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大夫是他們村最出名的大夫,不僅醫術高明,醫德也十分好,一般的病他隻要看一下那個人,聽一下對方說話,都不需要把脈,就能說出大概病情來。
但對於他是哪裏人好像村裏人也不太清楚,因為瞿大夫好像是突然來得他們村,就算熟了以後,瞿大夫也不太愛說以前的事,村裏人也敬重他,因此也沒人去問他的私事。
有一年夏天,瞿大夫上山采藥不慎被蛇咬了腳,他忍著劇痛處理了一下傷口,又貪戀山上那些藥材,舍不得回去,於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又采摘了半個時辰。
下山的時候剛好路過蘇雪家後山,一腳踩空了,直接滾到山溝裏去了,還是原主上山玩的時候發現了,叫了徐氏跟蘇秀才過來把瞿大夫抬回到家裏,不然也不知道瞿大夫會在那山溝裏躺多久。
瞿大夫徐氏還是認識的,把人抬回去又趕忙請了蘇大夫來給他瞧一瞧。
事後瞿大夫還送了銀子上門給徐氏,說是感謝蘇雪的救命之恩,不過徐氏沒要,最終瞿大夫說帶著蘇雪學一些藥理,徐氏覺得這比給銀子好,於是就接受了。
蘇雪跟著瞿大夫做了兩年多藥童,這事村裏人並不太清楚細節,因為當時原主還很小,別人隻以為蘇雪是去瞿大夫家裏玩。
瞿大夫看原主雖然隻有七八歲,但眼神純粹,也不想個傻的,便也會教她認一些草藥,她也經常幫瞿大夫清洗藥材,分揀藥材,曬藥材,慢慢的這些藥材的功效她都是了如指掌的,隻是看病這些瞿大夫沒讓她學,說是女孩子學了這個不好嫁人,原主因此也沒學會給人看病。
瞿大夫一個人住在上泉村,沒有兒孫陪在身邊,隻有原主經常跟個小尾巴一樣跟在他身後,一口一個瞿爺爺的。
兩個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的,瞿大夫對原主挺好的,平常有些零嘴什麼都留給原主吃,但是原主也不差,那會子雖然隻有七八歲,但是人很聰明,做事也勤快,手腳也麻利。
有時候原主也會問瞿大夫說:“瞿爺爺,你的兒子女兒他們呢?”
瞿大夫總是笑笑說:“他們都在離上泉村很遠的地方。”
“那瞿爺爺以後還會回去那邊嗎?”原主用懵懂無知的眼神問道。
“瞿爺爺也不知道啊……”瞿大夫看向遠方,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瞿大夫醫術很高超,也有慕名而來拜師的,但瞿大夫卻不肯收徒,而且他給村裏鄉親看病,基本上都不收診費,最多收個幾文錢的藥草錢。
瞿大夫被兒子接去京城的時候,原主一家算是跟瞿大夫走得近的,因此都去送了他一程,村裏也有趕過來看熱鬧的人。
來接瞿大夫的架勢十分大,騎馬的士兵都有六個,還有三輛馬車,以及六個穿衣打扮都十分不俗的人。
村裏人懼怕那些拿些武器的士兵,因此也沒人敢上前詢問,隻隱隱約約聽到說接瞿大夫回京。
瞿大夫臨走的時候還給了原主一些吃食,還交代她不要給別人亂抓藥,並且跟原主說如果以後有機會去京城了,一定要去看他。
回憶至此,蘇雪不禁感慨,瞿大夫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大夫,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見到。
………………
蘇雪跟蘇政兩人吃完午飯就上山了,蘇雪著背簍,蘇政拿著一根扁擔,還有一捆麻繩。
魏無晏則是在家裏抄書,這是蘇雪安排的,說抄書也能賺不少錢,不過是以蘇濯同窗的身份去的書摘,書摘的掌櫃倒也沒多問。
蘇雪二人在慢慢往山裏走,也會陸陸續續碰到一些村裏麵上山砍柴的人,都是同村的,也都會打個招呼。
兩人在山上折騰了一兩個小時,也沒找到什麼特別名貴的藥材,就找到了一些川貝母,野生天麻,還有一些黨參,玄參,數量也都不是很多。
蘇政看到蘇雪這裏挖挖那裏找找,忍不住好奇的問道:“小妹,這些真的能賣錢嗎?”
蘇雪道:“可以的,隻是我們找到的都是一些普通藥材,賣也賣不了多少錢。”
蘇政又問道:“那我們怎麼不去找人參?”
蘇雪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道:“大哥,人參要是真的那麼好找,那就對不起它的價格了。”
蘇政不太懂這些,人參他隻聽說很貴,具體長什麼樣他沒見過,也不認識,他隻認識一些車前草,板藍根菊花以及家裏用來泡水喝的最普通的藥材。
忙活了半天,天色也不早了,蘇雪終於把挖到的藥材都裝進了背簍裏,兩人又撿了一些柴捆在一起,等兩捆柴都堆的滿滿當當的時候,蘇政就用麻繩捆好,係在扁擔上,蹲著身子挑起來,兩人一前一後下山了。
回到家天色還早,家裏人都出去忙活去了,蘇雪把藥材倒在地上,分類放好,清洗以後就用竹盤裝著,放在太陽底下去曬幹。
看著竹盤裏麵一些比較常見的藥草,蘇雪略感失望,但是也能理解,要是這山上到處都是人參靈芝之類的,那豈不是村裏人早就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