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立世,取信於人(2 / 2)

同程度的讓步。有一家客戶,曾把長江塑膠廠的次品批發給零售商,使其信譽受損,經理怒氣衝衝來長江塑膠廠交涉,惡語咒罵李嘉誠。李嘉誠親自上門道歉,該經理很不好意思,承認他的過失莽撞。該經理說李嘉誠是可交往的生意朋友,希望能繼續合作,他還為長江塑膠廠擺脫困境出謀劃策。

李嘉誠的“負荊拜訪”,達到初步目的。他卻不敢鬆一口氣,銀行、原料商和客戶,隻給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餘地,事態仍很嚴峻。

積壓產品,庫滿為患。這之中,一部分是質量不合格;另一部分是延誤交貨期的退貨,而產品質量並無問題。李嘉誠抽調員工,對積壓產品普查一次,將其歸為兩類,一類是有機會做正品推銷出去的;一類是款式過時,或質量粗劣的。

李嘉誠如初做行街仔那樣,馬不停蹄趕到市區推銷,把正品賣出一部分。他不想為積壓產品拖累太久,就全部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專營舊貨次品的批發商,在製品的質檢卡片上,一律蓋上“次品”的標記。之後李嘉誠陸續收到貨款,分頭償還了一部分債務。

路遙知馬力!李嘉誠用真誠重新拾回了別人的信任,他獲得了新訂單,籌到購買原料、添置新機器的資金。被裁減的員工又回來上班,李嘉誠還補發了他們離廠階段的工薪。李嘉誠又一次拜訪銀行、原料商和客戶,尋求

進一步諒解,商議共渡難關的對策。漸漸地工廠出現轉機,產銷漸入佳境。

1955年的一天,李嘉誠召集員工聚會。他首先向員工鞠了三躬,感謝大家的支持。然後,用難以抑製的喜悅之情宣布:“我們廠已基本還清各家的債款,昨天得到銀行的通知,同意為我們提供貸款。這表明長江塑膠廠已走出危機,將進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此後,李嘉誠的生意越做越大,也不僅僅局限於塑膠行業,並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巨富。他的成功,與他為人處世的謙遜、節儉、誠信是有著密切關聯的。

【妙語新悟】

做人,應以李嘉誠為榜樣,做事時目光放遠一些,須知,不講誠信隻能得一時之利,而不能得一世之利。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之時,對方首先要看的就是我們的人品。試問,誰又會去幫助一個不講誠信、沒有原則的人呢?

誠是一個人的根本,待人以誠,就是以信義為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能化萬物,而我們所謂的“誠則靈”正是說明了誠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誠則不靈,行則不通,事則不成。一個心靈醜惡、為人虛偽的人根本無法取得人們對他的信任。所以,荀子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明人朱舜水說得更直接:“修身

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故曰:‘君子誠之為貴。’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舍誠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盜名矜得計哉?”所以,誠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隻有做到內心誠而無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並取信於人的人。

我們常說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的就是人的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現在的生意場上,公司、企業做廣告、做宣傳,樹立公司、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業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們才會相信你,和你來往,成交生意。不過,公司、企業的信用度得靠產品夠佳的質量、優良的服務態度來實現,而非幾句響亮的廣告詞、幾次優惠大酬賓便可做到。人的信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