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我描述過了3個階層的生活與“生意”。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曆史,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時代。而我,最最幸運的是,身在其中。

等我看到《中國企業家》時,是15年前的事了。1996年,因為讀中歐的EMBA,我開始讀財經類雜誌和書籍。那是西方的管理學著作像朝霞一樣進入到中國社會,那是一個《第五項修煉》與《胡雪岩》、《曾國藩》並存的年代。然而,燦爛星辰中,我一眼挑出了《中國企業家》。15年來,它一直在給我們講一個大的故事,一個宏大的敘事。它報告給我們一個新的階層正在興起,這種興起是血腥的和激動人心的。我更感興趣的是,它記錄的是許許多多眾生豪傑的折戟沉沙。比如說,像德隆、牟其中等等。每一次,閱讀一個人的失敗的曆史,我就發問:下一個是誰呢?當然,那時候還輪不到是我,因為我當時還近乎於一個窮人,尚無資格列入成敗行列。然而,我所做的是,仔細研究每一篇文章,把自己置身於一個新的人群裏,也就是放在一種曆史當中。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那句話:“一個階層的生意與生活”。我想我要做的就是這個階層的人,因為我已經不做或不可能再做那3個階層的人。這也許是我的曆史源動力吧!《中國企業家》的諸位同僚們看到此,也許已經會不由自主地提出該向黃怒波收培養費了。是的,讀中歐EMBA花了幾十萬,它讓我有了企業的思維,發財致富、遊山玩水,順便還登上了珠峰。此外呢,還真正地站在了這個階層的人群中。但是,15年來,我實際上一直在課堂上,在案例中,在跟隨著《中國企業家》共同成長。

如今看來,15年一笑,高牆裏的官做得更大了,校園裏的都成了泰鬥,眾生們還依舊是眾生。然而,《中國企業家》上的這個階層卻完成了化蛹成蝶、發財致富的輪回。這真正是一個奇妙的社會和時代。但是,靜心想一想,經曆了或者說跟上述3個階層千絲萬縷的發展和關聯,我還是願意手捧一本《中國企業家》站在時代的行列中。

人,都在衰老,我們的時代卻越來越年輕。這是一個返老還童的歲月,以及一個鳳凰涅盤的時代。還有一個越點越亮、燃油不盡的火炬,這就是《中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