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晉商會計史研究\/%吳秋生著.%%%—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5.8ISBN978-7-80767-936-3I.%%%①晉…Ⅱ.%%①吳…Ⅲ.%%%①晉商—會計史—研究IV.%%①F729②F23-092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5)第202190號晉商會計史研究著者:吳秋生責任編輯:寧姝峰裝幀設計:趙娜出版者: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經濟出版社地址:太原市建設南路21號郵編:030012電話:0351-4922133(發行中心)0351-4922085(綜合辦)E%-%mail:[email protected](市場部)[email protected](總編室)網址:www.sxjjcb.com經銷者: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經濟出版社承印者:晉中市萬嘉興印刷有限公司開本:890mm×1240mm%%%%1\/32印張:6.75字數:125千字印數:1-300冊版次:2015年8月第1版印次:2015年8月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80767-936-3定價:28.00元序言輝煌的明清晉商在我國經濟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它不僅“貿易天下”“彙通天下”“富甲天下”,留下了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商業傳奇,而且“誠實守信”“穩健審慎”“開拓創新”,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2008年底,我有幸來到山西財經大學的晉商研究院工作,在從事會計教學與研究20多年後,開始全麵接觸晉商的曆史與文化。通過學習,我發現已有的對晉商曆001史與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大多集中於金融、貿易和一般性組織管理範疇,其成果可謂不可勝數、浩如煙海,但是,對晉商創造的熠熠生輝的會計文化,卻很少有人涉序獵,研究成果寥寥無幾。在我國著名會計史學家郭道揚言先生、晉商研究大師孔祥毅先生的鼓勵與指點下,我嚐試著從會計學的視角對晉商曆史和文化進行審視和思考,居然還寫就了幾篇文章,這增加了我研究晉商會計史的信心。2012年,在山西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申請立項了山西省高等學校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項目———晉商會計史研究。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和總結,終於形成了現在這部書稿。
本書在簡要回顧晉商特別是明清晉商興衰曆史的基礎上,係統總結和研究了明清晉商的會計組織體係、賬簿體係和核算方法,明清晉商主要經濟業務的打理和核算,明清晉商的主要理財思想與實踐,以及明清晉商的內部控製思想與實踐。本書的主要特點是:以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為依據,進行係統、專業地觀察與思考,盡量避免主觀隨意性,防止斷章取義;以當時的曆史環境和發展變化為背景,進行曆史、客觀地分析和評判,盡量避免主觀片麵性,防止感情用事;以豐富翔實的曆史資料為根據,進行客觀、全麵地推理和總結,盡量避免主觀武斷性,防止浮想聯翩。
本書撰寫過程中,參考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晉商研究論著,特別是黃鑒暉先生的《山西票號史料》,在此深表感謝!由於晉商會計文化博大精深,也由於自己學習002和研究晉商會計文化的時間不長、精力投入不夠,以及近期由於工作變動導致研究重點的轉移等原因,都使自己在本書中對晉商會計曆史的研究很不全麵和深入,甚至還可能存在一些錯誤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吳秋生2015年3月12日目錄第一章晉商興衰及其原因分析第一節晉商興起與關公崇拜/003第二節明清晉商的興盛及其原因分析/009第三節近代晉商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018第二章晉商票號的會計體係第一節晉商票號的會計組織體係/035001第二節晉商票號的賬簿與報告/042第三節晉商票號的核算方法/075目
第三章票號主要業務的會計核算錄
第一節資本金的核算/093第二節彙兌業務核算/114第三節存放款業務核算/123第四節人力資本核算/130第四章晉商票號的內部控製第一節票號內部控製的意義和特點/139第二節票號內部控製實踐體係/144第三節票號內部控製製度體係/166第五章晉商票號的理財思想第一節晉商的理財觀念———誠信/179第二節晉商組織財務活動的思想/193第三節晉商處理財務關係的思想/199參考文獻/208002第一節晉商興起與關公崇拜一、晉商的起源與興起(一)晉商發祥於解州鹽池近年來有關明清晉商興盛故事的盛傳和影視劇的熱播,導致不少人以為晉商就是指明清時期的山西商人。其實,晉商作為開創具有比較鮮明地域商業文化和創造特別輝煌商業業績的商幫,在中國曆史早期就在山西大地上產生了。“晉商”是後人對這一輝煌商幫的尊003稱。
晉商究竟從何時產生目前還無從確切考證。但有一第
點可以肯定,晉商是中國興起的最早的商幫之一。早在一我國進入奴隸社會後,晉商就初步形成了。這主要是由章於山西是中華民族主要發祥地的地位所決定的。傳說中晉商
中國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都定都在山興衰
西,他們不僅帶領當地民眾發展農牧漁業,而且允許、支及其
持和帶領民眾大力發展商業。據《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原因
“堯至治天下也……其導萬民……得以所有易所無,以分析
所工易所拙。”盡管晉商興起很早,但是成為令全國其他地區民眾矚目的強大商幫,則是春秋時候的事。春秋時期,晉商依賴得天獨厚的解州鹽池和距離當時政治中心較近的優勢,開始販運晉南解州鹽池的食鹽到當時的平陽、安邑等都城及全國各地,賺取了豐厚的商業利潤,形成了以鹽池周邊的蒲州商人為主體的、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闊富商幫。《國語·晉語》載:“夫絳之富商……能金玉其車,文錯其服,能行諸侯之賄,而無尋尺之祿……”(絳,地名,春秋時期晉國都城)(二)晉商始祖———猗頓春秋時期晉商的興起,不是偶然的,除了緊靠鹽池和當時國家政治中心等天時地利條件外,“人和”是晉商興起並長盛不衰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這裏的“人和”是指當時的晉商已經深諳經商之道,形成了晉商精神的雛形。這其中尤以猗頓最為傑出。
004猗頓(約公元前480年—?),原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貧寒書生。在聽到了陶朱公(即範蠡)“三致千金”的消息後,“往而問術焉”。陶朱公告訴他說:“子欲速富,當畜五牸。”牸,指養家畜並進行交易。於是,他“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銷售牛羊獲利後,開始兼營解州鹽池食鹽的販運銷售,終於使他“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成為當時和陶朱公齊名的大富豪,被後世稱為“陶猗之富”。但是,猗頓並非為富不仁的守財奴,他深諳舍與得的道理,太史公稱讚他“其財能聚,又複能散”。其墓碑文稱其“或者急公奉餉,上有利於國;或者憫孤憐貧,下有濟於民”。他“施恩無念,知恩圖報,積而能聚,厥後克昌”。他開創了晉商知恩圖報的仁義精神,因而被後世尊稱為“晉商始祖”。
(三)晉商的精神領袖———關公任何商幫的興起和強盛都必有其精神因素,晉商也不例外。這種精神不僅可以提高商人們的思想境界,優化其經商言行,而且可以約束人自私自利的本性,使其正確處理各方麵的關係,從而促成商業的成功並持續興盛。受中國傳統神仙文化(相對於西方的宗教文化)的影響,晉商先輩們在經商實踐中也認識到,商業精神要想得到商人們的自覺遵守,內化為一種品質,也必須有一個令商人們自覺敬畏的精神化身,讓他們能夠自覺地、心甘情願地頂禮膜拜。“關羽”這個曆史人物的適時被發現和傑出表現,為晉商提供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今山005西運城臨汾一帶)解州人。三國時劉備最倚重的武將。由於他從小就受到晉商誠信仁義文化的熏陶,養成了誠信第
仁義的品質,所以後來他“桃園三結義”,一諾千金;“身一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赤膽忠心;“捉放曹”,章仁至義盡。由於他是晉商正宗的老鄉,又是晉商“誠信經晉商
營”和“知恩圖報”文化的傑出繼承者和弘揚者,因而,被興衰
後來的晉商及其他中華商人尊稱為“財神”,成為後世晉及其
商頂禮膜拜的“精神領袖”。原因
(四)晉商的政治成就分析
曆代晉商不僅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且還在我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朝代———唐朝的建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隋唐晉商不但輔佐李淵父子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時期最輝煌的王朝———唐朝,而且還培養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的祖父是當時著名的晉商大戶。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時,武氏給予了大力資助。李淵父子奪取全國政權後,封武氏為國公,地位等同秦瓊、程咬金等。
二、晉商的關公崇拜及現實意義(一)晉商的關公崇拜優良的精神必須借助有效的載體進行傳承才能持久地發揮作用。信奉神靈是中國人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晉商也不例外。為了有效地傳承晉商精神,晉商自覺地將誠信仁義的關公確立為自己的精神領袖,尊奉他為自己的“財神”。晉商走到哪裏,關帝廟就修到哪裏,甚至006每一家晉商店鋪裏都要供奉關帝神像,每天都要對關帝神像頂禮膜拜,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提升自己的商業品質,祈求自己能明辨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不僅如此,曆代晉商還大力頌揚關帝的英雄事跡和高尚品質,把關帝的故事代代相傳,並最終在明末清初晉商再度走向輝煌的前夕,由一位晉商同鄉———山西清徐人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說特別是晉商傳說的關公故事,整理創作了偉大的曆史文學巨著———《三國演義》,把關聖人“誠信仁義”的高大形象推到了極致。筆者認為《三國演義》不僅是一部文學名著,更是一部思想巨著,在一定程度上,它為明清晉商走向輝煌準備好了指導思想,也使關公作為整個中華商人“財神”的地位得以確立。
(二)晉商關公崇拜的現實意義“神”實質上指的是神像等所代表的某種“精神”,也稱為“神靈”。同樣,所謂“關公財神”,形式上是保佑人們獲得財富的關公塑像,實質上是關公所具有的、代表的“誠信仁義”的精神。誠———真心誠意、誠實可靠;信———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仁———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義———公平正義、童叟無欺。這種精神是生財、聚財、理財、用財的人都應當具備的精神。曆史事實反複證明,具有這種精神的人經商理財就能成功,就能發財,就能事業發達。因此,財神是什麼?是關公,更是關公的“誠信仁義”精神!換句話說,財神是誠信仁義的精神。財神不是弄虛作假,不是背信棄義,不是坑蒙拐騙,不是逞強淩007弱,不是冷漠無情。
其實,誠信仁義不僅是經商理財者必須具備的精神第
品質,而且是每一個希望得到他人尊重、能夠成就一番一事業的人都應當具備的精神品質,是現代文明社會每一章個人都應當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誠信仁義是人們和諧晉商
相處、人類健康發展所必需的品質。但是,人類社會始終興衰
存在著弄虛作假、背信棄義、坑蒙拐騙、逞強淩弱、冷漠及其
無情等違背誠信仁義精神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現代社會原因
更加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現代社會人員和信息高度分析
流動,使得違背誠信仁義的行為越來越難以界定和被懲戒。加強誠信仁義的教育和修養,創新信息社會誠信仁義的識別、彰顯和激勵、約束機製,是提高當今社會誠信仁義水平的治本之策。
(三)晉商關公崇拜的會計意義財會人員通常也被稱為單位的“財神”,這從現象上看是因為財會人員掌管著單位的錢財,是單位的理財者,但是,筆者認為,從實質上看,這個稱謂更意味著財會人員應當是忠實秉承關公“誠信仁義”精神的人,意味著沒有誠信仁義精神的人不配做財會工作。因此,誠信仁義應當是財會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是財會人員的“靈魂”。每一名財會人員都應當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像關公那樣堅守誠信仁義,忠誠於雇主。現代企業會計人員的雇主不僅是現實的投資者,而且應該包括潛在的投資者。企業現實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其實就是全體民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真正雇主也是全體民眾,008因此,現代會計人員堅守誠信仁義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堅定地忠於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不做假賬,不非法獲取個人利益,為保護全體民眾的利益努力工作!
第二節明清晉商的興盛及其原因分析一、明清晉商興盛的過程(一)借助明代“開中製”和清代開發邊疆的機會實現複興明清晉商處於晉商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得益於明清時期統治者給晉商發展提供了天時、地利與人和。明朝洪武時期為了應對北方瓦剌和韃靼等遊牧民族對中原的襲擾,在山西北部等北方前線設立了九邊重鎮進行防009禦。由於九邊重鎮距離帝國的統治中心比較遙遠,後勤補給困難重重。為了減輕這種負擔,洪武帝朱元璋於洪第
武三年(1370年)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由山西一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邊關要塞輸送糧草,明朝政府給章山西商人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鹽引”,這一舉措晉商
史稱“開中製”。善於經商的晉商抓住這個機會,成功轉興衰
型,從以鹽業貿易為主轉向多業經營,促成晉商走向全及其
國,將全國財富聚攏於山西;也促成了晉商率先走出關原因
外(走西口,殺虎口;走東口,張家口),極大地拓展了晉分析
商的貿易控製範圍。由於關內外商品的巨大互補性、食鹽生意的壟斷性,加之晉商豐富的經商經驗和崇尚關公誠信仁義的經商文化,其生意日益紅火,財富迅速集聚,很快又成為富甲天下的商幫。
清代開發邊疆,晉商由此進入蒙俄。晉商利用清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機,隨軍隊從事軍需貿易,得到了又一次大發展。平定噶爾丹後,清王朝開始大力開發北部邊疆,建立了以北京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邊疆驛站網絡,使北部邊疆得以長期安定,為已有一定實力的晉商開發蒙俄的廣闊市場提供了重要條件。
(二)發明“票號”,鑄就輝煌明末清初,中國商業由萌芽到快速發展,長途販運是當時商業活動的重要特征。嚴慎修先生在《晉商興衰記》中寫道:爾時各省買賣貨物,往來皆係現銀,運轉之010際,少數由商人自行攜帶,多則由鏢號保送,故鏢號事業,厥時甚盛。但迎途不靖,各商轉運現銀,時被竊奪,雖有保鏢武士,一遇多人,則寡不敵眾,運轉於是不靈。……而才智明敏之雷履泰君,出乎其間,乃發明斯業,為金融界開一新紀元焉。雷君時為日升昌號執事,慨運款之不便,憫各商之束策,遂創與彙兌一法,凡往來銀錢,無論大宗小款,皆攬收該鋪,代為收交,此響彼應,無需現運,隻煩一信之通,出納不爽毫厘,且省路資,免轉輸,防竊失,一舉而三得焉。……一由雷君信用素孚,各商交銀猶外府也。職此之故,交款者信任日深,彙款者通行無阻,彙款愈多,彙水愈厚,行之三四年,而獲利數倍,由此日升昌彙兌之名大著。金融界之新法亦大行,而繼起仿行者日多,其初率由他行改設,或附設之,至鹹豐初年,領資本專營票莊者,相繼而起矣。
……日增月盛,踵事增華,就總號所在之地,分為三幫,總號在平者曰平幫,在祁者曰祁幫,在太穀者曰太穀幫。設總號於本縣,設分號於各省,分號之多,以日升昌、天成亨……為最,皆三十餘處。俗雲“日升昌彙通天下”,蓋謂分號之多也。
是時籌餉例開,報捐者多歸票行承辦,而事業日盛,嗣洪楊起義,南七省用兵籌餉,急如星火,而道路梗塞,轉運艱難,國家以票行可靠,於是軍餉、丁糧胥歸彙兌。同治以後,規模益宏,即邊陲之協款,內地之賑撫,皆資票行以為挹注,一紙之信謠011傳,百萬之款立聚,而國與民感受其益,可謂盛矣。……至光緒甲午之役後,祁太平三幫共票莊二十餘家,若論每家原本,皆僅十餘萬兩,即後獲利倍本,亦不第一
過增至二三十萬兩,四五十萬輛而已,然至四年賬章期,每股可獲利銀二萬餘兩、一萬餘兩,其每股獲利晉商
銀八九千兩、五六千兩者,常數耳。興衰
光緒庚子,清帝西巡,大局岌岌,各商停滯,而及其
票商執券之兌現者,上海、漢口、山西各地,雲集霧原因
合,幸賴各鋪同心,應付裕如,由斯而信用益彰,生分析
意尤盛。官商士庶,皆知票商之殷實,雖經變亂,亦能保存,凡有積蓄,鹹欲存儲票莊,以免遺失。官款則於稅項、軍餉、協款、丁漕,私款則有官吏宦囊、紳富家藏,無不提負而來,堆存號內,大有揮之不去之勢,所以各號存款,積有七八百萬兩,或二三百萬兩不等。且官款皆無利息,私款雖有利息,不過二厘、三厘,票莊以此無息之巨款,轉放可得六七厘、七八厘之息,存款愈多,利息愈厚。
票號由此發展迅速,並積累了巨大財富。及至“庚子事變”之後,票號“最少也有400家”,每家票號四年賬期每股獲利銀,多的(如日升昌)為兩萬多兩。“每股獲利七八千兩者甚眾,獲利五六千兩者,下乘也。然此猶除過各碼頭之應酬、衣資、飲食及一切揮霍而言,若並此計之,則四年中各家獲利,尚不止此數。嗚呼盛矣!說這山西票莊,自光緒甲午後,為增盛時代,自庚子至辛亥,為極盛012時代,信然”。(嚴慎修,1923)二、明清晉商發展的盛況(一)貿易天下明清晉商壟斷了中國的北方貿易和全國的資金調度,甚至把觸角伸向東亞和歐洲市場,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斯克、西伯利亞、莫斯科、聖彼得堡,東起大阪、神戶、長崎、仁川,西至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他們的經營業務包括鹽鐵、茶葉、絲綢、皮毛、木材、顏料、鉛銅等所有當時能夠經營的物品。時人何秋濤曾記載:“內地商民至恰克圖貿易者,強半皆山西人,由張家販運煙、茶、緞、布、雜貨前往,易換各色皮張、氈毛等物。”(姚賢鎬,1962)(二)彙通天下清道光初年,晉商創辦了票號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那以後的100多年時間裏,山西票號迅速發展,興盛一時。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票號發展到28家,分號450多個,幾乎控製了整個大清國的金融流通。
1907年,祁縣“合盛元”票號克服重重困難,在日本的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等國外城市設立了分店,開啟了我國金融業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先河。票號先後在國外設立了100多個分號,成了中國最早的國際金融機構。
他們經營的資金彙兌業務當時“執中國金融牛耳”。
(三)富甲天下山西票號盈利驚人:每股資本為白銀一萬兩左右,013一個賬期(三到五年)少則七八千兩,多的達兩萬多兩。
據《清高宗實錄》卷一千二百五十七載:“山西富戶,百十第
萬家資者,不一而足。”餘秋雨先生寫道:“直到20世紀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章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晉商
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穀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興衰
這些大城市隻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及其
碼頭而已。”富裕了的晉商不僅興建了眾多規模宏大的原因
大院,而且置辦了巨大的產業,建造了瘦西湖等休閑娛分析
樂場所。
三、明清晉商興盛的原因關於明清晉商興盛的原因,至今人們眾說紛紜。各自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筆者認為,這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如實恰當地分析總結好這些原因,對於我們傳承優秀商業文化,推進山西及全國的商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明清晉商興盛的客觀原因這裏所謂的客觀原因,是指明清晉商興盛的天時和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