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故事:救狐(1 / 3)

有一家人,夫妻倆隻有一個兒子,小名叫安兒。安兒聰明活潑,是夫妻倆的掌上明珠,雖然家境不富裕,但一家人倒也過得其樂融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了。她離世時,安兒還隻是一個懵懂的孩子。失去妻子的丈夫痛苦不已,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重新振作起來,他決定再娶。新妻子年輕,頗有幾分姿色,很得丈夫喜歡。剛來到這個家時,她對安兒也還算照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暴露出真麵目。她不喜歡這個前妻生的孩子,雖然不怎麼打罵他,但對這安兒不聞不問,很是冷淡。父親隻顧著和新妻歡愛,似乎忘了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兒子,也對他很冷淡,可憐安兒小小年紀就得學著自己照顧自己,還得幫著做家裏的活兒,日子很不好過。

盡管這樣,凡是父親和繼母要他幹的活兒,他都幹得好好的,而且總是在限定的時間內幹完,從來沒有任何抱怨。

轉眼安兒已到入學的年紀,因著家境原因,加之父親和繼母的漠視,因此並未送他去學堂。但安兒十分喜歡讀書,一有空兒,就跑到學堂去,偷偷站在窗台下聽老先生講解,跟著學童念書。

日子長了,學堂的老師發現了他,問起來,知道這孩子一心想讀書,隻是家境不好,讀不起書。又問了課堂上教的幾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老師心裏很是喜歡。老師自己雖然也過著貧寒的生活,掙的錢剛夠糊口,可看這孩子很有出息,就決意不收他一文錢,讓他有空就來聽講。老師還常拿些筆墨紙硯送給他。

時光如箭,歲月荏苒,轉眼間安兒已經長到了十七歲。這個年紀的安兒,朝氣蓬勃,聰明伶俐,成為了家裏的得力助手。他的家庭生活也在這歲月流轉中逐漸發生了改變,他的父親經商成功,發了財。自是再看不起之前住的寒酸舊屋,而是在南門外購置了一塊地皮,蓋起了五間精美的瓦房。

這房子蓋得真是講究,不僅外觀氣派,內部的裝飾也極其考究。房子的椽頭上繪製了五彩斑斕的花卉鳥獸,栩栩如生,仿佛能隨風搖曳。柱頭上精雕細琢的花紋,典雅美觀,為整個房子增色不少。

屋裏的擺設也同樣不一般,家具均為紅木製成,上麵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牆上的掛畫描繪著山水風光,使人心曠神怡。地麵鋪著柔軟的地毯,踩在上麵舒適無比。各種瓷器、玉器、金銀器皿擺放得整整齊齊,熠熠生輝。

然而在房子裝修完畢後,父親隻帶著繼母搬進了新宅,卻把安兒一個人留在了舊宅。

遷到新居的第一天晚上,兩口子睡得正香。誰料夜半時分,一陣猛烈的風聲把兩口子從美夢中驚醒。他們不禁緊張地側耳細聽,發現風聲似乎是從煙囪那邊傳來的。好奇心使他們悄悄地爬起來,正想要一探究竟。

卻聽得房門突然“哐當”作響,仿佛被什麼東西推了一下。接著,一個黑乎乎的影子悄無聲息地闖進了屋子。夫妻倆嚇得大氣不敢出,小心翼翼地偷看著眼前的一幕。

隻見那黑糊糊的東西慢慢顯露出真容,原來是一隻麵目猙獰的怪物。它張著血盆大口,舌頭耷拉得老長,兩隻眼睛有碗口那麼大,眼珠子在眼眶裏滴溜溜地轉著,還不時地往外噴出熊熊火焰。

兩口子見狀,嚇得魂飛魄散,急忙把頭縮回被窩,渾身顫抖如同篩糠。他們緊緊依偎在一起,祈求這隻恐怖的怪物能早點離開,讓他們擺脫這驚恐的夜晚。

夫妻倆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好在那怪物並無傷人之意,隻是不停地在房中徘徊,直到後半夜,那怪物才搖搖晃晃地離開了他們的視線。此時,兩口子才長舒了一口氣,但依然不敢合眼,唯恐怪物去而複返。

故而天一亮,他們就爬起來,飯也顧不上吃便風風火火地跑回了舊屋,真好似火燒了屁股一般。

安兒看到父母這般失魂落魄的模樣,趕忙問道:“爹爹,媽媽,怎麼這麼早就來了,出什麼事了?”

父親就把夜間發生的事告訴了兒子。安兒聽了,馬上到學堂把事情對老師說了,並向老師求教。老師教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做,安兒一麵聽一麵點頭。

晚上吃過飯,安兒帶著父親的短劍,腋下夾個包袱,裏麵放著幾本書和筆墨紙硯,來到了新宅。

他進了屋,先點上了油燈,燈光下,屋裏的家具亮得耀眼。他沒心思看這些,而是燃起燈來,打開石硯研好墨,先用墨把臉塗得烏黑,然後攤開書來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