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死的時候有一段很精彩的話:“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李斯在死的時候想起了當年後兒子們牽著黃狗在上蔡東門打獵的往事,嗚呼哀哉!一代權相窮途末路之時,竟想起了那些無關緊要的生活瑣事。
李斯終於死了,不知道死前他有沒有想到過韓非、扶蘇這些曾經被他害死的人。
想牽著黃狗在上蔡東門打獵而不得的人很多,很多人連生存都無法得到保障。
在大澤鄉就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在去鹹陽的路上,大雨泥濘,他們已經無法按照期限到達鹹陽了,嗬嗬,這是死罪啊!
這個法律是李斯定的,他死了,法依然在,和他的前輩商鞅一樣。
死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那群破衣爛衫的窮漢子身上。
有一個人,他不想死,他叫陳勝。不知道是不是陳國的後裔,至少這個人從前就很有誌向。
他年輕時給人當雇工,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有一天,他對一起耕田的夥伴們說:“以後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大夥聽了都覺得好笑:“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陳勝不免有所感慨,歎息道:“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好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還有更雄壯的!
就在這群人手足無措進退失據的時候,陳勝和另一位頭目吳廣商議對策:“現在逃跑也是死,起義也死,同樣是死,為什麼不能謀劃國家大事呢?”陳勝接著說:“全國百姓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兒子,不應當立為皇帝,應當立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勸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麵帶兵。現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卻殺了他。百姓多數聽說他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做楚國的將領的時候,多次立有戰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在如果我們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該有很多人響應。”吳廣非常同意陳勝的看法,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大概還不自信吧,二人決定去占卜決定未來的命運。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說:“你們的事情都能成功,將建立功業。然而你們把這件事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明白了卜者的意思:“這是教我們首先威服眾人罷了。”於是用丹砂在絲綢上寫道:“陳勝王”,放在別人用網捕獲的魚的肚子裏麵。戍卒買到那條魚回來煮著吃,發現魚肚子裏麵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中派遣吳廣到戍卒駐地旁邊叢林裏的神廟中去,在晚上用竹籠罩著火裝作鬼火,像狐狸一樣叫喊道:“大楚複興,陳勝為王!”戍卒們夜裏都驚慌恐懼。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互相示意的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卒,士兵們有許多願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惹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軍官果真用竹板打吳廣。軍官拔出寶劍來恐嚇眾人,吳廣跳起來,奪過寶劍殺死軍官。陳勝幫助他一同殺死了兩個軍官。
陳勝、吳廣召集眾戍卒說:“大家碰到了大雨,都已經誤了朝廷規定的期限,誤期就會殺頭。就算朝廷不殺我們,但是戍邊的人十個裏頭肯定有六七個死去。再說好漢不死便罷,為什麼不搏一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於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心願。軍隊露出右臂作為標誌,號稱大楚。
他們築起高台,在台上結盟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告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吸收民眾參軍後接著攻打蘄縣。蘄縣攻下之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領部隊去奪取蘄縣以東的地方,攻打銍、酂、苦、柘、譙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軍時又沿途吸收群眾參加起義軍,等到到達陳縣,起義軍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兵幾萬人。
攻打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隻有守丞的譙門中同起義軍作戰。守丞戰敗,被殺死了,起義軍就進城占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傑一起來集會議事。三老、豪傑都說:“將軍親身披著堅固的鐵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秦王,進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國,論功勞應當稱王。”陳勝就立為王,宣稱要重建楚國。在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懲罰那些當地各郡縣的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涉。
革命之火已經燃起,滅秦的大業終於拉開了序幕!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