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濟眾,兩岸並進,晝夜不息,數日而合。
在進身仕途的同時,程顥也不失歸隱林泉的仙家道趣,他曾寫詩說:“吏紛難久駐,回首羨漁樵。”“功名未是關心事,道理豈因名利榮。”“辜負終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襟裾三日絕塵埃,欲上籃輿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經濟,等閑爭肯出山來。”正因為有這樣的修養和情操,才使他獲得了溫潤、寬厚、和氣、純粹等美德。他那種大中到正的人格形象,對世人具有很大的示範和感化作用,這也是他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程顥後來以雙親年老為由求為閑官,居洛陽十幾年,與其弟程頤講學於家,化行鄉黨。其教人則說:“非孔子之道,不可學也。”士人從學者不絕於館,甚至有不遠千裏而至者。
【妙語新悟】
做人若坦蕩為懷,率性而為,自然不會在乎錢財的富足與官爵的顯赫,而尋求的是心無牽念。拋棄名利的心頭枷鎖,無論思想抑或理智皆能得到自由。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淡泊明誌,寧靜致遠,見利讓利,處名讓名。或許在別人看來,你未免有些“傻”,但事實上,這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攫取幸福的法寶。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稍微做出點成績,便沾沾自喜,自以為功成名就,就可以天天吃老本了,從此便失去了新的
奮鬥目標。這種做法是不足取的。魯迅說:“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是不好的,容易停滯。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幹;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
坦蕩地麵對這世間的一切,縱然身處逆境,仍從容自若,以超然的心情看待苦樂年華,以平常的心情麵對一切榮辱。平常心是一種人生的美麗,不虛飾、不做作、襟懷豁然、灑脫適意的平常心態不僅能給予你一雙瀟灑和洞穿世事的眼睛,同時也使你擁有一個坦然充實的人生。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擁有一顆坦蕩的心,對於身體的健康和事業的成敗都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種心態是要經過失敗與挫折,通過不斷奮鬥努力,才能曆練出的人生境界。它不為一切浮華沉淪,不為虛榮所誘。
我們用不著羨慕別人美麗的光環,隻要我們擁有一份坦蕩的胸懷,盡自己所能,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勇敢地麵對人生的各種挑戰,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他人、無愧於自己,那麼,我們的心靈聖地就一定會陽光燦爛,鮮花盛開。
一個人達到了如此的境界,就會自得其樂,不會因得失榮辱而耿耿於懷。反之,就難以體驗到工作與人生的樂趣;更嚴重者,則會執著於貪念,使人生麵臨著重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