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秦老千歲講情之恩。”二主唐王命人備好文房四寶。手提逍遙管筆走龍蛇,“刷刷點點”就在北國戰表後麵批了回文:北國幼兒小輩,蚍蜉撼樹妄為。飛蛾投火**,國破家亡俱廢。天朝神兵出師,踏平塞北擒賊。孤王率隊親征,定將窩巢搗毀。命殿頭官遞給周衡,又對周衡說:“你回去傳朕的口旨,朕即日禦駕親征掃北,叫爾等洗項待刀。”又命人把周衡送到金亭館,好生款待。周衡被領到金亭館,他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邊走邊想。多虧我能言善辯,總算闖過了鬼門關。他正美滋滋的往前走著,突然有人大喊一聲:“站住!”“啊!”把周衡嚇了一跳,抬頭一看,麵前站著一人攔住去路,隻見這個人身高足有一丈開外。黑花臉,頭似麥鬥。膀寬背厚,肚大腰圓,往那一站象半截黑鐵塔似的。衝著周衡直運氣,一指周衡:“你就這麼走了?”周衡心想:不這麼走還要留點啥嗎?可是不敢說出口,隻是發愣。“這……啊……”那意思是,不這麼走那得怎麼走啊?那個人說:“就這樣走也太便宜你了,你得留下點東西。”“我什麼也沒有,給您留啥?”周衡說。“不要別的東西。”“那,那你要啥?”“把你的耳朵留下一個。”“啊。”周衡嚇得往回一撤身說道:“砍掉我一個耳朵,那有多難看呢!”那個人沒等周衡往下說,他把眼睛瞪得象銅鈴那麼大:“別囉嗦,再囉嗦把兩個全割下來。叫你成個沒耳朵的夜壺。”“別別。”周衡一邊說著一邊雙手捂著耳朵往後撤身。嘴裏還不停地哀求:“將軍饒命,將軍饒命。不知將軍尊姓大名,為什麼要害我?”那個人把腰板一挺,拍著胸脯說:“我也叫你明白明白,我是天下第一大錘將,你老爺我叫齊國遠。”齊國遠為什麼要割周衡的耳朵呢?因為齊國遠在金殿上聽見北國下戰表的事,看見周衡臉上刺的字,他的肺都快氣炸了,恨不得能當時就殺了他。結果不但沒殺,還叫他到金亭館去休息。齊國遠心裏不服,所以偷偷的溜下金殿,在午門這等著周衡,非要給周衡留個記號不可。他攔住周衡,報了姓名,亮出寶劍就要動手。可把周衡嚇壞了。正在這時,就聽有人喊道:“住手!”周衡在驚慌中聽見有人喊,認為來了救星,回頭一看來的這個人,不認識,心想:這是誰呀?為什麼喊住手?齊國遠一看就樂了。嘿嘿一笑說:“四哥,你來的正好,我想割這小子的左耳朵,來,你割他的右耳朵,咱們倆給他包了。”“啊!”來包圓的!把周衡更嚇懵了。來的是誰呀?是程咬金,程咬金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見二哥秦叔寶和皇上嘀咕幾句,又把周衡給恩放了,這裏定有原故。別看放回周衡,可是,和北國這仗是非打不可了,他見周衡挺實惠的,所以,想和周衡套套近乎,詳細地摸摸北國的底細,打起仗來也許有用。剛想到這兒,忽然,他看見齊國遠冷鍋貼餅子——蔫出溜了,知道不好,他也來了個不辭而別,來追齊國遠。但他聽見齊國遠讓他割右耳朵,他撲哧一聲笑了,說道:“傻兄弟,別胡鬧,皇上恩放周衡,那是天子的仁義之德,你竟敢傷害他,這不違背萬歲的旨意嗎,再不收回寶劍,我就去告訴皇上,一定要發落你。”他又回頭安慰周衡說:“周衡啊,你受驚了,都怪我兄弟的脾氣不好,差點傷了你。”周衡一聽,非常感激程咬金,忙問:“請問這位恩公您的尊姓大名?”“我叫程咬金,字知節。當年我也曾在大魔國當過幾天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九成皇帝。”周衡心想:他就是那個賣筢子的老程啊,這個人不錯呀!程咬金接著說:“你先回金亭館休息,等散朝以後,我去陪你,你就放心吧。”從此,程咬金有空就陪著周衡,不但了解了北國的一些情況,而且還跟周衡學了幾句北國話。周衡在金亭館休息不提,咱們再說金殿之上,唐王李世民問秦叔寶:“秦王兄,你看這個仗得怎樣打法?”“萬歲,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可是,我們不能等北國到中原來打,要打,就得到他們北國去打。”“好,正合朕意。王兄,你看要調動多少人馬?”“依臣之見,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征討北國有二十萬人馬足矣。”李世民點了點頭說:“好,秦王兄,這次掃北朕要禦駕親征,想叫你與朕同去,你意如何?”要不說李世民會用人呢,什麼人什麼用法,這叫量才而用,有事和你商量,事兒也辦了,也替他出力了,還叫你心裏痛快。隋楊廣那小子就是個昏君,一切事都是驕橫跋扈,不得民心,最後落了個群起而攻之,最後在揚州被程咬金亂棒打死。秦叔寶一聽皇上這麼一問,急忙站起身來回道:“萬歲,折煞為臣了。萬歲為國為民欲要禦駕親征,為臣願保駕前往,勇戰疆場在所不辭。”“好,秦王兄真乃是一片忠心,朕封你為掃北兵馬大元帥。”秦叔寶早就是元帥,為什麼皇上還封他為元帥呢?以前是戰亂年代的領兵元帥,現在是天下統一了,他就是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一支令箭能調動全國人馬。這就是:在朝中全憑天子三宣,出京全憑將軍一令,戰時,軍令大於王命。秦叔寶一聽皇上封他為掃北兵馬元帥,急忙跪倒說:“謝主龍恩。”“秦王兄快快平身,咱們何時起兵?”“回萬歲,三日之後,調二十萬精兵,為臣在教軍場提令調三軍,點兵派將兵發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