草被覆蓋,這樣一看工作量不會太大,唯一麻煩的是庇護所的後麵那一塊,植被覆蓋豐富。我工作的重點就放在這裏。
按照我的規劃,我準備開辟一條兩米的防火溝,將庇護所圍起來,同時往外十米,將所有樹木全都鋸掉,特別是庇護所後麵山上的樹木。如果發生山火,樹木燒斷了,會滾下來砸到我的庇護所的,雖然我的庇護所牆體結實,但做事謹慎的我,還是要將不可控因素降到最低,隻有這樣,自己才能苟住這五年。
從上個月開始一直到現在,我的日常活動安排裏,多出了每天戶外勞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