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那尼傲(1 / 3)

幽州。

幽州以北是燕山山脈,是一道天然的自然屏障。

幽州以西是以關溝和太行山相隔,是一道敵人無法逾越的鴻溝,幽州以東,麵朝大海,並沒有軍事危險。

可以說,幽州的地理位置優勢使得幽州城在軍事方麵變得銅牆鐵壁,密不透風,又在交通方麵使得幽州變成交通樞紐。是帝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和商業都會。

... ...

幽州漁陽郡,

彭府。

燕王,勾結匈奴

繡使從天來

繡衣使者,由漢武帝設置,屬於禦史那一掛,因其身穿繡衣,就是那些高檔絲綢的衣服,並且手持代表天子的信物,“節杖”,和能調動50人以下的武裝力量的“虎符”

陽春三月,

本應是萬物複蘇,綠意盎然的時節。

卻因日益惡化的環境,

刮起了沙塵暴,

沙塵攀上北邙山,

越過邙山之巔的道源祖庭翠雲峰。

直撲北邙山南麓的帝都洛陽而來,把整個洛陽城淹沒灰蒙蒙之中。

... ...

時間下午13點25分。

來了!

來了!

它準點駛來了!

隨著“嗚”的一陣長長響亮的汽笛聲從遠方傳來,它風馳電掣地撕開厚重的沙塵。

衝了過來,如同駿馬穿梭於森林草原。

近了!

近了!

呼嘯的噴氣聲猶如千軍萬馬般奔騰而來!

車站月台裏擠滿了人,各有各的心事,都顯出異樣的神色。

攤販們靜靜守望著銀白色的火車頭,它喘著粗氣,仿佛帶著希望,從遠處駛向月台而來了。

有經驗的腳夫兩手插在號衣的口袋裏,慵懶地打了一個哈欠,睡著一般地站著。經驗告訴他們,可以得到特別收入的時間離得還遠,也犯不著老早就放出精神來。

誰也不說話,就像是被定格了一般。

寂靜的火車站靜的隻聽得見腳步聲,隻聽得見賣票員和廣播的聲音,世界仿佛靜止了一般。

“哐堂哐堂哐堂……”

一陣火車運行的聲音響徹蒼穹,像一頭無情的鋼鐵巨獸般喘息著,打破了平靜。

突然火車停下來了。

燕薊‘西站’至帝都洛陽‘龍門站’的火車準時在月台平穩停下,

本來非常安靜的車站月台,頓時人聲鼎沸。

一陣陣叫賣零食的喧囂,便接著沸騰起來。

醬黑的茶葉蛋,

鮮紅的鹵豬蹄,

焦黃的洋麵包,

淨白的熱包子,就陸續不斷地顯擺在車窗外麵。散發著勾人食欲的香味。

旅客們三三兩兩地拉著行李,邁著匆忙的步伐,從火車廂上,走下月台。

車站月台上,緊張且喧鬧。

上車的,下車的,送親友的,長途旅客下車活動一下筋骨的,買東西的,簡直像個鬧市。

腳夫也打起十二分精神,目光死死地盯著距離自己較近的車廂出口,等著他心中的獵物出現。

一位身披鮮紅連帽鬥篷的少女走向車廂,引起他的注意。

當看到她兩手空無一物時,腳夫頓時失去了興趣。失望地“嘖”了一下,埋怨了起來,“一個紮眼的窮鬼,真晦氣!”

隨後腳夫目光移向其他正在下車的旅客.....

火車在月台上短暫地停留後,火車頭又喘著粗氣,衝破了沙塵籠罩的黑暗,沿著鐵路駛向遠方,向著下個站點出發。

.....

車站大樓肅穆而莊重,立麵分中部和四相闕五個部分。

遠遠望去,中間是白色的欄杆台基、拱起高高的宏偉大殿似的建築,像嵌在雪地上一樣。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到處畫著精美絕倫的彩繪,讓這座巨大的車站更顯得金碧輝煌。

那金頂飛簷翹角上的兩條金龍,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配上金頂紅門,讓這座車站透露著古色古香的格調,使人油然而生莊重之感。

車站四周建有四座高聳入雲的塔樓狀單出闕樓,闕樓下台基為石質牆體,均用塊石雕琢後砌而成,向上合圍出鬥形。中闕身為兩層木製闕樓。上闕屋頂為玄黑瓦頂。

闕樓多用於瞭望車站外一切異動,保護著來往的旅客行商。名為四相闕。四座闕樓並不對稱立於四角,而是符合‘不死之道’而立。隨行立東闕青龍,彼行立西闕白虎,彼前立南闕朱雀,後立北闕玄武。

東闕又叫蒼龍闕,雕繪一蒼龍,

西闕也叫白虎闕,雕繪一白虎。

北闕為玄武闕,雕繪二獸蛇龜纏繞,

南闕為朱雀闕,雕繪有紅色巨鳥二枚。

四十裏開外都能看得到四相闕。這種闕樓在天漢帝國境內普遍起到裝飾作用,也是一種導引性的標誌建築。闕群集中佇立,是巍巍天漢帝國的象征,也是地方豪族勢力的標誌。

....

龍門站外,

車站檢查出口處三三兩兩地聚集著迎接親友的人。

這龍門站也是洛陽煙熏火燎的繁華之地。

此時,

身穿白色風衣的傲蕾一藍心情不錯,一人不急不慢地往出站口走去。

一隊準備西行的漠北駝隊與她錯身而過,駝隊裏的幾個爺們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

前麵是西域而來的馬戲團,有吐火賣藝,有跳舞賣藝的。

後麵是模仿貴族玩的奢靡活動--鬥獸。一群人吆喝著,挑動兩隻怒氣衝冠的大公雞廝鬥,兩隻公雞已經互相啄的脫了許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