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來到上海,找到了住的地方,也認識了一些人(1 / 3)

2013年6月29號,李婷來到了上海。一個破舊的黑色行李箱,一個玫紅色的雙肩書包,從上海站出來。這不是她第一次來上海,不過和第一次沒有什麼區別,一樣的陌生,一樣的膽怯。隻是以前有人商量有人詢問,現在徹底無依無靠,一切要靠自己去摸索。

來之前她已經在網上聯係了一個住的地方,在徐彙區一個群租房。她對著對方發過來的地址,一邊在網上查找路線,一邊隨著人流走。她不在乎是否走錯了路線,反而因為想逃避,而希望慢一點到達目的地。

七拐八拐的到達了目的地,二房東是一對中年夫妻,帶著一兒一女。“一個月500,押一付一”,女房東很直接,也看得出很疲憊,大城市的生計對於他們也並不容易。李婷在門口付完了錢,拖著行李走了進來,房子本身很大,一共有四間,兩間門上貼著男生宿舍,靠門邊的一間門上貼著女生宿舍,還有一間最靠裏麵,應該是二房東自己住的。

推開門進去,從外麵看寬敞的地方一下子就擁擠了起來,靠門邊是一個小的衛生間,往裏麵擺滿了上下鋪,一邊三個上下鋪,隻有右手邊最裏麵的上鋪還空著,其餘床上都已經有人住了。最裏麵有一個小陽台,上麵掛滿了晾曬的衣服,下麵堆滿了行李箱,臉盆,鞋架。不過李婷並不吃驚,從小到大,她早住慣了上下鋪。熟練的爬上自己的鋪位,從行李裏麵拿出鋪蓋,說是鋪蓋其實隻有一個小小的被罩。她拿了幾件外套折疊整齊,當做枕頭放在床頭。這樣算是有了暫時的住所,她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擺好了手機充電器,戴上耳機,躺在床上。看了一眼時間,六點三十二分,從早上八點鍾出發,折騰到現在,她太累了,不敢想明天怎麼辦,隻是想好好的睡一覺,她已經幾天都沒有睡好了。同學們在幹什麼呢,以前的同事們在幹什麼呢,父母姐妹又在幹什麼呢,她覺得自己不關心,但是就在想這些幫助自己入眠,打發睡前焦慮的時間。

不知道睡了多久,李婷感覺一陣晃動,把自己搖醒了。她沒有感到驚訝,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即使是模模糊糊半睡半醒間,她也知道,是某個上夜班的室友起床上班了,也可能是某個夜班的室友回來睡覺了。

又過了一會,聽到有人開門的聲音,接著嘀~的一聲,“十二點了,空調關了,明天再開”,這是女房東的聲音,大夏天的,她第一次遇到有人為了省電費,半夜關空調的,但是卻並不像其他室友那樣煩躁,反而覺得驚奇。因為活了24年,她還並沒有吹過幾次空調睡覺。難怪覺得這一覺睡得很舒服,趁著空調的餘風,趕緊再接著睡吧,屋子裏有十幾個人,等熱了起來,恐怕很難睡著了。

由於前一天睡得比較早,第二天很早李婷就醒了。玩了一會消消樂,覺得很無聊,肚子也很餓,她躡手躡腳的下床,打算到外麵轉轉。即使很小心卻還是聽到了下鋪發出嫌棄的聲音。李婷想道歉,張了張嘴,卻沒發出來聲音。很久不說話,聲帶好像僵硬了。

小區位置很好,出了門不遠就是商場地鐵站,早上七點多,很多晨練的老人和一些步履匆匆的上班族,討生活和享受生活的人存在於同一個次元,但是卻毫不相幹,鍛煉的老人們似乎看不到上班族,而匆匆上班的人似乎也看不到悠閑鍛煉的老人。他們互相沒有交流,也不會彼此打擾,這是兩個世界的人。這個點能悠閑在緊俏地段晨練的老人,想必生活一定非常富足,而這個點就要出門奔波討生活的年輕人,可能多是租住於此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可能又有一定的聯係呢。李婷呢,將來可能連為這個高端小區提供房租的機會都沒有吧。但是她沒有想那麼長遠,隻是想找點吃的,肚子餓的感覺勝過一切的生活哲學。

這個點,想找吃的非常容易,開門的都是一些便利店,早餐店,她看了一圈,買了一個菜包,又買了一包餅幹。她沒有收入,每一分錢花出去都是有去無回,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奢望。

吃完早餐,李婷沿著商圈找了一遍,終於找到了一個網吧。還是要趕緊找個工作才行,但是她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畢業一年了,學的不是喜歡的專業,上一份工作也是行屍走肉似得上班,沒有掙到錢,反而欠了很多錢。簡曆似乎也沒什麼好寫的,寫了年齡,畢業學校和上一份工作時間,最後填上了自己的qq郵箱和電話,就再也寫不出來了。

畢業之前,她都對找工作都沒有什麼概念,說來奇怪,一個貧困家庭出生的人,居然不會自己研究賺錢的門路,大學四年,卻隻知道和同學們吃喝玩樂。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應該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給自己設置職業理想。

這樣的簡曆能找到什麼工作呢?她也沒想過,隻是一頓海投,不看要求,不看行業,甚至地點都來不及多想,她想趕緊抓住點什麼當做救命稻草,如果她是一條可釣的魚,恐怕也很容易遇到不法分子的欺騙的。她運氣好就好在選擇了來到上海,說她選擇的也不是很準確,隻是她剛好有買一張車票的錢,而在車站的時候,冥冥之間,命運把上海站送到了她的麵前。

投完了簡曆之後,網費時間也到了。李婷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去再睡一會。常年的打算終歸是比不過當下的需求的。說到尋找生計,還是這一個的生存需求更加的強烈。

回到宿舍,李婷發現靠門有一個鋪位搬空了,但是等她剛躺到床上,就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回頭一看,空的鋪位有個新人搬進來。不知道是房東動作迅速,還是500一個的黃金地段的鋪位非常搶手。新來的姑娘和她年齡相仿,是一個中年女人送進來的。中年女人對她說,“你缺什麼再跟我講,我有事先走了”,這裏能缺什麼呢,這麼擁擠簡陋的地方,當然是什麼都缺了。但他們是年輕人,可能年輕人是沒有那麼多需求的。

李婷準備睡下,不準備打招呼,這種走了又來,一波一波的新人換舊人的場景她很常見,並不覺得稀奇。而且這個新來的姑娘,其貌不揚,卻有一大堆行李,感覺是很懂事的人。結果過了一會這個姑娘卻主動過來和李婷打招呼,“我想出去買點吃的,你能陪我一起去嗎?我對這裏不熟”。李婷心裏想,我隻比你早十幾個小時,我也不是很熟,但是嘴巴卻不由自主的“恩”了一聲,可能她還是渴望交流了,將近一個星期了,沒有人和她正經說過話,聊過天,她僵硬的聲帶也是很想放鬆一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