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以持續性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由顯著暴露於有害顆粒物或氣體造成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所引起。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是最常見的症狀。

慢阻肺與慢支和肺氣腫密切相關。多數患者是由慢支和肺氣腫發展而來的。肺氣腫是指肺部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過度充氣,持久膨脹,彈性減退,肺容量增加,並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壁的破環,而無明顯的肺纖維化。當慢支、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檢查出現持續氣流受限時,則能診斷為慢阻肺。

慢阻肺確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吸煙是COPD主要的危險因素,但是其他暴露因素也與COPD的起病和發展密切相關,如生物燃料暴露和空氣汙染。宿主因素在COPD進展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包括:遺傳異常、肺部異常發育和加速老化。

慢阻肺的症狀:

1.慢性咳嗽:通常為首發症狀,最初以晨間咳嗽明顯,夜間有陣咳或排痰。逐漸進展為持續性咳嗽,隨病程發展可終身不愈。

2.咳痰: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性泡沫痰,清晨排痰較多,白天少。合並感染時痰量增多,常有膿性痰。

3.氣短或呼吸困難:是COPD的典型症狀,早期僅於勞力時出現,呈進行性加重趨勢,以致在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氣促,是活動受限和焦慮的主要原因。

4.喘息和胸悶:不是慢阻肺的特異性症狀,部分患者特別是重度患者可有喘息,胸部緊悶感通常於勞力後發生。

5.全身性症狀:重症患者可出現全身症狀,如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此外應特別注意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存在。

慢阻肺的體征:早期體征可不明顯,隨疾病進展出現肺氣腫體征:桶狀胸,前後徑增大,肋間隙增寬;雙肺呼吸動度及語音震顫減弱;雙肺叩診呈過清音,肺下界下降,移動度變小,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有,肝濁音界下移;肺泡呼吸音減弱,呼吸相延長,雙肺底可聞及濕囉音和(或)幹囉音,囉音的量和部位常不恒定。

慢阻肺的診斷:主要根據吸煙等高危因素暴露史、臨床症狀、體征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分析確定。持續氣流受限是慢阻肺診斷的必備條件。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後FEV₁\/FVC<70%及FEV₁<80%預計值4可確定為持續氣流受限。胸部X線檢查有助於確定肺過度充氣的程度及其他肺部疾病相鑒別。

鑒別診斷: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支氣管肺癌。

治療包括穩定期治療和急性加重期治療:

①穩定期治療的目的是減少呼吸係統症狀和未來急性加重風險;防止病情進展;改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藥物治療有支氣管擴張劑(主要藥物,β₂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茶堿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和其他藥物。還有氧療,通氣支持,肺康複治療和外科治療。

②急性加重期治療是指呼吸係統症狀的急性惡化,需要額外治療。目標是采取積極治療措施使本次急性加重的影響最小化,同時避免再次急性加重的發生。一要確定急性加重的原因,二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三持續低流量吸氧。通常的藥物治療有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還可機械通氣。

預防:慢阻肺的預防非常重要,鼓勵所有吸煙者禁煙。避免或防止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定期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在寒冷季節或者氣候驟變時,注意保暖,預防感冒。生活規律,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注意膳食營養合理。此外,對於有慢阻肺高危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以盡早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