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鄉試前夕(1 / 1)

時間一晃過去了兩個多月,鄉試也僅剩下了最後的十天。

鄉試是大事,每三年舉辦一次,很多人考了一個又一個三年,仍然是名落孫山,有的人則是一舉高中。

最後的十天裏麵,蘇濯已經基本不再溫書了,更多的是調整心態,調養身體,徐氏每天都會給他煮一個雞蛋,偶爾也會買一些肉煮湯給蘇濯喝。

十天的時間裏要留一天去學院一趟,還要留兩天趕路,以及到了景州那邊熟悉環境也需要兩天,真正跟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隻有五天了。

全家人都替蘇濯感到緊張,特別是蘇秀才,幾乎隔兩天就要問一下策問練的怎麼樣了,過往的考題是否都看完了,有沒有把握之類的,簡直比當時蘇政娶妻還要緊張,但蘇濯本人好像並不是很緊張,甚至吃吃喝喝什麼都比平常還要自在。

蘇秀才早年也曾考過一次,但沒有考中,跟徐氏成婚後,家裏幾個小的都等著東西吃,就沒有餘錢給他參加鄉試了。

到後來兩口子省吃儉,也算存了一些餘錢,但他那個時候早已經過了熱血沸騰的階段,就沒再去考過了。

眼下這是自己的兒子去參加鄉試,蘇秀才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看著蘇濯的眼神充滿了期待,他希望蘇濯能考中,也算彌補了自己曾經的遺憾。

其實蘇雪也蠻緊張的,畢竟蘇濯參加鄉試這事是原文中沒有寫的,所以他也不知道他二哥能不能考上,曾經他二哥也跟他爹一樣,都隻參加了院試以後就沒有再參加科考了,因為她的到來,這個劇情已經改變了。

想了半天蘇雪還是決定去探一探蘇濯的口風。

蘇濯此時正在收拾東西,過幾天就要出發了。

蘇雪開門見山問道:“二哥,說真的,這次鄉試你有把握嗎?”

蘇濯收東西的手沒停,嘴裏不疾不徐的回道:“問題不大。”

“那就好,到時候是大哥陪你去景州吧。”

“是的,考完我們一起回來。”

“好,那二哥你也不要有心理壓力,反正盡力而為就行了。”

“好,我知道的小妹。”

蘇濯也知道這次考試至關重要,對於他們這種無權無勢的人來說,這是他改換門庭的唯一出路,過去他在學院也遭受了不少人的白眼,因為不善交流,又不夠圓滑,加上也沒什麼錢,很多人都有些看不起他…

很快徐氏把做好的幹糧之類的都給裝好了,蘇雪看了看徐氏手裏的幹糧,真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她很想給蘇濯拿幾包泡麵牛奶之類的,但是他不敢,這些東西放在自己家吃一下還沒事,拿出去就算是拆了包裝也會被別人發現異常,想了想隻能算了。

至於為什麼是直接從家裏帶幹糧不在外麵買,那是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萬一有些人心術不正,為了排除異己,在吃食上下點瀉藥,讓你在考試中一直想上廁所,那就是耽誤大事。

鄉試是正式科考的第一關,每次連考三場,每場三天,一共是九天,考生在考試期間不得離開考場,吃、喝、睡都在考場內進行,非常的不容易,但這也是寒門學子出仕的第一步。

鄉試的科目包括經義、策問、詩賦等,考場稱貢院,貢院四周牆上遍覆荊棘,故又稱“棘圍”。考生入圍,搜檢極嚴,隻準帶籃筐、食物、筆、硯等。衣、帽、鞋、襪皆應單層,衣服要拆縫,鞋要薄底,硯台不許過厚,筆管要鏤空,甚至連所帶的糕餅、饅頭等也要切開檢查。

出發的那天,徐氏拿了二兩銀子給蘇濯,叮囑他要注意身體,該住宿就住宿,該坐馬車就坐馬車,不要省錢。

一家人送蘇濯蘇政二人到了華清鎮才回去。

一般的人家條件好點的,都會配有書童,書童會陪著一同前去考試,但蘇家條件一般,所以沒有書童。

到了華清鎮,兩人找到約定好的馬車交了定金,前往景州。

回去路上眾人的心情都很微妙,那是一種既緊張,又期待,又悵然若失的感覺。

吳翠蓮尤為明顯,因著她懷孕了,情緒也比較敏感,剛剛才與自家男人分別,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蘇雪第一時間走過去安慰道:“嫂子,你別哭,你現在懷著孩子,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而且大哥很快就會回來。”

吳翠蓮用手擦了擦眼尾的淚珠,小聲道:“我沒事,我隻是第一次跟政哥分別這麼久。”

“嫂子,你這是跟大哥感情深,所以才會舍不得。”蘇雪調侃道。

蘇政不同於蘇濯,他讀書少,又沒蘇濯腦子轉的那麼快,這是他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他心裏有些緊張,也有些茫然,但一想到自家娘子肚子裏還有個孩子等著他,他又對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