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星看著臭寶的變化,滿意地表示23樓不養鹹魚。
正慵懶躺在貓爬架的團仙女:“???”
翌日。
趁著外麵雨勢稍小,舒星抓緊上頂層天台把之前放在上麵接滿水的大桶給清空,將空桶留著繼續接水。
她最近精神力見漲,對空間的掌控力也更強,可以在空間裏將水凝成一個四四方方的立方體,整齊劃一地擺好,要用的時候,隨用隨取。
收完水,舒星發現天台淺淺的水坑裏居然有幾條野生鯽魚。
估計是這幾天大風大雨,被卷過來的。
瘦是瘦了點,但是做成清蒸魚,補充點蛋白質,還是不錯的。
舒星哼著小曲兒,拎著魚回到廚房,照著之前存在平板裏的菜譜開整。
手起刀落,先將鯽魚料理幹淨,去腥的蔥薑鋪在盤子上,然後按著步驟上醬油、魚豉油、料酒,調製成白灼料汁澆上魚身。
最後連魚帶盤放進之前在商場買的電蒸鍋裏,設定好時間就大功告成了。
“鈴鈴鈴~~~”
就在等著吃魚的功夫,門鈴突然響了。
時間臨近中午飯店,誰會上來找她?
舒星心裏疑惑,擦幹淨手,輕手輕腳走了門邊,看了眼監控,是住在18層的江奶奶。
原來,官方物資從今天開始發放,供應點就在小區門口。
前幾天高溫,快遞員打錯了派送電話,舒星曾經用小推車幫獨居的江奶奶順手帶過兩次快遞,兩人也就認識了。
現在電梯停了,老人家是特意上來提醒的,“小舒,你快去吧,我孫子剛剛下去排隊了,我站在樓上看著隊可長了。”
提起唯一的孫子,老人家話裏話外十分驕傲,連帶著舒星都略知一二。
當然,人也確實有驕傲的資本。雖然江南洲從小父母雙亡,被江奶奶的教師退休工資養大,但是耐不住人家爭氣,年紀輕輕就在首都研究所工作。
舒星笑了笑,謝過江奶奶,換了鞋子就準備下樓,“您孫子什麼時候回來的?這幾天待在家裏您也算有個伴兒。”
本是隨口一問,沒想到江奶奶倒是興致勃勃,樂嗬嗬的。
“就前兩天,探親假回來,正好趕在暴雨之前,這洪水退之前估計是走不了啦。”
頓了頓,江奶奶笑眯眯地打量了舒星幾眼,試探問道,“你和我家南洲要不要接觸接觸?”
“雖然他年紀大,又是個悶葫蘆,但是個好孩子,人品我打包票。”
“……”
婉拒了江奶奶的好意,舒星飛快地下了樓。
到了物資發放點,確實如江奶奶所說,即使冒著大雨,領物資的人仍然是大排長龍。
雲頂公寓共有三棟樓,舒星住在2號樓,另外還有兩棟,小區居民不少。
排上隊,舒星估摸著起碼2小時才輪到自己,於是摸出手機,無聊地刷起來,雖然潛水,但是不影響她愛窺屏。
忽然,昨晚一則朋友圈求救信息吸引了注意。
求救人是林瑤,發了別墅二樓被淹的視頻,想懇求好心人收留。
但這不是最關鍵的。
舒星往下劃了劃評論,眉頭不禁越蹙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