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電音之夜如期開始。
開局的《The Spectre》瞬間引爆現場。
十幾萬人齊齊跟著節奏搖擺歡呼。
隨後就是一首《faded》,再次讓所有的觀眾亢奮起來。
這是一場比搖滾之夜更加狂躁的夜。
幾個穿著熒光服的舞者,在周圍的六個小舞台上,配合著奏樂舞動著。
他們跳的激光舞尤為適合電音,每一個動作,都是絕對契合著律動,充滿了機械式的美感。
最終,電音之夜以《Move Your Body》。
鬥音總部,數據部的組員拿著報告遞給陳冽。
“國際版直播間目前人數是一億八千五百萬,按照現在的漲勢,在結束前能夠達到兩億峰值,新增注冊用戶兩千兩百萬,國內直播間觀看人數六千五百萬,相較於前麵兩場有所下降,新增注冊用戶一千一百萬。”
陳冽對於這個數據倒是不覺得奇怪,國內的電音受眾確實不算多,這就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
不過六千五百萬人的直播間,如果不和前幾場比的話,依然是國內頂尖的流量。
還有一千一百萬的新增注冊用戶,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
可以這麼說,從音樂節開幕到電音之夜,四場的直播,任何一場所帶來的收益都遠遠高於他們付出的代價。
而且國際直播間的接近兩億觀看人數,更是極大的提高了鬥音的影響力。
將來和歐美的公司或者藝人談合作的時候,直接丟出這個數據,能夠極大的提高合作成功率,這些都是無形資產。
甚至這兩天因為直播間的熱度,導致鬥音的股票都提高了3%。
那些股東都快樂瘋了,按照現在鬥音市值四千億美元來算,3%的漲幅就相當於一百多億美元。
當然了,股市上的漲幅都是虛數,那些大股東隻要不是要套現,這漲幅其實不代表真的漲了一百多億美元。
可是從市場也看的出鬥音影響的提高。
不過這些都與林陌無關,或者說與這次合作無關。
如果他們再有下次合作,那麼林陌會提高條件,而不是現在跑去找鬥音要紅包。
林陌同樣在關注各項數據,陳冽那邊也給了他直播數據。
電音之夜結束後,趙陽就跑來找林陌。
“老林,企鵝和嗶哩聯絡了我們公司那邊。”
“做什麼?”
“想買六場音樂節視頻版權。”
“給什麼價格?”
“嗶哩出六百萬,企鵝出五百萬。”
“再和企鵝談談,看看能不能提高價格。”
“嗶哩呢?他們出價更高啊。”
“音樂節視頻基本上隻會歸納到綜藝類去,嗶哩是二次元集散地,視頻版權給他們,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水花,如果價格沒有天差地別,我的建議還是給企鵝,而且企鵝視頻更有合作的價值,不過嗶哩那邊如果是搬運一些片段,我們也不用理會。”
“這是為什麼?”
“視頻版權賣給了企鵝,如果侵權,那也是企鵝和嗶哩的糾紛,而如果隻是片段被搬運,那就隻是給我們做宣傳。”
“那好吧,這事交給我去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