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遼東鄉社(1 / 3)

空蕩的屋內,嘎吱一聲響起。

劉茂翻身醒來,入眼看到的是參差不齊的茅草屋頂。

家徒四壁的屋子在四周黑土砌成的牆壁映射下,顯得有些陰森。

摸了摸身下紮得發疼的幹枯稻草,劉茂心中一聲歎息,翻身從木板床上坐了起來

這倒黴催的日子。

劉茂本是水藍星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五天前,他在馬路上走著走著突然被一輛橫穿而來的大卡車撞飛出去。

等他醒來時,便發現自己已經穿越到了這裏。

還好,穿越的這具身體也叫劉茂。

經過五天的恢複,他逐漸吸收了腦海中的記憶。

自己來到的應該是東漢末年,至於所在的具體位置則是遼東郡下屬的襄平縣梁水鄉。

大漢的基層組織是鄉和裏,在大漢內地往往還設置有亭,不過遼東地處邊地,鄉之下通常是裏。

因為鄉邑在梁水西側,所以命名為梁水鄉。

梁水鄉中信息閉塞,劉茂多番打聽,隻知道今年是熹平六年,自己是延熹五年生人,今年剛好十六歲。

還好劉茂平日裏比較喜愛三國類遊戲,對這段曆史大致有些了解。

熹平六年,那今年應該是漢靈帝劉宏在位。

想到這裏劉茂心頭又是一緊,他記得黃巾起義是光和七年,距今也就七、八年的時間。

一想到幾年後就是那個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時代,一種驚恐的感覺又開始湧上心間。

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

作為知名鍵政專家,讓他在網上指點江山當然沒問題,但是要說肉體實操嘛……

特別是想到自己現在的家庭處境,劉茂苦笑一陣伸手摸向床頭的衣裳。

那是一件很有些年頭的皮襖子,四周的皮毛都已經磨沒,但是它所帶來的溫暖依舊讓劉茂心下稍安。

聽說中原的黔首冬日裏也不過麻布衣裳裹上稻草,這要在遼東,可不能保證能活下來。

還好鄉邑中的鄉民除了種田外大多會一些打獵陷阱之術,湊上一身皮襖也不算啥難事。

就是那股味兒讓他有些上頭,鄉邑中缺少專門的皮匠,工藝大多十分簡陋。

“海伢子,你咋還沒起來咧,仔細我收拾你的皮。”

一陣粗獷的聲音從門外響起,劉茂這一世的父親劉足“咚”地推門進來。

他同樣穿著一身破皮襖子,滿是褶皺的臉上布滿了晨間的霜露。

光看他那副疲憊的模樣,後世人一定無法相信他才四十不到。

“阿翁,起來了,起來了”

劉茂趕忙將皮襖套上,順手拍了拍木板床上還在蜷縮睡覺的弟弟妹妹劉盛和劉餘,快步跟上父親的步伐。

最近是春耕的日子,全家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到田裏幹活去。

劉茂一家五口,除了阿翁劉足,阿母李氏,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見劉足父子倆先走出來,阿母李氏趕忙端上兩碗冒著熱氣的豆飯。

粗糲的豆飯中加了些許魚肉碎,讓劉茂空了一晚上的肚皮得到些許安慰。

梁水鄉外便是梁水,漁獲是少不了的,也多虧了這個原因,劉茂的身體還算壯實。

配上一碟醬菜,兩人在默不吭聲中靜靜吃完了早飯。

阿母則在一旁忙不迭地照顧妹妹劉餘。

劉盛今年十四歲,已經到了可以出勞力的年紀。

劉餘則是總角之齡,紮著兩個小辮子,配合上黑中帶紅的小臉蛋,顯得有些可愛。

等一家人收拾完走出房門,屋外的天才剛蒙蒙亮。

劉茂家就在鄉中東北角,等幾人扛著農具趕到正南邊的鄉門時,這裏已經聚集了不少等待出裏的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