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新編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踐教程

作者:翟雙燦,印誌鴻主編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8

ISBN:978-7-305-19209-8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高等院校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改革必須與時俱進。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在大學開設已經有較長的時間,相關教材也比較多。但是,適用於醫藥類高等院校的優秀教材仍相對欠缺。

本書是在教育部高等學校醫藥類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指導下,以《高等學校醫藥類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實施方案》為藍本,結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及《江蘇省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知識與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大綱》規定的一級考試的有關要求而組織編寫的實驗教材。醫藥類高等院校各專業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公共課程,應該強調對學生的計算機實用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特別是醫藥信息技術相關的應用。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為大學階段的學習及日後的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本書理論與實踐有機整合,不但包含了新知識技術的應用,還提供了大量與專業融合的案例,便於教學的開展。本書共分9章,分別是PC的組裝、操作係統、常用辦公軟件、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醫學多媒體應用、醫學信息係統、醫學數據檢索與分析。

本書在前一個版本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對內容做了部分調整,增加了部分Office高級應用實例。本書還配套有不少網絡資源,內容包括導學、視頻操作、習題解答,其他資源等,覆蓋各章節,能夠讓學習者隨時隨地用手機觀看。這些網絡資源以二維碼的形式在書中呈現,無需下載與注冊,隻需用微信掃描即可觀看。本書由翟雙燦、印誌鴻主編,編寫組成員有白雲璐、張幸華、王瑞娟、耿麗娟、王深造等。全書由中國醫藥信息學會(CMIA)理論與教育分會主任施誠教授主審。

本書編寫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編寫過程中也參閱了大量的書籍,包括網絡資源,書後僅列出主要參考資料,在此一並表示感謝。由於時間倉促,加上編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編者郵箱zscdd@163。com。

編者

2017年5月

第1章

PC機的組裝

【微信掃碼】看視頻操作

一台功能完整的PC機通常包含主機和外設兩大部分。主機中包括了PC機運行的核心設備,如CPU、主板、內存、硬盤、光驅、顯卡、聲卡、網卡、電源等。外部設備則是為用戶提供與PC機交互的設備,如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掃描儀等。在組裝一台PC機時,通常先將主機組裝好,再將外部設備與主機相連。在PC機的物理連接建立後,再安裝相應的操作係統,使得PC機能夠正常工作。

實驗一

PC機主機部件的組裝

一、實驗目的

1.了解PC機主機內部各部件的形態與功能。

2.掌握各部件之間的關係及安裝位置。

3.掌握PC機主機的安裝過程。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認識主機部件

PC機的主機通常是指主機箱及其內部所安裝的部件,這些部件包括主板、CPU、內存、硬盤、光驅、顯卡、聲卡、網卡以及電源、風扇、數據線等。

(1)主板

圖1.1 主板

主板在PC機中起著橋梁的作用,它提供各種插槽和接口,通過這些插槽和接口與其他硬件設備進行連接,如圖1.1所示。主板是PC機的中心樞紐,它性能的好壞將影響到整個PC機的總體性能。主板通常安裝在PC機主機箱的底板上,通過螺絲固定如圖1.1所示。

(2)CPU

CPU是PC機的控製和運算中心,它負責PC機中的各項計算和控製工作。目前,在PC機中主要使用由INTEL、AMD、VIA等公司生產的CPU。CPU通過引腳安裝在主板的CPU插座中,如圖1.2所示。由於CPU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很大,因此通常在CPU上安裝CPU風扇來進行散熱,避免CPU因為溫度過高而燒毀。

圖1.2 CPU及CPU插座

(3)內存

內存是PC機中的臨時存儲器,CPU與其他設備間的數據交換通過內存來中轉,因此內存容量的大小和運行的速度直接影響到PC機的總體性能。內存通常安放在主板上的內存插槽中,通過兩邊的卡簧固定。目前PC機中常用的內存類型有DDR、DDR2、DDR3。不同類型的內存所對應的插槽不同,不能交換使用,如圖1.3所示。

圖1.3 不同內存的區別

(4)硬盤

硬盤是PC機中的永久性存儲器,用來長期保存包括操作係統在內的各種軟件和數據,如圖1.4所示。目前,硬盤通常使用SATA、SATAII接口經數據線連接到主板上,同時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中。早期的硬盤也會使用IDE、SCSI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