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意氣(1 / 3)

由襄州直通北州的官方驛道上,來往行人不算少,有背負行囊不知目地的貧苦百姓,亦有來往大型商會主導的馬匹車隊。

“小子立誌出鄉關,不入劍仙誓不還。”

端坐在一匹神俊十分的白馬的少年昂首挺胸,嘴裏正高吟著南方某位大文豪的著名詩句。至於這位大文豪姓甚名誰,都有哪些經典名作留與後人拜讀,這對從小便不愛讀書獨愛修武的少年可是一大難題,索性也就放寬心不去記了,隻讀到突然讀到這一句便覺得勝過之前所有。

這不,花了好些日子才好不容易背的滾瓜爛熟,於是每每到可以允許自己顯擺的場合時,少年總是第一時間就誦讀地朗朗上口。無形之中,就讓別人在見到自己第一麵之時,便在心底暗歎一句此子有大風氣,絕非池中之物。

少年也沒有想借此搏名的心思,隻不過是想讓人家都清楚。我,許元,可是未來要成為江湖第一劍客的男人呀!

少年姓許,單名一個元字。

許姓,在大元朝,那國姓,尋常人家是沒有資格姓許的。要知道,當朝皇帝陛下,姓的可就是許。隻可惜許元這一身粗布麻衣打扮,腰間掛著一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出自鄉間鐵匠鋪的劣質鐵劍。就這一身裝飾,實在是不好跟皇親國戚套上半點親戚。

可許元不僅攀的上,而且還是大元赫赫有名天生貴胄的藩王世家子。

許元本是襄州人士,是襄王許秦的嫡長子,是旁人眼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寵兒。可即便從小便集萬千寵愛在身的許元卻出奇的沒有沾染上一分紈絝子弟遊手好閑的習氣。就連襄州城裏的居民也都知道,王府裏有個知禮儀懂廉恥的小王爺。

許元的家鄉襄州位於王朝中北部,是大元境內數一數二的糧地大洲。雖說比不過被譽為天下糧倉的陵州,但要是比上涼州西州這一類邊境州地,那自然是高出一大截了。

本朝自高祖武皇帝以來,就有王朝成年皇子出京城就藩的傳統,於是,新帝即位,就將已然及冠的四位皇子外派就藩。 新帝曆一年,就藩了四位藩王,分別在王朝最北方的涼州的涼王,中原重鎮土地肥沃的襄王,南方蠻障頻發的膠州膠南王,還有就是在西北之地,人煙稀少的蕃州鎮西王。

其實外派的四位藩王,按照分封位置就已然大致清楚哪位藩王是最得京城那位高坐龍椅的信任。

襄王許秦,就藩於京都之北,中原重鎮,真龍之側。毫無疑問,是最受皇帝陛下信任的就藩親王。

襄王就藩之地,人口重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較之其他三王,也是最為靠近京都永安城的。其他三王屬地不是人口稀少,就是有著外敵威脅,多年以來,人口不增反減。

而在極西之地的膠州,常年彌漫著極重的瘴氣,原先尚未就藩時膠州的人口就在大元諸州常年名列後列。

如此安排,也極大杜絕了各地藩王擁兵自重,對抗朝廷的局麵出現。

可是算盡陰謀詭計肘製藩王的畫麵卻沒有出現這位襄王身上。無他,這位襄王與當今皇帝陛下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按理說,身在帝王家,即便是親兄弟,也萬沒有如此信任的。可是當今皇帝陛下就是這般做了,仿佛就如同展示給世人,他是如此的豁達與自信。一時間,皇帝陛下與襄王也被引為兄友弟恭的典範。

………………

少年郎輕夾馬腹,馬兒也好似通人性般帶著少年疾馳。

鮮衣怒馬少年郎!當如是也!

神俊十分的白馬在驛道上不斷飛馳。不出許久,許元就遠遠地瞧見了那座北地最大的官城——涼州城。

相較於襄州城,涼州城就要小上許多。遠遠望去的涼州城,透露出的肅殺和雄壯之色讓每個見過它的人都印象深刻。在距城數裏的地方,許元就開始下馬前行了。沿著鋪滿石磚的涼州城道前行,沿途時常能遇到披甲佩弩的精銳甲士巡視,不斷維護城樓秩序。白森森的鐵甲在陽光下仿佛也隻剩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