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0013�版權信息
書名: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
作者:裴普主編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6
ISBN:978-7-5615-6438-7
作者簡介
(按章節順序)
裴普,男,1964年生於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衝突法、國際商事仲裁。主持省部級社科項目兩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著有《衝突法研究》,並獲得“司法部‘九五’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在《現代法學》《法學》《重慶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公開發表學術成果一百餘萬字。
劉元元,女,1985年生於湖北荊州。先後在武漢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任西南政法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國際商事仲裁法、文化遺產法等。曾在《時代法學》《河北法學》《國際法研究》等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宋渝玲,女,1964年生於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國際私法學會理事,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著有《中國涉外民商法律適用》(獨著)、《保險賠償法律製度研究》(獨著)、《國際私法學》(參編)、《國際私法》(參編)、《二十一世紀中國國際私法的發展與展望》(論文)、《國際私法課程的教學改革新模式》(論文)、《中國國際私法立法模式探析》(論文)等。
徐鵬,男,1973年生於湖北黃石。武漢大學法學博士,香港大學普通法碩士,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有《衝突規範任意性適用研究》,參加“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國際商事仲裁法學》編著,並在《法學研究》《現代法學》《比較法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部級課題兩項。
王曉燕,女,1981年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至2009年就讀於西南政法大學,並取得國際法學博士學位,主要講授國際私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國際商事仲裁法等課程。曾在《武大國際法評論》《法製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張春良,男,1976年生於四川瀘縣。法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國際私法教研室主任;先後於武漢大學(2009—2012)、比利時根特大學(2012—2013,留基委資助)作博士後研究,重慶市首屆青年骨幹教師人選,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理事;出版《國際私法演義:問題,方法與修正》等專著四部,參編教材七部,並在《中外法學》《法製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法律科學》《體育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五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中國法學會、重慶市教委、中國博士後基金會、國家留基委等國家級、省部級資助項目九項,獲中國法學會等科研獎勵多項。
禹華英,女,1963年生於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國際私法學會理事。1984年西南政法大學法律係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2001年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法律專業課程進修班畢業。現任職於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國際私法教研室,主要從事國際私法和海商法的教學研究工作。著有《出入境與國際經貿法律問題研究》《法人與公證律師事務》《中國海商法通論》《海商法學》,並參編多部教材,在國家核心學術期刊雜誌上公開發表《論海事國際私法中的法律適用》《國際技術貿易中的限製性商業條款》《海難救助的性質與法律適用》等多篇學術論文。1986年開始從事律師兼職工作,現為重慶麗達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承辦各類民商事案件若幹,其中包括涉外海商事的訴訟及非訴訟代理,積累了豐富的涉外法律實務實踐經驗。
劉新,男,1984年生。俄羅斯聯邦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俄羅斯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主要從事國際法、國際私法、歐盟法、國際航空法和國際空間法研究。在俄羅斯聯邦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篇,出版俄文專著一部,在歐洲國際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一篇。
宋繼瑛,女,1982年生於河南省新野。武漢大學與瑞士比較法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現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私法教研室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國際知識產權法。曾在《河南師範大學學報》《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參編教材三部。
編寫說明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拓展和深化,傳統的法律教學方法、法律課程設置、法律教材內容日漸顯露出與時代情勢脫節,難以適應社會需求的弊端。法律教育需要改革!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新模式,包括適應新模式的教材體係已刻不容緩!
法律教材體係創新是法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它不僅關乎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而且直接與教學方法改進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堅持以學生學習為本,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相統一,學生認識規律與教材知識體係相銜接是我們編寫本教材的基本理念和原則。有鑒於此,本教材在結構體例和內容編排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力求突出實務性,以匹配我們研究生卓越法律人才衝突法案例教學授課模式的需求。
本教材的編寫,精選經典案例,摘錄裁判文書,結合相關章節知識內容編排延伸閱讀置於文末。以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體係,又能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換,並培養學生法律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本教材是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組織編寫的“涉外法律實務係列”之一,編寫由國際私法教研室老師完成,從體例編排、結構設計、案例及延伸閱讀的摘選都是教研室集體討論確定,體現了教研室集體智慧。本教材具體撰稿人及分工(以撰寫章節先後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