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璜渠己人力五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八千五百業務
兩,應公存銀五百兩。的會
兆蘭孟己人力五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八千五百計核
兩,應公存銀五百兩。算雲漢高己人力五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八千五百兩,應公存銀五百兩。
廣峻喬己人力五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八千五百兩,應公存銀五百兩。
守信呂己人力五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八千五百兩,應公存銀五百兩。
永楷郝己人力四厘五,應分得餘利寶銀七千六百五十兩,應公存銀四百五十兩。
……(詳元趙、史明、國泰王均為人力四厘五故略)玉堂楊己人力四厘,應分得餘利寶銀六千八百兩,應公存銀四百兩。
……(墉輝何,大經符、述明張均為人力四厘,故略)嘉桓李己人力前後二年按四、二厘,應分得餘112利寶銀五千零八十兩,應公存銀二百兩。
堃士武己人力三厘,應分得餘利寶銀五千裏百兩,應公存銀三百兩。
……(致和韓、懷珍段、景章韓、武鏡、雲照高、獻壐賀、誌淵張、道峻渠、汶清馬、梁樟袞、本澄渠、忠懋李均為人力三厘,故略)光遠高己人力二厘,應分得餘利寶銀三千四百兩,應公存銀二百兩。
……(維統周、秀嶽、芳春李均為人力二厘故略)宜三陳己人力一厘五,應分得餘利寶銀二千五百五十兩,應公存銀一百五十兩。
……(天錫權、映漳李、榮緩劉、其漢宗、遷安李、生瑩範、王佩均為人力一厘五故略)計開故股:延桂許己人力九厘,應分得餘利寶銀一萬五千三百兩,應公存銀九百兩。
朝瑸韓己人力七厘,應分得餘利寶銀一萬一千九百兩,應公存銀七百兩。
高璞己人力四厘五,應分得餘利寶銀七千六百五十兩,應公存銀四百五十兩。
兆鴻何己人力三厘,應分得餘利寶銀五千一百兩,應公存銀三百兩。
通垣陳己人力一厘五,應分得餘利寶銀二千五百五十兩,應公存銀一百五十兩。
113第
三章
票號
主要
業務
的會
計核
算第二節彙兌業務核算一、票號的彙兌業務(一)票號彙兌業務的曆史地位開展彙兌業務是票號創設的標誌。彙兌業務是票號基本和主要的業務。“票號之營業,其先本以彙兌為主,故各地多設分號,其無分號之地方,則與他號聯絡,或間接地與他號聯絡,故其聲息相通,彙達之區域亦廣。”(東海,1917)114這種交易款項結算方式,不但迅捷,而且成本低廉。
“如廣州至上海則打十五天期(即由接彙之日起十五日後付款)。彙水甚低,每百兩隻一二兩。”(區季鸞,1932)更重要的是這種結算方式“既無長途運送現金之煩,又無中途水火盜賊之險,而收解又可以兩清。商業以興,國富以增。票莊曆史上之貢獻,不可謂不大矣”。(馬寅初,1923)票號彙兌,起初是為了方便商人異地結算。由於晉商注重信用,注意結交官府,特別是在慈禧、光緒“西逃”過程中對其鼎力相助,因此贏得了清政府及其官員的高度信任,其後期廣涉官府款項的彙兌、存放、轉撥、代收等業務,業務範圍和經營規模得到了巨大發展,盈利水平和經營實力得到巨大提高,盛極一時。
票號彙兌,區域廣大,“南至新加坡,北至庫倫,莫不有山西人的蹤跡”。(曲殿元,1930)觸角深入,“都市大埠能彙,偏僻小地也能彙”。(李虎臣,1960),因此,“自乾嘉至民國初元,山西票莊執中國金融界之牛耳,約百年”。
(曲殿元,1930)(二)票號彙兌的種類及其核算票號根據長途販運、銷售業務的需要創設彙兌業務,並根據實際業務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形成了便捷高效、靈活多樣的彙兌方式。
1.順彙與逆彙按照存取銀錢的先後順序不同,彙票彙兌業務可分為順彙和逆彙兩種。
115所謂順彙,就是顧客先存銀錢、後取銀錢的彙兌業務。“其手續是:彙款人將款交給票號,由票號開彙票一紙,交給彙款人,彙款人將此彙票交給收款人,收款人持第三
此票向票號取款。”(衛聚賢,1934)章所謂逆彙,就是顧客先取銀錢、後存銀錢的彙兌業票號
務。其基本手續是:“有信用之商人立一彙票,交於票號,主要
票號即買取之,送交收款地之支店,索取代金。”(君實,業務
1917)票號一般僅對信用卓著的商家及政府、官吏采用的會
此種彙兌方式。計核
票號辦理彙兌業務一般是“認票不認人”。“隻有在算商家的要求下,票號必須保證商家彙款不遺失義務時,才在彙票上蓋有‘討保交付’和‘麵生討保’的戳記,凡‘討保交付’的彙款,交付時必須取得商報。‘麵生討保’則是在取款人生疏的情況下才要保。”(喬殿蛟,1960)2.信彙與電彙按照彙兌手段不同劃分,票號辦理彙兌業務的手段有信彙和電彙兩種。
信彙即運用書信寄送彙票進行彙兌業務,是早期票號辦理彙兌業務的手段。電報技術發明運用後,票號則開始辦理電報彙兌業務,每家辦理電彙業務的票號都有自己獨特的“密電碼”。
3.即票與期票按照彙票兌現是否有時間規定來分,彙票有即票和期票兩種。
“即票,見票就得付款。期票,照票上所寫的見票多116少天兌款。大概以即票為原則,以期票為例外。票莊對於遲兌期票,非是確實信用的人,不得受理。因為乙地遲兌,則甲地也必遲若幹天才交款。且遲兌彙票到了乙地,可以當作現款交付貨價,並不貼現損失,即能流通無礙,所以這種彙票常限定於各大商賈。”(陳其田,1936)4.前期彙票、後期彙票與兌期彙票按照出具彙票的時間與顧客交款的時間關係分,“先交彙款,為前期彙票,彙水減去利息。後交彙款,為後期彙票,彙水加上利息。兩地相交,以到為期,叫作對交,沒有利息,隻有彙水”。(陳其田,1936)5.彙票、兌條與旅行券票號辦理彙兌業務,除了使用彙票外,往往還使用兌條和旅行券等形式。
“兌條。(子)彙款給(醜),將款交給票莊,由票莊寫條一紙,自中間撕開,上半付(子),下半由票莊寄給聯號(乙),(子)將上半兌條寄給(醜),(醜)持兌條至(乙),相對領取,概不用保。”(陳其田,1936)“還有一種彙法,很像旅行會券,(甲)欲從北京到上海,將一千兩交給北京的票莊,有票莊開付會券,當時說明路上所要經過的某某處票莊。北京的票莊將會券的人名或字號書麵通知聯號。(甲)起身道天津提五百兩,即可向該票莊聯號提款,由聯號在會券上注明提取及下存數目。(甲)走到濟南再提二百兩,最後到上海至該聯號提取三百兩,會券即由上海的票莊收回。”(衛聚賢,1934)117(三)票號彙差的結算與核算票號辦理彙兌業務除了要收交銀錢進行流水核算外,還需要對彙差進行清算和核算。所謂彙差,就是票號第三
的某個分號在一個月和一年期間收取銀錢與支出銀錢章的差額。為了充分貫徹票號“酌盈濟虛,抽疲轉快”的經票號
營方針,票號各分號需要每月和每年結算彙差。“彙差的主要
結算,是通過‘月清’和‘年總結’的保障製度進行的。彙業務
差集中跟總號算賬,分號之間不發生關係。分莊收的彙的會
款大於交的彙款,其差額即是收總號的銀兩數;如分莊計核
交大於收,其差數即是交總號的銀兩數。這兩種差額逐算月逐年的往後移轉,一般並不清理。如果某分號因存銀或缺銀太多,影響業務,非清理不可,才用調現的辦法。
調現就是起標。但是,不論總號收分號,還是分號收總號,一般都不算利息。”(喬殿蛟,1961)二、彙兌中的“本平”、“餘平”折算(一)“本平”的作用這裏所說的“本平”是指票號自行設定的用來折算收支到的不同銀兩成色的標準。票號設置“本平”的原因主要是其所處時代,國家“尚無一定之貨幣製度,各省各府縣間所用之平,每不相同,各以其習慣上所常用者為標準;甚至,同一地方,其貨幣種量所用之權衡有至數十種者,通國殆不下數千,至於通用之銀貨,各地皆非一樣,此實緣中國各地官私鑄造,不歸一律,故其純分乃紊亂至是”。(君實,1917)在這種背景下,票號設置“本平”118至少有如下作用:(1)設置“本平”是票號順利進行彙兌業務的重要條件。“人們統稱票號‘彙通天下’。它所以能如此,首要的條件實在我們周行銀兩和各地平碼千差萬別的情況下,它自設平砝,通過折合,起著統一平碼的作用。無此,票號的業務也就不好做了。”(喬殿蛟,1961)(2)設置“本平”是票號正確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票號設置的“本平”,其實就是設定的“記賬本位幣”,這對於票號會計核算正確記錄和計算庫存銀兩、債權債務、營業損益至關重要。“本平,不僅是彙兌的必要,而且也是票號記賬中不可缺少的。隻有本平才能把各種平砝收交的銀兩權衡統一起來,使票號債權與債務在賬簿有一個統一的單位。否則,度量衡單位不統一,就不能正確地反映出票號資產負債狀況。”(喬殿蛟,1961)(3)設置“本平”是票號進行同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票號之間的同業競爭成敗不僅取決於服務態度、彙費水平,而且取決於“本平”折算差額的大小。所以,每家票號都會考量自己在業界的信譽,彙兌範圍的大小和壟斷性,彙兌業務的便捷性和風險性,自身的財力和經營規模,以及與官府關係的親近程度等,設置符合自身競爭策略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本平”。“票號的本平,各家均有差異,極不一致。……本平不僅在三幫和不同的聯號中不統一,就是在統一聯號中也是各自為政。”(喬殿蛟,1961)同一家票號在不同時期也會根據市場和自身經營情勢,適時調整“本平”,以賺取盡可能大的利潤,同119時保持最佳競爭力。
(二)“餘平”的折算喬殿蛟先生在著作中對“餘平”有詳細論述:第三
章餘平,是票號在收交銀兩中,由於各路平砝的票號
折合關係,長餘出來的銀兩。它是票號營業以外的主要
收入。餘平的產生情況極其複雜,乍看起來好像取業務
決於各路平砝折合的曆史習慣,而實際上是由於票的會
號借助其本平與各路平砝的折算發財的秘密。在清計核
代,各路平砝的折合已形成曆史習慣,沿用已久,但算用什麼平收或交對收付銀兩者有利,一般人們卻不知道,而票號通過本平卻掌握了這個秘密。比如,北京“京公砝”比祁縣“祁公砝”每百兩小二兩二錢,按照它兩者的差數。某商號從北京彙往祁縣京公砝一千兩,在祁縣交祁公平九百七十八兩,看來這好像是公道的。但用大德恒本平一比,餘平就出來啦。京公砝每百兩比大德恒本平小二兩七錢,祁公平每百兩比大德恒本平小六錢二分。以大德恒本平為準,京公砝每百兩比祁公平應該是小二兩零八分。這樣曆史習慣折合的小二兩二錢與實際小二兩零八分,就有了一錢二分的餘平。為了明顯起見,列公式如下:北京收京公砝1000兩=大德恒本平973兩祁縣交京公砝1000兩=祁公平978兩祁公平978兩=大德恒本平971.94兩120973兩(收)-971.94兩(交)=1.06兩(餘平)這個公式,如列為算術題,就是:1.06兩(餘平)=(1000-27)-[(1000-22)-(978÷62)]反過來說,要是祁縣收彙祁公平1000兩,在北京交京公砝就要虧一兩零六分。不過,因為票號熟悉這種情況,除非在不得已的時候,總是選那種對票號有利的平砝從事收交的。為了能賺到餘平而不致賠平,票號總是要每個夥友都得背熟平砝和銀色歌,以便做生意。又是因為夥友的一時疏忽或麵情關係,也發生過賠平的事。這就是有些票號有貼平支出的由來。
“餘平”作為早中期票號重要的收入種類,需要作為獨立的收(進)項目記入“流水賬”和“月清賬”“年總結”。
三、彙水的核算彙水是票號因辦理彙兌業務而收取的勞務手續費、平差、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報酬等的總稱。票號的彙水一般是自己確定的,但有一個例外,清末由於上海金融市場的形成,有了“彙兌行市”,因此對上海票號分號的彙兌,其彙水需要根據當日上海“彙兌行市”來確定。
(一)自主確定彙水的核算早中期票號的彙費沒有固定的標準,“由顧客與票莊麵商而定。彙水的大小,往往因人而異,看與票莊的關121係。平常計算的彙費,則以兩地平色的高下、期口的淡旺、月息的大小、路途的遠近等為固定的標準。普通時候,在交通便利的通都大邑,每千兩僅需二三兩的彙水;第三
若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每千兩的彙水達二三十兩,時或章高至七八十兩。新疆每千兩彙水多大至百兩”。(陳其田,票號
1936)此外,銀根的鬆緊、政府監管的強度、票號間的競主要
爭、是否用電彙,以及彙款規模的大小,也都影響彙水的業務
確定。的會
“電彙彙水大於信彙的彙水,大宗百兩彙水一二兩,計核
電彙較信、票彙水大,是因為電彙見電就能支款,票號中算間不能運用彙款生息,所以彙水就大。……貨行大宗彙兌彙水是根據紋銀成色和行市疲快(即銀根鬆緊)而決定的。比如貨行要往漢口彙款,除了根據它交的銀子同在漢口用的銀子所差的成色作為彙水外,還要根據漢口的‘疲快’,如漢口‘疲’,彙水較小,或者不要彙水;如‘快’,彙水就大,至於具體多少,由票號與貨行臨時議定,沒有定章。”(喬殿蛟,1961)(二)行市確定彙水的核算清末民國初期,上海的金融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
上海彙兌行業出現了市場定價,簡稱“彙兌行市”,“每日行市,是早晨在‘市上’由眾票號和貨商確定”的。“它既包括彙水,也包括有兩地銀根鬆緊應貼之費用。‘彙兌行市’是以上海規銀千兩合足紋銀九三一兩五錢為標準來定義的。各地議定的行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地收甲公砝足銀一千兩,上海交申公砝規銀一千幾十兩。……122另一種是以甲地收足銀九百幾十兩,上海就應交規銀一千兩。”(喬殿蛟,1961)彙水作為票號主要的收入種類,也需要作為獨立的收(進)項目記入“流水賬”和“月清賬”“年總結”。
第三節存放款業務核算一、存款業務的核算(一)票號存款的特點票號向來以彙兌為主業,但晚清時期開始接受存款,特別是甲午、庚子戰亂之後,票號的誠信得到了官方認可,和官方的關係更加密切,因此,存款業務急劇發展,成為票號輝煌的重要推動力。與錢莊和現代銀行相比,票號接受存款具有如下特點:1231.多為官府、官吏存款“票號存款,悉以公家及私人之大宗款項為多,商家之浮存(即活期存款)甚少。”(東海,1917)“其原因蓋有第三
種種,然大抵因票號存款利息低於錢莊,故商人不願設以章存款。至於官吏,則由票號所得之便宜甚多,故樂用之,即票號
抵諸票號,至為安全一也;官吏之升遷不時,存款於票號,主要
則無論遷至何地,隨時用函關照,即可向新任地票號提款業務
二也;官吏專任時或尚缺旅費,或捐官時需用款項,均得的會
以有利之條件,向票號捺借,就任後隨時償還三也。有此計核
種種便利,故官吏餘票號關係遂以密切。”(君實,1917)算2.多為低息或無息存款由於票號接受的存款多來自官府和官僚顯貴人士,因此,“票號收入之存款,分為公款和私款兩種。公款由各省會政府機關所存入,私款則為貴族顯官之私蓄。其存款,由票號寫立恁折一本,公款不計息,私款則利息按月計算,自二三厘至四厘為止”。(陸國香,1936)(二)票號存款的作用1.票號存款是彙兌靈通的重要保證“票莊以彙兌為營業固然,而其所以大獲勝利者,不僅在彙兌而在存款,存款多則彙兌靈通,彙兌靈通則彙水利息源源而來矣。”(韓業芳,1921)收儲存款極大地增強了票號彙兌業務的信用保證程度,促進了彙兌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2.票號存款是票號獲利的重要源泉“票莊存款之收儲,動輒數百萬,且多不計子息,各124莊借此以營生業,而獲利息,既本少能獲利多,複長袖之善舞,此票莊之所以極盛,非他行之所能及也。吾晉票莊祁太平三幫,共二十餘家,自光緒甲午後,為增盛時代,自庚子至辛亥,為極盛時代,每家存款多則七八百萬兩,少則二三百萬兩,每年結利共得利銀五百餘萬兩。”(韓業芳,1921)(三)存款利息的核算票號的“存款有浮存、長期兩種:浮存之款頗少,利息甚低,或多不付利息。長期存款占票號存款之大部分,普遍以六個月為一期,也有一年者,利息因時不等,大概為二三厘。如長期存款者欲臨時提取,則不付利息,往往有以一夕之宴餐代利息者,存款者亦不以利息為目的,未嚐介意也”。(東海,1917)票號支付存款的利息雖不多,但作為票號的一項支出項,需要作為獨立的交(繳)項目記入“流水賬”和“月清賬”“年總結”。
二、放款業務的核算(一)票號放款的特點在傳統上票號很少放款,一是資金不充裕,二是放款風險較高。但是,到了晚清時期,由於票號吸收了大量的官府、官吏及顯貴人士的低息甚至無息的存款,因此,也開始做放款業務。票號放款業務與一般錢莊和現代銀行相比也有明顯的特點。
1.信用放貸,不事抵押125票號放款的最大特點是以貸款者的個人信用為基礎,一般不需要貸款者提供質押。筆者認為,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慈禧新政”前,國家並無產權概念第三
和與貸款相關的法律製度,無法明確和執行較大金額的章個人抵押財產,而當時市場並不發達,相關抵押物(貨物票號
和不動產等)的變現並不容易。二是“欠債還錢”一直是主要
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以個人信用作為貸款基礎業務
的理論依據,是合情合理的,晉商是這樣做的,他們當然的會
也要求其債務人這樣做。三是貸款者大多有求於票號辦計核
理彙兌業務,且票號與官府的關係比較密切,有較強的算能力保證放款的收回。因此,票號“放款時立定借據,隻憑信用,不收抵押”。(陳其田,1936)2.但求穩妥與活動,最忌冒險與遲滯由於放款業務風險較高,加之票號放款又以個人信用為依據,所以票號放款的風險就更高。票號掌櫃們對此是有充分認識的,因此,票號放款秉持“但求穩妥與活動,最忌冒險與遲滯”,在放款對象、放款地點和利息水平的確定上,均充分遵循了該原則。
在放款對象的確認方麵,票號放款對象主要是官僚、錢莊、大商人,這些人經濟實力強,且與票號有彙兌、存款等業務往來。清朝晚期還放款於外國在華銀行,對“小商號及個人向不交易”。(陳其田,1936)“放款之地點,大半在各都市之商務碼頭。”(陸國香,1936)因為在碼頭一般都設有票號的分號。票號放款的利率比較高,“幾與高利貸無異。……年自八厘之一分二厘。在銀行同126業之間,則其每年利息僅自四厘至八厘雲”。(《中國之金融》上冊)這也與其以信用為基礎的放貸風險水平相適應。
(二)放款利息的核算由於票號獲得的“公款借不要利息,私款雖(有)利息,不過二厘三厘耳。而票莊以此無息巨款,轉放可得八九厘之息,此如何勝利耶!”(韓業芳,1921)放款利息收入作為票號後期主要的收入種類,也需要作為獨立的收(進)項目記入“流水賬”和“月清賬”“年總結”。
(三)疲賬的核算由於放款具有收不回來的可能性,為了如實反映票號經營損益,票號要求賬房務必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撒除死呆,不留虛浮”。因此,在編製“年總結”和賬期“清單”時,都需要通過“打厚成”的方法估計疲賬(即呆壞賬),並作為費用,從經營損益中扣除。
從現有資料看,各家商號“打厚成”的具體做法不統一。一般有一次折扣做法和兩次折扣做法。
(1)一次折扣做法,即對有關資產隻“打”一次“厚成”。在會計上表現為:對這些資產隻記錄一次折扣過程及結果,然後以“打厚成”後金額加計於資產總額。如對一宗賬麵餘額為8%520兩的“浮借外該銀”實行一次折扣做法,按九扣“打厚成”。在清單中應逐一記錄其賬麵餘額、折扣成色及實計金額,最後以實計金額7%668兩加計於資產總額(注:8%520和九,原為草碼。為方便讀解,並將二者相區分,本處對銀兩數以阿拉伯數字表示,127折扣成色以漢體數碼表示,下同)。至於賬麵餘額與實計金額之間的差額852兩,因未計入資產總額,在計算利潤時被剔除掉了。第三
(2)兩次折扣做法,即對相關資產要“打”兩次“厚章成”。采用這種做法,相關宗項應在第一次“打厚成”的基票號
礎上,再“打”第二次“厚成”。凡“打”兩次“厚成”的資主要
產,應以第二次折扣金額加計於資產總額。在筆者見過業務
的16家商號“打厚成”的資料中,僅有一家商號運用兩的會
次折扣做法,絕大多數商號“打厚成”采用一次折扣做法。計核
根據每次“打厚成”時所針對宗項的多寡不同,晉商算“打厚成”主要應用以下三種方法:(1)單項法,即單獨就某一宗項直接“打厚成”的方法。采用這一方法,應以宗按列(舊式會計以宗報告,豎式書寫)記載“打厚成”事項的賬麵餘額、折扣成色及實計金額。如年終對四鄉往來客戶所欠的3%452兩賬款按六扣“打厚成”,應記作“一宗四鄉往來外該銀3%452兩六扣寶銀貳仟零柒拾壹兩貳錢”。
(2)合並法,即將適用於同一折扣成色的若幹宗項,合並或集中一次“打厚成”。合並法可用於一次折扣做法,也可用於兩次折扣做法。應用合並法,應在按列逐一登記的各宗項賬麵餘額或第一次“打厚成”記錄之後,專用一列位置記載集中“打厚成”事項。如某商號對49宗性質相近、賬麵餘額較小的存貨采用合並法按九扣“打厚成”。假設逐一列示的49宗存貨賬麵餘額共為銀洋4%417元,集中“打厚成”時應記作“以上49宗共合存貨1284%417元九扣實洋叁仟玖佰柒拾伍元叁角”。
(3)簡便法,是一種不確定折扣成色,在賬麵餘額之後直接記錄實計金額的方法。很多商號清單中都應用這種方法來結計資產的實計金額,故將其歸為“打厚成”的一種方法。如某商號年末結存多年“外該”銅錢700千文,估計其可收回金額為50千文。清單中記為“一宗屢年外該錢700千作錢伍拾千文”。從現有資料看,這一方法主要用於結存時間較長、可收回金額較小、沒必要或沒辦法精確成色和實計金額的資產。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晉商“打厚成”的最早資料是一家隆順號在嘉慶七年(1802年)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的6份清單。這6份清單與其後100多年間晉商其他商號“打厚成”事項,不僅具有相同的會計記錄特征,而且在技術上都表現得非常嫻熟。這說明,19世紀初晉商“打厚成”的做法已進入成熟階段,以晉商為代表的中國舊時“打厚成”的始點應該更早。
129第
三章
票號
主要
業務
的會
計核
算第四節人力資本核算晉商票號的成功有許多因素,重視經營管理人才選拔和激勵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證。有關經營管理人才的選拔、培養、任用和控製這裏就不贅述了,這裏重點闡述一下晉商票號對經營管理人才進行激勵的薪酬製度及其核算製度。票號對經營管理人員按其權責和貢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薪酬製度,比較好地處理了激勵與約束的關係。對經理人員和有重要貢獻的員工實行“頂身股”配合“應支”的薪酬製度,對其他夥友則實行“辛金製”的薪酬130製度;對一般員工實行績效工資,而對信房先生則實行較高待遇的計時工資。票號薪酬製度設計的科學合理性至今令人歎為觀止。
一、經理薪酬及其核算(一)身股設定及其核算設定身股是票號人力資本核算的主要特點。有關身股設立的意義、條件、份額確定、權利等,在本章第一節已經做了詳細介紹。這裏詳細介紹設立身股的效果和頂身股者的職責履行。
設立身股後,“故財東以資力獨占一麵,經理以指導下全體同人獨占一麵,即財力、人力合作而成,一具體之商號也。手續簡單,意義很深,察其一援一推,毫不苟且,結果相得益彰,自然之理也”。(頡尊三,1936)票號財東“將資本交付於管事(即大掌櫃)一人,而管事於營業上一切事項,如何辦理,財東均不聞問,既不預定方針於事前,又不施其監督於事後,此項營業,實為東方特異之點。而管事在票號內,有無上之權力,凡用人之標準,事業之進行,各夥友皆須聽命於管事,但權力頗有平等之意義。管事與夥友,均定三年一次回家,紅利也平均分配,故管事而得其人,則營業無不發達;不得其人,則財東有莫大之危險。如票莊營業失敗經濟上損失之責任,全由財東負擔,而管事不聞有賠償之義務。故就票號財東之責任而論,有似乎無限公司,而執行業務全部委諸管事,毫不過問。而管事之有少數股款者,又似乎131兩合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其毫無股款,實不過一經理人資格乎”。(衛聚賢,1934)票號設置的身股與現代企業實施的股權激勵雖然第三
都具有激勵和約束經理人員行為的特點,但是它們之間章還是有所不同。身股是票號高管人員的工資製度,決定票號
著票號高管人員的全部勞動報酬。這種勞動報酬與他們主要
經營管理票號的業績密切相關,而且是在一個較長的賬業務
期內相關聯,是通過參與票號賬期紅利分配實現的。這的會
不像現代企業的股權激勵,公司授予高管人員的股權,計核
隻是其薪酬的一部分,公司必須在保障及時支付高管人算員日常生活消費的工資基礎上實施股權激勵,高管人員獲得的股權不能作為分紅的依據,隻能在規定的行權期限到來後選擇行權兌現或繼續持有,其權力是通過股權到期行權兌現實現的。
身股的設立和賦予以及分紅的核算都是通過“萬金賬”來進行的。通過敘事的方式進行記錄,並不設置賬戶。在票號設立時隻是總體地記錄如何設立股份,給誰、給多少,以後經營期間給誰身股、怎麼給、給多少。每個賬期結算時,總體記錄包括身股在內的股份如何分紅、分多少紅利、提取多少“倍本”與“護本”,以及增加賦予哪些人多少身股等事項。
(二)“應支”獲取及其核算由於票號高管的身股決定著其賬期薪酬,這就有兩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一是平時票號高管們靠什麼養家糊口?二是一旦票號在一個賬期經營虧損了,是否意味著132高管不但一無所得,而且要承擔虧損?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充分調動高管們的積極性,票號做了這樣的製度設計:平時預付給高管一定數額的基本勞動報酬,稱為“應支”或“支使銀”,賬期結算如果有分紅,則從身股分紅中扣除,如果沒有分紅或分紅不足抵扣已經發放的“應支”,則以“應支”為勞動報酬,超過賬期分紅的“應支”金額由票號予以報銷。因此,就更談不上讓身股持有者負擔虧損的問題。身股除了作為賬期分紅獲得勞動報酬和退休、身故後一定期間內作為分紅獲得退休金和撫恤金的依據之外,它基本不涉及票號控製權的分配和轉移問題,也沒有到期行權時間和行權兌現的問題。
因此,票號經理人員薪酬的核算就涉及“應支”的核算問題。“‘頂身股’的人員,每年按其股厘的數目,給以應支的款項,名曰‘支使銀’,或簡稱‘應支’。每年應支,大概每股多則五百兩,少則三四百兩不等,分四季支用。
到了三四年後‘合賬’分紅時候,無論‘應支’多寡,概由各人應得的紅利內扣除。上至總掌櫃,下至各職員,同一待遇,倘若營業很壞,沒有紅利可分,則‘頂身股’者,除每年‘應支’由號中出賬外,毫無所得。”(陳其田,1936)因此,“應支”可謂經理人員的“底薪”。“如票號賠賬,經理人員不負賠償責任。”(衛聚賢,1934)因為,“應支”是“底薪”,所以不能用來承擔虧損責任;經理人員是“夥計”,所以不應當承擔虧損責任。
票號設立“應支賬”對頂身股者“應支”的計算預付、報銷扣除等進行核算,平時分號計發放的“應支”,月末133和年末應當合計計入“月清”“年清”。年末,分號經理應持“應支賬”到總號接受審核和財東批準報銷。
第二、夥友薪酬及其核算三章
(一)“辛金”的確定及其核算票號
“沒有‘吃股’的夥友們,則按年給予薪水,自二三十主要
兩至七八十兩、一百兩不等。或一年領一次,或一年分兩業務
個季支取。領薪水者,到年底尚有賞金。學徒也有薪水,的會
每年八兩居多,年終賞錢大概有幾兩。學徒的薪水,按其計核
成績逐年增加一次,自二兩、四兩起至十二、四兩止,到算了年俸可得七八十兩時,則有資格‘頂身股’一二厘了。”(陳其田,1936)可見,票號給夥友薪酬,主要根據其在票號工作的年限、每年的工作時間和每年的工作業績確定,既有“辛金”的逐年遞增機製,又有年底賞金的激勵機製,還有表現良好並工作到一定年限的職務晉升機製(由夥友晉升為頂身股的先生、掌櫃等)。其薪酬製度設計是非常合理科學的。
票號的薪酬製度是以其嚴格的職員約束監督製度為基礎的。“向聞西幫貿易規矩最善,定製甚嚴,倘有經理夥友等虧挪侵蝕等情,一經查出,西幫人不再複用,故西人經營於外者,無不兢兢自守,不敢稍有虧短,致於罪戾。”“夥計沒有得到身股時,不許回家。稍有過失,即予開除,別的票號也不能用。”(黃鑒暉,2002)有優厚的薪酬,加之嚴格的約束,使得票號夥友都能盡職敬業,勤奮工作。
134票號職員每年實際得到的薪酬數額主要取決於大掌櫃或老幫(分號經理)的考核。票號夥友的工作業績,“總號由總理及協理考核,分號由老幫考核,於每年年終報告總號保薦”。大掌櫃不但總裁票號經營管理事務,而且負責夥友業績考核和職務晉升推薦,確保了其權威性,有利於票號全體員工團結一致,戮力同心做好經營活動。
(二)福利費的內容及其核算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票號不但支付給員工較高的薪酬,而且還支付一定的福利費用,包括夥食費、衣資費、探親川資等。為了控製這些費用可以得到真實有效地使用,防止貪汙舞弊,票號製定了詳細、明確的員工福利費範圍和標準,實行定額控製。“總號人員……除日用飲食歸號開支外,其餘衣服零用,皆歸自備。
分號人員,除經理副理應支、賺薪人員薪水均由總號支給,往來川資亦歸總號給予出賬外,至彼等在外之衣服零用,均由分號給予出賬,但有等級規定(大概經理每月十兩,副理八兩,其他人員六四兩不等),日用飲食,亦歸各分號開支。”(範春年,1935)員工為了更多地獲得票號的福利,也想辦法鑽票號福利製度的空子。票號也不斷改變製度,特別是後期經營困難時,對員工的福利費開支不斷縮減和嚴控。“有一兩則傳聞,頗有趣味。職員初來票莊時,隻帶一小包,到號中則製被褥和衣服,到了‘下班’(例假回家),則全副帶回去。原先由號中供給,後來票莊為縮減費用起見,隻135管衣服裏,不管麵。當時職員則出花樣,用次等的料做麵,用綢緞做裏。到下班時則裏麵翻改。”(陳其田,1936)票號對員工的薪酬和福利費用的核算是通過“辛金第三
衣資賬”進行記錄核算的。平時,支付“辛金”和發生飲章食、衣資費用的,經分號經理審批報銷,在該賬簿中進行票號
詳細記錄,年終彙總報總號審核,並將發生總額計入“月主要
清”和“年清”,川資等由總號負擔的費用則根據標準在業務
總號中報銷下賬,記入總號的“辛金衣資賬”。的會
計核
算第一節票號內部控製的意義和特點一、票號內部控製的意義內部控製作為一種實踐和思想,在人類社會很早就已經存在,有些實踐經驗和思想至今仍閃耀的科學的光芒,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山西票號的內部控製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它不僅助推了票號的輝煌,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票號不僅創造了令人敬仰商業與金融輝煌,而且創139造了內容豐富的經營管理製度。“票莊最要妙訣,似可以數言以蔽之曰:‘嚴密內容,外表信用,張羅存款,借水行舟’。”(趙子香,1937)這裏的“嚴密內容”主要是指票號第四
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和管理製度,其中就包括內部控製章製度。晉商
現代內部控製理論認為,內部控製是由企業董事票號
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經營效率的內
與效果、財務報告真實可靠和法律法規得到遵循的過部控
程。它由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和製內部監控五大要素所組成。內部環境包括治理結構、組織結構與權責分配、管理層的理念與經營風格、員工素質等;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分析和應對;控製活動包括職務分工控製、授權批準控製、會計係統控製、財產保護控製、全麵預算控製、績效考核控製等;信息與溝通包括全麵的信息收集和廣泛的信息溝通;內部監控包括嵌入控製係統的持續監控和獨立的內部控製評價。
票號的內部控製雖然是自發形成的,但是十分完善,與現代的內部控製十分相似。在內部環境方麵,票號有“東掌分離”的治理結構,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和合理的權責分配,又以誠信、謹慎為主要內容的管理理念和風格,十分重視員工的品德修養與能力培養。在風險評估方麵,十分重視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的識別、分析和應對。
在控製活動方麵,有比較健全的職務分工控製、授權批準控製、財產保護控製、會計係統控製、營運分析控製和績效考評控製等。在信息與溝通方麵,票號有專職的信140息收集與溝通員工和非常健全的信息收集與溝通係統。
在內部監控方麵,票號也有比較完善的大掌櫃巡查、特派員檢查、年度稽核監察和員工往來書信檢查等製度。
正是由於票號具有在當時比較先進和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所以票號“曆經百年居然毫無差錯,令今人歎為觀止”。
票號這種完善而有效的內部控製對我們今天企業內部控製的建設和運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係統總結和深入研究票號的內部控製實踐經驗和思想文化,不僅是保護我國優秀的傳統經營管理文化的需要,也是古為今用做好現代企業內部控製的需要。
二、票號內部控製的特點總結票號的內部控製實踐,可以看出,盡管當時沒有完整的內部控製理論做指導,但是,即使用現代內部控製理論框架來觀察,其內部控製結構是相當完整的,控製措施也是相當有效的,而且還有不少特色內容值得我們現代人傳承、借鑒或學習。
(一)製度控製與文化教育相結合票號在盡可能設計和運用好各項規章製度進行製度控製的同時,尤其重視文化教育對內部控製的作用,如品德至上的聘用製度、嚴格的號規禁律、實踐考驗員工品德等。“票號較優於普通商業之特點,雖亦以營利為目的,凡是則以道德信義為根據,大有儒學正宗之一141派,故力能通有無,濟公私,顯宦信,足行州裏,施蠻貊,近悅遠來,開銀行先河,創久遠之盛譽耳。”(頡尊三,1934)票號的這一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再先進嚴第四
密的內部控製製度也是要靠人來執行的,隻有依靠具章有充分誠信品德的人來執行內部控製製度,製度才能晉商
充分發揮其效用。一些現代企業的經營失敗,並非內部票號
控製製度不健全,而是其文化建設和教育出現了問題,的內
這從反麵說明票號重視文化教育在內部控製中的作用部控
是何等的英明。在當代我們大力加強內部控製製度建製設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票號的經驗,切實加強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
(二)治理結構優化與員工人身控製相結合票號所設計和實施的以兩權分離為特征的“東掌分離”治理結構與現代公司的治理結構驚人地相似,足見其先進性。東家放手讓掌櫃自主經營的同時,還采取了一係列對員工人身進行控製的措施,如隻任用同鄉,“相與”同鄉,富商名流擔保,養(扣押)員工家屬,不準在外娶小納妾或嫖娼,班期回家探親應先到總號接受審查,員工家信要有總號審閱後轉交等做法。這些做法現代看來雖具有封建性,甚至非法性,但在當時確實是可行的,也確實有效。在當代,如何通過合法而有效的方法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控製,使其忠心耿耿地為全體股東的利益服務,是亟待我們研究解決的課題。票號在這方麵的思路和做法值得我們在完善公司治理和企業管理工作中142加以借鑒。
(三)充分激勵與嚴格約束相結合票號不但設計和實施了與現代企業“股票期權激勵”十分相似的“頂身股製度”,而且設計和實施了獨特的“故身股”“花紅”製度,把對員工的激勵與約束高度統一起來,成為票號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但是,頂身股製度規定,頂身股者不承擔虧賠責任,導致了一些掌櫃為了追求紅利而不顧風險的問題,這也是導致票號衰落的重要原因。現代很多企業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製度,雖然對經理人起到了很好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但是,由於“內部人控製”日益嚴重,實質上自我簽訂薪酬契約的問題日益普遍,導致經理人負贏不負虧、薪酬急劇增加,驅動弄虛作假、虛增利潤的問題日益嚴重。這與票號衰落時的情形極為相似,因此,票號在這方麵的慘痛教訓應當引起我們當代人高度的重視。
143第
四章
晉商
票號
的內
部控
製第二節票號內部控製實踐體係一、票號的內部環境COSO(美國Treadway委員會發起組織委員會)內部控製整合框架(以下簡稱COSO框架)認為,內部控製的內部環境要素是指內部控製的基礎和基調,即組織的機構框架和文化氛圍,通常包括組織結構、權責分配、治理層的監督和指導、管理層的理念和經營風格、全體員工的品德和能力。在這些方麵,票號都有至今值得稱道的144製度和做法,包括先進的治理結構、完善的組織結構、合理的權責分配、完美的員工素質要求,以及積極而穩健的管理理念與經營風格等。
(一)治理結構治理結構是兩權分離的經濟組織、所有者對經營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控製的一種製度安排。有效的治理結構要求經濟組織的決策、執行、監督等職權應當合理而明確地分工以便形成相互製衡機製,治理層出於對管理層激勵與約束的要求為內部控製的建立和有效運行提供動力保障,要求治理層對管理層的建立和實施內部控製進行監督和指導。
票號實行由財東出資、委托大掌櫃全權經營管理的兩權分離製度。在這種兩權分離的基礎上,票號創立了比較有效的治理機製:“票號成立之初,當財東起意經營,聘請經理,由介紹人之說項,或自己注意察訪,確實認定此人有尤有為,能守能攻,足以擔任票號經理之職責,則以禮招聘,委以全權,專采用人莫疑,疑人莫用之旨。但被委以經理事前須與財東麵談,偵查財東有否信賴之決心,始陳述進行業務及駕馭人員之主張,果雙方主見相同,即算成功。故財東以資力獨占一麵,經理以指導下全體同仁獨占一麵,即財力人力合作而成一具體之商號也。……財東自將資金全權委諸經理,係負無限責任,靜候經理年終報告平素營業方針,一切措施,毫不過問,每到例定賬期(或三年,或四年,即決算期),由經理謁清,約日聚會,辦理決算,凡擴充業務、賞罰同人,處置145紅利,全由財東裁定執行,經理為建議首席,聽其谘詢。
財東所負無限責任既重且大,特持其眼光遠大,信義待人。……經理既受財東信賴與委托,得以經理同號事務,第四
任重道遠,所以事事不出於尤勤惕厲之一念,領導同仁,章崎嶇前進,其權限近乎獨裁而非獨裁,實即集權製也,蓋晉商
同人均享有建議權,非任何拘束,小事亦可便宜行事,大票號
事則須決之經理。”(頡尊三,1944)的內
(二)高管對內部控製的重視部控
高管是內部控製的主要製定者、帶頭執行者和主要製監督執行者,其對內部控製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內部控製的健全有效性,是內部控製建立和有效運行的政治保障。在“東掌分離”製度和人身股製度的激勵與約束下,擁有充分經營管理自主權的票號高管———掌櫃都非常重視“號規”等近似現代內部控製製度的建設,並帶頭執行和嚴格監督員工執行這些“號規”。
(三)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內部控製建設和實施的主要基礎是崗位職責分工,而崗位職責分工是通過機構、崗位設置和職責分配實現的。機構、崗位設置及其職責分配的合理性直接決定著內部控製的健全有效性。
票號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都非常慎重和講究原則性。“至如派遣人位,經理頗費思量,須經一度考慮,方克實現。務以領袖同事,為情不悖,可以加補,不礙業務上之進行為主旨。全盤人位計劃,係因事用人,決不因人用事,恐事少人多,習於嬌惰。設或同人間有齟齬,即重行146調兌,既不欲喪失養成之人才,又不得礙於業務之進行,所以人事方麵為第一要義。”(頡尊三,1934)為了便於業務開展和內部控製,票號一般設總號和若幹分號。總號和分號的內設機構相似。總號設大掌櫃(總經理)一人,二掌櫃(副總經理)一人,三掌櫃(總營業)一人,會計數人(組成賬房),文牘數人(組成信房),外事數人(兜攬生意者,包括跑街者和跑外者,組成“營業課”),庶務(勤雜)一人,練習生若幹人。分號設老幫(經理)一人,協幫(副經理,兼任營業)一人,會計(內賬房)、文牘、出納(外賬房)、營業,視事的繁簡,設一人或數人(衛聚賢,1934)。
(四)組織文化組織文化對員工的品德素質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從而對內部控製的有效運行有著深刻的影響。票號的財東和掌櫃們深諳此道,票號“發展之原理,營業以信義和平為宗旨,夥友以團結精誠為必要,號章嚴密完善,曆來經理用全副精神,始立永久基業”。(雷士煒,1937)幾乎所有的票號都製定有自己的號訓,稱之為“教訓”。著名的票號“教訓”主要包括:“重信用,降虛偽,節情欲,敦品性,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薄嫉恨,喜辛苦,戒奢華,他如恒心、連達、守分、和婉、正直、寬大、剛用、賢明。”(頡尊三,1934)而且票號還定有嚴格的禁例,如不準宿娼賭博,不準染習不良嗜好,不準向財東和掌櫃送禮等。票號要求員工“凡事正大光明,絲毫不講私情,147所以父子兄弟不能同號,師徒雖有階級,然而心理平等,例須互相見諒,所以經理同人,猶如一家,上下相習,戮力一心,個個報著誌存立功,專事報主,故業務上之統籌第四
方法,計算上之經濟技巧,無一不通。每有身份極小而異章以一莊領袖,不肯作弊,蓋恐失其人格耳,人格一失,準晉商
蔽耳目,商界上不克容納矣”。這種優秀而濃鬱的票號文票號
化,不僅鑄就了票號十分重視誠信的經營特色,而且極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