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怎樣畫風景(1 / 2)

風景畫的各種幹濕畫法,基本上和畫靜物畫是一樣的,隻是風景畫要在野外來進行工作。野外的光線、氣候時刻在變化中,很明顯的,在早晨與傍晚的時候,光線的顏色,雲彩的動態,變化很迅速,不能象在室內可以慢慢地來畫,有時還需要用速寫的方法來進行的。一方麵又因氣候冷熱不同,畫麵上的水分,總比在室內難掌握,所以學水彩畫要先從靜物畫開始。在靜物畫學習過程中,你能逐步掌握了色彩的知識和水分與時間的經驗,然後畫風景畫,可減少困難。

但初步在野外作畫,水分與時間的掌握,能力還是不夠的,在選擇題材和構圖上,不可過於複雜,愈簡單愈好。

我們一眼看見大自然的景物,都是豐富多采的,對於這樣的複雜,感到無從下手。我們應當知道,一眼看見許多的東西,不一定要把它全部描寫下來,而是選擇某一部分簡單的來畫。

怎樣選擇,那麼你已經備好的取景框可拿在手裏,從取景框黑色的一麵,對大自然景色各處看,從這裏就可以找到適合你自己簡單的構圖了。

在未開始畫風景以前,還要先談一談關於色彩、光線和氣候變化的規律:

1.太陽的光線,在不同的時間,就有一定不同的顏色。當它照耀時,所有一切景物的顏色,都要服從它的支配的。例如,日出時太陽光是從紅色逐漸變成黃色,到了中午才感覺到接近白色的。過了中午,又開始從白色漸漸變成黃色,從黃色到紅色,最後又從紅色轉變成冷色了。正由於光線本身顏色變化的關係,所有一切物象的顏色也應隨之變化,這種變化是有規律的。

2.野外的氣候不同於室內,所有一切景物本身的顏色,愈遠變化愈多,同時顏色的深度,愈遠也愈淡薄。如靑綠色的樹木和高山,為什麼在遠處看,變成淡灰藍色。這由於天空中,布滿大量的微塵粒,與光線轉折的關係。或因地上蒸氣的關係。所以畫家凡畫遠山多是用淡薄的灰藍色的。

3.野外的景色,在不同的光線和不同的氣候下,會變成不同的色調。晴天和雨天,白天和晚上,夏季和冬季,特別在早上與黃昏的顏色,它的色調更加明顯,而且變化更多,下麵所畫不過是一部分。

4.天上的雲彩,顏色是非常美麗的,清晨與傍晚所見的雲彩更加豐富多采。雲的色彩和雲的形態,也是千變萬化。在明朗的天氣,雲彩的顏色,以原色和中間色的成分較多,在陰暗的天氣,雲的顏色,以複色的成分較多。雲彩是風景畫中占主要地位,因它占畫麵麵積較大,畫雲彩的好壞,會影響整幅畫的效果。

有些人認為畫雲彩是最容易的事,無非以為雲的形象沒製,正因為畫雲彩不受輪廓的約束,畫起來就容易生動活潑。但嚴格地來說,雲要畫得好,也是極不容易的,因此,談一談關於雲彩的形態問題:

1.雲彩的種類是很多的,有一種雲的形狀是連續而均勻的大塊雲,包括有層雲、雨層雲、高層雲、卷層雲等。

有一種雲的形狀好象球狀或塊狀,包括有層積雲、高積雲、卷積雲等。

有一種雲的形狀是一朵一朵的,包括積雨雲、卷雲、積雲等。這都是由於自然界的景色,總是隨著季節的循環,很有規律地改換著它自己的麵貌。各個季節,天空中有各個不同的雲彩。

2.雲的形象也有透視的感覺,一般在畫幅上麵最高的雲塊,比較下麵的雲塊大些,井且高處雲塊和遠處雲塊的色彩,也不一定完全相同的。平日多多觀察雲的形象就不難找出它的透視感覺了。

3.雲的動態,跟著風向而起變化,狂風暴雨中的雲,晴天暖和中的雲,是完全不同的。

4.雲的外形,有些看得很清楚,有些覺得很模糊,在風雨中的雲,烈日下的雲,可以作比較。

5.雲的形態不管有多少變化,它受到陽光的照耀,所產生的色彩和明暗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畫雲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采用第二種濕畫法的“幹濕法”是最適當,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形的需要,靈活運用第一、三、四、五各種濕畫法來進行,有時也可用到幹畫法的。

畫雲彩時,要有充足的水分。如果畫幅較大,天氣太熱,應當增加水分。特別時間的掌握,是很重要的。

初學者可在每天早晨與傍晚的時候,多作些小幅雲彩的練習,同時多觀察雲的變化。這是必要的。各種雲彩畫法的一部分。

畫的內容:是魯迅故鄉,紹興郊區風景之一。畫的表現是春夏季節間一個明朗的天氣,時間在下午四時左右。陽光正從左麵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