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nnn-1由概率的加法公式與乘法公式可得n
P(A1∪A2∪…∪An)=∑P(Ai)-∑P(AiAj)+∑P(AiAjAk)+…+i=11≤i 當n=3時,至少有一人抽到自己所帶的禮物的概率為—35—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P(A1A2A3)112。 ∪∪=1-!+!=3 23 當n較大時,至少有一人抽到自己所帶的禮物的概率為P(A1∪A2∪…∪An)≈1-e-1≈0.63212。 再引入隨機變量:Xi=1,表示第i個人抽到自己所帶的禮物,Xi=0表示第i個人未n 抽到自己所帶的禮物,則X=∑Xi表示n個人中抽到自己所帶的禮物的人數。取隨機i=1變量的數學期望有E(Xi)=1×n1+0×nn-1=n1,n E(X)=∑E(Xi)=1。 i=1這個結果表明:不管n多大,平均來說隻有一人能取回自己所帶的禮物,多數人抽到自己帶去的禮物的可能性很低。 思考與訓練1.人、狼、羊、菜均要過河,船要人劃,另外至多還能載一物,但決不能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留下狼和羊或是羊和菜在一起。應怎樣渡河才能將人、狼、羊、菜都安全運過去? 2.一批旅客決定分乘幾輛大巴外出旅遊,要求每輛車乘坐同樣的人數。已知每輛車最多乘32人,如果每車乘22人,會有一人坐不上車;如果開走一輛車,那麼所有旅客則剛好能平均分乘餘下的大巴,問原有旅客多少人?原有大巴多少輛? 3.用寬為b的布條纏繞直徑為r的圓形管道,要求布條不重疊,布條與管道軸線的夾角α應多大?如果知道管道長度為L,需要多長的布條(可考慮兩端的影響)?如果管道是其他形狀呢? 4.某水庫共可蓄水1000000m3,該地區2016年9月6日0時到9月26日24時為大汛期,在大汛期中第n天流入水庫的水量為bn=nA+80(m3),其中A是常數。已知9月6日水庫的存水量為800000m3,且大汛期的前兩天流入水庫的水量為1400m3。(1)求常數A是多少?(2)該水庫有兩個泄洪洞,每打開一個閘門,一天可以泄水5000m3,為了保證水庫的安全,又要減輕下遊地區的抗洪壓力,指揮部於9月11日0時打開了第一個泄洪洞,求第二個泄洪洞最遲應在哪一天打開? 5.兩條寬度分別為a,b的河流在某地十字相彙,現有一長為L的船隻需在此拐彎行駛,則能否順利通過? 6.如果正圓柱體易拉罐上底的厚度為其他部分厚度的3倍,易拉罐所用的材料固定,求能夠使其容積達最大的易拉罐的直徑與高之比。 7.某公司專門生產儲藏用的容器,合同要求該公司製造一種敞口(即無蓋)的長方體—36—第2章用初等數學解決的問題容器,容積恰好為V(m3),如果用作容器四壁的材料為a元\/m2,用作容器底麵的材料價格為b元\/m2,則製造什麼樣的容器才能使總費用最省? 8.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也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人們購買商品房時需要向銀行申請個人住房貸款,其還款方式有以下兩種:(1)等本不等息遞減還款法:即每月還貸本金相同,利息逐月減少。 (2)等額本息還款法:即每月以相等的額度平均償還貸款本息。請你建立數學模型分析這兩種還貸方式的利弊。9.超市搭配銷售問題市場營銷專業的張華同學去新華都商場銷售部實習。經理李先生給他的任務是:推銷甲、乙兩種互補型產品(但也可單獨使用)各300個,一種是10元3個,另一種是10元2個。張華同學運用在學校學的營銷理論,第一天賣出300個甲產品和300個乙產品。300個甲產品共賣了1000元,300個乙產品共賣了1500元,這樣600個產品共賣了2500元。第一天就有這樣的業績,李經理很高興,暗想要把張華同學留下來。第二天張華同學又拿了300個甲產品、300個乙產品去推銷,這次他恰好碰到在另一所大學念書的一位高中同學陳剛,陳剛考慮甲、乙兩種產品是互補型產品,既然兩種產品一種是10元3個,另一種是10元2個,剛好20元錢就可賣5個,於是就建議張華按20元5個的價格一起推銷出去,並幫助張華同學在他所在的大學的同學中找買主。由於陳剛同學的幫助,張華隻用半天時間就將這600個產品按20元5個的價格全部賣完了,可是回家一算賬發現同樣是600個產品,第二天隻賣了2400元,比第一天少賣了100元,請問這100元錢去哪了? 若甲產品的價格為2元3個,銷售任務為3000個,乙產品的價格為1元2個,銷售任務也是3000個,按分開賣與搭配賣兩種情況重新計算,其結果與前麵的結果比較有何不同?為什麼?如果你是商場經理,你能製訂一種有利於商場經營的搭配銷售策略嗎?如果你是消費者,麵對商場的搭配銷售廣告時,你能一眼就判斷出何種價格搭配是對消費者有利的嗎? —37—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3.1利息、貼現的知識3.1.1單利與複利我們知道,貨幣(資產)具有時間價值,今年的100元不等於明年的100元。如果你將今年的100元存入銀行,假設年利率為2.9%,那麼到明年同一時期,銀行將支付你100+100×2.9%=102.9元(含稅),多出來的2.9元稱為利息,它是貨幣的擁有者出讓貨幣的使用權所獲得的報酬,也叫貨幣的時間價值。 利息的計算方式有單利和複利兩種。單利是指在存期不止一個計息周期的情況下,從第二期開始,每期計算利息的本金均按初始本金計算,這種計息方式稱為按單利計息;複利是指在存期不止一個計息周期的情況下,從第二期開始,上一期的本金要連同上一期所得的利息一起作為當期計算利息的本金,即每期計算利息的本金均按上一期的本利和作為基數計算利息。這種計息方式稱為按複利計息。一般地設有初始本金p元,存期為n年,銀行的年利率為r。則(1)按單利計算利息,第n年末本利和為Sn=P(1+nr)。 (2)按複利計算利息,第n年末本利和為Sn=P(1+r)n。(3)若存款以連續複利計算時,先將一年分成m個相等的時間區間,則每個區間的利率為r rmt→∞m =1+m),m, t,t年後的本利和為SP(令 得到以連續複利計息時年末的本利和為rmté mùrtr SmP() Pmê () úP 。 =lim→∞1+m=lim→∞? 1+m? =eê rú rt定期自動轉存是指:客戶存款到期後,客戶如不前往銀行辦理轉存手續,銀行可自動將到期的存款本息按相同存期一並轉存,不受次數限製,續存期利息按前期到期日利率計算。續存後,客戶要求支取存款時不足一個存期,續存期間按支取日的活期利率計算該期利息。 3.1.2貨幣的現值、終值與貼現1.貨幣的現值與終值由於貨幣隨時間的延續而增值(不考慮通貨膨脹),如前所述,現在的100元,一年以—38—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後將會變成102.9元,現在的100元就是貨幣的現值,而102.9元是現在100元貨幣在一年後的終值。一般地,設有現值為p元的貨幣,存期為n年,銀行的年利率為r。 按單利計算利息,n年後的終值為Sn=P(1+nr)。按複利計算利息,n年後的終值為Sn=P(1+r)n。 按連續複利計算,假設在n年內,銀行的存款年利率為r,那麼本金為p的一筆款n年後的終值為R=Penr,而n年後R元錢的現值為P=Re-nr。 2.貼現既然錢存在銀行裏可以獲得利息,如果不考慮貶值因素,現在的一定數量的本金,若幹年後的本利和(即終值)就會高於本金,換言之,未來的p元的購買力肯定會小於現在的p元的購買力(不考慮其他因素)。那麼,未來的R元的購買力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的購買力呢?由貨幣的終值(未來值)求現值的方法就稱為貼現。例如,財政部曾經發行過一種“貼現國債”,買的人隻要花八十幾元就可以買到麵值百元的國債(到期後可到銀行兌付現金100元)。 我們知道,一筆資金存入銀行,假設在n年內,銀行的存款年利率為r,那麼n年後的R元錢的現值P是多少呢?如果按複利計算,P=(R)。在票據轉讓中,上式中的R1+rn表示第n年後到期的票據金額(即貨幣的未來值或終值),r表示貼現率,而P表示現在進行票據轉讓時銀行付給票據持有者的貼現金額。假設某票據持有人手中持有若幹張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麵額Ri(i=0,1,2,…,n)的票據,且每張票據的貼現率都相同(均為r),則一次性向銀行轉讓所有票據按複利計算所得到的現值為p=R0+R R+…+Rn。 r+r2rn1 (2 )( )1+,R01+1+; 1, 其中為已到期票據金額;Rn 年後到期的票據金額n 稱為貼現因子n為(r)1+它表示在貼現率為r的條件下,n年後到期的1元錢的貼現值。 如果一筆資金進行投資,每期投資的收益率為r,且按期計算複利再投資,則t期末收益總價值Rt的現值P為P=(Rt)。1+rt從中可看出:取得未來收益所等待的時間越長,未來收益的現值就越低。現值計算的優點是可以把未來不同時期的資金統一在同一個時間點上進行比較,這在投資項目的評估中非常有用。 例:一家水電公司正在研究是否要建造一個新的水壩來擴充其水力發電能力,通過初步論證,該投資項目的成本和預期的收益如表3-1所示:—39—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表3-1投資項目的成本及預期收益項 目金額時 間建設成本200000000元 即期100000000元 接下來3 年的每年年末運轉成本5000000元 第四年末開始及接下來的時間收 入30000000元 第四年末開始及接下來的時間如果年利率為6%,則這個投資項目是否可行?(具體求解見3.2.1節實例)3.1.3等額支付的終值和現值設每期期末支付同等數額的資金p,利率r保持不變,求n期後的終值和現值。1.終值的計算公式因為第一期期末支付p,到第n期末共有n-1期計算利息,所以n期後的本利和為P(1+r)n-1。 第二期期末支付p,到第n期末共有n-2期計算利息,所以n期後的本利和為P(1+r)n-2。 依次類推:第n-1期期末支付p,到n期後的本利和為P(1+r)。 第n期期末支付p沒有產生利息,本利和仍然為p,把這些進行相加處理,便有終值的計算公式如下Rp(r)p(r)+ …p(r)p= 1+n-1+1+n-2+ 1++p[(( …( r)]r)r)+ =1+n-1+1+n-2+1++1( r)p[(r)] p1-1+n 1+n -1。 =( r)=r 1-1+而每期需支付的金額P的計算公式為p=R·r。 (1+r)n-12.現值的計算公式假設在n年內,銀行的存款年利率為r,那麼n年後的R元錢的現值P為p(1+r)n=R?p=(R)。1+rn3.1.4均勻貨幣流的總價值我們知道,若年初(t=0)將資金A0一次性存入銀行,年利率為r,以連續複利計算,則這筆資金在t年末的本利和(即未來價值)為At=A0ert。 如果采用均勻貨幣流的存款方式,即貨幣像水流一樣以固定流量源源不斷地流入銀—40—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行(類似於“零存整取”),那麼計算t年末的資金總價值就可以采用定積分的方法。 假設T年內有一均勻貨幣流,年流量為P,則在[t,t+dt]時間段內的貨幣流量為Pdt,於是可得該貨幣流T年末總價值的微元dAT=Pdt·er(T-t)=PerT·e-rtdt,所以該貨幣流T年末的總價值為∫ ∫P TrTT -rtrTAT=0de 0edr e1 AT=Pt=( -)。 我們還可求出它的貼現價值為A0=ATe-rT=rP(erT-1)·e-rT=rP(1-e-rT)。 若先計算貨幣流的現值,再求出終值,則分析如下:以連續複利計算,t時刻的資金At在t=0時的價值(即現值)為A0=Ate-rt。假設T年內有一均勻貨幣流,年流量為P,則在[t,t+dt]時間段內的貨幣流量為Pdt,於是可得該貨幣流在t=0時總價值(現值)的微元dA0=Pdt·e-rt,所以該貨幣流的現值為∫ ∫P TT-rt-rT)。 A0=0d=P0edr 1eA0t=(-進一步求出該貨幣流在T年末的總價值(即終值)為AT=A0erT=rP(erT-1)。 注:如果每期期末都支付本金Ft,每期的利率r不變,則n期後的現值P為P=∑n(1Ftr)≈∫nFte-rtdt。 t=1+t03.2具體應用實例3.2.1投資項目是否可行一家水電公司正在研究是否要建造一個新的水壩來擴充其水力發電能力,通過初步論證,該投資項目的成本和預期的收益如表3-1所示,如果年利率為6%,則這個投資項目是否可行? —41—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模型建立與求解]假設開始投資的時刻記為t=0,C1表示建造水壩的建設成本在t=0時刻的現值總和,C2表示開始運轉後每年運轉成本在t=0時刻的現值總和,P0表示開始運轉後每年收入在t=0時刻的現值總和,r=6%表示年利率,則現值計算如下:C1100000000100000000100000000元 =200000000++(2 3()1+0.06)+()≈4673011951+0.061+0.065000000C2=50000004+50000005( )+…+5000000i+…=1+0.064 () () () 11+0.061+0.061+0.061-1+0.06=5000000=69968270(元)。0.06×(1+0.06)330000000P=30000000+30000000+…+30000000+…=(1+0.06)40(1+0.06)4(1+0.06)5(1+0.06)i1-11+0.06=30000000=419809700(元)。0.06×(1+0.06)3因為C1+C2>P0,即總成本的現值大於未來收益的現值,說明這個投資計劃是不可行的。 3.2.2多少年可收回投資資金某公司一次性投入2000萬元投資一個項目,於1年後建成投產,並開始取得效益。設該項目的收益是均勻貨幣流,年流量為400萬元。顯然,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投產5年就能收回全部的投資,但若將資金的時間價值考慮在內,假設銀行的年利率r=0.05,則公司投資多少年後方可收回投入的全部資金? [模型建立與求解]假設t=0時刻投資M=2000萬元,項目1年後(即t=1時刻)建成投產,並開始取得效益,收益年流量P=400萬元,設投產y年後能全部收回資金,則投產y年後的總收益在t=1時刻的價值為A1P (-ry)400(-0.05y)( -0.05y)。 =r1-e=. 1-e=80001-e005t=0時刻投資的M=2000萬元到t=1時刻的價值為(按連續複利計算)M1=Me0,05=2000e0.05。 因為要投產y年後才能全部收回資金,所以有2000e0,05=8000(1-e-0.05y),解得y=20ln4≈6.098。 4-e0.05—42—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即公司投產6.098年後收回投資資金,也就是說公司收回全部投資的時間從開始投資之日算起需要7.098年。 3.2.3多少年可還清貸款假設以年連續複利率為0.05計算,現在從銀行貸款45萬元購買一套住房,又按每月2500元租金出租,並且將租金的20%納稅,餘下的償還銀行貸款,則多少年後可以還清銀行貸款? [模型建立與求解](1)模型一假設n年後可以還清貸款,由於每月有2500元的租金,用來償還貸款的部分有2500×80%=2000元,則每年有Ft=12×2000=24000元用來償還貸款,所以各年償還貸款額的現值總和應為45萬元。即P=n Ftt nFt-rtt=Ft(--rt)。 ∫∑ (1) edr1et=+r≈ 01 由P=45萬元,代入上式得方程20000.05(1-e-0.05n)=450000,用數學軟件計算得:n≈55.5(年)。(2)模型二設時間單位為月,償還貸款期限為N個月,貸款額為A0,月利率為R,按複利計算,每月還錢x,還款約定從借款日的下一個月開始,於是開始還款的第一個月還了x後還欠銀行的款記為A1(簡稱第一個月還欠款),第i個月還了x後還欠款記為Ai(i=1,2,…,N),則有第一個月還欠款:A1=(1+R)A0-x,第二個月還欠款:A2=(1+R)A1-x,第三個月還欠款:A3=(1+R)A2-x,……第N個月還欠款:AN=(1+R)AN-1-x。逐項代入即得AN=A0(1+R)N-x[(1+R)N-1+(1+R)N-2+…+(1+R)+1]。 根據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可得ANA0(N x( R)-1。 ()R)1+N =1+- R3.1要求在第N個月還清,即AN=03.1,由()式可解出A0R(R)1+N x。 ()=(N R)-13.21+把相關數據代入(3.2)式:A0=45萬元=450000元,x=2500×80%=2000元,月利率R=0.05\/12。可得N=666.807,則年數n=12N=55.5年。 —43—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3.2.4養老金的積累問題一個人為了積累養老金,他每個月按時到銀行存100元,銀行的年利率為4%,且可以任意分段按複利計算,試問此人在5年後共積累了多少養老金?如果存款以複利按日計算,則他又有多少養老金?如果存款以複利連續計算呢? [模型建立與求解](1)設每月的養老金a=100元都是在月末存入銀行的,用xk表示第k月末時的養老金數,按月存款和複利計息時,月利率為r=121×1004=3001。由題意可得x1=a,x2=a+a(1+r),x3=a+a(1+r)+a(1+r)2,…xk=a+a(1+r)+a(1+r)2+…+a(1+r)k-1,所以第k月末的養老金數為x=a1-(1+r)k。k1-(1+r)所以5年後養老金總數為60x60( 1) [(60] .元1-1+3001)=100×=30000×1+-1≈66299( 1)3001-1+100(2)當存款以複利按日計算時,每天的存款額為a=1200365,日利率r=1004×3651=4,記y為第k天的養老金總數,則由題意得第k天的養老金總數為36500k( 4)12001-1+k k36500。 y=365×( 4)1-1+36500那麼5年後,k=5×365=1825天,所以5年後共有養老金數為4 1825( )1825y182512001-1+36500[(4 )] =365×( 4) =30000×1+36500-11-1+. 36500元。 ≈664168(3)當存款以複利連續計算時,先將1年分成m個相等的時間區間,則每個時間區間中的存款額為a=1200m,每個區間的利率為r=1004×m1,用Zk表示第k個區間末的養老金總數,則可得到第k個區間末的養老金總數為—44—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1-1+4kZ=1200×(100m),km1-(1+1004m)則5年後的養老金總數為( 4)5m1-1+5mm Z5m1200100[(4 )]。 =m× =30000×1+m -1( 4) 1001-1+m 100令m→∞,得以連續複利計算時5年後的養老金總數為4 5m4 Am[() ](5×100) .元。 =lim30000×→∞1+m -1=30000×e-1≈6642081003.2.5保險收益問題某保險公司的一新生兒保險合同,其中有幾個條款摘錄如下。(與本題無關的條款未摘錄)(1)投保範圍:未滿1周歲的新生兒。 (2)投保人需連續15年繳納保險費1694元。(3)保險公司給付金:①被保險人18歲時,給付成人保險金1萬元;②被保險人22歲時,給付創業保險金1萬元;③被保險人25歲時,給付婚嫁保險金1萬元。 從儲蓄的角度探討,比較買保險和直接存錢哪種方式合算。①情況一:假設銀行年連續複利率為0.02,比較哪種合算;②情況二:假設銀行年連續複利率為002.,而給付婚嫁保險金改為15.萬元時,試比較之;③情況三:假設銀行年連續複利率為005.,而給付婚嫁保險金改為15.萬元時,試比較之。 [問題分析]為了能對買保險和直接存錢在同一層麵上進行比較,我們通常就投保人繳納的保險費和保險給付的保險金分別進行現值計算,然後就現值進行比較。 [模型建立與求解](1)投保人繳納保險費的現值計算繳納保險費的現值計算公式如下:p=∑n(1Ftr)≈∫nFte-rtdt,t=1+t0其中,P為現值,Ft為每年繳納的保險費,r為年連續複利率,n為繳納的保險費的期限,則投保人繳納15年保險費的現值為—45—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 -rtt=1694(--15r)。 P≈ 1501694edr1e當r=0.02時,計算得P=21953元;當r=0.05時,計算得P=17876元。 (2)保險公司給付金的現值計算設a,b,c分別表示保險公司在被保險人18歲、22歲、25歲時的給付金,把它們折算成現值,則現值總額為R=( a+ b+ c。 r18r22r25) ()()1+1+1+由上式計算可得:當r=0.02,a=10000,b=10000,c=10000時,R=19565元21953元;當r=0.05,a=10000,b=10000,c=15000時,R=12003元<17876元. 綜上分析可知,僅從儲蓄的角度來說,情況一和情況三是存錢更合算,情況二是買保險更合算。 3.2.6購房貸款問題某三口之家計劃購買一套80萬元的住房,首付20萬元,其餘申請住房公積金向銀行貸款。欠款可以10年、20年或30年等方式還清,年利率為5.04%。問購買者選擇什麼樣的還款方式對自己更有利(一般購房者按月等額還款)。 [問題分析]購房者最有利的還款方式是使利息盡可能的少,總付款盡可能的少,同時每月還款額符合自己的收入水平,分別按10年、20年、30年還款方式進行分析。 [模型建立與求解]由題知,購房者需向銀行貸款60萬元(即本金為60萬元)。年利率為5.04%,則月利率為0.42%。 若采用10年還清貸款,貸款和利息總和為P=60×(1+0.42%)120萬元。 設每月還款額為x萬元,則第120個月(最後一次)付款時,付款無利息;第119個月付款時,所付款及利息總和為1.0042x萬元;第118個月付款時,所付款及利息總和為(1.0042)2x萬元;依次類推,有P=60×(1+0.42%)120=x+1.0042x+(1.0042)2x+…+(1.0042)119x。 解得x≈0.637567萬元,即若采用10年還清貸款,則每月還款約6375.67元,10年還款總額約為0.637567×120=76.5080萬元,比一次性付款多付16.5080萬元。 若采用20年還清貸款,貸款和利息總和為P=60×(1+0.42%)240萬元,由上麵的計算方法可知,需每月還款0.3973萬元,20年還款總額為0.3973×240=95.3521萬元,比一次性付款多付35.3521萬元。 若采用30年還清貸款,貸款和利息總和為P=60×(1+0.42%)360萬元。需每月還款為0.323561萬元,30年還款總額為0.323561×360=116.4832萬元,比一次性付款多付—46—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56.4821萬元。 結論:比較三種還款方式可知,10年還清貸款,總付款最少,20年次之,30年最多;但10年還清貸款,每月付款額最多,20年次之,30年最少。每個人可根據總付款額的多少和自己的收入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貸款方式。 3.2.7每月應還多少錢已知銀行貸款年利率為5.58%,如果今年需要在銀行貸款15萬元,要求20年還清,而在這20年中每個月的還貸金額相等,問每個月應還多少元?如果你已經還了36個月,此時銀行貸款年利率降為5.31%,假設在此後的貸款按新的年利率計算,則此後每個月應還多少錢? [問題分析]向銀行貸款的人當手頭有一定的收入後,總希望貸款一段時間後把剩下的貸款本金一次性還清,或還部分貸款本金以減少貸款金額。這需要計算還貸一段時間後剩下的本金是多少。如果還貸一段時間後,銀行貸款年利率發生變化,假設還貸k個月後,利率發生了變化,則把第k個月還款後還欠銀行的總金額作為最初的貸款額,重新計算每月應償還的金額。 [模型建立與求解]設x表示每月還貸金額;R表示月利率;A0表示最初的貸款額,An表示第n個月償還金額x後還欠銀行的金額;N表示還款月數。於是,我們有如下遞推公式:A1=A0(1+R)-x,A2=A1(1+R)-x=A0(1+R)2-x(1+R)-x,A3=A2(1+R)-x=A0(1+R)3-x(1+R)2-x(1+R)-x,? 顯然有:x·[(R)] nn n1+n -1AA-1(R)xA0( R)- R。 =1+-=1+當n=N時,AN為最後一個月還款後還欠銀行的金額,顯然AN=0。於是我們可得到如下公式:x=A0R(1+R)N。(1+R)N-1根據上述公式可以算出每個月應償還的金額。 假設還貸k個月後,利率發生了變化,則第k個月還款後還欠銀行的總金額為:k kx[(R)] AA0( R)- kR =1+k (R)A0R(R)-11+N 1+k A0(R)· 。 -(N R= 1+R)-11+我們可以將此總金額作為最初的貸款額,而需還貸的時間則是N-K個月,重新計算每—47—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月應償還的金額。 設r為還貸k個月後新的月利率,y為還貸k個月後新的月還貸金額,則Ak( )[() ]( )1+é 1+-1ù 1+= rrN-k= kxRk· rrN-k。 yr N-k? 1+- R? rN-kêA0( R)ú () -1ê ú( )-11+1+由已知A=15萬元,R=1×5.58%,N=20×12個月,k=36個月,r=1×5.31%,01212通過數學軟件計算可得:x=0.103862萬元,A36=13.6666萬元,y=0.101858萬元。即如果銀行貸款年利率為5.58%,20年還清15萬元的貸款,則每個月應還1038.62元。如果已經還了36個月,此時還欠銀行貸款額為13.6666萬元,此後銀行貸款年利率降為5.31%,貸款年限不變,則此後每個月應還1018.58元。 3.2.8利息最多的存款方式某家長有一個兒子現在上初一,6年後就可考上大學,由於大學實行繳費教育,為了6年後有充足的錢供孩子上大學,該家長計劃把一筆10000元的錢存入銀行,他希望6年後能獲得最大的利息,他應該如何選擇存款方式組合使得6年後所獲總利息最多? [問題分析]銀行有定期和活期兩種存款類型,定期存款常見的有一年定期、兩年定期、三年定期和五年定期。已知現有的存款利息最多的方式有:分階梯儲蓄法、12存單法、分額度儲蓄法和組合存儲法等,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存款方式。如果一筆資金P0元,一次性存入銀行N年,按單利計算利息,如何選擇存款方式使得N年後的本利和最大? 用ri(i=1,2,3,5)表示現行銀行存定期i年期的年利率,一個i年期存款存期到期後的本利和的計算公式為:Pi=P0(1+iri),很顯然,有P5>P3>P2>P1。如果隻考慮整存整取情形,我們需考慮當N=6時,選擇不同的定期存款方式組合,計算出對應的利息,再通過比較得到的利息的大小做出決定。 [模型建立與求解]隻考慮整存整取情形,假設銀行各種定期存款方式的年利率在N年內均不變,一個定期存款到期後立即轉存下一個定期存款。令PN表示N年到期後的本利和,xi(i=1,2,3,5)表示N年中存定期i年期的次數。由於存款方式組合順序不同不影響最終的本利和,例如一筆錢先存一個一年期再存一個三年期與先存一個三年期再存一個一年期,4年後的本利和一樣,所以可建立如下所示的數學模型:PNP0(r1)1(r2)2( r3)3( r5)5, max= 1+x 1+2x 1+3x 1+5x ?ìx1+2+3+5= ,x2x3x5N 0≤≤ ∈?? x1N,x1Z+,? ≤N ,x2∈ ,0≤? x2Z ? 2+ ís.t. x3N,x3Z+,? ? ≤∈ 0≤3 ? +? N? 5≤ ,5∈ 。 ? 50≤x ? xZ —48—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用窮舉法求解得N=6年時,由各種存款方式組合得到的本利和如表3-2所示。(注:以2015年建設銀行存款利率計算,即r1=2.9%,r2=3.25%,r3=3.75%,r5=4%)例如:先存兩個一年定期,到期後本利和轉存兩個兩年定期,這樣存6年後總的本利和為:P6=P0(1+r1)2(1+2r2)2=10000(1+2.9%)2(1+2×3.25%)2=12009.6(元)。 各種存款方式組合的本利和數據見表3-2。 表3-2各種存款方式組合的本利和N=6N1N2N3N5P6\/元第一種6 00 011871第二種2 20 012009.6第三種0 30 012079.5第四種3 01 012121.2第五種1 00 112348第六種0 02 012376.6第七種1 11 012191.7可見,把1萬元先存一個三年定期,到期後本利和再轉存一個三年定期可使利息最大,6年後的最大本利和是12376.6元,最大利息為2376.6元。 如果考慮整存零取的情形,采取組合存儲法。先把資金P0存成五年定期的存本取息的儲蓄,設每月產生的利息為B元,一個月後取出這筆存款的第一個月的利息,然後再開設一個零存整取的儲蓄賬戶,把取出來的利息存到這個賬戶裏麵。以後每個月末固定把第一個賬戶中產生的利息取出,存入零存整取的賬戶,存期5年,5年後把兩個賬戶裏的錢都取出再存一個一年定期的。由於P0存成五年定期的總利息為P0×5×r5,所以每個月產生的利息B=P120r5,假設利息是每月初存入零存整取賬戶裏,令Ai表示第i個月末零存整取賬戶裏的總額(i=1,2,…,59,60),年利率為r。則有A1BBr ,=+12A2BBr BBr BBr Br ,=+212++12=2+212+12A3BBr BBr BBr BBr Br BBr ,=+312++212++12=3+312+212++12? An=nB+nB12r+(n-1)B12r+(n-2)B12r+…+2B12r+B12r—49—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1+nB[1+]。 nBn(n)Br( n)r= +=1+2×1224假設零存整取的五年定期的年利率與整存整取的五年定期一樣,r=r5=4%,5年後,零存整取賬戶裏的金額為:A6010000×0.04(61×0.04)元。 =60×121+24=2203.3再把資金12203.3元存一年定期,到期後的本利和為12203.3+12203.3×2.9%=12557.2元,可得總利息為2557.2元>2376.6元。 經比較可得,采用組合存儲法得到的利息較多。 3.2.9諾貝爾獎獎金問題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產設立的基金。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規定,將其遺產的一部分共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每年約20萬美元)分別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事業五項獎金(1968年又增設了經濟學獎),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12月10日頒發,以表彰在以上各個領域人類做出難以磨滅的偉大貢獻的人們。如果基金用來投資實業或存入銀行(按複利計息),年收益率為5%,則這筆基金可以發放多少年?如果是永續基金,即希望每一年發放獎金後的基金餘額不低於年初基金的數值,則年收益率最低應為多少? [問題分析]諾貝爾獎的運作模式是:先投入一定量的資金存入銀行(或投資實業),然後定期取其收益作為獎金頒發。我們先分析原始基金數額、每期獎金數額和基金的收益率(利率)之間的相互關係,再求出基金發放的年限。 [模型建立]設原始基金數額為A0,基金的年收益率為r,每年的獎金總額為B,第i年發放獎金後的基金餘額為Ai(i=1,2,3,…)。假設按複利計息,獎金從投資(或存入銀行)的次年開始發放。則有A1=A0(1+r)-B,A2=A1(1+r)-B,A3=A2(1+r)-B,? Ai-1=Ai-2(1+r)-B,Ai=Ai-1(1+r)-B。 顯然,A2-A1=(A1-A0)(1+r),A3-A2=(A2-A1)(1+r)=(A1-A0)(1+r)2,? —50—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Ai-Ai-1=(Ai-1-Ai-2)(1+r)=(A1-A0)(1+r)i-1。 把上述幾個式子相加得到:Ai-A1=(A1-A0)[(1+r)+(1+r)2+…+(1+r)i-1]。 把A1=A0(1+r)-B代入上式並整理,有Ai=(A0-rB)(1+r)i-rB。 [模型求解]假設諾貝爾獎獎金可以發放N年,即當i=N時,發放獎金後基金數額AN=0,則(A0-rB)(1+r)N=rB。 兩邊取對數,解得ln(A0-B)-lnB-lnrN=r()。ln1+r假設年收益率為r=0.05,又已知A0=920萬美元,B=20萬美元,可用MATLAB計算出具體的N值。 如果希望每一年發放獎金後的基金餘額不低於年初基金的數值,即A1≥A0,A2≥A1,A3≥A2,…如果取A1≥A0,得A0(1+r)-B≥A0,解得r≥AB0。 當B=20萬美元,A0=920萬美元時,得r≥92020≈2.18%所以年收益率最低應為2.18%。 3.2.10養老保險問題養老保險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保險類型。通常保險公司會提供多種方式的養老金計劃讓投保人選擇,在計劃中詳細列出保險費和養老金的數額。例如某保險公司的一份材料指出:在每月交費200元至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約定下,男子若25歲起投保,屆時月養老金為2282元;若35歲起投保,屆時月養老金為1056元;若45歲起投保,—51—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屆時月養老金為420元。我們來考察三種情況下所交保險費獲得的利率。 [模型建立與求解]設Fk為投保人在投保後第k個月所交保險費及利息累計總額,p,q分別是60歲前所交的月保險費和60歲起每月領的養老金數(單位:元),r是所交保險金獲得的利率,N,M分別是投保起至停交保險費和至停領養老金的時間(單位:月),則可以得到如下的差分方程數學模型{Fk+1=Fk(1+r)+p,k=1,2,…,N,Fk+1=Fk(1+r)-q,k=N+1,N+2,…,M。 顯然M依賴於投保人的壽命,我們取該保險公司養老金計劃所在地男性壽命的統計平均值75歲,以25歲投保為例,則有p=200,q=2282,N=420,M=600,而初始值F0=0,據此不難得到Fk=F0(1+r)k+p[(1+r)k-1]\/r,k=0,1,…,N,{Fk=FN(1+r)k-N-q[(1+r)k-N-1]\/r,k=N+1,N+2,…,M。 由此可得到關於r的方程如下(1+r)M-(1+pq)(1+r)M-N+(1+pq)=0。 記x=1+r,且將已知數據代入,則隻需求解方程x600-12.41x180+11.41=0,由上述方程求得x=1.00485,r=0.00485(非線性方程求近似解)。 對於35歲起投保和45歲起投保的情況,求得保險金所獲得的月利率分別為0.00461和0.00413。 3.2.11基金使用問題對於一筆閑置的資金,如何進行投資以獲得最大收益,是很現實的問題。假設某校基金會有一筆數額為M=5000萬元的基金,打算將其存入銀行。當前銀行存款的利率與取款政策參考銀行的現行政策。基金會計劃在N=10年內每年用部分本息獎勵優秀師生,要求每年的獎金額大致相同,且在N=10年末仍保留原有基金數額。校基金會希望盡量提高每年的獎金額,則該如何設計基金存款方案? [問題分析]校基金會計劃在N=10年內計劃用M=5000萬元基金的部分本息獎勵優秀師生,要求盡量提高每年的大致相同獎金額,且在10年末仍保留原基金數額。這個問題可轉化為考慮如何組合存款方式使得總利息最大。假設:(1)學校的基金在第一年初1月1日全部到位,並隨即存入銀行,利息按單利計算;(2)學校每年獎勵優秀師生的獎金都在每年的年末發放;(3)10年內,每年發放的獎金數額相等;(4)存款年利率在10年內基本保持不—52—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變,且不考慮通貨膨脹。 [模型建立與求解]用ri(i=1,2,3,5)表示現行銀行存定期i年期的年利率,一個i年期存款存期到期後的本利和的計算公式為Pi=P0(1+iri),令第一年初的基金為M,每年末發放的獎金為A,Xij表示第i(i=1,2,3,…)年初存一個j(j=1,2,3,4,5)年期定期的基金數額(j=4時當作4年期的,由一個定期一年期與一個三年期組合而成)。結合利息最大化的存款方式分幾種情況討論如下。 (1)考慮組合存儲的情形先把基金M存成五年定期的存本取息的儲蓄,五年到期後再轉存一個五年定期。設每月產生的利息為B元,一個月後取出這筆存款的第一個月的利息,然後再開設一個零存整取的儲蓄賬戶,把取出來的利息存到這個賬戶裏麵。以後每個月固定把第一個賬戶中產生的利息取出,存入零存整取的賬戶,存期一年,每年末用零存整取賬戶中的本息和支付獎金A。令Ak表示第k個月末零存整取賬戶裏的總額(k=1,2,…,12),年利率為r=r1。則有Mr。 B=5 12第k個月末零存整取賬戶裏的總額為1+ú。 AkkB1+kBêk(k)Brê (k)rú= += éù ?1+24? 2×12每年末發放的獎金為?13r1÷13r1÷,AA12B Mr5? ==12? ? =? ? è1+24? è1+24? 把M=5000萬元,r1=2.9%,r5=4%代入上式,計算得A=203.1417萬元。 (2)考慮分階梯儲蓄的情形在第一年初把基金分成5份x11,x12,x13,x14,x15,分別存定期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四年期和五年期的存單各一份。一年期的存單到期後,本息和的一部分作為第一年末的獎金,另一部分再存一個五年定期x25,x25到期的本息和作為第六年末的獎金;存兩年期的那份x12到期的本息和一部分作為第二年末的獎金,另一部分再存一個五年定期x35,x35到期的本息和作為第七年末的獎金;存三年期的那份x13到期時的本息和一部分作為第三年末的獎金,另一部分再存一個五年定期x45,x45到期時支付第八年末的獎金;存四年期的那份x14到期時的本息和一部分作為第四年末的獎金,另一部分再存一個五年定期x55,x55到期時支付第九年末的獎金;存五年期的那份x15到期的本息和一部分作為第五年末的獎金,另一部分再存一個五年期x65,x65到期後除支付第10年末的獎金外還應剩餘M。因此相應的數學模型如下式所示。 maxf=A,—53—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 ++ += ?ìx11x12x13x14x15M,1+= +??x11(r1)x25A,? 1+5= ?x25(r5)A,?x14(r1)(r3)Ax55,? 1+1+3=+1+5= ??x55(r5)A,s.t. 1+2= +íx12(r2)Ax35,? 1+5= ?x35(r5)A,1+3=+??x13(r3)Ax45,1+5= ??x45(r5)A,? 1+5=+?x15(r5)Ax65,1+5=+?x65(r5)AM。 ? 以2015年建設銀行最新存款利率為例:r1=2.9%,r2=3.25%,r3=3.75%,r5=4%。 代入上式計算,具體計算結果見表3-3所示表3-3分階梯儲蓄數據單位:萬元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四年期五年期獎金A1 x11=328.7299x12=317.6179x13=304.0567x14=295.4875x15=3754.1082 x25=153.75593 x35=153.7559184.50714 x45=153.75595 x55=153.75596 x65=4320.423可看出,兩種存款方案中,組合存儲方案的獎金額多。 思考與訓練1.某顧客向銀行借貸P元。n年後他還給銀行的是本金和利息之和。設銀行規定年複利率為r,按下述不同結算方式建立計算顧客n年後的總還款額,並分析每年結算次數m對顧客n年後的總還款額的影響。(1)每年結算一次;(2)每月結算一次(月複利率為r\/12);(3)每年結算m次(每次複利率為r\/m);(4)當m趨於無窮時,結算周期變為無窮小,這意味著客戶連續不斷向銀行付利息,這種存款方式稱為連續複利。試計算在連續複利情況下2年後顧客的最終還款額(假設p=20000,r=0.1)。 2.老李現有一筆閑錢共1萬元,想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銀行,準備存9年供孩子—54—第3章與利息有關的經濟問題9年後上大學使用,請你根據2015年建行的“整存整取”利率表(分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選擇一種合適的存款方式組合,使9年後獲得利息最多。 3.張三於2000年8月7日將一筆28000元的現金存入某農業銀行,存期一年(當年的存款利率為2.25%,活期存款率為0.98%),並在存款單的儲戶選擇欄“到期是否自動轉存□”的選擇方框內打了一個“√”,想不到這一存便是4年多了,到了2004年8月12日(注:當時全國銀行存款年利率統一為1.98%,此利率從2002年2月23日開始在全國試行),張三才想起自己有這筆存款,於是他到銀行去取這筆存款,則他可取回多少錢?其中利息多少?若利息稅為20%,他稅後的利息是多少?(稅前利息約為2331元,按單利計息)4.老張在銀行存入1000元,複利率為每年10%,分別以按年結算和連續複利結算兩種方式計算10年後老張在銀行的存款額。(按年結算p=2593元,連續結算p=2718.28元)5.假定年利率10%,在連續複利製下,5年後100萬元的現值是多少?6.張三每年年末在銀行存入4萬元,年利率5%,則5年後他可從銀行取出多少錢?7.某家庭計劃5年後購買一輛價值20萬元的小汽車,為了實現目標,該家庭從現在起每年末需要存入銀行多少錢? 8.已知銀行貸款年利率為5.58%,如果今年需要在銀行貸款45萬元,要求20年還清,而在這20年中每個月的還貸金額相等,則每個月應還多少元?如果你已經還了14個月,此時銀行降低貸款年利率為5.31%,假設此後的貸款按新的年利率計算,則此後每個月應還多少錢?如果已經還了60個月,想一次性還清貸款,則應還多少錢? 9.某不動產商以5%的年利率借得貸款,然後又將此款貸給顧客,並假設他能貸出的款額與貸出的利率的平方成反比(若利率太高無人借貸)。 (1)建立年利率與利潤間的數學模型。(2)當以多大的年利率貸出時,能獲得最大利潤? 10.某人看到一則廣告:某商店對電視機進行分期付款銷售.一台售價為4000元的電視機,如果分36個月付款,每月付150元即可。另外,他又得到一則銀行貸款的消息:5000元以下的貸款,在3年內分期還清,年利率為15%。現在他想買一台上述標價的電視機,他應該向銀行貸款呢,還是直接向商店分期付款?如果向商店分期付款,商店實際上收取了多少的利率?(提示:隻要計算他向銀行貸款,分三年還清,每月要還多少錢即可。)11.小李夫婦要買一輛轎車,還差60000元,他們需要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如果貸款期限25年,每月應償還632元。正當他們要去辦理抵押貸款手續時,他們看到某借貸公司的一則廣告:“顧客們,我們可以在不增加還款數額的條件下幫您們提前還清貸款。”小李夫婦走進了借貸公司,接待他們的雇員針對他們的情況提出:“你們每兩個星期向我們交316元(631.93元的一半),你們即可提前3年了結債務,但為了信譽,要求您先預付3個月的還款。”小李夫婦對此很動心,但又不太懂,不知道該向哪一家借款。請你幫他們分析。 12.養老保險是保險中的一種重要險種,保險公司將提供不同的保險方案以供選擇。其中一種方案是:投保人從某個年齡開始,每月固定向保險公司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費,直—55—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到60周歲為止;從60周歲的下個月開始,每個月從保險公司領取一份養老金,直到身故為止。在此期間,保險公司需要用投保人所交的保費進行投資,才能保證到時能夠兌付投保人的保險養老金,並盡量為保險公司創造一定的利潤。請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下麵的問題:(1)男性若從25周歲起投保,60周歲以後開始每月領取2000元養老金,直到75周歲身故為止(這裏不妨假設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5周歲)。在此期間的50年裏,保險公司投資的月平均收益為0.5%(按複利計算),如果到投保人身故時,保險公司的利潤是零,即不賠不賺,請你們計算投保人每月應該交保費多少。 (2)如果到投保人身故時,保險公司從其身上獲得的利潤是10000元,那麼投保人又應該每月交保費多少元? —56—第4章運用微積分方法解決的問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函數是客觀事物內在聯係的反映,利用函數關係可以對客觀事物的規律進行研究。很多實際問題中所研究的因素或變量之間的關係可以直接用函數表達式表示,我們可以建立相應的函數關係模型,再根據函數的表達式深入分析實際問題的變化規律。有些問題不能直接給出所需的函數關係,但可以列出含有所需函數的導數或微分的關係式,即微分方程,通過解微分方程,得到所需要的函數表達式。函數的極限,函數的導數,函數的積分、微分方程是微積分中重要的知識點,本章著重介紹極限、導數、積分、微分方程的應用實例。 4.1與函數極限、極值等有關的問題4.1.1細菌繁殖問題由實驗知,細菌繁殖的速度在培養基充足等條件滿足時與當時已有的數量A0成正比,即V=KA0(K為比例常數且大於0),問經過時間t以後細菌的數量是多少?已知一種細菌的個數按指數方式增長,收集到的相關數據有:經過5d後,細菌數量為936個;經過10d後,細菌數量為2190個。問:(1)開始時細菌個數是多少?(2)60d後細菌個數會是多少? [問題分析與模型假設]把細菌的繁殖過程看成是連續進行的,假設細菌繁殖的速度與已有的數量成正比,那麼在不同時刻,細菌繁殖的速度是不同的。設開始時刻t0=0,細菌數量為A0。經過一段時間t,我們把時間段[0,t]進行均勻分割,分成n個小區間,在第i個小區間[ti,ti+1](i=0,1,2,…,n)內把細菌的繁殖速度Vi近似看作不變,等於ti時刻的繁殖速度。令Ai(i=0,1,2,…,n)表示ti時刻細菌的數量,則在區間[ti,ti+1]內細菌的繁殖速度為Vi=KAi,區間[ti,ti+1]內細菌的繁殖的數量為Ai=Vit=KAitn(i=0,1,2,…,n),ti+1時刻細菌的數量為Ai+1=Ai+ΔAi。 [模型建立與求解]把時間間隔[0,t]分成n等分,在每個小區間[ti,ti+1](i=0,1,2,…,n)內把細菌的—57—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t tt ,0 =× =n nn 繁殖速度近似看作不變。因此,在[,]內,細菌繁殖的數量為A0V0KA0t ,0(t );é ù, t1 =ê ,ú1 =1 nn n到 時刻細菌數量是AA K在 êt2tú內細菌繁殖的數量為AkAKA0(K ), A2A0(K )……t, nn =1+nn= 1+2 到時刻細菌數量為tt到2t時刻細菌數量是t =n 1+nAnA0( Kt ),這是近似值,當n越來越大時,近似程度越高。為了得到精確值,令n→∞,使得每個時間區間長度趨於零,則到t時刻,細菌數量為t?nkt? n? é? ktùktkt。 =lim→∞è1+n ? =lim→∞?è1+n? ? =eAnA0? k÷ A0nê? ÷ú A0ê ú若一種細菌經過5d後,細菌數量為936個,經過10d後,細菌數量為2190個,則有A0e5k=936,{A0e10k=2190,解得A0=400,k=0.17,則開始時細菌個數為400,到60d後細菌個數為A60=400·e60×0.17=10761200(個)。 4.1.2城市垃圾的處理問題據2015年統計資料顯示,到2015年末,某城市堆積的垃圾已達50萬噸,不但侵占了大量土地,並且成為造成環境汙染的因素之一。根據預測,從2016年起,該城市還將以每年3萬噸的速度產生新的垃圾,垃圾的資源化和回收已成為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如果從2016年起,該市每年處理上一年堆積垃圾的20%,請問:(1)10年內,該城市垃圾是否能全部處理完成?(2)長此以往,該市垃圾是否能全部處理完成? [模型假設]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垃圾總量除了上一年的遺留垃圾外,還有本年度新產生的垃圾。假設A0為2015年的垃圾量,A1為2016年處理垃圾後的垃圾總量,A2為2017年處理垃圾後的垃圾總量。b為每年新增的垃圾量,k為每年處理上一年垃圾的比值(速率),Ai為2015年後第i年處理上一年垃圾後還剩餘的垃圾與新產生的垃圾之和(i=1,2,…,n)。 [模型建立與求解]根據題意,有A1=A0(1-k)+b,A2=A1(1-k)+b=A0(1-k)2+b(1-k)+b,? An=A0(1-k)n+b(1-k)n-1+b(1-k)n-2+…+b(1-k)+b=A0(1-k)n+b[1-(1-k)n]\/k。 —58—第4章運用微積分方法解決的問題把n=10代入上式得到10年後還剩餘的垃圾量的計算公式為:A10=A0(1-k)10+b[1-(1-k)10]\/k。 (1)由A0=500000噸,b=30000噸,k=20%,得A10=18.7581萬噸,則判斷10年內,該城市垃圾不能處理完。 (2)當n→∞時,A∞=limAn=b,代入相關數據,得A∞=15萬噸,所以長此以往,該n→∞k城市垃圾不能處理完。 4.1.3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麵上放穩嗎? 把椅子往不平的地麵上一放,通常因為隻有三隻腳著地而放不穩,然而隻需稍挪動幾次就可以使四腳同時著地,試用數學語言來解釋該現象。 [問題分析]通常三隻腳著地,椅子不會倒但放不穩。隻有四隻腳同時著地,椅子才可放穩。先用數學語言把椅子位置和四隻腳著地的關係表示出來,並把該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 [模型假設](1)假設椅子的四條腿一樣長,椅腳與地麵接觸處看成一個點,四個腳的連線呈正方形;(2)地麵高度是連續變化的,可視為數學上的連續曲麵;(3)地麵是相對平坦的,能使椅子擺放在任意位置時至少有三隻腳同時著地。 [模型建立]先用數學語言把椅子位置和四隻椅腳著地的關係表示出來,椅子的四隻腳與地麵的接觸點(或投影點)分別用A,B,C,D表示,建立直角坐標係:以四隻椅腳的連線AC為X軸,BD為Y軸,AC,BD的交點為原點O。連線後的正方形ABCD是一個中心對稱的圖形,如圖4-1所示。 圖4-1正方形ABCD旋轉θ角得正方形A''''B''''C''''D''''“椅子稍作挪動”用數學語言描述為:假設椅子中心投影O不變,僅作旋轉。 —59—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用θ(對角線A''''C''''與X軸的夾角)表示椅子的位置,圖4-1表示正方形ABCD旋轉θ角得到正方形A''''B''''C''''D''''。椅子腳著地與否可以用椅子腳與地麵的距離來表示,當椅子腳著地時,椅子腳與地麵的距離是零,否則距離不為零。當四隻腳著地時,每隻椅腳與地麵距離都為零,則四隻腳與地麵的距離之和也為零。椅子腳與地麵的距離可表示成θ的函數,設f(θ)表示A,C兩腳與地麵的距離之和,g(θ)表示B,D兩腳與地麵的距離之和,顯然,f(θ)≥0,g(θ)≥0。因為椅子在任意位置至少有三隻腳著地,所以對任意θ,f(θ),g(θ)這兩個中至少有一個為0,即f(θ)·g(θ)=0。假設當θ=0時,椅子隻有三隻腳著地,不妨設B,D著地,A,C中有一處沒有著地,則有f(0)>0,g(0)=0。又假設地麵為連續曲麵,所以f(θ),g(θ)是連續函數。如果“稍作挪動”,即旋轉一適當角θ0,能使得f(θ0)=g(θ0)=0,則該問題可轉化為如下的數學問題:已知:f(θ),g(θ)是連續函數,對任意θ,f(θ)·g(θ)=0,且g(0)=0,f(0)>0。證明:存在θ0,使f(θ0)·g(θ0)=0。 [模型求解]利用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來解決該問題。 零點定理:設函數f(x)在閉區間[a,b]上連續,且f(a)與f(b)異號,那麼在開區間(a,b)內至少有一點x0,使f(x0)=0。 2, 。g(),(),(),()。 將椅子旋轉π對角線AC和BD互換由 f知fπg ππ 令h(θ)=f(θ)-g(θ),則h(0)>0和h(2)<0。由f(θ),g(θ)的連續性知h(θ)為連續函數,根據連續函數的零點定理,必存在θ(0≤θ≤π),使h(θ)=0,即f(θ)=g(θ)。 002000因為對任意的θ,f(θ)=g(θ)=0都成立,所以有f(θ0)=g(θ0)=0。 思考:如果椅子四隻腳的連線呈長方形,椅子能放穩嗎? 4.1.4最優價格問題企業要根據產品成本和銷售情況製訂商品價格,當然製訂的商品價格應是使企業利潤達到最大的,這個價格就是最優價格。那麼在產銷平衡狀態下如何製訂產品的最優價格? [問題分析]所謂產銷平衡是指企業產品的產量等於市場上的銷售量,企業的利潤與收入和成本有關,即利潤=收入-成本。利潤函數的與產量(銷售量)有關,所以問題轉為討論利潤函數的最大值點。 [模型假設](1)設工廠生產某種產品的產量等於市場上的銷售量,即產銷平衡;(2)產品的銷售價格為p,產品的單位成本為q,產品的銷售量(產量)為x,總收入為R,總成本為C,總利潤為L;(3)在市場競爭的情況下,銷售量x與銷售價格p之間的關係為x=f(p),稱為需求函數。 —60—第4章運用微積分方法解決的問題[模型建立]由於總收入函數為R=px,總成本函數為C=qx,則利潤函數為L=R-C=px-qx。我們知道需求函數x=f(p)一般是減函數,總收入R和總成本C都是價格p的函數,於是總利潤L可以表示為p的函數,即L(p)=R-C=p·f(p)-q·f(p)=(p-q)f(p),則該問題轉化為:根據利潤函數L(p)確定價格p*,使得L(p*)達到最大值。 [模型求解]由函數的極值的相關理論可知,如果利潤函數L(p)在定義域內有唯一的駐點,則該駐點就是函數的極大值點,也是最大值點。因為有L''''(p)=f(p)+pf''''(p)-qf''''(p),令L''''(p)=0,就可得到使利潤L(p)達到最大的最優價格p*,這時有:f(p*)+p*f''''(p*)-qf''''(p*)=0,根據此方程就可求出p*。另外,由L''''(p)=0可得到ddpR=ddCp,即在最優價格p*處,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表明在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時可以達到最大利潤。這是數量經濟學的一條定律。 實際應用時為了得到進一步的結果,需要知道需求函數x=f(p)的具體形式。一般情況下,需求函數是減函數,如果設x=f(p)是最簡單的線性函數x=f(p)=a-bp(a>0,b>0),其中a表示免費供應該產品時的社會需求量,b表示價格上漲(下跌)一個單位時銷量下降(上升)的幅度,它反映市場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此時利潤函數為L(p)=(p-q)f(p)=(p-q)(a-bp)=ap-aq-bp2+bpq,對p求導數得L''''(p)=a-2bp+bq,令L''''(p)=0,求得最優價格為p*=q2+2ab。 4.1.5廣告與利潤問題公司有一大批裝飾塗料,根據以往統計資料,零售價增加,則銷售量減少,具體數據如表4-1所示。若做廣告,可使銷售量增加,具體增加量以售量提高因子k表示,k與廣告費的關係如表4-2所示,它也是以往的統計或經驗結果。現在已知塗料的進價是每聽2英鎊,問如何確定塗料的價格和花多少廣告費,可使公司獲利最大。 —61—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表4-1塗料預期銷售量與價格的關係零售單價\/英鎊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1×10413834322928252220銷售量\/3 聽表4-2售量提高因子與廣告費的關係廣告費\/萬英鎊0 12 34 56 7提高因子k1.001.401.701.851.952.001.951.80[問題分析]利潤是銷售收入與總成本之差,銷售收入是銷售量與銷售單價的乘積,總成本由兩部分構成:購買產品的進貨費用和廣告費用。銷售量不但與產品的銷售單價有關,還與是否做廣告有關。先根據已知數據確定出銷售量與銷售單價的關係和售量提高因子與廣告費的數量關係,然後由利潤是銷售收入與成本之差,而成本包括進貨成本支出和廣告費,建立相關的利潤函數進行求解。 [模型假設]為了解決此問題,引入以下記號:Z表示未做廣告的銷售量,X表示銷售單價,Y表示廣告費,C表示總成本,P表示產品進價,R表示收入,L表示利潤,S表示做廣告後的實際銷售量。 [模型建立與求解]由表4-1的數據可看出,銷售量與銷售單價近似呈線性關係,因此可設:Z=aX+b根據表4-1中的數據確定出式中的係數a和b的具體數值,顯然a<0。 再由表4-2的數據可看出,售量提高因子k與廣告費支出近似成二次關係,因此可設:k=dY2+eY+f。 同樣,可用曲線擬合法,由表4-2的數據確定式中的係數d、e和f,這裏d<0,拋物線開口向下。 由於做廣告後會使銷售量增加,我們可假設實際銷售量S等於未做廣告的銷售量乘以售量提高因子,即S=kZ,於是利潤L可表示為LRCS(XP)Y(dY2eYf)(aXb)(XP)Y,=-=--=+++--可見利潤L隻是X和Y的函數,所以問題歸結為當X,Y為何值時L達到最大值。 由多元函數求極值的方法,可得L的極大值點為?ìaP-b?x0=a, í2 1e。 ??y02() ? 0+)(0-2 =daxbxP-d—62—第4章運用微積分方法解決的問題為了得到具體的數值,需求出各係數的值。經計算得各未知參數的具體結果為:a=-5133,b=50420,P=2,d=-4.256×10-10,e=4.092×10-5,f=1.019。 把以上數據代入相關的公式中,可得x0=5.91,y0=33113,Z=20084,k=1.91。即當塗料單價為5.91英鎊,廣告費支出為33113英鎊,實際銷售量為S=1.91×20084≈38360(聽)時,可獲得最大利潤L=S(x0-P)-y0=1.91×20084×(5.91-2)-33113≈116876.3(英鎊)。 4.1.6豬肉產品供求平衡問題在中國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中常常有這種現象出現:上一年豬肉的上市供應量遠遠大於需求量,導致豬肉價格下降;價格下降會使豬肉減少生產,使得今年的豬肉產量大減以致豬肉的供應量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於是豬肉價格又重新上漲;價格上漲又刺激生產者,來年又增加了豬肉的產量,造成新一輪的供過於求致使價格下降的局麵。在沒有外界幹預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會一直循環下去。 據統計,某城市2004年的豬肉產量為30萬噸,肉價為6元\/斤,2005年的豬肉產量為25萬噸,肉價為8元\/斤。已知2006年的豬肉產量為28萬噸。 (1)若維持目前的消費水平和生產模式,則若幹年後,豬肉的生產量與價格是否會趨於穩定? (2)假設若幹年後豬肉的生產量與價格趨於穩定,請求出穩定的生產量和價格。 [問題分析]許多商品特別是某些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如豬肉、棉花等),它們的市場價格、數量會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呈現時漲時跌、時增時減、交替變化的規律。蛛網模型考察的是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它是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較多、較廣的動態經濟模型,在一定範圍內揭示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我們可以根據收斂型蛛網模型穩定的條件得到穩定的生產量和價格。 蛛網模型的基本假設條件是:商品的本期產量Qs取決於前一期的價格P-1,即供給tt函數為Qs=f(P-1)。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d取決於本期的價格P,即需求函數為Qd=tttttg(Pt)。用Pt,Qt,Qtd,Qst分別表示t時刻的價格、數量、需求量、供給量。蛛網模型是一個動態模型,它根據供求曲線的彈性分析了商品的價格和產量波動的三種類型:“收斂型蛛網”“發散型蛛網”和“封閉型蛛網”。 (1)收斂型蛛網:如圖4-2所示,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大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當市場受到幹擾偏離原有的均衡狀態時,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圍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會恢複到原來的均衡點,相應的蛛網稱為“收斂型蛛網”。 由於某種原因的幹擾,如惡劣的氣候條件,實際產量由均衡水平Qe減少為Q1。根據需求曲線,消費者願意以價格p1購買全部產量Q1,於是,實際價格上升為p1。 根據第一期較高的價格水平p1,按照供給曲線,生產者將第二期的產量增加為Q2;在第二期,生產者為了出售全部產量Q2,接受消費者支付的價格p2,於是實際價格下降為—63—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圖4-2收斂型蛛網p2;根據第二期較低的價格p2,生產者將第三期的產量減少為Q3;在第三期,消費者願意支付p3的價格購買全部的產量Q3,於是實際價格又上升為p3;根據第三期的較高的價格p3,生產者又將第四期的產量調整為Q4。 依此類推,如圖4-2所示,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恢複到均衡點E所代表的水平。由此可見,圖4-2中均衡點E的狀態是穩定的。也就是說,由於外在的原因,當價格與產量發生波動而偏離均衡狀態(Pe、Qe)時,經濟體係中存在著自發的因素,能使價格和產量自動地恢複均衡狀態。在圖4-2中,產量與價格變化的路徑就形成了一個蜘蛛網狀的圖形。 (2)發散型蛛網:如圖4-3所示,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小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當市場受到外力幹擾偏離原有的均衡狀態時,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圍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大,最後會偏離原來的均衡點,相應的蛛網稱為“發散型蛛網”。 圖4-3發散型蛛網—64—第4章運用微積分方法解決的問題假定在第一期由於某種原因的幹擾,實際產量由均衡水平Qe減少為Q1。根據需求曲線,消費者願意支付價格p1購買全部產量Q1,於是實際價格上升為p1,根據第一期較高的價格水平p1,按照供給曲線,生產者將第二期的產量增加為Q2;在第二期,生產者為了出售全部產量Q2,接受消費者支付的價格p2,於是實際價格下降為p2;根據第二期較低的價格p2,生產者將第三期的產量減少為Q3;在第三期,消費者願意支付p3的價格購買全部的產量Q3,於是實際價格又上升為p3;根據第三期的較高的價格p3,生產者又將第四期的產量調整為Q4。 依此類推,如圖4-3所示,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大,最後偏離均衡點E所代表的水平。由此可見,圖4-3中均衡點E所代表的均衡狀態是不穩定的。 從圖4-3中可看出,當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小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時,即相對於價格軸而言,需求曲線比供給曲線較為平緩時,才能得到蛛網不穩定的結果。因此供求曲線的上述關係是蛛網不穩定的條件,當市場由於受到幹擾偏離原有的均衡狀態以後,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圍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偏離原來的均衡點越來越遠,相應的蛛網稱為“發散型蛛網”。 (3)封閉型蛛網:如圖4-4所示,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等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時,市場受到外力幹擾偏離原有的均衡狀態以後,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按照同一幅度圍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既不偏離,也不趨向均衡點,相應的蛛網稱為“封閉型蛛網”。 對於圖4-4中不同時點的價格與供求量之間的解釋與前兩種情況類似,故從略。從圖4-4中可看出,當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等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時,即相對於價格軸而言,供求曲線具有相同的陡峭與平緩程度時,蛛網以相同的幅度上下波動,相應的蛛網稱為“封閉型蛛網”。 圖4-4封閉型蛛網[模型假設](1)價格是影響商品需求量、供給量的唯一因素;(2)為描述商品的交替變化規律,將時間按商品的生產周期離散化為時期,一個時期為一個生產周期(例如: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3)一個時期內商品的需求量Q是價格P的線性函數,供給量S是價格P的線性函—65—數學建模實例與優化算法數;(4)記第t時期商品的供給量為St,商品的價格為Pt,商品的需求量為Qt,商品的本期產量St取決於前一期的價格Pt-1,即供給函數為St=f(Pt-1),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t取決於本期的價格Pt,即需求函數為Qt=g(Pt);(5)市場是均衡的,即當期的市場需求量等於市場供給量。 [模型建立與求解]由於設一個時期內商品的需求量Q是價格P的線性函數,供給量S是價格P的線性函數(這是最簡單的情形),一般情況下需求函數是價格的單調遞減函數,而供給函數是價格的單調遞增函數,因此可設為如下的模型Q=a-bP,{S=c+dP,其中a,b,c,d均為正常數。因為當期的市場需求量等於市場供給量,則令Q=S時,可求得供需平衡時的均衡價格=a-c。Pb+d如果我們以動態的觀點來研究價格波動的規律,則第t時期商品價格Pt不但決定本期的需求量Qt,而且影響生產者在第t+1期的供應量St+1。即Q=a-bP,{t=+t,St+1cdPt並且有{Q1=a-bP1,{S2=c+dP1,Q2=a-bP2,S3=c+dP2,解得Q1P2-Q2P1, S2P2-S3P1, a=c=PPPP{Q2-1 {2-1 QSS1-2, 3-2, b=d=PPP P2-12-1所以商品的需求函數和供給函數分別是:Q=f(P)=Q1P2-Q2P1-Q1-Q2P,P2-P1P2-P1S=g(P)=S2P2-S3P1+S3-S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