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鬧天宮戰諸神 如來援手降大至少(2 / 3)

眾神即刻發兵。但見黃風滾滾遮天暗,紫霧騰騰罩地昏,天兵天將把那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羅地網。

李天王先差九曜惡星出戰。那美猴王不懼分毫,掄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他們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

李天王即調四太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大聖調出熟角鬼王,七士二洞紙王與四個健將,就於洞門外列成陣勢。這場混戰,好驚人也,太了條如意掩,翻來覆去戰天神,場沙走石乾坤黑,據土飛塵寶宙昏這一場混殺到日落西山,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

大聖見天色將晚,急忙拔一把毫毛,變了千百個大聖,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且說南海觀世音菩薩聽聞玉帝已派兵捉拿大聖,即命徒弟惠岸行者下界去打探軍情。

惠岸行者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他來到中軍帳下,主動請纓出戰。

好太子,雙手掄著鐵棍,去戰悟空的金箍棒。兩個桃逢對手,一時難分高下。一連戰了五六十回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敵,虛晃一招後敗陣而走。

李天王見了心驚,即命寫表向玉帝求助。

玉帝拆開表章看過,道:“哪路神兵能助之?”觀音合掌啟奏:“下的外甥顯聖二郎真君,神通廣大,命他助力,便可擒也。”

玉帝聞言,即傳調兵的旨意。二郎接旨,即率梅山六兄弟,點本部神兵,駕鷹牽犬,搭弩張弓,縱狂風,霎時過了東洋大海,徑至花果山。

悟空見到二郎,笑嘻嘻地將金箍棒掣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將,敢大膽到此挑戰?”真君喝道:“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嗎?吾乃玉帝外甥,二郎神是也!”

大聖道: “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與揚君,生一男子,是你嗎?”真君聞言大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我一刃!”大聖側身躲過,疾舉金箍棒,劈手相還。

他兩個鐵棒賽飛龍,神鋒如舞鳳,左擋右攻,前迎後應,鬥經三百餘回合,難分勝負。

那真君抖撒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舉著三尖兩刃神鋒,惡狠狠地朝著大聖頭上就歡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舉一條如意金箍棒,抵住二郎神。梅山六兄弟趁機縱著鷹太,搭經張馬,一齊掩殺。可憐那些猴,拋戈棄甲四處在讀。

正鬥時,大聖忽見眾猴驚散,自覺心慌,抽身就走。將近洞口,正撞著梅山六兄弟擋道。太聖慌了手腳,搖身變作個麻連兒,停在樹悄頭。

真君趕到,搖身變作個餓鷹兒,抖開翅,飛將去撲紅人聖見了,將身孩下,入間中,變作一個魚兒;二郎趕至潤邊,變作個魚鷹兒

後來,那大聖趁著機會,滾下山星,伏在那裏又變作一座上地廟兒:大張著,似個廟門:牙齒變作門扇,舌頭變作菩閉,眼睛變作窗極。隻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麵,變作一根旗杜。

真君趕到崖下,急靜鳳眼,任細看之,笑道:“是這別孫了!等我先搗窗欞,後踢門扇!”

大聖聽得心驚,撲的一個虎跳,又消失不見。

那李天王在雲端高擎照妖鏡四方一照,嗬嗬地笑道:“良君,快去!那猴使了個隱身法,走出營圍,往灌江口去也。

那大聖到灌江口,搖身變作二郎的模樣,按下雲頭,徑入廟裏。鬼判不能相認,一個個磕頭迎接。大聖坐中間,點查香火。正看處,真君撞進門來,舉三尖兩刃神鋒,劈臉就砍。那猴王使個身法,掣出金箍棒,兩個嚷嚷鬧鬧,打出廟門,且行且戰,又打回花果山。

此時靈霄殿內,玉帝問: “既是二郎赴戰,這一日怎麼還不見回報?”遂率眾卿擺駕至南天門,向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