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魔道,老魔道!”一群小孩子往一個院子裏當當地扔著土塊,一個年邁的老太太拎著拐棍,胡亂地揮舞著,嘴裏嘰裏咕嚕地叫罵著。“魔道”的家在村裏一個偏僻的角落裏,隱藏在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隻是牆頭上長滿了仙人掌,每到仙人掌開完花長出紅果果,就是孩子們來騷擾的時刻。仙人掌的果實是橢圓形的,像個袖珍的火龍果,但是果實上長滿細細的小刺。掰開紅色的外殼,露出溜溜的甜甜的小顆粒。在物資缺乏時代的小孩子眼中,這是絕對的美食。美食險中求,對於這些小毛孩們來說,這個“老魔道”就是難過的一關。在孩子們一哄而散後,“魔道”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她年輕時的模樣,那時的她也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
在很久以前,這個“魔道”的家族在當地人眼中是令人仰慕的存在。但是經曆了一係列的變故之後,這個家族的榮光與繁榮早已不再。隻有這個老“魔道”依舊生活在我們這個村莊裏,可是卻如同隱士一般,她封閉了自己,她開始變得孤僻,對外來人的排斥與仇視更是顯而易見。她仍然獨自居住在那個被封閉在樹林中的家裏,漸漸地,整個村莊都對她敬而遠之。這個家族的悲劇一直都籠罩在這個小村莊中。
在公元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正經曆動亂。清朝已經滅亡,但是各方勢力割據,軍閥不斷混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華北平原東部,黃河下遊的水泊梁山不遠處,有一個叫做鄄城的小縣城,坐落在盛產小麥的魯西南平原上。離鄄城縣城二十多裏地有一個村莊叫做王莊,全村一千餘人,大部分都姓王。據說王家姓是在1840年遷移到這裏來的,因為姓王的祖上參加了太平軍,被清朝追殺才躲到這個地方來的。當時,王祖上帶了5個兒子來到這裏,經過不斷繁衍和人口遷移,子子孫孫幾百人,已經成了該村勢力最大的家族。王氏家族門規森嚴,以孔孟之道耕讀治家,人人懂禮法,講規矩。晚輩看見長輩先有禮問好,弟見兄先打招呼。媳婦姑娘都遵從三從四德的禮法,敬老人,教子女,使王氏家族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禮儀之家。
在王莊,有一支王氏後代,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擁有良田百餘畝,傭人十餘人,商鋪多間,算是村莊裏較為富有的人家。但是到王貴這代,隻生了一個兒子王省,等到兒子6歲時,王貴一病不起,一命嗚呼,隻留下兩個孤兒寡母。
家裏還有一個八歲的童養媳,叫張美蘭。張美蘭年紀雖小,但是聰明伶俐,勤勞懂事,識人寬麵,說話辦事都非常得體,全家人對她都很滿意。其實張美蘭命運很苦,母親生她大出血而死,父親靠討飯養活她,到了八歲父親得了一場重病,由於家裏窮,沒錢治病,撒手而去。在那個年代,很多農村家庭由於貧困而無法給孩子們提供生活的條件,就會選擇將孩子賣掉或者送人,其中就包括了童養媳。有些家庭條件一般的還會將生下來的女兒互相交換作童養媳,有些女孩在嬰兒時就已經被賣到婆家,吃家婆的奶長大,被稱為\\\"婆養媳\\\"。還有一些被收養的女孩為了報答養父母的養育之恩而自願成當童養媳。還有一種,是婆家本身沒有兒子,希望藉著收養童養媳,為自己帶來一個兒子,繼續香火,稱為\\\"等郎妹\\\"。有時候遲遲等不到郎,就隻有被再次轉賣,命運十分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