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顯慶三年。清晨。
鬢發淩亂的武皇後,望著窗外那透過幔帳,照進臥室的縷縷陽光,懶惰地舒展了一下腰肢。
已步入中年的武氏,穿一件薄如蟬翼的綾綢粉色睡衣,白皙如桃花般臉上,雖然一夜未睡好,仍沒有半點疲憊神色。
“娘娘,不好了!太子要殺了我們兄弟倆!\\\"
隨著喊聲,門外慌亂跑進兩個白麵俊郎男子。
一個叫張天佐,一個叫張天佑,是兩親兄弟。
被武氏收做暖被的男寵。
紫色頭巾裹頭,兩人更顯俊美,麵皮粉白。
\\\"慌嚷何事?!\\\"
武氏見張家兄弟,剛離去不久,就慌慌返回,不由厲聲喝斥。
\\\"究竟何事?說!\\\"
在武氏麵前,張家兄弟像兩隻溫順的小貓,低頭垂眉。
老大張天佐低聲說道:“稟娘娘,我們在後宮大門口,遇上了太子爺;他拔劍攔住了我們,逼問我們怎麼會從後宮裏出來?\\\"
張天佑在一旁,帶著哭腔插上嘴:“娘娘,我們怎麼說呀!太子急了,說終有一天要殺了我們兄弟!娘娘,救命啊!“
武氏聽了張家兩兄弟的哭訴,嗬嗬笑了:是阿,兒子李顯,已經是到了懂人事的年紀。
倘若日後長大,母子間真是難以相見了。
“好啦!你們也不必哭泣了,有我在,他殺不了你們!本後會給你們作主的。唉,這事如何處理才好……\\\"
”謝娘娘!“
張氏兄弟分左右爬上床,輕柔地為武氏捏肩捶背起來。
武氏看了一眼張氏兄弟,用溫和的語氣說道:\\\"好了,愛卿,本後要上朝了。\\\"
張家兄弟小心翼翼伺候武氏,梳洗打扮後,張天佐告知守在門外的宮女,說是娘娘要用膳了。
片刻,宮女用托盤,端著彩碗盛裝的栗米薤乳粥,一隻碟子裏,盛著幾隻黃燦燦的鮮花餡餅。
武氏隻把粥唱了,把鮮花餡餅賞給了張家兄弟。
“謝娘娘恩典!”
張家兄弟倆人,一夜伺候武氏,肚子早餓了,大口吃了起來。
武氏看著張家兄弟,沉思著說道:”愛卿……長宿後宮,太子應早己知曉,如此也不是長久之計,得讓他離開長安,本後才能安心享樂!\\\"
張天佑是一個聰明伶俐之人,諂笑著說道:“娘娘,隨便找個理由,把太子打發去房州,沒有旨意不準他回長安就是。”
\\\"愛卿,你說,用何理由讓他去房州?\\\"
武氏覺得張天佑這個主意不錯,隻是將太子逐去房州,高宗皇帝會同意?
\\\"稟娘娘,隻說太子日後要繼承帝業,先讓他去房州,曆練曆練,再封他一個廬陵王爵號,讓他把封地治理好了,日後,治理國家大事就事半功倍了。\\\"
武氏連連點頭:“如此,雖然是好,但朝中那幫大臣,恐難免反對?\\\"
\\\"憑娘娘的威嚴,哪個大臣敢出聲反對?就是皇上,也知道娘娘的心思,不會出麵反對的。“
武氏一咬牙,下了決心:”好!就如此定了。我去找皇上,讓他下旨,讓顯兒去房州,當他的廬陵王!\\\"
說完,嗬嗬嗬大笑起來。
張家兄弟,也諂媚地跟著低聲笑了。
幾天後,朝堂之上。
內閣侍郎薛敖曹,宣讀了皇帝的聖旨:
皇太子李顯,年少學淺,恐日後難當國家之大任。
加封廬陵王,去房州曆練曆練治國之道,不招不得回長安……
滿朝大臣,聽了皇帝的詔書,心裏明白是武氏,為了淫亂後宮出的主意。
但沒有一個人敢出麵說話。
\\\"稟皇上,皇後娘娘,微臣有話要說。\\\"
皇帝見說話的大臣,是大唐功臣薛仁貴之孫,二遼王薛剛。
”薛愛卿,有何話,說出來。”
高宗皇帝李治,和顏悅色開了口。
薛剛和兒子薛葵出列,薛剛說道:“太子年少學淺,何必去房州曆練?微臣認為,讓太子去房州,猶如鴨牧荒野,反而會讓太子怠慢懶惰。皇上,這是有人怕太子攔阻好事,故逐太子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