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數據CIP班主任工作與班級管理\/胡小萍,葉存洪,夏小紅編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8.2ISBN978-7-5493-6695-8班…胡…葉…夏…班Ⅰ.①Ⅱ.①②③Ⅲ.①主任工作班級—學校管理②Ⅳ.①G451.6②G424.21中國版本圖書館數據核字()第號CIP2018008798出版發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號96總編室電話()079188504319銷售電話()079188513417網址www.juacp.com印刷江西教育印務實業有限公司經銷全國新華書店開本\/787mm×1092mm116印張15.75字數千字355版次年月第版201821年月第次印刷201821書號ISBN978-7-5493-6695-8定價元34.80贛版權登字版權所有-07-2018-40侵權必究圖書若有印裝問題,請隨時向本社印製部(0791-88513257)退換目錄第一章班主任概述………………………………………………………………………1第一節班主任的角色與地位………………………………………………………3第二節班主任的工作理念…………………………………………………………10第三節班主任的核心素養框架……………………………………………………12第二章班主任工作職責、內容與方法…………………………………………………22第一節班主任的工作職責…………………………………………………………24第二節班主任的工作內容…………………………………………………………25第三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56第三章班主任的自我管理與專業發展…………………………………………………72第一節班主任的素質要求…………………………………………………………74第二節班主任的自我管理…………………………………………………………79第三節班主任的專業發展…………………………………………………………82第四章班級與班級管理概述……………………………………………………………93第一節班級概述……………………………………………………………………95第二節班級管理概述………………………………………………………………99第三節班級管理的內容與方法…………………………………………………106第五章班集體建設……………………………………………………………………126第一節班集體及其特征…………………………………………………………128第二節班集體的發展階段及教育功能…………………………………………130第三節班集體的建設……………………………………………………………132第六章班集體活動……………………………………………………………………166第一節班集體活動概述…………………………………………………………168第二節開展班集體活動的原則與方法…………………………………………179第三節班集體活動的組織與設計………………………………………………185附錄一班主任工作及班級管理案例…………………………………………………211案例1處理學生問題,你的程序走對了嗎?……………………………………211案例2抓住教育機會,萃取教育智慧……………………………………………214案例3音樂課上的風波…………………………………………………………218案例4寫詩促進一個留級生的轉變……………………………………………221案例5為我保密的老師…………………………………………………………223案例6巧把金針度於人…………………………………………………………224案例7如何麵對犯錯學生………………………………………………………226附錄二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227附錄三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229附錄四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234附錄五有關班主任工作的著作簡介…………………………………………………237附錄六部分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網站…………………………………………………240主要參考文獻……………………………………………………………………………241前言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隻有一個個班帶好了,學校的整體工作才可能做好。

而帶好班級,主要依靠班主任辛勤而有效的工作。班主任是平凡而普通的崗位,但他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無可限量。教育部製定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根據我國《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班主任工作和班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是每個師範畢業生和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以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員必須掌握的內容。為了給班主任和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提供一本基本讀物,我們組織編寫了《班主任工作與班級管理》一書。

本書是高等院校“十三五”教師教育規劃教材的其中一本,由江西省高等教育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以《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為參照,力求反映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書中選錄了大量的工作案例,以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提供學習借鑒。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師範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的閱讀書目,還可以供中小學班主任閱讀參考。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同類著作的相關研究成果,我們在腳注和主要參考文獻中做了列舉,並在此對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作者是省內長期從事“教育學”及“班主任工作”等相關課程的研究、教學與培訓的人員,他們是南昌師範學院的胡小萍、葉存洪和景德鎮學院的夏小紅。其中胡小萍撰寫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並編輯附錄二、三、四、五;葉存洪撰寫第一章、第二章,並編輯附錄一和附錄六;夏小紅撰寫第三章。全書由胡小萍擬定編寫大綱,並負責統稿。限於水平和時間原因,本書定有許多不足之處,誠摯地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修訂和完善。

編者2018年1月第一章班主任概述本章提要一般來說,教師基本上都要當班主任,或許你現在正擔任著班主任工作,或許你今後要擔任。當班主任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借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作“累並快樂著”。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他人”,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理想信念的確立,學習方法的習得,等等,都與班主任的教導有關。“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學校千頭萬緒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點點滴滴地去貫徹和落實。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需要專業知識和技巧,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

對班主任角色,我們都十分熟悉,我們自己上小學、中學那會兒,就有班主任管我們;而今,我們做老師了,又要當班主任管學生。那麼,班主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在當今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角色發生了哪些新的變化?為了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班主任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應該秉持什麼樣的工作理念?等等,這些就是本章要回答的主要問題。通過本章的學習,大家要了解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專業屬性,牢固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明確做好班主任工作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為未來從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知識結構圖班主任的古往今來?ì??ì班主任是“平等中的首席”班主任?

??班主任是學生生活的調節者班主任的角色定位í的角色í班主任是學生心理輔導員?ì??

與地位?

???班主任是學生成功的激勵者??

?班主任的專業行為??班主任的專業屬性?{班主任的專業屬性?

?ì用發展的眼光期待學生;用賞識班主任?

??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商量的方式?的工作í溝通學生;用正麵的教育鼓舞學?理念?

?生;用快樂的生活調節學生班??

?

主?ì承認學生是人,是成長中的人??

任í端正觀念,引領行為í要看到學生發展中的主流方麵?ì概??承認並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

述?

?ì以童心理解學生;以愛心溫暖學???

??五心育人,水到渠成í生;以耐心期待學生;以寬容心接?

???納學生;以公平心贏得學生??

??尊重學生,親切平和??

???ì尊重學生的受教育權;保護學生???的人身權;保證學生能夠獲得公?班主任?學法懂法,依法治班í正的評價權;保護學生的私有財???

?的核心?

í?產權素養框?

架??ì班級活動頻率的疾與緩:班規執??行中的嚴與活;師生關係的親與??

?學會辯證,兩極趨中í疏;班幹部搭配的文與武;班主任??言論的多與少;班務工作的勤與?

??惰;班主任工作方式的剛與柔??

?ì把握關鍵時間??

?會抓關鍵,綱舉目張í抓關鍵人?

??抓關鍵活動?

?略懂醫學,得心應手2

第一節班主任的角色與地位?

一、班主任的古往今來班主任是學校任命、委派,全麵負責一個教學班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健康與生活等方麵工作的教師。

班主任產生於班級授課製。製度化的班級授課形式最早產生於世紀的歐15~16洲,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出版《大教學論》(年),對之進行了係統的理論闡171632述。隨著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工商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普及教育,擴大教育規模,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班級授課製便逐步發展成、世紀歐美各國學校1819的主要教學形式。當然,並非所有采用班級授課製的國家都設立班主任,隻有中國、日本等部分國家的學校中設有班主任。

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製的一般認為是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京師同文館是1862我國近代第一所培養洋務運動所需的外語翻譯人才的新式學校,它設“正提調”“幫提調”等專職人員,對學生進行管理。正提調可以不“逐日到館”,而幫提調必須“輪班在館管理一切”,如“文移稿件”“學生畫到”等。雖然幫提調的管理對象是同文館全體學生,但其職責與班主任已有許多相同之處。

班級授課製在我國廣泛地施行,是伴隨著我國現代意義的學校的普及而發生的。

年,清政府頒布《欽定中學堂章程》規定:“每學生一班,應置教員一人。其教法則每1902一教員依所認定專教之一班學生,按日分門教授。”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①1904程》,規定小學各學級設本科正教員一人,“通教各科目”,“且掌所屬之職務”。由一個教師負責一個學級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學和組織管理工作的製度稱級任製,相應的,這個老師就稱級任教師。年民國時期,也規定中學實行級任製。年起,中學的級任19321938製改為導師製,負責班級組織教育工作的教師稱級任導師(相當於班主任)。

年,綏德專署教育科的《小學訓導綱要》在強調教導合一時首次提到“班主任”1942一詞。該綱要強調,要實行教導合一製,務必要加強班主任的責任。年月,《陝甘19497寧邊區政府關於新區目前國民教育改革的指示》中提出:“廢除訓、教分立製度,實行教導合一,這一原則從兩方麵實施:教師不隻教書而且要參加具體的指導工作;組織上訓1.2.

育與教務統一。在學校組織上校長下設教育主任。取消級任導師,班設主任教員。”②中小學改級任導師為班主任教員,其指導思想是“克服訓、教分立,實行教導合一”。

年之後,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發展與培養全麵發展新人的需要,我國在學習蘇聯1949璩鑫圭、唐良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製演變》,上海教育出版社年版,第頁。

①1991266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陝甘寧邊區教育資料·教育方針政策部分》,教育科學出版社年版,第②1981頁。

576~5773

的基礎上,實行了普遍的中小學班主任製。但此時還沒有對班主任製度做出明確的規定。年,教育部頒發《小學暫行規程(草案)》和《中學暫行規程(草案)》,規定“小學1952各班采取教師負責製,各設班主任一人,並酌設任課教師”,“中學每班設班主任一人,由校長就各班教員中選聘,在教導主任和副教導主任領導下,負責聯係本班各科教員指導學生生活和學習。班主任任課時數,可根據具體情況,較專任教員酌減”。至此,我國的班主任製度得以正式確立。

年,教育部發布《關於普通中學和小學班主任津貼試行辦法(草案)》,並在附件1979中提出了“關於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對班主任的選聘條件、工作要求、工作量、津貼數額、津貼發放條件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陳桂生教授指出:“我國自年設立班主任以1952來,直到年才建立一套班主任製度。”1979①年,教育部相繼頒布了《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1988定》,對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及其基本任務,班主任的職責、工作原則和方法,班主任的任職條件和任免,班主任的待遇和獎勵,班主任工作的領導與管理等做了具體的規定。

年以後,先後有《小學德育綱要》()、《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19931993校德育工作的若幹意見》()、《中學德育大綱》()、《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1994199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1998()等重要文件出台,這些文件都強調了班主任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應發揮重要作2004用。其中,《中學德育大綱》提出:“班主任工作是培養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是本大綱的直接實施者,應根據本大綱的內容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開展教育活動;組織和建設好班級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加強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協調本班、本年級各科教師的教育工作,密切聯係家長,積極爭取家長與社會力量的支持配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中小學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學班主任的聘任、培訓、考核、評優製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應當給予獎勵”。這一階段,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者的地位被正式確立下來。

年月,教育部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其中規20066定:要充分認識加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明確中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中小學班主任的選聘和培訓工作,切實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要求製訂和完善促進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完善班主任的獎勵製度,加強班主任隊伍的管理,為班主任開展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年月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通知,決定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2006831計劃。第一次係統地闡述了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的目標、原則和內容,提出“實施本計劃旨在將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納入教師全員培訓計劃,建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製度,全麵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還指出:“從年月起,建立中小學班主任崗200612位培訓製度。今後凡擔任中小學班主任的教師,在上崗前或上崗後半年時間內均需接受陳桂生:《班主任製》,《上海教育科研》年第期,第頁。

①2007114~64

不少於學時的專題培訓。”該計劃的實施,有助於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

30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新的形勢下,中小學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更加豐富。在年月教育部印發的20068《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中指出:“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幹,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明確班主任的角色和地位,對於班主任認識自身的工作性質,從而科學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是很有必要的。

(一)班主任是“平等中的首席”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應重新審視千百年來教師居高臨下的“地位”,構建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這樣說,並不意味著班主任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相反,班主任由原來的居高臨下轉變為“平等中的首席”,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和尊重。這樣做事實上也極大地提高了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因為,在居高臨下的師生關係中,“高”者容易當,而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這個“首席”就更難當了。

(二)班主任是學生生活的調節者學校是人的社會化的最重要單位之一,而學校裏,班級又是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學生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是在班級裏度過的。如果班主任所營造的這個空間呆板、單調、沉悶、緊張、乏味,那麼,對學生來講,一天一天真是度日如年。“考”“分”固然重要,但教育不能窄化為分數,而且越是在分數壓力較重的情況下,班主任越是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調節他們的學校生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讓他們體會到童年的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一個精辟的見解:“擁30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孩子的素質和天資隻有當他每天都有時間從事自行選擇的喜愛的勞動時,才能得到發揮。因此,我認為給學生提供空餘時間就是創造寶貴財富。”為此,不能把兒童僅僅束縛在課桌椅上,隻讓他學習知識。真正的教育在於使每個兒童都有一種豐富而充實的精神生活,使他們得到智力、健康、思維、興趣、勞動能力的全麵和諧發展。這樣就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兒童生活與學習製度,將兒童從單一而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給他們自由、主動活動的時間。

(三)班主任是學生心理輔導員學生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問題,其中,絕大多數並非思想和政治問題。幾十年來,我們往往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籠而統之地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嚴格說來,這是不科學的。學生中的問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障礙,是成長中的問題,在今天這樣一個價值觀多元、競爭激烈的時代,學生的心理問題會顯得更加突出。對此,班主任必須及時地加以疏導、診治,否則,就會影響學生的學業及身心健康。西方社會學者勒弗在《學校保健服務》一書中這樣說道:“沒有一位將軍願5

意送一群不能作戰的體弱殘兵上戰場,學校中的學生也會麵臨許多身心方麵的困擾,即使是一些輕微的心理障礙或視聽障礙,也可能給一個人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後果。”(四)班主任是學生成功的激勵者篩選者的角色很容易當,拿把尺子一量,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決定誰上誰下,它的重要危害是導致某些學生在發展遠未定型的少年兒童時代就被過早地宣判“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今天看來,班主任對學生尤其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暫時處於落後狀態的學生要多加激勵。“邊際效應”理論認為,你把元錢給百萬富翁,他的滿足感是;相10反,你把元錢給乞丐,他的滿足感可能是。當然,這個理論用在這裏也許不合1100%適,但它至少說明,優生已經享受了足夠多的關愛,家長護著,班主任誇著,老師寵著,他們如同生長在“蜜罐子”裏一般,而後進生才是更需要關愛的一個群體。

總之,班主任是組織、教育、引導學生並與學生一起共同管理好班級的“組織者”“指導者”“引領者”,這較以前的班主任的含義與角色定位———班級管理者———有很大的區別。

拓展閱讀新時期班主任的角色轉換①要適應新時期班級教育與管理的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的傳統角色要在許多方麵加以轉換,具體體現在七個方麵:一、由單一型向多元型轉換傳統管理觀念和實踐中,班主任隻是學科教學的一種自然延伸,隻是在課堂教學之餘充當著威嚴的班級學生管理者。新時期班主任要用“引導者”“學生的朋友”“學生成長的關護者”等多重身份,去改變、修正呆板的“維持會長”角色,樹立起多元、生動、鮮活的“生活導師”形象,充分發揮和尊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發展。

二、由權威型向對話型轉換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在班級教育與管理中擁有絕對權威,學生必須絕對服從。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個性豐滿、自主性強的人,要求建立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強調對話、交往、主動參與,已經成為當今學校教育實踐的基本精神趨向。這就要求班主任修正傳統的絕對權威形象,代之以“傾聽者”“對話者”角色,提高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參與程度,使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易連雲主編:《班主任工作》,重慶出版社年版,第頁。有刪節。

①200663~656

三、由說教型向感染型轉換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往往片麵理解自己工作的特點,認為時間花得越多,教育效果就越好,於是“天天講,時時講”成為許多班主任最基本甚至是唯一的工作方法。現代社會發展中,青少年學生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日益增強,為此,班主任不能僅僅扮演傳教士、說教者的角色,他首先應該是一個活生生、有理想、有激情的人,用自己富有情趣的個人生活去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生動活潑、充滿意義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