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的身影漸行漸遠, 蕭紫汐站在城牆上注視著他離去的背影。那一幕無雙榜上沈翊施展心劍的場景,總在她的腦海中浮現。故事的開端具備著獨特的戲劇性。
故事的起始是在第十屆無雙榜。無雙榜是大燕王朝為了選拔賢才、吸納最優秀的人才而每隔十年在首都燕京舉辦的盛會。各大門派和江湖高手以及民間的頂尖人物皆受邀參與,最終八位優勝者脫穎而出。參與範圍之廣(所有著名的武林高手都會參加)使得這場盛宴的威名不僅僅局限於官位,更會到達江湖聲望的巔峰。一般而言,這二十八位勝者成為了當前武林中的無敵之輩。 即使未能獲勝者,如果能展現自己的風采,也能夠出人頭地,獲得眾人的矚目。
當然,二十八位勝者之間也會決出強弱,而奪得第一名的人將被授予國士的頭銜,並親身擔任禦前帶刀侍衛。因此,每屆無雙榜都成為王朝和百姓的焦點,吸引著觀賞的人們絡繹不絕。
而我們的主人公沈翊正是其中一名散修,參加了無雙榜。由於他個人修行實力較弱,而無雙榜允許參賽者結伴參加,因為有些功法必須依靠兩個人的合作才能施展出威力。因此,他急切地尋找一個合適的搭檔。當他看到一個手持樸刀的壯漢時,他伸出了友好的手。然而壯漢連眼都不願抬一下,徑直走過,就像根本無人一樣。
在多次遭遇這種情況之後,他站在燕京繁華的大街上,感受著涼風撩撥著他緊閉的內心,引起一陣刺痛。當店鋪的夥計們不斷地呼喊著時,沈翊才發覺已經是中午了。他緩步走進一家掛著陳年美酒招牌的店鋪,找到一處合適的位置,點了兩斤熟羊肉和二兩黃酒。他大口吃著,一邊回憶著自己失敗的二十年人生:從小父母雙亡,被村裏各家收養長大。不過幸好村裏的私塾先生對他很好,免費給他上課,所以他不至於變得無知無識,還懂得了一些聖賢的哲理。
稍微長大一些後,他開始有一定勞動能力,便到縣城的鐵匠鋪當學徒。他為了參加無雙榜而親自打造的劍便是在這裏製作的。盡管他的出身低微,但他堅信成長之路是由零到一的。他不甘心一輩子隻做一個鐵匠,他還去寺廟燒過香,寺廟中的住持告訴他,他具有非凡的悟性,擅長習武。對此他半信半疑,因為他從未練過一天的武藝。但當無雙榜開始時,他依然選擇參加,懷著一絲信念(主要是住持的話語帶來的信心)。一想到這,他滿足地自我陶醉了起來。
他鼓足勇氣,滿懷喜悅地離開了繁華的城區,走向城外。正值無雙榜舉辦的時候,是晚春時節,城外到處都是青翠的農田,大片的池塘。他找到一棵大樹,在它的陰涼下靜靜地躺下,進入了一個甜美的夢鄉,安詳地入眠。可是並不巧一陣陣清脆的笛音揚起,音韻悠悠柔轉,悅耳動聽,宛若朱雀般輕鳴。打斷了他的睡眠,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位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