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風雲潮湧 第五章倡行私有(二)(1 / 2)

在洪仁玕獻上後,楊華對其中內容作了諸多修改,並準備以此為藍本,開創出一條國家發展之道。在他看來,太平天國要在當前錯綜複雜的環境下生存,必須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把富國強兵遵循為基本國策,為此他特意讓人把洪仁玕請來共商大局。

曆史上,《資政新篇》是洪仁玕為太平天國後期製定的革命綱領,主要內容是效法西方資本主義來改革中國社會,.在政治方麵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在經濟方麵主張興辦近代化的工礦交通事業;在改良社會方麵主張發展近代文化衛生福利事業;在法律方麵主張善待輕犯、改革刑罰製度,等等。但由於社會曆史條件的限製,未能實施。它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具體實施,但其中的一些改革方案和主張為後期的清朝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所實施.這說明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使中國走向富強,以禦外敵,是當時的有識之士共同的追求。對一心想富國強民的楊華來說,自然不會讓這種符合曆史走向的施政綱領,成為空談,對於他來說,一切先進的製度都可以為民造福。

資政新篇的基本內容:

資政新篇分用人察失類、風風類、法法類、刑刑類四部分。用人察失類,是針對太平天國分散主義傾向強調統一領導。風風類,針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惡習力求移風易俗。刑刑類,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改革刑法。這三部分論述都很簡單,全書主要部分在於法法類,所有關於政治,經濟改革的各項立法和政策都集中於這一類。但這四類互相聯係,其中是有互相補充之處的。資政新篇的政治改革方案,法製思想zhan有突出的位置。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闡述說:「所謂以法法之者,其事大關世道人心,如綱常倫紀,教養大典,則宜立法以為準焉。是下有所趨,庶不陷於僻矣。」又說:「蓋法之質,在乎大綱,一定不易;法之文,在乎小紀,每多變遷。」所說的「法」包括基本大法與具體法律,前者是指立國的「綱常倫紀,教養大典」。亦即憲法大綱之意。後者是指可以不時修訂的「小紀」,即具體的法律和條令。從全部資政新篇內容來看,所列四類凡數十條,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立為建國的基礎,舉凡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與外交諸大政方針,一一載明,可見所說的「大綱」與「小紀」是指國家的根本法與普通法而言〔一〕。在建立完善的法製之後,資政新篇提出「設新聞館,以收民心公議」,「昭法律,別善惡,勵廉恥,表忠孝,皆借此以行其教也」。開辦報紙,發表輿論,為民喉舌,對行政具有監督的作用。又提出「興各省新聞官,其官有職無權,性品誠實不阿者,官職不受眾官節製,亦不節製眾官,即賞罰亦不準眾官褒貶。專收十八省及萬方新聞篇有招牌圍記者,以資聖監,則奸者股栗存誠,忠者清心可表,於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惡,難逃人心公議矣」。這是一個專搜集和反映民意的機構,負責省級的監察之責,起著某種民意代表的作用。此外,並提出「興士民公會」,辦理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這些都是帶有民主色彩的政治措施。

資政新篇在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方麵,可概括為下麵四方麵:

一、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在中國封建社會,科學技術被統治階級目為「奇技淫巧」,曆來遭受壓抑。資政新篇加以駁斥,而以「火船、火車、鍾鏢、電火表、寒暑表、風雨表、日晷表、千裏鏡、量天尺、連環槍、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廣聞見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婦兒掩飾(飾)之文,永古可行者也」。力述這些科學技術為「有用之物」,可以提高和促進生產發展,有利於富國強兵。還認為科學文化知識可以消除中國的愚昧閉塞狀態,擴大人民的視聽,推動社會的進步。所以不僅建議應由上倡導,「以風風之,自上化之」,而且設法把「外國人技藝精巧」傳入中國,準許「教技藝之人入內,教導我民」,以便盡快地使西方科學技藝在中國傳播、推廣。在主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又十分強調鼓勵中國人的發明、創造,一再提出「任乎智者自創,首創至巧者賞以專利」,建議采取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專利權製度。

二、主張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資政新篇列舉了建立和發展各種近代企業的具體方案。主張「興車馬之利」,造「火輪車」,修築全國四通八達的道路綱;「興舟楫之利」,使用「火船氣船」;「興器皿技藝」,製造「精奇利便」的用品;「興寶藏」,開采金、銀、銅、鐵、錫、煤、鹽等礦產。此外,還主張建立「銀行」,「興保人物之例」(保險公司)、「興郵亭」、「書信館」、「新聞館」等。資政新篇主張興辦企業依靠私人投資並允許獲取利潤,除了為傳遞公文而設的「郵亭」「由國而立」外,對於其他各種企業,都主張「富民納餉,稟明而立」。對私人投資的企業給予獲得一定利潤的保證,凡是發現礦藏的人,「準其招民采取」,給以「總領」的職位,並準獲收人的十分之二。又如銀行由「有百萬家財者」或「三四富民共請立」,可以百萬資財發行一百五十萬「銀紙」,並準予在「銀貨相易,或紙銀相易」的存放、兌換活動中,「每兩取息三厘」。資政新篇明確地讚成資本主義性質的雇用關係,反對買貧困破產者的子女為奴,同時,反對向貧困無產者施舍,防止「遊手偷閑」,要他們「自食其力,」「自養其身」,主張「宜令作工,以受其值」,「準富者請人雇工」。這是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那一套迫使無產者充當雇用工人,從而擴大資本主義剝削關係的辦法,也即是采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已普遍存在的那種雇用勞動製度。在企業經營上,資政新篇主張采取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方式。生產技術的發展,「任乎智者自創」。規定「首創至巧者賞以自專其利」,但「限滿準他人仿做」。即一方麵用專利製度鼓勵創造發明,另方麵限滿後又允許別的企業推廣、運用。礦藏的開采打破地域的限製,「小則準鄉,大則準縣,尤大者準省及省外之人來采」。開辦企業並無各種限製,「納餉稟明而設」。資政新篇主張的這種私人投資、獲取利潤、雇用勞動、自由競爭的企業,實際上就是西方國家業已普遍存在的私人資本主義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