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犆犐犘)數據國際物流學/張翼,孔曄,顧超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3ISBN9787305217432Ⅰ.①國…Ⅱ.①張…②顧…③孔…Ⅲ.①國際物流-高等學校-教材Ⅳ.①F259.1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047539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出版人金鑫榮書名國際物流學主編張翼顧超孔曄責任編輯張亞男武坦編輯熱線02583592315照排南京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印刷南京玉河印刷廠開本787×10921/16印張12字數300千版次2019年3月第1版2019年3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17432定價32.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微信服務號:njuyuexue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前言foreword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各國在國際分工基礎上形成的合作交往日益密切,相互聯係、相互依賴、共同發展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同時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布局下所開展的一係列國際商務活動,都促進了國際商務活動的蓬勃發展。而國際物流作為國際商務活動的必然組成部分,為各國之間的相互商貿往來提供了堅實的業務基礎,因此對於未來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專業人才而言,掌握和理解國際物流業務基礎內容和基本技能顯得至關重要。

本書旨在適應物流運作國際化、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為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國際商務以及國際貿易人才提供指導。全書共分為十章內容。第一章國際物流緒論,簡明扼要介紹國際物流的基本內涵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闡釋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之間的必然聯係。第二章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簡要介紹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國際貿易方式以及重要的貿易術語,為國際物流業務的開展提供必要專業知識。第三章國際物流係統與網絡,全麵介紹國際物流係統的主要模式,係統中的網絡層次、國際物流係統網絡節點和連線。第四章國際航運(物流)中心,詳細介紹說明國際物流中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逐一扼要介紹世界著名的國際航運中心以及未來航運中心的發展態勢。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紹國際物流主要職能,包括國際物流運輸,國際物流倉儲,國際物流包裝、流通加工與配送等各項重要職能。第八章國際保稅物流,在介紹自由經濟區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保稅區與國際物流業務的聯係以及如何開展保稅物流業務。

第九章國際物流增值服務,重點介紹當今國際金融物流及國際加工等增值業務。第十章國際供應鏈管理,在簡要介紹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概念的基礎上,詳細說明國際供應鏈理念以及構建國際供應鏈的業務內容。

本書主要由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係張翼和孔曄老師,以及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顧超老師任主編,其中第一章到第三章由顧超老師編寫,第五章到第七章由孔曄老師·1·國際物流學編寫,第四章以及第八章到第十章由張翼老師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係領導的支持,並在出版編輯過程中得到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對於本書編寫與出版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本書在編寫時力求將最新的國際物流知識呈現給大家,因此借鑒了國內外同類著作,在此對提供借鑒材料的相關專家學者一並表示感謝。

本書限於編者水平,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和讀者多多賜教。

編者2019年2月·2·目錄contents第一章國際物流緒論………………………………………………………………………(1)第一節國際物流概述…………………………………………………………………(1)第二節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3)第三節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係…………………………………………………(6)本章小結…………………………………………………………………………………(7)複習與思考………………………………………………………………………………(8)第二章國際貿易基礎知識…………………………………………………………………(9)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與分類…………………………………………………(9)第二節國際貿易方式………………………………………………………………(16)第三節國際貿易術語………………………………………………………………(19)第四節國際貿易合同磋商及主要條款……………………………………………(23)本章小結………………………………………………………………………………(31)複習與思考……………………………………………………………………………(31)第三章國際物流係統與網絡……………………………………………………………(32)第一節國際物流係統概述…………………………………………………………(32)第二節國際物流係統模式…………………………………………………………(39)第三節國際物流網絡………………………………………………………………(40)第四節國際物流節點………………………………………………………………(42)第五節國際物流連線………………………………………………………………(53)本章小結………………………………………………………………………………(61)複習與思考……………………………………………………………………………(62)·1·書國際物流學第四章國際航運(物流)中心……………………………………………………………(63)第一節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概述…………………………………………………(63)第二節世界主要國際航運(物流)中心……………………………………………(69)第三節中國國際航運中心新發展…………………………………………………(81)本章小結………………………………………………………………………………(85)複習與思考……………………………………………………………………………(85)第五章國際物流運輸……………………………………………………………………(86)第一節國際物流運輸概述…………………………………………………………(86)第二節國際海洋貨物運輸…………………………………………………………(89)第三節國際航空運輸………………………………………………………………(98)第四節國際公路貨物運輸…………………………………………………………(99)第五節國際鐵路貨物運輸…………………………………………………………(101)第六節集裝箱運輸、國際多式聯運………………………………………………(102)第七節內河、郵政和管道運輸……………………………………………………(105)本章小結………………………………………………………………………………(106)複習與思考……………………………………………………………………………(106)第六章國際物流倉儲……………………………………………………………………(107)第一節國際物流倉儲概述…………………………………………………………(107)第二節國際物流倉儲管理…………………………………………………………(110)本章小結………………………………………………………………………………(114)複習與思考……………………………………………………………………………(114)第七章國際物流包裝、流通加工與配送………………………………………………(115)第一節國際物流包裝………………………………………………………………(115)第二節國際物流包裝標誌…………………………………………………………(119)第三節國際物流流通加工…………………………………………………………(125)第四節國際物流配送………………………………………………………………(130)本章小結………………………………………………………………………………(135)複習與思考……………………………………………………………………………(135)第八章國際保稅物流……………………………………………………………………(136)第一節自由經濟區概述……………………………………………………………(136)第二節保稅區與國際物流…………………………………………………………(140)·2·目錄第三節保稅物流……………………………………………………………………(143)本章小結………………………………………………………………………………(148)複習與思考……………………………………………………………………………(148)第九章國際物流增值服務………………………………………………………………(149)第一節國際物流增值服務概述……………………………………………………(149)第二節國際物流金融服務…………………………………………………………(150)第三節國際物流加工服務…………………………………………………………(156)本章小結………………………………………………………………………………(159)複習與思考……………………………………………………………………………(159)第十章國際供應鏈管理…………………………………………………………………(160)第一節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概述…………………………………………………(160)第二節國際供應鏈…………………………………………………………………(166)第三節國際供應鏈構建……………………………………………………………(175)本章小結………………………………………………………………………………(179)複習與思考……………………………………………………………………………(179)參考文獻……………………………………………………………………………………(181)·3·第一章國際物流緒論第一節國際物流概述一、國際物流的概念國際物流是跨越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物流活動。國際物流的實質是按國際分工協作的原則,按照國際慣例,利用國際化的物流網絡、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實現貨物在國際間的流動與交換,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世界資源優化配置。

國際物流最大的特點是物流跨越國界,物流活動是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的,所以國際物流的存在與發展可以促進世界範圍內物資或商品的合理流動,可以使國際間物資或商品的流動線路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務最優、效益最高。同時由於國際化信息係統的支持和世界範圍內各地域間的物資交流,國際物流可以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增進國際間的友好交往,並由此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良性發展,從而促進整個人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朝著更加和平、穩定和文明的方向發展。

二、國際物流的發展階段國際物流活動隨著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的發展而發展,國際物流在20世紀主要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這一階段,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廣泛運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出現了立體無人倉庫,一些國家建立了本國的物流標準化體係等。物流係統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物流活動已經超出了一國範圍,但物流國際化趨勢還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這一階段,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往來的日益擴大,物流國際化趨勢開始成為世界性的共同問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波索克斯認為,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已經失去了興旺發展的勢頭,陷入長期倒退的危機之中。因此,必須強調改善國際性物流管理,降低產品成本,並且要改善服務和擴大銷售,從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勝利。與此同時,日本正處在成熟的經濟發展期,以貿·1·書國際物流學易立國,要實現與其對外貿易相適應的物流國際化,並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網絡和加強物流全麵質量管理等一係列措施,提高物流國際化的效率。這一階段,物流國際化的趨勢局限在美、日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這一階段,國際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為各國政府和外貿部門所普遍接受。貿易夥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設施國際化、物流技術國際化、物流服務國際化、貨物運輸國際化以及包裝國際化和流通加工國際化等。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國際物流方麵的理論和實踐方麵的大膽探索。人們已經形成共識:隻有廣泛開展國際物流合作,才能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物流無國界。

三、國際物流的分類(一)按照貨物流向進行劃分按照貨物流向進行劃分,可將國際物流分為進口物流和出口物流。凡存在進口業務中的國際物流行為被稱為“進口物流”,而存在出口業務的國際物流行為被稱為“出口物流”。

鑒於各國的經濟政策、管理製度、外貿體製的不同,反映在國際物流中的具體表現既有交叉又有類型的不同,因此須加以區別。

(二)按照不同國家所劃定的關稅區域劃分按照不同國家所劃定的關稅區域予以區別,國際物流可分為國家間的物流與經濟區域間的物流。這兩種類型的物流,在形式和具體環節上存在著較大差異。

(三)按照國際間進行貨物傳遞和流動的方式劃分按照國家間進行貨物傳遞和流動的方式劃分,國際物流又分為國際商品物流、國際軍火物流、國際郵品物流、國際展品物流、國際援助和救助物資物流等。圍繞國際物流活動涉及國際物流業務的企業有國際貨運代理、國際物流公司、國際配送中心、國際運輸及倉儲、報關行等具體企業。

四、國際物流的特點(一)物流環境的差異性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使用的法律法規不同,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不同,地理、氣候等自然環境不同,風俗習慣等人文環境不同,經濟和科技發展及各自消費水平不同等等,這些具有顯著差異的物流環境使得國際物流係統的建立必須同時適應多個不同的法律法規、人文、習俗、語言、科技發展程度及相關的設施。因此,相對於國內物流來說,要形成完整、高效的國際物流係統難度較大。

·2·第一章國際物流緒論(二)物流係統範圍的廣泛性國際物流係統不僅具有物流本身複雜的功能要素、係統與外界的溝通因素,而且要麵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錯綜複雜的不斷變化的各種因素。國際物流涉及廣闊的地域空間和諸多內外因素,需要較長的時間、難度較大的操作過程以及麵臨較大的風險,國際物流係統範圍的廣泛性使得相關的現代化技術的開發與使用顯得尤為重要,現代化係統技術可以盡可能降低物流過程的複雜性,減少其風險性,從而使國際物流盡可能提高速度,增加效益,並推動其發展。

(三)物流信息化要求具有先進性國際物流所麵對的市場變化多、穩定性小,所以對信息的提供、收集與管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要有國際化信息係統的支持,建立技術先進的國際化信息係統成為發展現代國際物流的關鍵所在。同時它需要克服一係列困難,如管理技術難度高,投資數額巨大,世界各國、各地區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隻有逐一地解決這些困難,才能建立起符合現代國際物流需求的物流信息支持係統。

(四)物流標準化要求具有統一性國際物流要使各國之間物流互相接軌,並暢通起來,有一個必需的條件是標準統一。在國際流通體係中,應當推行國際基礎標準、安全標準、衛生標準、環保標準及貿易標準的進一步統一,並在此基礎上製定、推行統一的運輸、包裝、配送、裝卸、儲存等技術標準,從而提高國際物流標準化水平。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國際物流水平是無法提高的。

第二節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全球物流運作的環境遠比國內物流複雜,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內,物流活動的距離更長、單證更複雜、在產品和服務上顧客需求變幻莫測,並要滿足各種文化差異。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增長以及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全球物流呈現出如下的變化新趨勢。

一、物流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信息化發展,發展物流業的經濟意義越來越明顯,其主要表現是:第一,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和改善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有利於加速物資在時空上的有效流動,節約社會成本;第三,有利於提高製成品在國際上的綜合競爭能力;第四,有利於提高國民的綜合生活水平。

物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也證明了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據有關統計,歐洲物流·3·國際物流學營業額1998年和1999年分別為1460億美元和1540億美元,到2005年,這一指標達到2120億美元。在一項對德國和美國企業的調查中,有71%的德國企業和53%的美國企業把物流放在企業經營第一或第二的位置。為了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各國政府製定了各種有利於物流發展的政策,從各自不同的資源優勢開展不同的物流產業規劃。

二、第三方物流在物流行業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伴隨著商務界對物流需求的增加,產生了為生產者提供相關服務的物流服務提供者。

這些服務提供者無論其名稱如何,根據其經營活動和功能都可以被歸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盡管在目前階段,生產企業對其所提供服務的質量、可能帶來的降低成本的好處還持懷疑態度,但對一家廠家來說,將物流服務交付給一家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從理論上講確實是一種控製運作成本的好方法,而且對生產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建立彼此的相互信賴,維護較好的商務夥伴關係有利。發達國家的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已經取得了廠商的信賴,並獲得了很好的經營業績。

歐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約為76%,美國約為58%,同時歐洲約有24%、美國約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正在積極考慮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

據統計,1994年美國第三方物流業的收入為150億美元,1996年為250億美元,而此後,則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

三、國際物流業務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國際化特征日益明顯在現代國際貿易發展中,跨國公司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通過推行全球化策略,跨國公司不斷地擴展著其市場和利潤,其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也越來越舉足輕重。在跨國生產和經營過程中,跨國企業對強有力的物流服務體係的需要與日俱增。

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國際物流發展的技術基礎。這不僅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成本,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在國際貿易中,諸如訂單、交付憑證以及海關表格之類的國際商業文件,通常屬於硬拷貝文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傳輸,往往還含有許多的誤差。

但目前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快了訂貨需求的傳輸速度、生產進度、裝運進度以及海關清關速度。

各類國際貿易管製措施的逐步降低、解除為國際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製度條件。國際物流的壁壘主要是源於三個方麵:一是營銷和競爭方麵的壁壘,如對國外投資者在進入方麵的限製。二是金融方麵的壁壘,主要來自於推動物流成長的金融機構的基礎結構不完善。

沒有同物流相匹配的銀行、保險公司、法律顧問和運輸承運人的業務銜接,更沒有相關的法律體係。三是配送渠道方麵的壁壘,其主要表現在基礎結構標準化和貿易協定等方麵在國與國之間存在差異。上述三個方麵的壁壘在發達國家之間基本上消除,但發展中國家中還存在,正在逐步消除。

·4·第一章國際物流緒論四、國際物流服務呈現多樣化、信息化、係統化的趨勢一般地,物流企業過去是提供五項基本服務項目:聯合運輸、倉儲管理及運作、承運人的挑選、運費磋商和運輸管理及運作。當企業經過一定時期經營發展後,提供的最主要的五項服務內容為聯合運輸、倉儲管理及運作、物流信息服務、產品的回流和存貨補充等。

對物流企業而言,聯合運輸和倉儲管理及經營是最為傳統、最為基本的服務內容,也是物流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隨著生產商對物流服務要求的細化,加之物流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物流企業所能夠提供的服務項目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除了上述服務項目以外,一些物流企業還為客戶提供諸如訂單處理、重貼標簽、再包裝、產品測試等服務。

經濟的發展使各類企業發現隻管理它們自己的組織已經遠遠不夠了,必須涉足直接或間接地提供投入的所有上遊企業和負責向最終客戶交貨和提供售後服務的所有下遊企業,才能實現高效益。“提供鏈管理”的出現正是這種認識的體現。而供應鏈管理的真正實現有賴於物流服務方式的網絡化、信息化。現代物流服務的方式正在從以對“物”的處理為基礎的物流經營模式向以電子商務為主軸的發展模式轉變。即物流的發展方向不是僅僅將物流服務項目作為一項業務來完成,而是作為一種係統來完成。未來物流經營模式在物流的整個價值鏈中將更加依賴電子技術、網絡技術,以形成低物流成本,向客戶提供優質物流服務的機製,實現速度、安全、可靠和低費用的“3S1L原則”。因此,在現代物流發展過程中,物流標識技術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是其中的關鍵技術。

五、國際物流企業的戰略聯盟在整個物流管理過程中,一個連接緊密的供應鏈體係是通過諸如采購、生產和銷售,再加上倉儲、存貨管理、運輸和信息係統等基本商務運作環節實現的。由於商業運作的複雜性,某一單一的物流服務提供方難以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也無法給客戶帶來較高的滿意度。通過建立戰略聯盟解決資金短缺和應付市場波動壓力,進而增加營銷服務品種和擴大企業的地理覆蓋麵,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從聯合營銷和銷售活動中收益正成為許多具有一定實力的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最流行的結盟方式是與其他物流企業以及倉儲、運輸、貨代、報關代理、空運快遞公司、國際分銷公司結盟。此外,還有與信息係統公司、製造商、設備租賃商、海運公司等結盟。通過結盟,使企業得以在未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的情況下,擴大業務範圍,提高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許多物流業經營和研究人員認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彼此相互信賴,有效而積極的溝通和信息支付,共同的企業經營目標和凝聚力,技術上的互補能力,雙方高層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麵的共同努力等是使物流企業聯盟成功的關鍵因素。

·5·國際物流學六、國際物流業界對中高級物流人才的爭奪加劇經濟的全球化,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全球化的服務,即由少數物流公司承擔更為複雜的物流服務。物流人才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具有采購、倉儲管理、運輸、客戶服務和信息技術等全方位知識,敏銳的分析能力,並能夠對需求進行專業的預測。在國外,高級物流主管享有和公司財務主管、法律部門的主管和市場營銷方麵的主管同等的地位。但由於物流教育和培訓的缺乏,能夠切實為企業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級物流人才較少,使得物流業界對物流人才的爭奪加劇。

第三節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係國際物流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當前已成為影響和製約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一、物流是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世界範圍的社會化大生產必然會引起不同的國際分工,任何國家都不能夠包攬一切,因而需要國際間的合作。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流動是由商流和物流組成,前者由國際交易機構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後者由物流企業按各個國家的生產和市場結構完成。為了克服它們之間的矛盾,就要求開展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國際物流。對於出口國企業來說,隻有物流工作做好了,才能將國外客戶需要的商品適時、適地、按質、按量、低成本地送到,從而提高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擴大對外貿易。

二、國際貿易促進物流國際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於恢複重建工作的需要,各國積極研究和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從而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呈現繁榮興旺的景象。國際貿易也因此發展得極為迅速。同時,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資本積累達到了一定程度,本國或本地區的市場已不能滿足其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加之交通運輸、信息處理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跨國公司。跨國經營與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貨物和信息在世界範圍內的大量流動和廣泛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