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看著破落的茅草屋,馮大又是一陣歎息。此時的馮大饑腸轆轆,餓得前胸貼後背,早已是沒有說話的力氣。
馮大轉眼看著身邊不知是熟睡還是餓昏的婆姨馮王式,連續又是一陣歎息;隨著視線轉移到婆姨隆起的肚子上,那一雙黯淡的眼眸中瞬間就被深情與愛憐充滿。
聯想到地主薑老爺家的馬夫王二和自己說自己可能會生個兒子,不禁又是一聲歎息。
例行的三聲歎息結束,馮大便起身開始忙活。
馮大原本是地主薑老爺家中的長工,因有一次薑老爺到田間查看莊稼長勢遇到了野豬而救助有功,便把府內的貼身嬤嬤許諾給了馮大。
馮大原本也是一個強壯的漢子,幹活賣力不說,從小就有點 小聰明,靠著和馬夫王二的關係好,便學會了照顧家畜的能力。
可是隨著婆姨的到來,馮大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了下來,因為這事王二一直取笑馮大,說他四十多年沒碰過女人,這婆姨剛過來不到一年,就瘦的隻剩下皮包骨頭。
此時正是隋大業十三年即公元617年,繼皇帝修建東都之後連續開建了運河,戰船龍舟之後,又開啟了龐大的宮殿建設;與之帶來的便是賦稅加倍,就是地主薑老爺家也沒了存糧,致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是年5月,馮大婆姨馮王式在曆經幾個月的挨餓生活後,還是艱難的生下了一位兒子,馮大取名為馮三。
至於為什麼取名為馮三,馮大的解釋是:這是馮大的親兒子,王二的幹兒子,不叫馮三叫什麼?
可馮大不知道的是,馮三在後世還真的是叫馮三,同樣的是馮三在後世的父母也是農民,不同的是馮三小時候有飯吃,雖夥食不好,但不會餓到肚子。
後來馮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咬牙堅持,還是拿到了一個本科學曆,專業當然是與曆史毫無關係的機械製造。
馮三雖然學習的是機械製造,可是除了實習的時候去了某個保密單位打過半年的螺絲外,之後更是一點機械的工作沒做過。
馮三從保密單位出來後,正好趕上互聯網大爆發,一鍵網投簡曆之後成功進入了某大型互聯網公司做起了一個小銷售,可能也是努力,竟然一路晉升到了省區負責人的職位,
因緣巧合吧,馮三在大疫情快要結束的前一個月,打開番茄聽書,又找到了熟悉的大唐風雲,隨之便慢慢入睡。
可一覺醒來,竟然來到了這個世界。
此時的馮三儼然變成了3個月大的孩子模樣,到現在為止,馮三仍然沒有從巨大的恐懼中醒來,因為此時此刻的馮三真的不知道此時是夢亦或者是不是夢。
馮大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身為長工,其實就是薑老爺家的私產,和家中畜生沒什麼區別。
幸薑老爺仁慈,給了一口飯吃,還給了一個婆姨,如今家中還有了兒子,雖然以後也會是長工,但好歹是有了後,否則都不知道怎麼去和那不知道在何方的祖宗交代。
馮大從薑老爺的地裏回來後,便匆忙的去生火做飯;天可憐見,馮大今天又帶回來幾隻不知道是什麼的鳥。
馮大做好飯便端到床前,親手喂給了因馮三的降生而臥床不起的婆姨。
婆姨看著滿滿的一碗鳥湯,又摸了摸更加瘦弱的馮大說:“當家的,你也吃點吧,你不吃家裏就沒了主心骨,即使這碗湯給了我,你沒了,這個家就沒了。”
馮大沉默半晌後道:“婆姨,你先吃,我們一人一半。”
此刻的馮大非常清楚,一旦自己去了,婆姨也活不下去,兒子更沒法活下去。在這個沒有希望的年代裏,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子,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倒下去。
說罷兩個人便相擁而坐,小口小口的抿著食物。
父母的對話,馮三全程在聽;內心既同情,又憤慨,又無能為力;大概正如如今的巴沙地區的孩子那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