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所有人都來到了黃河岸邊。
大家按照馬恒祥和趙宗敬的吩咐從兩岸直朝下遊尋去。隻是尋下去了十八裏,到了黃河和東平湖交彙的地方,也沒有發現馬笑的蹤跡。
第三天,第四天……
馬恒祥讓眾人散了,可是馬鳳田和馬周堅決繼續尋找。馬恒祥隻好派他們兩個領著人在黃河兩岸挨個村落打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鳳田打聽到在黃河由東轉北的拐彎處,有個國那裏村。有個叫國二的擺渡人知道馬笑的消息。
馬鳳田和馬周立刻趕到國那裏渡口找到了這個叫國二的擺渡人。
國二知道了他們的來意後,非常爽快地告訴馬鳳田說:“嗯,你們說的那個孩子被別人救走了。”
馬周焦急的問:“二叔,知道是哪裏人嗎?長什麼樣?”
國二說:“不知道。當時我正在河對岸打盹,朦朧中發現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領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在碼頭上。嗯,那個人穿的挺好的,應該是個大戶人家。那個孩子被水衝到了碼頭下麵的沙灘上。那個中年人在沙灘上將他又摸又捏的整了好久,然後將那個孩子抱走了。”
馬鳳田到時比較沉穩,向國二問道:“二叔,他們朝哪走了?”
國二搖搖頭:“他們通過東平湖堤朝南走了。”
馬鳳田和馬周知道在不知道對方是誰也不知道對方在哪裏的情況下要想順利的找到馬笑,真是太困難了。不過知道馬笑被人救走。心裏也算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按下馬鳳田和馬周回馬岔河向馬恒祥彙報不表。
原來,那天馬笑被趙行山一棍正戳在心窩,昏厥後的他被黃河水衝到了國那裏村碼頭附近的沙灘上。正好被從壽張縣城歸來的武學大師黃季和他女兒黃鳳芝發現救起。黃季救了馬笑,本來想著在附近尋找一下馬笑的親人。但是在施救馬笑的過程中,黃季發現馬笑根骨極佳,是個練武的好坯子,不由的起了愛才之心。再加上當時碼頭也沒有別的人,馬笑一直昏迷不醒。於是便將他帶到了家中。
梁山腳下後集村一處深宅大院裏。
馬笑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的看著這個陌生的環境。
“你醒了?”一個俊俏的小臉驚喜的看著他,然後轉過身去對著院子喊,“爸爸,他醒了!”
黃季拿著一根齊眉棍從屋外走進來,坐在馬笑的床前,和藹的對他說:“孩子,醒了?”
“嗯。”馬笑的腦袋回過神來,知道是眼前這人救了自己,“謝謝大叔的救命之恩。”馬笑掙紮著要起來行禮。
“不用了。”黃季按住馬笑的小腦袋,“家裏有什麼人?怎麼回落到水裏去的?”
馬笑把自己的情況老老實實給黃季說了。
聽說馬笑是個孤兒,黃季心中一定,看來這個徒弟是跑不了了。
“你既然是個孤兒,我又機緣巧合救了你,可知我們兩個有緣。你可願意拜我為師?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了。”黃季盯著馬笑問道。
馬笑在蘇醒過來一直打量著屋裏擺放的家什,因為從小生活在尚武之鄉,知道這也是一個武術世家。再加上自己從小就是東流西蕩,很想享受一下家的味道。於是便不再猶豫。從床上爬起來就要給黃季磕頭。
黃季一看馬笑答應了。心懷大慰。製止住了馬笑:“現在不用磕頭,等你完全恢複了,你在祖師爺麵前多磕幾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