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本書的研究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麵:(1)通過對人類認知特點的分析,深入了解農戶的借貸動機,對農戶借貸行為做出新的解釋。
(2)通過計量模型,量化分析貸款與農戶收入之間的關係,明確貸款與收入之間的關係。
(3)運用行為經濟學理論,全麵分析農戶借貸行為,提出完善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議。
(二)研究方法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本書遵從馬克斯·韋伯提出的“價值中立”*原則與卡爾·門格爾的個人主義方法論。
價值中立也稱價值無涉原則,該原則是在大衛·休謨提出的“是”與“應該是”的劃分基礎上提出的。休謨認為,*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P38。
CMYK第一章導論27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並不能簡單地從“是”與“不是”推論出“應該”與“不應該”,而這也正是我們堅持價值中立的理由。農村金融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本質上沒有差別,金融產品和其他產品在本質上也是一致的,都遵循普遍的供求規律。此外,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分析堅持製度個人主義方法,堅持在現有製度框架下以農戶為主體,從農戶自身的角度研究農村金融的發展。
本書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應用了規範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1.理論分析法使用行為經濟學的幾個主要理論:前景理論、雙曲線貼現理論、心理賬戶、認知啟發式與偏差理論,分析導致農戶借貸行為差異的根本原因,概括出農戶的借貸行為特征。
2.計量模型分析法使用VAR模型與脈衝響應函數分析方法,利用調查問卷所獲得數據,綜合應用統計描述分析與計量模型分析方法,歸納總結出農戶貸款與收入之間的關係。
滯後階數為p的VAR模型表達式為:yt=φ1yt-1+…+φpyt-p+Hxt+εtt=1,2,…,T其中yt是k維內生變量列向量,xt是d維外生變量列向量,p是滯後階數,T是樣本個數,εt是k維擾動列向量,k×k維矩陣φ1,…,φp和k×d維矩陣H是待估計的係數矩陣。
CMYK28行為經濟學視角下農戶借貸行為研究3.問卷調查法進一步在使用現有公開統計數據的基礎上,使用問卷調查,力求更加清晰地反映農戶借貸行為的全貌。
五、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一)研究思路農戶的貸款通常分為兩類:生產性貸款與生活性貸款。生產性貸款是指農戶獲得貸款是為了維持或者擴大生產,貸款直接轉化為再生產的資本。因這類貸款直接作用於農戶的生產,故而對其收入具有直接的影響;而生活性貸款則是農戶用於非生產用途、消費性的貸款,比如:建新房、子女上學、醫療費用以及婚喪嫁娶等,這類貸款是一種純粹消費性的貸款,這類貸款對農戶的收入增長沒有直接促進作用。但從間接角度來看,一方麵教育的支出可以直接增加農戶的人力資本,而醫療費用的支出也有類似功能,足夠的醫療費用可以確保農戶的家庭成員提供穩定的勞動力,住房環境的改善一方麵可以提高農戶的生活質量和人力資本;另一方麵,住房作為一種不動產,也是農戶所獲得收入保值增值的一種方法,婚喪嫁娶則是農戶家庭基本人力資本更新的必然環節。新古典增長理論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的根本源泉不是實物資本的投入,而是人力資本的增加,人力資本的增加促進了技術的發展,而技術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CMYK第一章導論29經濟的增長。從這一角度來看,無論是生產性借貸還是生活性借貸,不論農戶的出發點如何,其根本目的還是為其家庭獲得更多資源,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農戶家庭收入增加,增加農戶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