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難題(1 / 2)

當我曆盡艱辛攀上現代醫學巔峰時,驀然回首,卻發現兩手空空--我甚至不能完全解釋或徹底治愈幾乎任何一種疾病,因此我不得不反思我們前進的方向。

——美國醫學諾貝爾獎兩次獲得者-法莫.埃蒙特爾教授

哇…哇…感覺到危險,一個虎頭虎腦的祖國小花朵爆發式的痛哭起來,劉護士對準小孩頭上的靜脈血管果斷下手,但因為小孩的血管細薄難以把握,稍微掌握不好就刺穿了血管。一來二去,小孩疼得受不了,越發嚎啕大哭起來,他媽媽緊閉雙唇、飽含著熱淚,一個勁地哄著小祖宗:“乖寶寶,乖乖別哭啊,要打針病才會好的。。。。。。等下給你買果粒橙吃。”

西南市人民醫院兒科住院總醫生張墨最近非常鬱悶,每到天氣變化大的時候,病房裏就住滿了幾十個動不動就哇哇大哭的孩子,即便過道都擺滿了加床,可依然有很多人拖這樣那樣的關係來住院——門診就不能輸液??一點點發燒咳嗽有那麼嚴重?除了父母,什麼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圍繞著屁大的小孩轉,個個都心肝肉的把寶貝哄著、捧著,怕出一丁點兒事。至於嘛?

“張總,收病人!”護士站的護士對著正在問病情的張墨喊道。

這還有完沒完?今天晚上都收了5個病人了,還來?張墨一肚子虛火直往頭上衝——忙到9點過還沒吃晚飯。想到還有一大堆首次病程記錄要寫,張墨欲哭無淚,又得開夜車,而且明天是夏主任查房,病曆可馬虎不得。哎,這才過了不到3個月,自己就搞人疲馬乏、精神恍惚。這該死的職稱(注1),雙重折磨啊,一年時間怎麼熬的過去。

“入院前都做了什麼治療?”張墨對一個梳著羊角辮、乖巧但精神疲憊的女孩父母問道。

“醫生,你不知道,一開始就高燒,39度多,又是喂藥,又是擦酒精,1天多了,也沒怎麼降,還咳嗽,東西也不怎麼吃,人都瘦了一圈,吃了泰諾林等退燒藥也沒什麼效果,估計著了涼,趕快輸點抗生素吧,燒久了怕對身體有影響……”

張墨沒好氣的瞪了這位母親一眼,不耐煩的說,“行了,先做個血常規,待會輸點液燒就退了。”話沒說完,旁邊竄出一位小個子男人,約莫40來歲,穿著土氣,後麵跟著位實習護士,小個子男人急急地嚷道:“張醫生!張醫生!小孩子又抽風了,快去看看!”後麵的實習護士也附和著說,護士長讓您趕快過去處理下。張墨一聽,丟下那位唐僧家長,急忙往47床跑,邊跑邊對實習護士說,快去讓護士長準備安定。

剛到病房就看到那個10歲的小男孩雙眼上翻、死死仰著脖子、上下牙齒咬的崩崩響,手腿僵硬,動作奇特,極力向後背伸著,整個身體繃成反弓狀。同室的兩個病友家長,都怕嚇著孩子,一邊讓孩子轉過身去,一邊擋在床前,其中一位母親的眼裏全是驚恐,嘴裏不住的說:“哎呀、哎呀,這是怎麼了?快叫醫生啊。”

張墨兩步跨到床前,一邊用大拇指狠掐著小孩的人中穴,一邊喊道:“小陳,安定5mg靜推,快!另外,準備地塞米鬆……”,又吩咐小孩的父親和跟來的另外一個護士,抓住他的手腳,別讓他把自己弄傷了。

這時,坐在外麵椅子上等待醫生的新入院病人家長對著護士站嚷了起來:“有人沒有?怎麼搞的,這麼久了醫生還沒來?孩子的病可耽誤不起,醫生在哪?!”

“等一下行不?沒看到都在忙?”小夜班值班護士趙菲累了一天,腰酸腿疼,正忙著在裏間配液體,聽到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探出身子,冷冷回應道。

“等多久?我們都來了快1個小時了,連問都不問一聲!!孩子又吐又泄,你耽誤得起?”小孩母親高聲嚷道。

“請你們小聲點,這是醫院!就你們的小孩重要?”趙菲也高聲回應道。

“你這是什麼態度?有這樣說話的?你們投訴電話多少?”小孩父親騰的站起身,憤然道。

旁邊幾個在過道陪伴病人的家屬不冷不熱的說:“人少嘛,多安排點人啊,這效率低的。”

“就是,這還是市人民醫院,服務跟不上啊,這都什麼態度!”

“別提了,我們入院那天等了快2個小時,最後還住的過道!”

“醫生馬上來,剛那邊有個急救病人,請您理解下。”護士長聽到聲音急忙從病房跑出來,小心地對病人進行解釋,隨後瞪了趙菲一眼,分明是說,管好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