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風雲潮湧 第三章締結和約(1 / 2)

就在前方頻頻告捷的之時,偏巧太平天國總理楊秀清病重,最終臥床不起。楊秀清身體一直較為孱弱,時不時須靠攝取大量補品進行滋補,此次卻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場,整日隻能煎藥不離,原本瘦長的身軀更是人形憔悴。

消息傳到楊華耳裏,他也坐不住了,身臨其境的自己今日才知道,這個曆史上所謂的內訌主犯,竟然是如此一個疾惡如仇、內心深處無比愛惜民眾的人,他凡事全力而為,在楊華集大權於一身時並沒有低落,照樣從容理政,所建政績曆曆可數,不愧為一個難得的農民起義的革命家、軍事統帥。

楊華的車駕毫不張揚地直抵東王府,此次他是一個人來的,身邊帶著不數不多的衛兵。車駕停靠在門口,當令衛萬萬想不到的是這輛簡陋的馬車上坐的竟然是天國的一國之主——天王時,他驚駭的表情實在難以形容。來不及他去通報,天王在他發楞的片刻,已經步入府內。

在慌慌張張跑出來的總管小心引導下,楊華進了楊秀清的寢室,他阻止了總管的任何出聲,單獨走了進去。

寢室裏,楊秀清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他的目光有些遲鈍地盯著蚊帳頂篷,臉上深深地陷了下去,蒼白蒼白的。

“清袍,好了些沒有。”楊華輕聲地問道。

半晌,楊秀清才抬起眼皮,看著近在眼前的天王,他的眼裏閃爍著淚光,“天王,是您……”他掙紮著想支起身子,可表現得那般無力,楊華不覺心酸酸地在痛,他一個箭步過去,輕輕地托起了楊秀清的身子,讓他靠在自己的胸膛上,“清袍,你不要亂動,有事你吩咐一聲行了。”

楊秀清不出一言,但他的眼裏已悄然湧出淚水,他終於知道天王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對自己不利的想法,他的鐵腕集權不過是想強國興邦而已,自古至今所有想成大事的帝王都有這種舉措,天王自然也不外乎。

在他思索天王的所作所為時,楊華像一個婦人般,在耳根輕輕地講述起那些他們曾經共同奮鬥的歲月,慢慢地詮注他的人生理想。

從東王府探視回來後,楊華恍惚變了許多,常悶悶不樂,常忍不住長籲短歎,傅善祥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她常沒話找話地問話,或偶爾故意賣弄著性子撒著嬌,而楊華的反應總是笑容一掠而過。

這日,楊華正對著世界地圖苦苦凝思了半天,連傅善祥在書房門口佇立了半晌也不敢貿然闖入,她現在不敢去麵對愁緒滿腹的天王,因為昨天他竟然朝她第一次不耐煩地說了一陣。

“陛下,皇弟來了。”傅善祥不得不柔聲地說道,她暗暗祈禱天王不再如此傷神,因為在她的眼裏,隻有洪仁幹這個族弟才有可能為他一解愁緒。

“讓他進來吧。”這次楊華的聲音平靜至極,他心中已作好下一步的打算,因為天下未定,一腔富國強兵的心思同樣需要人來支撐。

“臣弟叩見王兄,祝王兄萬歲萬萬歲。”洪仁玕畢恭畢敬地禮拜道。

“免了免了,你我都是兄弟,無須用這些俗套,坐吧。”楊華指了指座位。

對洪仁玕的來訪,楊華強作歡顏。望著麵前那削瘦、不再書生氣的熟悉臉龐,楊華內心澎湃如潮,“賢弟,自打你回來後,無不盡力地輔助我,多虧了賢弟你辛苦操勞,天國才真正拔開雲霧見青天啊。這些日子以來,讓你吃了不少苦,愚兄也內心過意不去,在此為兄向你致謝了。”說罷,輕輕鞠了下躬。

洪仁玕趕緊站立抱拳道:“王兄太見外了,為王兄效勞,乃天經地義之事,愚弟安敢藏私。王兄對我恩賜,仁幹此生雖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呀。區區之勞,王兄又何必如此客氣。”

“賢弟言重了,咱倆兄弟自無君臣之別,豈可一家人說兩家話。”楊華歎惋道。

“愚弟拙笨,但必當竭力為王兄排憂,雖刀山火海也義不容辭。”洪仁玕目光在楊華臉上一掠而過,鼓起勇氣說道。

楊華歎了口氣,苦笑道:“兄生平誌大才疏,卻素以天下為己任,怎奈能力有限,況年歲不饒人,雖自謂小有成就,但一時無力獨扭乾坤,自然少不了像賢弟你這樣傑出人才的鼎力相助。”

“王兄多慮了,想今天國運昌盛,民心盡歸,無不傾盡王兄的心血才智。王兄是做大事成大業的人,所想的自當是整個天下大局,豈能做臣子所該做的事。王兄自登大位以來,民心悅百官服,洋夷不敢犯強,曆觀天下時勢,雖強流暗湧,但最終能一統中華揚華夏國威於海內外者,數百年來王兄將是第一位,而且是千古一帝。”洪仁玕一本正經地說道。

“賢弟也太吹捧你家兄弟了,為兄所想的是飽嚐苦難屢遭外敵入侵之害的千百萬同胞,並不想做什麼千古一帝,讓人民安居樂業、有司各司其職就心滿意足了。”楊華笑了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