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諸天,亙古不變。
古語有雲: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然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日益繁盛矣!
修真者,修道法,與天爭道,以達長生。修真者,行人道,伐天奉道,唯自化道!
星界之內,群星密布,閃耀在同一片星空。自然更迭常有,毀滅與新生同往,一顆星辰的毀滅,自然伴隨著一顆星辰的新生。
星界之內能量守恒,所謂能量被星界內的原住民稱之為靈氣。靈氣是由天地元氣轉化而來的一種特殊物質,其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可以為生命體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並對人體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改造作用。
自上古以來,古人經過無數萬年的繁衍生息,種群數量日益龐大,幾乎占據了星界內的每一顆星辰、每一處角落。
靈氣分為天地之間的五行之氣和星球內部的元氣兩種屬性,其中最常見的便是天地之間的靈氣,而星球內部的元氣則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兩者皆有其特性。
修真之法,始於古修行者。凡人之中總是有些能人誌士,他們發現了靈氣的奧妙。經過無數古人的摸索、實踐,總結出了一套修煉靈氣之法,此類人稱為修士,以吸納靈氣入體進行修煉,打破凡人身體的桎梏,一步步突破自身,提升境界。
自此,星界內修真風氣盛行,修士的出現,打破了星界之內的平衡。
自修煉之法出現後,修士納靈氣入體,發現這正是所有人所求之長生法。修煉到一定境界之人,壽命比之凡人長數倍乃至數十倍。
境界高深之士,甚至可稱為陸地神仙,幾乎達到不死不滅的境地。古修之中素有大能之士,舉手投足間,便能翻江倒海,覆月摘星,由此引發的爭奪修煉資源、殺人奪寶之事比比皆是。星界之內甚至被幾次大型戰爭,大片陸地星域被擊碎成為如今的七大星域。
上古之戰曠日持久,大能之士隕落無數,有些地域的星辰更是永久的碎裂,直接導致星界內修真文明甚至倒退無數年,無數功法、秘技的傳承斷絕,部分修煉體係甚至也大不如前了。
星界東部區域,古戰場遺跡內,碎星密布,星空陰暗昏沉,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最後一顆日星,搖搖欲墜,似乎已快走到歲月的盡頭。
日星周邊,近萬萬裏之內,幾乎看不到一顆完整的大星,日星四周虛空扭曲,不時有一道道流光從其中飛出,化作一條條遊蛇一般盤旋飛舞,偶爾還會發出陣陣淒厲無比的慘叫之聲。日星表麵,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黑洞與旋渦。無邊無際。天地之間充滿著毀滅氣息!
此片星河經曆上古大戰後,星係碎滅,能量枯竭,隻在最邊緣處,還剩下些許受過重創的大星,苟延殘喘,消耗著不多的星核之能,維持著大星的運轉。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大星也逐漸失去星核之力,慢慢黯淡下去,最終消失於宇宙中,化為曆史塵埃。
距日星近三千萬裏處,星河接近最邊緣的地界,一顆黃綠色相間的大星緩緩轉動,維持著有限的生機。
此星當中,一條巨大的山脈隔開兩端,一麵青綠、一麵暗黃,一麵生機盎然、一麵死氣隱現,就仿佛是兩個世界,這巨大的山脈似是暮年的老人,臉上密布的瘡疤,不堪回首。
此山名為“茫蕩”,將此大星從中隔斷,星空昏暗,但山脈東側篝火與燭光點亮了一片天空。
茫蕩山脈東側的楚國境內,群山環抱的一座孤峰之上,一間茅草屋內,少年江塵正躺在床上準備休息,經過一天的勞作,江塵確實有些困乏了。
來山上已經有二年有餘,每日寅時天剛蒙蒙亮時,江塵便早早地起身洗漱。每日一早,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拎著水壺和肥料,到峰頂的靈田處,照料靈田內的各式靈花靈草。
從剛剛上山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無所不精,是江塵用好多頓飯換來的。
照料靈田是一件精細活,靈花靈草嬌嫩無比,而且因種類不一,照料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哪一種澆多少水,哪一種施多少肥,經過兩年時間,早已印在了江塵的心中。
一上午的忙碌之後,江塵以饅頭、鹹菜對付一下午飯後,還要上山劈柴挑水,直至太陽快落山之時,才會回到峰頂茅屋之內,這就是江塵這二年以來,每天的日常作息。
躺在床上,抬頭仰望星星點點的夜空,江塵回想起上山的那一幕,就仿佛是昨日一般,曆曆在目。
江塵的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慨,二年來,自己為了修煉,幾乎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修煉之中。可現在,卻要離開家鄉來到陌生而又危險的地方生活,心裏難免有些傷感。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