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追求者(1 / 3)

珍 妮

一 追 求 者

“你好!很高興見到你。我選擇我們在這兒重逢,是不是很時尚?你覺得那?哦,不,但我更羨慕你,你這種讀書精神真是無與倫比,相比之下,我倒顯得遜色很多,是吧!因為你常來這兒看書,所以我想”

東北某城的北部地區,雖說比不上市中心地域繁華,但也決不遜色,人們的衣食住行,這裏應有盡有。一片密集住宅的中心,有一個商業區,是這裏唯一的供應基地,少不了喧鬧,嘈雜。人們時而排著長隊等待購物,表現的秩序井然,時而又在某個角落裏發生哄搶,亂成一片,顯得那麼不盡人意。在商業區東麵十字交叉路口的西北角,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書報亭,倒是清靜,冷落。書報亭麵積不大,隻有幾平方米,而且全部是用鐵板焊接而成的。亭子左側開個小門,可供人們出入,右側中部開個小推拉窗,是賣雜誌用的,亭子頂部伸出一節約兩米高的煙筒,是用來冬季取暖、排煙的。馬路對麵,有一座規模龐大的體育場,年代很久了,是一家企業專門為職工開展體育活動修建的。尤為壯觀的是召開體育盛會,運動場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過也有上萬人聚集這裏鴉雀無聲的時候,那就是毛澤東主席逝世的那天。記得,天空一直下著小雨,人們都靜靜地站在那裏,默默地流淚、哭泣。書報亭後麵是一片家屬宿舍,四個棟為一個大院,排列的整整齊齊,那是五十年代蘇聯人援建的,至今完好無損。書報亭的小門,平時不常打開,隻有風和日麗時,主人才用一根木棍支開它,接納外麵的新鮮空氣。雖然亭子裏麵昏暗狹窄,但一盞40瓦的照明燈足以解決問題。這裏除了簡易書架和一個舊書桌,(不知道是誰家不用了給他的)就是一把破藤椅了。今日傍晚,天氣不錯,殘陽的餘暉灑滿大地,舒適宜人。書報亭的門開著,說話聲音來自這裏。一位身穿深藍色青年裝,鼻梁上架一副金絲邊眼鏡的年輕小夥子,倚在門邊,對亭子裏坐在藤椅上聚精會神看書的姑娘,笑眯眯地說。

姑娘沒搭茬,顯而易見,是沒注意有人問她話。小夥子有些掃興,撓撓頭,接著問:“哎,我說,我在和你說話哪?你不會是討厭我吧!”書報亭裏人不多,除了姑娘外,還有一個小學生正在和這的主人為一本書,討價還價。姑娘正在專心致誌地看書,全神貫注,絲毫沒有留意有人說話。但年輕人二次問話時,她情不自禁地抬起頭,發現門旁邊這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似乎在和自己說什麼。雖然一個在門口,一個在桌子邊,可最多也不過兩米之遙,從他那雙溫情的眼神中可以這麼肯定,他是在和自己打招呼。姑娘不喜歡這個時候被人打擾,皺著眉頭,輕聲地問:“你,你——和我說話嗎?”

姑娘的話語,讓小夥子始料不及,他十分糾結,同時也覺得出乎意料,與此同時,他產生出各種不同的猜測,並暗自發問。“她真的不認識我了,還是不想相認,即使不願意,也總得有個理由吧!為什麼會這麼問我?”小夥子似笑非笑,表情有些不自然。但從她一臉稚氣和天真無邪中不難看出,她並非有意這麼做。小夥子隨之眼鏡中透視般的眼神一亮,那種擔心也隨之雲消霧散。小夥子點點頭,慢條斯理地說:“嗯,不錯,我是在和你說話,可你確一點也沒感覺到?太執著了。不瞞你說,我觀察你好多天了,你這種酷愛讀書的勁,用廢寢忘食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怎麼樣?累了吧!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我們說點什麼?”

姑娘被小夥子一席話,羞臊的臉頰緋紅,神色緊張。她對眼前的事,雲裏霧裏,搞不懂小夥子想幹什麼,跟她說這些是什麼意思,但是看小夥子的眼神,好像沒有惡意,不知怎麼地還感覺有點親切。姑娘放下手裏的書,一手托著下顎,仰頭歉意道:“對不起,我失禮了,請原諒,我不知道你在和我說話。請問,你想我們說點什麼?”

小夥子走到姑娘近前。他沒想到,現實和自己的想象,相差甚遠,所慶幸的是,自己沒有吃閉門羹,起碼,她開始關注自己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不錯的開端。通過這些天的洞察,小夥子發現姑娘除了和書報亭的主人打招呼外,很少與人搭訕,看她總是默默無聞,除了在單位上班和下班回家,再有就是來書報亭看書。今天對他,算是破天荒格外開恩了。小夥子倒剪雙手,想了想。我先不告訴他實情,看看她是什麼反應,於是說:“說什麼?還是我說吧!我想知道你常來這兒看書,為什麼?喜歡這什麼?還是……”

對小夥子不停地發問,姑娘有些反感。在她看來,小夥子的這些問題毫無意義,不知道他想要得到什麼答案或許還有其它什麼目的。總之,姑娘本來不錯的心情,讓小夥子弄得十分掃興。她認為小夥子沒有禮貌,荒謬,無聊。她不喜歡這樣,也不願意以此為題與人交流,所以打斷小夥子,說:“請問,什麼地方和看書有關聯嗎?再者說,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嗎?你憑什麼問我這些?我想我們不認識,我沒必要回答你,請您自重。”

小夥子聽出姑娘話裏帶有怨氣,感到自己有點畫蛇添足,忙跟哈巴狗似的獻殷勤,滿臉賠笑地說:“不,不是,你理會錯了,我不是那意思。我是看這兒十分簡陋,不適合你,雖然這裏的書籍品種不少,可是我還是以為不夠上檔次。我想------”他用手指了一下書架上的雜誌、小說,還想說什麼……

姑娘甜甜的笑臉頓時沉下來,她清楚小夥子的意圖,知道他想說什麼,又一次打斷他說;“你不要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無非想告訴我,這裏不應該是我來的,對吧?我不想和你爭論這個問題,也沒必要。但我告訴你,你不要以紳士自居,鄙視這裏,看清楚,這是賈平凹的散文集。”說著起身拿起書,在小夥子眼前晃了晃。

小夥子不由自主地後退半步,知道姑娘沒有理會他的意思。擺手,道:“不,不,你誤會了,請你原諒!可能是我表達能力差,有點緊張,讓你誤解了。噢,對啦!我是想說我也喜歡看書,真的,隻是想……”

“你是誰?幹嘛和我說這些,不覺得無聊嗎?”姑娘說完,瞥了對方一眼。小夥子糾纏不休,讓姑娘很是厭煩,她理解不了小夥子文不對題地胡言亂語,更不明白他究竟想表達什麼,即時產生幾分敵意。剛想要發火,考慮這是公共場所,不免有些顧及,思索片刻,她選擇離開。起身,把書放歸原處,和這的主人招呼一聲,隨後走出書報亭。她嫵媚的身形和小夥子擦肩而過的瞬間,飄來了讓人陶醉的芳香。但是有一個細節沒有逃過小夥子的眼睛,就是姑娘看他時,毛絨絨的眼睛裏閃過一絲讓人害怕的目光,這是姑娘從未有出現過的眼神。

下麵給讀者介紹一下本書的女主人。前麵提到的姑娘名字叫鄔珍妮,人們習慣稱她珍妮。年方二十二歲,至今獨身一人。她生得嬌小勻稱,看上去端莊秀麗,白皙皮膚更加俏麗幾分。瓜子臉,粉紅潔淨,像年畫中的女娃一樣。兩片薄嘴唇,如同塗抹唇膏一樣自然的美。嘴角微微上翹,總是帶有幾分笑意,招人喜愛。兩道彎眉,細而濃密。一對杏眼,隱隱發光,有著青春活力。一頭青年式短發,黝黑發亮,認人羨慕。她一貫身著樸實的藍的確良衣褲,板板整整,幹幹淨淨,看上去出落大方,勝似書香門第。剛才,因為小夥子打斷她看書的雅興,那張嚴肅的臉,漲得通紅,像一個熟透的蘋果,讓人更加青睞。她天性溫柔善良,從不爭強好勝,小小螞蟻能讓她大呼小叫,一隻老鼠會令她膽戰心寒。之前,她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既不想麵對,也不知道如何應對。令她費解的是,此人到底是誰,他想幹什麼,無論怎樣回想,腦海中還是沒有記憶。她非常惱火,恨自己愚蠢,為什麼要搭理一個和自己素不相識的人,根本沒必要。珍妮骨子裏就憎恨這種人,覺得這種人,臉皮厚厚的不知羞恥,肯定是整日無所事事,有手好閑的二流子。他們總是把自己裝扮成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專門盯著美貌的姑娘,一有機會,便死皮賴臉地糾纏不休,把做人的尊嚴丟的一幹二淨。珍妮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姑娘,思想守舊,絕不可能和他這種人交往。珍妮蔑視他,更不會讓他在自己麵前放縱。

說起珍妮,她是個苦命的孩子,從小就承受她不該承受的苦難。她們家是本地人,解放前,珍妮的爺爺奶奶靠做小買賣維持生計,一家人的日子過的還算不錯。珍妮的父親子是獨生子,在家裏非常得寵,父母視為掌上明珠。解放後,珍妮的父親已經成人,因工廠招工,他便進廠當上一名工人。珍妮的母親是河北人,也是因招工進了工廠,並和父親在同一單位工作。後來,經人介紹,兩人結為夫妻,一年後,珍妮降生。遺憾的是,珍妮五歲那年,父母因一次意外車禍不幸遇難,幼小的珍妮,從此失去了父母的關愛。珍妮的外祖父家遠在河北鄉下,家庭條件不好,幫不上珍妮什麼,她是爺爺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可謂千辛萬苦。前年爺爺也因病故去,現在她和奶奶相依為命。好在珍妮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總算可以維持生活。珍妮小的時候就很懂事,好像懂得老天把不幸降臨給她是不可抗爭的,所以,她從不哭鬧,人間的痛苦在她身上蕩然無存,那胖乎乎的小臉總是甜甜地笑,隻要有一隻布娃娃陪伴就足以了。為此,奶奶特別欣慰,對她無微不至地關懷,精心地嗬護。隨著珍妮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漸漸地變得孤僻怪異,不願與人接觸,少言寡語,至到現今還是如此。說不清楚什麼時候,珍妮喜歡上讀書,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她對書的癡迷達到狂熱程度,可以說,她生活中的大部分空閑時間是在讀書中度過的。讀中學時,她就有個綽號“呆子妮”,但她卻不以為然,呆子就呆子,沒什麼不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是她的宗旨。在她看來,讀書要比大家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好,什麼古巴要變質了,美國要選總統了,這和你們沒什麼關係,不需要去妄加評論,那是太平洋那邊的事,再說太平洋在哪兒,你們可能都不知道。珍妮是個現實主義者,喜歡幹自己能幹或該幹的事,瞧不起那些整日喬裝打扮,貪圖享樂的人,認為他們不學無術,精神空虛,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簡直是無可救藥。她自以為,還是多讀些書好,“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始終在激勵她。她崇拜魯迅、巴金、托爾斯泰等大文學家,他們的著作,珍妮都拜讀過,可謂博覽群書。珍妮夢幻生活在真空裏,自由自在,不受外界任何幹擾。她的愛好、快樂是建立在讀書的基礎上,隻有書,才能激發他的熱情,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場合都是如此,這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圖方便,她經常在離自己家不遠的一個小書報亭裏看書,如饑似渴,不知疲倦。時間長了,書報亭的主人自然對她欽佩、羨慕。後來,店內的一把破舊藤椅,成為了她的專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