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麵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未曾出土先有節,及至淩雲尚虛心。”這兩句詩描繪出竹子的神韻。
竹是由筍變成的,竹筍雖然稚嫩,但堅硬的土層掩不住它,堆砌的石頭壓不彎它,它會一直向上向上。
竹子是空心的,長高了易折,所以它通過不斷地拔節增加韌性。每次拔節,就是對生命的小結,就是對周圍環境的抗爭。
竹子一生都在奉獻。為筍時可食,豐富了人們的餐桌;為竹時可觀,美化了野外的風景;伐後可為器具,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竹子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很多,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寫出真情實感,不套作抄襲。
②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字數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名稱和人物的真實姓名。
範文竹,不屈的靈魂包頭考生“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是鬆的堅韌,鬆的不屈;“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梅的堅韌,梅的不屈;“未曾出土先有節,及至淩雲尚虛心”是竹的堅韌,竹的不屈。
竹·貝多芬命運總是這樣捉弄人,讓中年的你經曆了妻子的離開,雙耳的失聰,這使深愛音樂的你備受打擊。命運將你推入孤獨無聲的世界,但你勇於抗爭,決不屈服:“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震響於人類精神世界的呐喊,回蕩於大地,振奮著後人。於是聽來讓人熱血沸騰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誕生了。聽,那雄壯的樂曲,就像你燃燒的生命。你向我們展示了你不屈的靈魂。
竹·李白提起唐朝,最先想到的不是貞觀盛世,不是太宗世民,而是你--謫仙人李白。
你腰佩長劍,手執玉杯,對著清風明月,吟詩舞劍。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磨墨。遙想華夏五千年,有誰比你更瀟灑,更豪邁。你一揮手寫下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淩雲傲氣!你把酒臨風,對月吟詩,以影為伴。你的不羈,你的傲岸,向我們展示了你不屈的靈魂。
筍·我們竹筍雖然稚嫩,但堅硬的土層掩不住它,堆砌的石頭壓不彎它。破土雖艱難,但它絕不低頭;環境雖惡劣,但它絕不動搖;春夏秋冬,它會一直向上,向上。它心中有一個明確的信念:要想成為淩雲翠竹,怎能不經曆雨雪風霜?竹筍的成長,向我們展示了年輕生命的堅強不屈,不屈的生命從來都是銳不可當!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我們身上,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希望。
破繭成蝶,不畏艱難成就了毛毛蟲的美麗;奮發向上,不屈的靈魂成就了翠竹的輝煌。我們雖稚嫩似筍,但我們會在貧瘠的土地上不斷生長,會在冰雪嚴寒中學會堅強。我們最終會成為淩雲翠竹,無數年輕的肩膀必能扛起中華民族那輪燦爛的太陽!
評析
好文章貴在兩處,一是要有明確的主題,二是要有清晰的條理。明確的主題需要有主旨句貫穿全文,清晰的條理需要有筋骨句結構全文。本文恰恰在這兩點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現。文章的開頭以鋪陳的手法提出主旨,倡導人們應學習竹子的不屈與堅強。然後以小標題這樣的筋骨句結構全文,使文章條理無比清晰。此外,語言的暢達老練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王永)
閱讀下麵材料,按要求作文。
鏡頭一:運動場上。“跳高健將”王山縱身一躍,跨過了1.5米的橫竿;小個子李川連跳三次,也沒能越過1.2米的高度。
老師說,盡力去跳就好。
鏡頭二:春遊途中。在一處懸崖的石縫裏,生長著一棵小鬆樹。同學們駐足觀望,擔心它難以枝繁葉茂。老師說,盡力去長就好。
盡力而為就好。這一點引起你哪些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範文盡力就好武漢考生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雖然無法決定事情的成敗,但卻可以盡自己的最大力量把事情做完,做到最好。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隻要盡力就好。
還記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經過吧?麵對強大的對手,在0∶2落後、眼看就要以0∶3輸掉比賽的情況下,中國女排姑娘們竟然連扳3局,完成驚天大逆轉,為中國隊奪得了本屆奧運會上集體項目的唯一一枚金牌。賽後,隊長馮坤說道:“在先失兩局的險境下,我們一門心思想著要盡力打好比賽。至於結果,我們還真是沒有考慮。”是啊,正是因為她們想著的是要打好比賽而不是別的,使得她們沒有放棄希望,沒有猶豫不決,而是奮起拚搏。她們的經曆啟示我們,盡力而為,好就好在不放棄、不舍棄,好就好在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我們的創造活力和潛能,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美好結果。
剛剛結束的NBA季後賽更是讓我們難忘,大家對火箭隊第二輪的比賽一定記憶猶新。賽前大多數人預料湖人將以4∶0擊敗火箭,因為兩隊實力懸殊。但事實並非如此。火箭全隊人員齊心協力,盡力而為。特別是在第六場比賽中火箭僅靠替補陣容擊敗了湖人,令人叫好。盡管最後以3∶4的總比分被淘汰,但還是贏得了球迷們的陣陣喝彩。或許有人認為火箭最後被淘汰了,並不值得讚揚,但是,他們盡力拚搏,不僅讓廣大球迷看到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把自身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更何況,有了盡力而為的精神,誰又能預料在將來的比賽中他們不會笑到最後、笑得最好呢?所以說,有了盡力而為的精神和信念,即使落得暫時的失敗,它也將是你最寶貴的財富,是你重新開始的最有力武器!
世間萬物在不斷發展與變化,不少事情的確非人力所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盡自己力量做到最好,盡力就好。前行的路上,讓我們拋開是非成敗的糾纏,執著於盡力而為,去欣賞路邊的野花點點、流水淙淙、青草一片,去享受過程的無限美好吧。
評析
對於議論性文章來說,選例新鮮是成功訣竅之一。本文就是這樣的典範之作。光有事例的堆砌算不得好文章,還要有必要的、準確的議論與之相配。敘述第一個事例之後,考生用了幾個“好就好在”來證明盡力而為與成功之間的聯係;敘述第二個事例之後,考生又歸納出“盡力而為的精神和信念將是你最寶貴的財富,是你重新開始的最有力武器”的結論,證明了盡力而為與暫時失敗的關係。這些議論,深刻、獨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黃瓊)
以給出的這段文字開頭,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
夏日的午後,蟬聲如織,我獨自在家裏漫不經心地整理書桌。從一本舊書中驀然飄落了一張照片,我俯身拾起,範文被風吹過的夏天德州考生夏日的午後,蟬聲如織,我獨自在家裏漫不經心地整理書桌。從一本舊書中驀然飄落了一張照片,我俯身拾起。這張初中入學時的軍訓留影,使得記憶的閘門驀然開啟,宛如時光倒流。
是的,鏡頭記錄的恰恰就是初中生活裏第一個美好的瞬間。看,那60多個穿著並不合身的迷彩服的“新兵蛋子”,一個個曬得黝黑發亮的臉龐上,卻洋溢著璀璨的笑容,全盤飄綠中簇擁著的,就是當年慈善卻不和藹的班主任和教官。
軍訓中的第一堂課,同學們頗有些興奮和緊張,大家站在指定的位置等待教官的到來。我們印象中的軍人都是特帥特酷的,誰不希望自己的教官是個帥哥啊!好像老天跟我們開了個玩笑,從教官群裏跑出一個很矮、方臉盤的人,身上的軍裝倒是毫不含糊地非常整齊。隻見他跑到我們麵前:立正、轉身、行軍禮,接著對我們用洪亮的聲音說道:“同學們好,以後我就是大家的教官了。”向教官問好後,我們心中不免還在嘀咕:上帝啊,你把玩笑開大了,破壞了我們這群少男少女心目中教官應有的光輝形象。不過,新教官慈眉善目的,總體印象還算及格,我們還要進一步考察。
不知哪位天才說過:騾子與馬在一起待長了還能產生感情呢,更何況人呢?軍訓讓陌生的我們不再生疏,大家最喜歡休息時圍在教官身邊,聽他講軍營裏的故事了。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還可勁兒地忽悠教官給我們唱歌。教官似乎是有備而來,所以每次我們都能得逞,能聽到他那鏗鏘有力的嘹亮軍歌。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教官是個“慈善家”,大多時候,他更像鐵石心腸的“魔鬼”,用他的話說就是:休息是休息,訓練起來,不論是誰,都要瞪起眼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哼,好像我們訓練的時候愛打瞌睡似的,好像我們訓練完就要上戰場似的,幹嗎呀這是。他對每個動作要求都十分嚴格,近乎於苛刻,有點不近人情。我們最害怕聽到的聲音就是他那“隊伍散開,前後距離兩米,俯臥撐準備!”的口令,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動作不規範的下場。不過,每次俯臥撐後,動作都能奇跡般地做好,難怪美國西點軍校開辦了“魔鬼訓練營”!
沒錯,雖然那也是炎陽酷暑,殘酷的訓練之餘大家總能在操場一角小小的樹蔭下找到快樂,在彼此漸漸熟悉中團結成一個集體。陣陣涼風吹過,夾雜著無盡的歡樂,吹拂過那個令人難忘的夏天。
嗬嗬,雖然我們的模樣不太清楚,但是照片中的我最好找--教官的兩個兔耳朵是我比畫的……又是被風吹過的夏天,把美好的記憶從我的心中翻出,吹吹風,曬曬太陽……評析
1.選材不落俗套。在眾多考生選親情、友情為素材時,考生選取的軍訓生活的點點滴滴,給閱卷老師耳目一新的感覺。2.巧用欲揚先抑手法。本文開始對教官外形的不滿和後來的親密相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物形象真實豐滿。
仔細閱讀下麵的文字,不脫離材料內容,任選一個角度立意,自擬標題,聯係生活,寫一篇文章。
①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宗璞《紫藤蘿瀑布》)
②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嚐不美麗?(冰心《談生命》)
③生命中不光有風和日麗,也有苦雨淒風。麵對風雨,我們要堅信:黑暗過後是黎明,寒冬過後是陽春。用你的激情點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戰。(高建群《感謝創傷》)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文體不限,不少於500字(詩歌不少於20行);③其凡涉及真實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寫字母A、B、C……代替;④不得抄襲。
範文傷痛成就美麗河南考生生活需要一點兒創傷,生命需要一些苦難。沒有磨石砥礪,哪來寶劍鋒芒?
--題記掐尖的棉花棉花地裏,母子倆正在給棉花施肥鋤草。兒子看見長得和自己齊腰的棉花說:
“今年棉花一定會豐收。”母親沒有回答,徑直來到兒子麵前,把兒子剛才撫摸過的棉花苗的尖給掐掉了。兒子一臉的疑惑。母親說:“過幾天,你再來看吧。”幾天後,母子倆再次來到棉花地裏,母親指著掐尖兒的棉花和沒掐尖兒的棉花說:“你看誰長勢更好?”不用兒子回答,掐尖兒的棉花長得壯實茂密,而沒有掐尖兒的棉花,除了高度,別無其他優勢。
當我們看到大多的棉花綻放高枝時,誰又能想到它們之前所經曆的痛苦。誰又能想到,自然界的許多植物之所以能枝繁葉茂、碩果飄香,竟恰恰源於這些來自外界的創傷?
沙粒變珍珠當湖海裏的珍珠被開啟蚌殼時,一些外界的雜物(如沙粒)就會進入它的體內,它的外套膜便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分泌出一種化合物,而後這種分泌物就以沙粒為中心,層層包裹,曆經三五年或者更長時間,便會成為一顆奪目的珍珠。
美麗的珍珠晶瑩潤澤,可有誰曾想到珠蚌在沙粒的侵犯下,經受了怎樣的磨難和傷痛?沙粒作梗,珠貝流淚,曆經痛苦的孕育,傷痛給了珍珠貝孕育奇跡的權利。
磨難讓珍珠貝有了存在的意義。
千手觀音之邰麗華正常人想要成為舞蹈中的佼佼者,那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十倍的艱辛和努力。
而對於這位既不能說又不能聽的聾啞人邰麗華而言,付出上百倍的努力都無法保證她成為舞蹈中的佼佼者。可在熱衷於舞蹈的邰麗華的眼裏,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外麵的驚濤駭浪在她心中隻是一汪靜水,根本無法阻擋她舞蹈的腳步。事實上,邰麗華剛開始跳舞的時候,總是摔跤,身上經常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最初,她隻能在原地轉幾個圈兒,可半個月後她就能轉二三百個圈兒了。她唯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複,再記憶……就是憑著這種執著的精神,憑著無數傷痛的磨礪,邰麗華終於在眾多的舞蹈者中脫穎而出。
生命猶如音樂的曲調,有激越和高昂,也有深沉和低泣。當遇到大潮的席卷,當聽到號角的催促,它就會露出骨子深處的絢爛和激昂。邰麗華,一位從殘疾苦痛中走出的舞蹈天使,是磨難成就了她的美麗,是自強和努力給了她一片舞蹈的天地。
蠶蛹在痛楚和磨難中,羽化成蝶的美麗;蜘蛛在幾十次、上百次的失敗和掙紮中,終把漂亮的蛛網高高架起;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在磨難和傷痛中,以生命為賭注最終完成吞吳複國的輝煌。磨難是一把雙刃劍,它會讓你發憤圖強,也會讓你一蹶不振,關鍵看你以什麼樣的態度麵對。磨難無法回避,也不需要回避。
後記:鮮花幽徑,我們容易選擇麵對;但險山惡水,我們也決不能選擇逃避。苦難不是洪水猛獸,它也能成就你的美麗。
評析
本文形式新穎,三個小標題,引領三個小故事。三個小故事又串聯成篇,掐尖的棉花,沙粒變珍珠,千手觀音之邰麗華,共同闡釋“磨難、傷痛成就美麗”這一主題。
最後用抒情的語言點題作結,用不著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哭流涕,人生道路本來就坎坷崎嶇,沒有傷痛淚流的珍珠貝,又怎會有光潔瑩潤的亮珍珠?沒有雷霆萬頃的暴風雨,又怎會有天邊弧形的七彩虹?生活需要一點兒創傷,生命需要磨難砥礪。
題記、後記,則是本文又一大亮點,題記起到詮釋主旨的作用,後記則達到餘音繞梁、不絕如縷的效果。總之,這篇文章詞句優美、形式新穎,是一篇形神皆好的考場佳作。
閱讀下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離不開一雙手,這一雙手,來自於父母親人、同學和朋友。“手”傳遞給我們親情、激勵、友情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其實在曆史長河與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雙雙手,比如蘇軾、屈原、謝坤山,等等,他們用一雙雙手向我們展示了文化意蘊。你對“有一雙手”有什麼經曆、看法與見解,寫一篇文章,不少於700字。
範文梔子花開的季節湛江考生盛夏的雨水帶來了梔子花的清香。窗外,梔子花在樹枝上熱情地綻放,如此清純,如此爛漫。
窗前的我,心頭又湧上了一陣刺痛--那是對母親的懷念。
去年梔子花開的季節,病魔帶您踏上了去天國的路途。臨別前,您用那粗糙的手撫摩著我的頭,輕輕地說:“孩子,媽媽走後,你一定要堅強,永遠不要流淚。”
的確,我沒有哭。沉痛中卻想起了您那雙聖潔的手,帶著我成長,帶著我勇敢地生活。
孩提時,我躺在繈褓中,您用那暖暖的雙手撫摩著我,如此溫暖。我睡著了,您用那穩重的雙手,把我輕輕地放入搖籃,我進入了夢鄉。
媽媽,您的手是我力量的依靠。
少年時,您在梔子花開的季節,陪我到外麵玩耍,我陶醉於梔子花的芳香中。您用那修長的雙手,為我摘下了一束梔子花,我快樂得蹦蹦跳跳,快樂地依偎著您。
媽媽,您的雙手是我快樂的依傍。
上學後,我不再讓您用美麗的雙手為我摘梔子花了,但是,卻依然能感到您雙手的溫暖。深夜,我已進入了夢鄉,被子早被踢到了床下麵。您用那溫暖的雙手,輕輕地為我蓋好被子,如此的恬靜,如此的美好。
媽媽,您的雙手是我溫暖的力量。
聞著梔子花的芳香,我從甜美的懷念中清醒過來。媽媽,您的雙手伴我一路走來,帶著我去憧憬,去追求。
如今,那溫暖的雙手已經逝去,但是,它似乎還在撫摩著我,鼓勵我努力去追求。
窗前的我,聞著梔子花淡淡的清香,總感覺到有一雙手,撫摩著我的頭,鼓勵我勇敢地麵對中考;有一雙手,輕輕地牽著我,在成長的路上勇敢地行走;有一雙手,在身後催促我,在生活中永不停息地追求。
媽媽,您無形的雙手是催人奮進的力量。
在這個梔子花開的季節,媽媽,您的雙手一定被梔子花點綴得很美很美。
評析
這是一篇滿分作文。文章最大的亮點是環境氛圍的營造特別具有詩情畫意。“梔子花開”是一種純潔、芳香、唯美的意境,考生整篇文章就是在這種意境中來寫母愛、寫母親的手的,使得母親的愛同時具有梔子花般的特色。這篇文章,顯示了考生非常高超的作文構思能力和一定的文學審美能力。
(胡興橋)
閱讀下麵材料,根據材料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①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②中央電視台有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工作一天後,打來一盆洗腳水,為婆婆洗腳。年幼的孩子見了媽媽的這一舉動,也打了一盆洗腳水,一顛一顛地端到媽媽麵前,說:“我也要給你洗腳。”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500字。
範文1白發重慶考生歲月,從黑發中流過。風,傳播愛的信息,將黑發一點點染白。
童年,梧桐樹下,透過縫隙灑下的陽光把那頭黑發照得很黑很亮,那頭黑發很長很長站在風中,輕輕地微笑,望著不遠處一跳一跳的短發,滿是歡樂的笑聲。
夜晚,在燈光下,長發在為短發縫著書包帶,因為書很重,長發怕這書包不能承受,於是就在書包帶上縫上了一點點愛。
早晨,短發背著這更加牢固的書包出發了,短發親吻著長發,長發的發梢,觸到短發的鼻尖,散發出清幽的香氣。
傍晚,短發背著書包一躥一躥地回來了,長發在門邊靜靜地等待,望著回家的短發,露出一點微笑。
吃過晚飯,陽台上,長發為短發清洗著。短發頂著滿頭的泡泡,在陽台上嬉笑。
長發用清水將短發的滿頭泡泡衝洗掉,用手輕輕揉著短發的耳朵和眼睛,然後用毛巾輕輕地為短發擦頭。月光下,被清洗後的短發,顯得烏黑光亮,就像長發一樣,卻不及長發長。長發輕輕地摸著短發說:
“孩子,會長長的,就像媽媽的一樣。”
長大後,短發離開了長發,長發為短發的書包縫補著,希望能承受更多的分量;而短發離開後,長發則是無盡的思念、擔憂。
時間一點點流逝著,長發不再烏黑光亮,可還是在靜靜等待,等待短發的歸來。
梧桐樹下,是長發在等待,還有--落了一地的梧桐葉。短發長長了,回來看望長發,而在門邊看到的還是長發露出的一點點微笑,隻是長發不再烏黑光亮。
傍晚,還是在陽台,隻是短發變成了烏黑的長發。這次,由童年的短發為長發清洗,長發變得和泡沫一樣,都是白色的,在月光下,長發顯出銀白色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