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妨害。原來指悲傷不至於使人傷害身心。後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情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並非悲哀而不傷心。 3.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4.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5.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6.安土重遷,並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願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裏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7.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8.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9.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10.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不忙;步,行行;當,當作。古代貴族出外都要乘車,因此用安步當車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在多用於表示不乘車而從容步行。 11. 安貧樂道:安貧,安於貧困;樂道,以守道為樂。處於貧困境地,仍以守道為樂。這是儒家提倡的態度。 12. 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1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素,平常。對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靜得跟往常一樣。現在也指對錯誤的言論和行為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1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門類、秩序;就,歸於。原來指寫文章結構安排得當,造句、選詞合乎規範。現在指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時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15. 按圖索驥:索,尋找;驥,好馬。原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在也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 16. 暗渡陳倉:指稱作戰時在正麵迷惑敵人,在側麵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多指男女間不正常的行徑) 17. 黯然銷魂:黯然,心情沮喪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了軀殼。心情沮喪得好像失去了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愁苦。 18.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養。形容饑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多用於形容天災人禍人民群眾受餓的慘狀。 19. 毀家紓難:毀家,分散家財;紓,緩解,緩和。捐獻全部家產,解救國難。 20.管窺蠡(lí)測:從竹管裏看天,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膚淺。蠡:瓢。測:量。 21.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