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朋友們,您的右手邊這座雕梁畫棟、色彩豔麗的仿古牌落,就是中國第二曆史大館,原為明故宮武英殿的範圍。1421年隨著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了它作為王朝皇宮的使命。但集當時社會實力、最高智慧與精湛技術建造起來的作為南京皇權象征的南京明故宮卻達到了南京古代城市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巔峰,奠定了以後六百年南京城市發展的基石,甚至對今日南京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朋友們,明朝有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最長的城牆、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最偉大的航海家,還有與萬裏長城被西方人並列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金陵大報恩寺五彩琉璃塔。這些在曆史的長河中,耀眼奪目的光環至今仍讓我們深深為之驚歎!

遊客朋友,過了您右手邊的中山賓館這個路口,我們將繼續沿著這條東西走向素有“梧桐大道”之稱的中山東路到達下一個參觀景點,接下來的參觀時間留給在座的您靜靜欣賞,欣賞這座集厚重曆史和當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都城。

關鍵詞點擊中山東路1928年,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不久,就開始籌備將孫中山先生遺體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設委員會計劃修築一條迎陵大道,並將朝陽門改名為中山門。東起中山門,西至長江邊的中山碼頭,稱為中山路,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中山大道”。以鼓樓、新街口為節點,中山大道又分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三段,全長近13公裏,是南京第一條柏油馬路。

其中中山東路東西走向,西起新街口廣場,東至中山門,與西端相接的漢中路構成南京主城核心區的東西方向主軸線。長5公裏,寬40米的交通幹道,與洪武路、太平路、龍蟠中路、黃埔路、禦道街等幹道相交。

中山東路全路寬廣筆直,兩旁各有兩排高大的法國梧桐,鬱鬱蔥蔥,遮天蔽日。西段是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的一部分,道路兩側集中分布一批優秀的南京民國建築,例如中央飯店、中央醫院舊址(今南京軍區總醫院)、勵誌社舊址(今中山賓館)、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舊址(今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國立中央博物院舊址(今南京博物院)、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辦公樓舊址(今軍事檔案館)等,是南京重要的景觀道路。

1949年後,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為中山南路,包括中山東路在內的中山路構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中山大道被戲稱為“民國子午線”。

095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知識拓展明故宮明故宮,又稱南京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曆時二十餘年,占地麵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製為北京故宮所繼承,是北京故宮的藍本。現部分遺址位於今中山東路南北兩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處,遷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

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宮坐北向南,大體範圍東至今中山門,西至西安門,北至後宰門,南至瑞金路;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2012年11月,南京明代都城遺址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之一,與其餘八座城市遺產點聯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096文脈傳承篇賽項:2015年南京市第五屆導遊大賽選手:孫晨婷(三等獎)選送:高淳區旅遊局記憶凝結的一字街一個古鎮有一個古鎮的曆史,一條老街有一條老街的故事。走進高淳老街,仿佛穿越時光來到了千百年前,那身臨其境的畫麵,如同重彩濃墨般鋪灑開來。“有街就有市,有市必有街”,這是街市自古以來的定規。在這條僅僅一千多米長的淳溪老街上,可以看到生活留下的淳樸記憶,看到歲月磨滅不掉的古老印痕。

在高淳老街東端,有一組高大軒敞的清代建築,這便是有名的吳氏宗祠,吳氏宗祠前進戲樓,中進享堂,後進祭殿,置身其中,積厚流光,祖德流芳,仿佛體會到了宗祠孝祖尊親的本意。在這裏,不僅演繹著一個家族的興衰往事,同時,它也記錄了一個民族的偉大精神。1938年,陳毅同誌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東征抗日,司令部就設在高淳老街的吳氏宗祠,並揮毫寫下了《東征初抵高淳》的壯麗詩篇。看到紀念館中央的油畫,耳邊仿佛傳來了陣陣炮火聲,眼前就浮現出一幕幕新四軍堅持敵後抗戰,鐵績出真軍,威揚吳楚的畫麵。

其實,老街最有看頭的還是建築,說老街有特色也還是建築的特色,建築是曆史的符號,建築排列開來的長街已是傳統工藝的長廊。這裏,就不得不提高淳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時期商住樓——楊廳。他後來成為著名徽商楊道南先生的故居。楊道南先生是位開明紳士,他生前做過許多善事,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期間,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捐出了兩幢房屋,隻留下這一幢作為自己的居所,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楊廳,他這種愛國憂民的情懷至今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推門而入,楊廳那撲麵而來的氣息讓人感受到這其中蘊藏著多少幽深的故事。正堂的香幾茶案上擺放著福祿壽三星,東邊是一隻花瓶,西邊是一麵鏡子,東瓶西鏡——平平靜靜。東西兩側廂房分別是老爺、公子的臥室。樓上則是那時候足不出戶的楊家小姐的閨房,對鏡梳妝,繡花彈琴。別具匠心的房屋格局,幽靜雅致的深宅大院,還有那透過天井吹下來的盈盈清風,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古代大戶人家的生活起居。

土中潤筆,金石為罄;萬裏著書,歲月如歌。老街的老藝人們用他們精美的雙手,仿097高淳老街高淳老街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佛帶著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去觸摸曆史的印痕。曆史典故,花鳥魚蟲,湖光深色,那一個個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木雕,石雕,剪紙,讓我們忘掉現在,回到過去。駐足高淳老街,處處感受到文脈,商脈與建築藝術的緊密相連,這便使老街有了一番別樣的味道,這樣的味道是越品越濃烈,似有醇醪入口,酒香沁心的感覺!

關鍵詞點擊淳溪老街高淳老街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又稱淳溪老街,是高淳的商業中心,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稱。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曆史。

老街東西全長80米,寬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稱一字街。老街現存有314間店鋪,均為樓宇式雙層磚木結構,合麵式店房,上下二層,挑簷、鬥拱、垛、牆、橫桁、樓窗,風姿古樸,造型別致,多為明清所建,這些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被中外學者和遊客譽為“東方文明之縮影”、“古建築的藝術寶庫”。

老街原名正義街,辛亥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大街”。日軍侵占高淳後,改稱“和平街”。日本投降後,複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間,又將其更名為“東方紅大街”。1982年進行地名普查時,又重新複名“中山大街”。2012年,高淳老街入選“中國曆史文化名街”和“新金陵四十八景”。2013年2月,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批準高淳老街曆史文化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老街風景區主要有關王廟、高淳民俗館、楊廳、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館、新四軍駐高淳辦事處舊址、乾隆古井、耶穌教堂遺址等九處景點,以展現古老樸實的古建築藝術及蘊涵其間的豐富民俗文化為主。

知識拓展陳毅《東征初抵高淳》《東征初抵高淳》陳毅波光蕩漾水紋平,河汊溝渠縱複橫。扁舟容與人如畫,抗戰軍中味太平。

堤柳低垂晚照斜,農家夜飯話桑麻。兵船初過群疑寇。及見親人笑語嘩。

江東風物未曾諳,夢寐吳天廿載前。此日一帆憑顧盼,重山複水是江南。

蘆葦叢中任我行,星星漁火水中明。步哨呼覺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

(注:該詩1938年6月寫於高淳)098文脈傳承篇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王麗娟(優秀獎)選送:溧水區旅遊局蒲塘祠山廟會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家鄉——溧水。溧水是一座江南小城,低山連綿,河川環繞,山水交融,風景如畫。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溧水民俗——蒲塘橋廟會。

蒲塘橋廟會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曆史上傳承下來的大型祭祀活動,於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五至二十七舉行。明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下令江南地區建360座祠山大帝廟,以求神靈保佑百姓安居,五穀豐登。蒲塘祠山大帝廟就是這其中之一。

那祠山大帝又從何而來呢?他是三國時期的烏程侯張渤,曾在江南地區組織開挖溝渠,疏浚河道,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後在安徽廣德祠山去世,為紀念他,尊稱他為祠山大帝。

蒲塘橋廟會有嚴格的規定和程序,一般於農曆三月二十四晚上殺雞祭神,由頭首宣布整個出會的各項事宜,各村分別準備並各司其職。

出會要燒香開路。出發前,花籃隊、高蹺隊、拋叉隊及司鑼鼓、喇叭、旗牌的人員,包括善男信女都要依次來祠山大帝蒲塘祠山廟會廟拜神,祈求神仙的祝福和護佑。所有人員燒完香後,要在廟前依次列隊,然後出行。出行路線要走“火路”,所謂火路,就是神走的路。

再來就是整隊出行了。出行前,要放銃、鳴鑼敲鼓吹喇叭。

由三五名扮作小醜模099樣的人耍火流星在前蒲塘祠山廟會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開道。接著是蜈蚣旗5麵、彩旗200麵,大頭寶寶4人隨後。接著是拋叉隊,21人均赤膊上陣,一邊拋叉,一邊前行,之後是30人的高蹺隊。高蹺高5尺(約1.6米),裝扮成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及八仙等人物,接下來是20名少女組成的花籃隊伍,她們頭戴簪花,肩挑花籃,十分美麗。後麵又有大、小香亭2個,共32人,香亭為木製小亭,裏麵有用紅絲線捆紮著三根並生的青萵筍,寓意萬年長青。據說祠山大帝有兄弟三人,這並蒂萵筍又有團結一心的意思。萵筍有節,含有節節高的良好祝願。之後有神鼓2麵,和41人的燒拜香,他們個個著盛裝、手持燃香,隨著隊伍一邊前進一邊朝後麵轎中的菩薩頂禮膜拜。菩薩的轎子為16人抬的大轎,前麵是8人牌隊,牌子上書“肅靜”“迥避”等字樣。緊跟後麵的是14人全副鑾架隊,舉著刀、槍、棍、棒、戟等十八般兵器,十分威風。祠山大帝端坐轎中,頭戴官帽,身著蟒袍,威風凜凜。轎子後麵又有涼傘一頂,文明旗一麵,上書:“祠山大帝”四個大字。

蒲塘橋中間是祠山大帝的疆界,巡遊的隊伍一定要到橋中後才能折返下橋。

最後是唱大戲,出行隊伍來到萬年台之後,便依次解散,同時將菩薩所乘轎子置於戲台台前,意為請菩薩看戲。常演的劇目主要有《劉秀歸天》、《狸貓換太子》之類。唱戲要求做到“兩頭紅”,即頭天太陽落山前開演,一直演到次日太陽升起時為止。

三天大戲唱完後要掃台,先燃香敬神,放炮,轎子回到廟中,然後請菩薩上殿,再度放炮。

至此,廟會才真正結束。

朋友們,聽我介紹了祠山廟會,您是否已經對廟會心生向往?小王歡迎您和家人來我們溧水,吃大灶,逛廟會,敲鑼鼓,看大戲。3月26日,我在這裏等你哦!

關鍵詞點擊祠山大帝祠山大帝為蘇浙皖交界一帶信奉的道教神仙,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宗教活動。

祠山大帝名叫張渤,其父張秉,武陵人。在山澤間有仙女自願嫁他,並說“上帝以君家有功於吳,當世世血食於吳楚之地”。生子名渤,即為祠山大帝。據記載,祠山大帝塑全身站像,雙手持開山大斧。其神廟內匾額題“禹後一人”,因此推想祠山大帝是對湖地開山治水建有功勳,後人將其神化,立廟以祀。

在杭嘉湖一帶,還有祠山大帝吃凍肉一說,指的是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前後幾天會出現“祠山暴”,氣溫驟變,刮風下雨,或雨夾雪,甚至大雪紛飛,來勢突然且凶猛。據說,祠山大帝愛吃凍魚凍肉,他有風、雨、雪、火四個女兒,每逢這個時候,四個女兒爭著要給父親上壽。如果火姑娘一上門,便要與三姐妹爭吵,氣溫上升,凍肉也就吃不成了(或說人間要遭火災),所以祠山大帝不準她上門。而風、雨、雪三位姑娘參差或一齊來到,於是便有了“祠山暴”或所謂“貳月初八汛”。“祠山暴”的長短,以三位姑娘吃壽酒的天數而定,有三天四天的,最多不超過十二天。一般認為吃三天最好,吃十二天是“吃滿了”、“吃完了”,預示當年年景不佳。這些說法,其實也是對這一自然現象的推原解說。

100文脈傳承篇知識拓展溧水溧水是秦淮河的發源地,位於南京市中南部,具有水鄉風韻、田園風光、山地風貌的特點,有林地45萬畝,水麵25.5萬畝,耕地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3.56%,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東屏湖、中山湖等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是國家重要影視基地和農業科技基地,華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長三角地區製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集聚區,同時也是南京四大副城之一。

溧水區境內山丘起伏,具有獨到的農業自然資源,境內有2個農林場圃,有耕地46萬畝,山地38萬畝,水麵26萬畝,建有全國最大的黑莓有機食品試驗示範基地,有機產品全部出口,享譽世界;擁有江蘇省最大的蜂蜜出口、苧麻、山梔基地;以及省級波爾羊繁育基地和傅家邊農業科技園等。

101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魏琴(三等獎)選送:江寧區旅遊局佛教新遺產各位遊客,歡迎來到牛首山參觀遊覽。牛首山自古就是一座佛教名山,佛教至寶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在牛首山佛頂宮內的永久供奉,更是使得這裏聞名海內外。

您看,我們眼前的就是佛頂宮了。它是一座深坑建築,位於牛首山曾經的西峰位置上,當年,牛首山有東西兩峰,形似牛頭雙角,號稱天闕。然而在曆史上受到過兩次破壞,形成了礦坑。為供奉頂骨舍利,我們因地製宜在深坑中建造了這座宏偉的建築,補齊了天闕。

佛頂宮由大穹頂和小穹頂兩部分組成,如果從上空向下俯視,左邊紅色大穹頂就像一件飄逸的袈裟,袈裟是佛教僧尼在特定場合下穿著的法衣,佛教中說,穿上袈裟,可以讓人生羞恥心、斷貪念、去煩惱,一心向佛,廣種福田。所以袈裟也被稱為福田衣。在這裏,大穹頂象征佛教中的戒,就是戒律,告誡人們要守規範,生善心,行善事。

在我們的右手邊是小穹頂,小穹頂上方,金色部分就像佛祖頭頂高高隆起的肉髻。肉髻是佛陀六年苦修,通過戒定慧的修持所形成的,戒是戒律、規範,定指禪定,慧指智慧,大穹頂代表戒,小穹頂代表慧,由戒律達到禪定的狀態,再由禪定而獲得智慧。同時也是暗示佛頂骨舍利是佛陀智慧的結晶。

您再仔細看穹頂上方一個個凸出的三角體,它們就像是虔誠信眾們合十的雙手,而所有三角體頂端都朝向佛頂宮頂部正中間的位置,營造出了萬佛朝宗的盛景。金色的小穹頂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象征著佛光普照。

佛經中有“花開見佛性”的說法,您看,下方白色基座就是蓮花的造型。圍繞蓮花基座一圈有56扇飛天菩提門,每扇門上都有一組飛天,伴著歌舞供養諸佛菩薩。飛天手上捧著不同的鮮花和水果,佛教中講究因果輪回,佛經中說: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就是告誡我們平時要多種善因,這樣才可以獲得善果。

佛頂宮前方還有兩方淺淺的水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佛法如水,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所以這裏供水的目的也是讓人們擁有一顆清淨心、寬容心、至善心。

同時佛頂宮的影像倒映在水中,營造102佛頂宮禪境大觀出了禪水一色的意文脈傳承篇境。

縱觀整座建築,從2012年動工到現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這樣一座龐大的建築在礦坑中拔地而起,建造速度之快、難度之大,很難想象。我們克服了深坑建築沒有先例、淤泥層極厚、山體塌方等無數難題,建設過程中的創新甚至就申報了27項技術專利。當年佛祖成道,曆盡千辛萬苦,也許佛頂宮的修建過程也正是向佛陀這種鍥而不舍精神的學習和致敬!

今天的牛首山三寶俱全,吉祥殊勝。而其標誌——佛頂宮也和景區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再現當代建築藝術新景觀”的建設目標相契合。在“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梵音中,就讓我們走進佛頂宮去探尋佛的思想,領略建築的奇觀吧!

關鍵詞點擊佛頂骨舍利2007年初南京對大報恩寺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2008年7月考古人員在遺址發現一處地宮並出土一隻鐵函。根據其上碑文記載,這座地宮為北宋長幹寺地宮,距今已有997年,函內珍藏有阿育王塔、佛頂骨舍利等。2008年8月鐵函開啟,阿育王塔現身,並清理出大量文物。2009年5月阿育王塔開啟塔身。最為罕見的是,塔內分上下雙層安放有兩組金棺銀槨,佛頂骨舍利供奉其內。2010年6月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後被永久供奉於牛首山。

佛頂骨舍利是指佛祖頂骨火化後留下的舍利,全世界僅存一塊,是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形狀不規則,呈橢圓形,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表麵呈蜂巢狀孔洞,顏色黃白泛褐;在高像素的專業攝像機下可發現,蜂巢狀孔洞表麵嵌有大大小小、五色斑斕、熠熠生輝的舍利子,僅一麵就可見60餘粒。根據經典記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所以,舍利作為佛教聖物,受到特別的尊崇。而舍利中,以釋迦摩尼的真身舍利最為殊勝。

相傳釋迦牟尼涅槃後,遺體火化留下了八萬四千顆珠狀真身舍利子,還有沒有燒盡的遺骨殘片:如頭頂骨、指骨、牙齒。佛頂骨舍利,更可以說集“文物、聖物、寶物”於一身。

常人的頂骨是由數塊骨骼拚合而成的,中間有縫隙,佛的頂骨是堅實的一整塊,圓滿無縫,所以佛頂骨舍利是圓滿智慧的象征,至高無上。

可以說“世間僅存,當103世僅有”。佛頂骨舍利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知識拓展佛頂宮佛頂宮建築是國內首個建在廢棄礦坑內的大型公共建築項目。1937年到1958年期間,牛首山西峰遭到兩次破壞性的鐵礦開采,原有的西峰被破壞,形成一個60多米深的礦坑,利用這個礦坑修建佛頂宮,不但實現了生態修複,還巧妙完成了“補天闕”的設計理念,恢複了牛首山雙峰的格局。

佛頂宮建築項目,工程量大,建設難度高、速度快,在國內佛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當時花了大半年時間做基礎性工作,如30台抽水機抽水,10餘台挖掘機清理淤泥,兩側山坡打下500多根防滑樁,固定山體的錨索連起來有160公裏。如此浩大的工程聚集了幾十家施工服務團隊、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力量,他們精心策劃、科學組織、全力以赴,完成了這項傳世之作、極品工程。目前已申報了27項技術專利,有16項獲得授權,並積極申報魯班獎。

佛頂宮高89.3米,建築麵積為13.6萬平方米,相當於19個足球場的大小。共有九層,地上三層、地下六層,佛頂骨舍利長期安奉在地下六層。

佛頂宮建築外觀分為大穹頂和小穹頂兩個部分。小穹頂造型像佛祖發髻,象征著智慧。

小穹頂上麵每一個三角體的構件就像佛祖雙手合十的造型,寓意萬千信眾對佛祖的供養。

遠看小穹頂上方像一顆摩尼寶珠,下方是由56扇飛天菩提門組成的蓮花寶座,上下輝映,體現“蓮花托珍寶”的神聖意象。大穹頂全長220米,造型像佛祖袈裟,覆蓋在小穹頂上方,寓意袈裟護持舍利聖物。大穹頂的材質是曲麵鋁合金,安裝難度非常大,采用高空散裝、成片吊裝、曲麵滑移技術,其中曲麵整體滑移技術在全世界首次采用,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104文脈傳承篇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扶夢遙(優秀獎)選送:溧水區旅遊局駱山大龍神州喜慶降圖騰,落地蟠龍舞正興。萬戶千家迎盛世,人潮若海浪層層。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征。千百年來,作為龍崇拜的感性表達之一,舞龍這一具有中國風情的運動從未駐足。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駱山大龍。

駱山大龍起源於明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是溧水地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

它的興起與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舞龍的時間一般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正月十八。此時,正值冬季枯水季節,有大片湖灘可以利用,當地百姓依賴石臼湖為生,新年來臨時,則在湖灘上載歌載舞、龍舞盤旋,以降魔除妖,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平安。

舞龍主要分為跳珠、跳龍、跳雲三部分。

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麵引導龍首前行。掌珠人手持火紅龍珠,百般引誘挑逗,大龍在掌珠人的引導下,高低起伏,進行各種表演。

跳龍:因龍身巨大,跳龍人需分作兩隊,一隊跳龍,一隊則稍事休息,兩隊交替上陣,輪番表演。其陣式有巨龍擺尾、一字長蛇陣、盤旋陣等。

跳雲:由66名8歲至12歲男童表演。他們身著彩衣、彩帽、腳穿繡鞋,每人分別手持兩塊繪有雲彩的雲板。他們在龍身圍起的空場中進行表演,分為圖陣和字陣兩種。有“雙龍出水”、“滿天星”、“五角形”等各種陣式,以表達美好的願望和祝福。

屆時,偌大湖灘上旗幟招展,火銃、喇叭聲不斷,兒童打扮得花團錦簇,白色巨龍在湖灘上盤旋,一時人潮湧動,觀者如堵,場麵十分壯觀。

駱山大龍的製作工藝相當講究,主要步驟有紮製龍身骨架、糊紙、彩繪等。龍頭高2.3米,寬2.2米,龍身共24節,每節長2.8米,整個大龍體長將近百米,號稱“江南第一大龍”。龍頭上還要紮製108將,有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有楊宗保、105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間傳駱山大龍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奇的英雄人物。表演時,龍尾處還需接出一截長約10米的粗繩,由十來位精壯後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大龍紮製完成以後,要到臘月二十四起草時再行開光。此外,還需製作龍旗、彩旗、大小燈籠以及喇叭、馬蹄炮駱山大龍等。第二大類為製作雲板和彩繡。雲板共66麵,用竹篾紮製輪廓,用蠟光紙、金紙及各色彩紙糊製,上麵繪有雲形圖案。彩繡分為製作頭飾、繡衣及繡花等。這是村中婦女們顯示手藝的時候,所以她們要拿出平生本領,將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團錦簇,各個不同。

駱山大龍興起後,在溧水、高淳等周邊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臘月正月到駱山看龍”成為一種大眾文化娛樂活動。人們還利用這一機會走親訪友,密切感情,增進交流。駱山大龍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舞起來,嗨起來,炫起來!

關鍵詞點擊舞龍舞龍,是一種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因舞蹈者持中國傳說中的龍形道具而得名。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遊戲,含有穿,騰,躍,翻,滾,戲,纏等動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等內容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

龍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的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並把它看做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時,便舞龍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龍驅蟲。龍舞曆史悠久,漢代已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龍舞。據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當時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龍,夏舞赤龍和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每條龍都有數丈長,每次5~9條龍同舞。所以舞龍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祈求平安和豐收的民俗文化。

舞龍能受到如此的喜愛,與它的群眾性、娛樂性是分不開的,民間傳說:“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歲耍小龍,青年壯年舞大龍。”耍龍的時候,少則一兩個人,多則上百人舞一條大龍。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裏舞,所以“火龍”又有一個名稱叫“龍燈”。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著巨龍在雲燈裏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麵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好不熱鬧!

106文脈傳承篇知識拓展石臼湖石臼湖是安徽省與江蘇省的界湖,又名北湖,麵積207.65平方公裏,是由古丹陽湖分化而成的。古丹陽湖原為江南著名的大澤,大致成湖於二三百萬年前,麵積約4000平方公裏。

約在春秋前期,古丹陽湖逐步解體,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石臼湖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物產資源,其中以“三珍”為代表,就是銀魚、螃蟹、野鴨。石臼湖被人們讚譽為“日出一鬥金,夜出一鬥銀”。

石臼湖是一個美麗的湖泊。自古以來,尤其自明以來,詩人們對它歌詠不斷,為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宋代詩人楊萬裏《圩丁詞十首》:“年年三月桃花水,如律流歸石臼湖。”不僅寫石臼湖的風景,而且描寫了石臼湖邊築圩的盛況。高淳明正德教諭幹鳳《石臼湖》詩描寫晚泊石臼湖景象:“幾葉回舟動暝煙,一聲欸乃動江天。菰蒲淺處從棲泊,吹笛船頭人未眠。”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暢遊當塗石臼湖後,曾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來讚美它,“湖與元氣運,煙波浩難止,龜遊蓮葉上,魚戲蘆花裏。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品讀這一首首詩歌,能夠使我們在領略藝術之美的同時,也從藝術的角度引領我們認識石臼湖,從而使我們眼中的石臼湖更多了一份文化氣息,人們將石臼湖的風采用四個極富詩意的字來形容——“石臼漁歌”,它不僅是溧水新十景之一,也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107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魯傑(優秀獎)選送:鼓樓區旅遊局南京白局的前世今生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南京!說起南京這座城市她有很多的標誌性名片,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南京白局,無疑是這眾多名片當中最特別的一張。

白局起源於六合農村吹打班子,成長於織錦的機房,是南京地區土生土長的一種曲藝形式,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白局的表演形式類似於相聲,少至1-2人,多至3-5人,說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則是民間俚曲,通俗易懂,韻味淳樸,生動詼諧,是一種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南京白局濃縮保留了最具代表性的江南說唱曲牌,它的興衰榮辱與江南手工製造業的命運起落有著緊密、直接的關聯。

可以說南京白局是不折不扣勞動創造藝術的一個典型代表。明代初期,南京是京師,是國都,中後期是留都。這一時期南京雲錦織造業達到了最鼎盛時期,而雲錦織造工的勞動和生活是非常艱辛的。要織成一幅雲錦需要2名工人花一年至數年的功夫才可以完成。

織機高達3米左右,頂上坐一名工人稱為曳花工,下麵坐一名工人稱為織手。這是一項要求很高的技術活,而且枯燥乏味,為了打發調劑單調難捱的織錦生涯,織錦房的工人們開始自娛自樂唱一些小曲、方言調子,說身邊的生活,講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傾吐心中的鬱悶,宣泄對封建統治的不滿,用土語描摹痛苦的生活,題材多半輕鬆、詼諧,偶爾也有時事段子。

其中在《機房苦》中唱道:“三萬六千錦緞,老板要七天完成,怎奈我疼痛一天隻能織上幾十個,那個叫投機的老板還要天天催生活。”因為是地地道道的南京味,很快便得108南京白局文脈傳承篇到廣大市民的親近,引起了廣泛的反響。隨後傳入到了酒樓、茶館、澡堂、理發店等。以後又分出了不取報酬隻是白白招待的白局以及收取報酬的紅局。就這樣幾代織錦工人口口相傳下來的南京白局得以傳播開來。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八旗包衣曹氏家族的曹寅主管江寧織造,清宮的龍袍就是雲錦房織造的,製作精細、工藝複雜,因此有“寸錦寸金”的說法。此時的南京雲錦業又步入一個鼎盛時期,與此同時南京白局也創作出更多的段子。

所唱的曲子在原先的基礎上融入了彈唱曲調,更加豐富多彩。

清亡後,封建皇族被推翻,民國時期連年戰亂,織錦業也在一片戰亂中迅速衰落,直到解放前期,南京雲錦業瀕臨滅亡,南京白局也麵臨失傳的局麵。如今,南京白局在一批老藝術家們的帶領下,在艱難的傳承當中謀求發展,2008年6月7日,南京白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觀看南京白局在表演的時候,用純正的南京話,配以江南絲竹和碟、筷等特色伴奏樂器來進行表演。唱段的內容有金陵美景、秦淮美食、曆史人文、節慶民俗,方言俚語等我們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包含其中,所以南京白局也被喻為南京文化的百科全書。在著名景點夫子廟、甘熙故居、雲錦博物館等都可以欣賞到這樣的表演。

白局唱:(諸位雅士若有幸,金粉之地走一遭)最後,感謝大家!

關鍵詞點擊南京白局“白局”一詞,顧名思義,因演唱者不取報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區的古老曲種,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調”是白局的古腔本調,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形成於元朝末期的雲錦織機房,盛衰隨著南京織錦業的發展變化而起落,是一種極具濃鬱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說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話,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調,揉進了南京秦淮歌妓彈唱的曲調,因其曲種收調眾多,唱腔豐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稱。

白局屬於聯曲體說唱藝術,白局曲牌大多來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調,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絲竹樂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盤、酒盅等特色打擊道具,表演起來十分生動有趣。白局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內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曆史傳說、節慶民俗、方言俚語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麵麵,極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譽為南京民間文化百科全書,對於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風俗有很大的曆史貢獻。

南京白局是舊時南京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老南京的“方言倉庫”,其語言表現詼諧幽默、表演形式經典獨特,對研究南京語言的曆史流變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南京白局代表性傳承人徐春華老師曾經說過:百姓的話講百姓的故事,白局之所以能流傳幾百年,就因為老百姓喜歡它,它才能流傳。2007年南京白局被列為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9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知識拓展南京雲錦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至今已有千年的曆史。南京雲錦與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南京雲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是南京工藝“三寶”之首。南京雲錦配色多達十八種,運用“色暈”層層推出主花,富麗典雅、質地堅實、花紋渾厚優美、色彩濃豔莊重,大量使用金線,形成金碧輝煌的獨特風格。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曆代織錦工藝藝術之大成,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因其獨特的手工織錦技藝,被專家稱作“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裏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2009年9月30日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京雲錦110文脈傳承篇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吳林(優秀獎)選送:南京金陵翻譯導遊服務有限公司詩話金陵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一首詩便是一座城!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導遊吳林,歡迎您的到來。

南京,一座古都,一座帝都,一座曾經的殤城,一座現代化的都市。早在三十萬年前,即有湯山猿人在此繁衍生息,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居住。兩千五百年前就有王朝在此建立城池,一千七百年前始有政權在此建都。自三國孫權而起,先後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在此更迭,史稱“六朝時代”。而後又有南唐、明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四個政權在此定都,故稱“六朝古都,十朝都會”。而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更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在此駐足流連,寫下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翻開曆史的篇章,和您一同詩話金陵遊!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金陵城內鳳凰山寫的一首《登金陵鳳凰台》,而“金陵”便是南京最古老的名稱之一,它源自楚威王當年埋金以鎮王氣。自金陵之後又有建業、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多個稱謂,而南京之稱則是源自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曾欲遷都開封,定開封為北京,應天為南京,由此一直傳承至今。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一邊吟誦此詩,一邊觸摸著鬼臉城的滄桑,我們仿佛能聽到劉禹錫在石頭城的那聲聲歎息,山猶在,月如舊,可詩人所處的大唐卻已然國運衰微,風雨飄搖,盛世持久的唐朝也沒能逃脫曆史興替的規律。其實,在金陵建都的六朝也都曾繁華一時,但最終都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了極深的曆史教訓。我們也將隨著劉禹錫的腳步,一同追尋曆史給南京城鐫刻的又一個印記。

“朱雀橋邊野草花,111烏衣巷口夕獅子山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樣是劉夢得的借古抒懷,寥寥數字,言有盡而意無窮,道得盡的金陵景色,道不盡的世事無常、人生多變。今者讀來,也常常如同白居易一樣:掉頭苦吟,歎賞良久。順便去古泮池旁追尋一下曾經的朗朗書聲與“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一起踏上華美的秦淮畫舫,感受朱自清筆下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品八絕味道,賞十裏秦淮,聽秦淮八豔的故事……當然,還要到長幹橋頭去品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悲歡;佇立中華門上,目睹80年前的戰火痕跡,感傷曾經的家國屈辱。回顧600年前的百萬軍民建大城的鼎沸,而眼前煥然一新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正綻放著七彩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世界第七大奇跡的故事,它飽含著南京人對盛世的歌頌與讚美!

“天下初歸帝王手,恩威欲假閱江樓。豈無畫棟連峰起,漫有滄波接壤流。”浩蕩的大江片刻不停的向東奔流,雄壯的獅子山見證著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真是“一江奔海萬千裏,兩記呼樓六百年”。登樓俯瞰鋼鐵巨龍飛架南北,恒古天塹變通途,遙望鍾山風雨,憶百萬雄師過江……厚重的曆史造就了金陵的滄桑與雄渾,燦爛的詩篇濃縮著南京的柔情與秀美,讓我們一起詩話遊金陵吧!

關鍵詞點擊十朝都會南京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曆史遺存。“十朝都會”是南京的雅稱,自公元229年起,先後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先後在南京定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282年改建鄴)。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今南京圖書館和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經濟發達,文化繁盛,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南京在“四大古都”中具有鮮明的特色。

唐亡後,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建城邑。北方中國戰火不斷,而自楊吳始,70多年境內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秦淮河兩岸集市興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都開一代之風。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慶,改為應天府。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曆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上第一大都城城垣。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建都11年。1912年元旦,11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文脈傳承篇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知識拓展獅子山獅子山,瀕臨長江,與南京長江大橋相望,占地14公頃、周長2公裏。早在清末年間就有“獅嶺雄觀”之美譽,被稱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公元317年,晉元帝司馬睿初渡長江,見此嶺似北方的盧龍寨,遂賜名“盧龍山”。

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山指揮伏兵八萬,大敗勁敵陳友諒四十萬軍隊,為大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礎。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朱元璋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將盧龍山改名為獅子山,並下詔建造閱江樓。又命眾文臣每人各寫一篇《閱江樓記》,其中以大學士宋濂所寫為最佳,後被選入《古文觀止》。六百餘年來,雖有兩篇《閱江樓記》流傳於世,但因各種原因,終未建成。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建成,結束了“有記無樓”六百多年的曆史。

獅子山風景區,以獅子山為中心,包括山巔、山坡、山麓及其周圍的一係列人文景觀。

具體來說,即以“閱江樓”為主要標誌,山巔有孫中山觀江亭、古炮台遺址、度假村;山坡有徐達將軍廟、玩鹹亭、獅字林碑刻;山麓有靜海寺、三宿岩、儀鳳門和天妃宮碑;附近還有繡球公園、小桃園、渡江勝利紀念館、八字山、江南水師學堂遺址、孫津川故居、太平軍破城處等景點。

113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許葉青(二等獎)選送:秦淮區旅遊局堂中玉帶賜功臣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南京市博物館參觀遊覽。這裏不但有著豐富而珍貴的館藏,而且還擔負著南京地區地下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現在,您所看到的這組明朝帶板,正是博物館考古工作的成果。

帶板就是我們俗稱的腰帶。自黃帝“垂衣冠而天下治”開始,服飾就成為了中華文化文明的標誌。而帶板作為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人身份、地位和審美品位的標誌。從先秦開始,就有束大帶和革帶的現象。到了明朝,不同帶板在紋飾和質地上更是有了明確規定。

您先請看這副最能體現等級、地位區別功能的帶板——“透雕雲龍紋金鑲玉帶”。它於1970年在南京中央門外汪興祖墓中出土。汪興祖是明初開國名將,功勳卓著,在攻略四川的戰鬥中被飛石擊中陣亡,被追封為東勝侯。他的隨葬品眾多,最重要的就是這副玉帶了。

玉帶共十四塊,用純潔滋潤、白如凝脂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采用鏤空雕法雕琢出靈芝狀祥雲和穿越於雲層間的五爪龍,層次分明,形製特殊,用金托鑲包的方法,更顯得異常精美。

明朝規定,一品以上入閣者,大學士直至帝後才可用玉帶,而且紋樣上也十分講究,按照慣例隻有帝後和重要的皇族成員才可使用“五爪龍紋”。在功臣玉帶中出現此種紋飾,實屬少見,這也是迄今為止,所見明代官員中最高規格的賜授玉帶。由此可見,墓主人的尊貴。

玉帶不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時代審美意趣的體現。您再看這副秋葵紋玉帶板,它於1977年出土於南京太平門外徐甫墓。這組純玉帶板共20塊,青白玉質地純淨潤澤,鏤雕的秋葵紋是明代帶板中常見的紋飾。您看,秋葵葉、花蕾和枝條分布有序,排列整齊又不失靈動。此種紋飾寓意吉祥,不僅在帶板中,在明代的瓷器、絲織品中也經常出現,代表了這一時期的審美風尚。

帶板還是明代高超手工藝水平的標誌。您現在看到的這副“雲龍紋金帶板”,於1987年出土於太平門外明代墓葬中,墓主人是誰,至今還是一個謎。這副帶板,由十二塊金板組成,以四爪蟒作為主要紋飾,耀眼奪目。您也許會問,這足金這麼重,佩戴在腰間豈不是很114玉帶累贅?其實,整組帶板使文脈傳承篇用的是黃金薄片錘揲工藝。工匠將薄薄的金葉在簪花膠板上捶打出紋飾,每一片帶片中間其實都是空心的,看似沉重,實則輕巧,便於佩戴。它是黃金錘揲工藝的經典之作,代表著明朝雕刻藝術的高超水平。

堂中玉帶賜功臣,一組帶板讓我們了解了明代的等級製度和審美特點,欣賞到了無與倫比的卓絕工藝。600多年前南京作為大明帝都的輝煌風采,仿佛也變得不再陌生而遙遠。

讓我們繼續“博物館之旅”,去發現更多的驚喜吧!

關鍵詞點擊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是一座綜合性曆史藝術類博物館,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館,國家重點博物館之一,是江蘇省、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她的前身是建國初期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78年南京市博物館正式掛牌。南京市博物館擔負著南京地區的地下遺址和古墓葬的考古發掘調查,文物的保護,藏品的征集與保管,以豐富的文物、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為基礎,展示南京在中國各個曆史發展階段的發展的軌跡,重點展示南京古都曆史文化的成就。

南京市博物館所處的朝天宮是江南地區建築等級最高、麵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之名,係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詔親賜,取“朝拜上天”之意。

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占地麵積約四萬平方米。

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所在的冶山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修築的冶城所在地,是南京主城的發源地之一,之後曆經滄桑,或為寺院,或為道觀,或為學宮。明朝時期,朝天宮是朝廷舉行盛典前練習禮儀的場所,以及官僚子弟襲封前學習朝見天子禮儀的地方。清同治年間,在原址上改建,從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南京朝天宮辟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1956年朝天宮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辟為南京市博物館,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朝天宮115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知識拓展汪興祖汪興祖(1338—1371年),今安徽巢湖人,明朝初期軍事人物。汪興祖跟隨朱元璋攻破安慶、江州、南昌等地,大敗張士誠部隊。因在涇江口擊敗陳友諒部隊,升任湖廣行省參政。接著跟隨大軍平定武昌、廬州,升任大都督府僉事。隨後跟徐達下淮東、浙西等地,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大軍北征,攻破徐州等地,招降元參政陳璧五萬餘人。孔子五十六世孫孔希舉親臨軍營,汪興祖重禮招待。當時兗東各縣知道此事後,紛紛投靠明軍,於是順利拿下濟寧、濟南。

洪武元年,汪興祖以都督兼右率府使身份,進攻樂安,攻克汴梁、洛陽等地。後跟隨徐達進攻德州、元大都。之後攻下永平、大同等地,任晉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僉事。

在與傅友德進攻四川時被飛石擊中身亡,享年三十有四,被封為東勝侯。

1970年10月由南京市文管會在南京中央門外一小土山南麓,西距張家窪0.5公裏,南距中央門2.5公裏,清理發掘了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墓上封土外貌呈長條形土墩,南北長15米、東西寬l0米、高約4米。該墓為長方形閣樓式券頂磚室結構。墓室分上下兩層,每層又間隔成前後兩室。下層為平頂式(石板鋪頂),內部均仿木建築結構,用磚瓦作出柱、仿、鬥拱等飾物,高2.15米、寬2.90米、前室長4.00米、後室長3.90米,上層為券頂式,高2.36米,前後兩室的長寬與下層相同。

汪興祖墓出土文物有宋、元官窯和哥窯瓷、金器、銀器和鑲金托雲龍紋玉帶。這副玉帶共十四塊,是用純潔滋潤、白如凝脂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玉帶采用鏤空雕法雕琢出靈芝狀祥雲和穿越於雲層間的五爪龍,層次分明,做工精細,形製特殊,紋飾精美,飽滿而不失玲瓏,留有宋元時期的玉雕遺風,玉帶用金托鑲包,顯得異常精美,堪稱中國古代玉雕工藝之傑作。這是迄今為止,所見明代職官最高規格的賜授玉帶。

116文脈傳承篇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遊大賽選手:高婷(優秀獎)選送:江蘇省中旅旅行社江南佛寺半部史,虛實琉璃兩座瓷各位遊客,歡迎來到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它是目前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廟遺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的這兩句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在這裏。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大報恩寺塔權在此建立“江南首寺”建初寺,這裏成為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中國第二座寺廟。宋時,這裏改稱為“長幹寺”,後毀於戰火;明代,朱棣為紀念生母,在原址重建寺廟,取名“大報恩寺”。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遺址公園為2007年重建,2015年年底對外開放。

我們眼前的這座九層八麵的佛塔就是複建的大報恩寺琉璃塔。當年,鄭和帶領著數萬海軍官兵參與了琉璃寶塔的修建,並親手栽種下從海外帶回的“五穀神樹”,以祈求五穀豐登。寶塔曆時十九年完工,通體琉璃、雄偉壯觀,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每當暮色來臨之時,琉璃塔上就會點燃144盞如火炬般明亮的煹燈,無論是月落星稀還是風雨如注,人們都能夠看見這座高塔上徹夜不熄的燈光。雖然朱棣在寺塔竣工之前就離開人世,沒能完成為逝去的母親點亮塔燈的心願,但這座寺塔卻照亮了年邁的鄭和最後一次遠航的道路。

這座寶塔在曆史上的地位就此奠定,被視為中國的象征,甚至將其譽為“中世紀第七大奇跡”,安徒生也在童話裏動情地描述那座掛滿風鈴的“東方瓷塔”。你也許要問,為什麼現在的寶塔不按原塔複建呢?原來複建時考古人員在此處還發現了宋代長幹塔地宮,為了保護千年地宮遺址,通過專家多次論證,最終決定在遺址上以輕質材料建造新塔。

大家請看,新塔高度93.157米,四組鋼管斜梁跨越遺址上空,地梁落腳點位於原來塔基遺址的外側,形成“覆缽型”新地宮,在原有地宮遺址上營造出新的聖物奉安與瞻禮空間,既減少了對遺址的擾動,又起到了保護地宮的作用。新塔九層至屋頂攢尖有20米的通高空間,屋頂透明,雲中佛殿懸浮於九層環廊之上,形成淩空的禮佛空間,光明大放,心清氣爽。此外在材料上,新塔也技藝高超,在塔翼部分,外側采用超白玻璃包封,內側對玻璃進行圖案蝕刻、手工上釉,高溫燒製,將當代玻璃工藝技術發揮到了極致,呈現琉光塔影。

夜晚則利用智能燈光及遠射投影,再現夢幻般的琉璃佛光。

江南佛寺半部史,虛實琉璃兩座瓷。如今,每當塔上風鈴搖曳,撒下清脆空響,我們117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仿佛還能看到那棵“五穀神樹”,還能聽到那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祈禱。塔上的璀璨燈火依舊在每天夜裏點亮,化作盞盞心燈,照亮遊子遠航的路,照亮心靈回家的路。

關鍵詞點擊大報恩寺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北鄰外秦淮河和中華門城堡,南接雨花台,東至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整體坐東朝西。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是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穀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下轄百寺。六朝時期,因為這片區域被稱為長幹裏,所以更名為長幹寺;到了宋代,因改年號為天禧,又更名為天禧寺;元代,被稱作慈恩旌忠教寺;明清兩朝統稱為大報恩寺。太平天國期間,大報恩寺不幸毀於戰火。

2007年開始,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對遺址北區進行了4年的考古發掘,發掘出的大報恩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譽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

2011年,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底,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開放。整個遺址公園占地麵積約200畝,其中一期為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核心區,包括遺址保護、佛教文化博物館群、大報恩塔等。二期為建初寺、重譯樓及明文化商業街區,正在建設中。

為保護千年遺址,傳承中華文明,整體景區定位為大報恩聖地,園區以“遺址奇觀、千年佛光、報恩聖地”為特色,包括九大奇觀,即千年佛光、遺址奇觀、舍利地宮、大報恩塔、聖跡博覽、實景演出、江南首寺、報恩講壇、明街明風。報恩聖地不僅是博覽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的殿堂,更是遊客信眾朝拜的聖地,體驗報恩文化的精神家園。

知識拓展五穀樹五穀樹,原名雪柳,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枝條上開出雪白的繁花。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果樹形如稻麥黍穀稗,由此得名。明代周暉《金陵瑣事》載:五穀樹,“有二株,一在皇城內,一在報恩寺,不但結子如五穀,亦有如魚蟹之形者。乃三寶太監西洋取來之物”。

五穀樹為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植物,其果實形狀能夠預測五穀收成。當年鄭和帶回來兩棵,一棵種植在明故宮內,一棵種植在南京大報恩寺。

這棵古樹的葉子乍看仿佛榆樹葉子,然而其後結出年年形狀各異的果實。它的果實形狀一年一變,各不相同:有時像稻穀,有時似高粱,有時如玉米,有時則又仿佛小麥、小米之類的穀物,甚至還有像魚、像蝦的。由於此樹的結實形似五穀,所以當地人們都叫它“五穀樹”。當年,五穀樹植入大報恩寺後,引發南京城轟動,萬人空巷,競相觀賞,與被西方人譽為中古世紀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大報恩寺琉璃塔一道,成為南京城一景。可以說,五穀樹是鄭和為大報恩寺做出的又一貢獻。

118現在大報恩寺的五棵五穀樹,由鹽城張永亮先生於2016年8月2日捐贈。

文脈傳承篇賽項:2010年全國第一屆導遊大賽選手:李文瑾(二等獎)選送:南京總統府景區TheGateTowerofthePresidentialPalaceMydearfriends,welcometothePresidentialPalaceinNanjing.

ThepresentPresidentialPalaceinNanjingdelightsvisitorsfromhomeandabroad.Sincetheopeningofthepalacetothepublic,therehasbeenabigincreaseinthenumberofvisitors,butintheolddays,itwasaforbiddenregiontocivilians.ItwassuccessivelyimperialpalaceintheSix-Dynasty,PrinceHan’sresidenceintheMingDynasty,governor-general’sofficialresidenceofJiangnanandJiangxiprovincesintheQingDynastyandHeavenlyKing’sPalacein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Withoutauthorization,civilianswhowentintothepalacewouldbeseverelypunished.Asweallknow,herewastheNationalGovernmentandthenthePresidentialGovernmentintheRepublicofChinaperiod.TillMatch2003,theentireancientbuildingcomplexwasopenedtothepublicasahistoricalsite.Nowadays,itisoneoftheunitsofCulturalandHistoricalRelicsunderStateProtectionandoneofthetopNationalTouristAreas(listedasgrade4a).Besides,itisalsothelargestmuseumofmodernChinesehistoryinChinaatthepresenttime.Today,beforeyouvisitthePresidentialPalace,thefirststructuregreetingyoureyesisdefinitelythegatetower.Now,I’dliketosharewithyousomestoriesaboutit.In1853,thearmyofpeasantuprisingundertheleadershipofHongXiuquantookoverNanjingandestablishedtheirownregimeknownas“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Theyturnedthegovernor-general’sofficialresidenceofJiangnanandJiangxiprovincesintothepalaceofHeavenlyKingdom.Ontheformersiteoftheoutergate,the“ShengtianGate”waserected.Butitwasdemolishedveryquicklyafterthedefeatof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troopsandtheoutergatewasrebuilt.Thegatetowerweseenowadayswasbuiltbythenationalgovernmentin1929.Thetwoandahalfstoriedstructurewascharacterizedbyitswesternstyle.Atraditionalparapetwasaddedtoitstopandaflagpolewaserectedatthecenteroftheroof.BelowthereareeightioniccolumnsinancientGreekstyle.Betweenthecolumnstherearethreearchedentrances,eachwithtwoirondoors.

ItwassaidthatthefourChinesecharacters“GuominZhengfu”onthenewlybuiltgatetowerwerewrittenbyTanYankai,thefirstchairmanofthenationalgovernment.InMay1948,afterChiangkai-shekwaselectedasthepresidentoftheRepublicofChina,thefourcharacterswerereplacedbythethreeChinesecharacters“Zongtongfu”.SomepeoplesaythattheywerewrittenbythefamouscalligrapherZhouZhongyuewhileothersarguethattheywerecollectedfromthehandwritingofTanYankai,whohadalreadydiedatthattime.

On21April1949,ZhuDe,CommanderinchiefofthePeople’sLiberationArmy,issued119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theorder:“TofightacrosstheYangtzeRiverandliberateallofChina.”thePLAoccupiedthePresidentialPalaceintheearlyhoursof24thApril1949.Theyraisedthefirstcommunistredflagontheroofofthegatetowerandcelebratedtheirvictory.Sointhissense,thegatetowermarkedtheendoftheoldtimesandthebeginningofanewerainmodernChinesehistory.

AlthoughthecompoundofthePresidentialPalacewasoccupiedbymanydifferentorganizationsastimewentby,thegatetowerhasremainedunchangedonthewholefrom1929tothepresent.Thegatetowerisawitness,anditwitnessedthemostsignificantchangesoverhundredsofyears.Manyyearsago,thepatrioticstudentsgatheredhere,andtheyentreatthegovernmenttofightagainstJapaneseaggressiontosaveournation,butnowadaysweonlyseethesmilingfacesoftourists.Itrecordsthehistory,andmoreimportantly,itenlightensthefuture!

That’sall,thankyouforyourtime!

關鍵詞點擊總統府門樓總統府門樓的原址,為清兩江總督署頭門,太平天國時建天朝宮殿“真神榮光門”,又稱“皇天門”或“鳳門”。

總統府門樓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後將此門拆毀,重建兩江總督署大門。國民政府成立後,於1929年新建了這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建築。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日軍在大門前舉行了入城式,並在門側懸掛第十六師團部木牌。

120繼而為“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及汪偽政府監察院等機構的大門。

文脈傳承篇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仍為國民政府大門。1948年5月“行憲國大”召開,主席改稱“總統”,即將“國民政府”換嵌“總統府”三字。直至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將紅旗插上總統府的門樓。

知識拓展譚延闓譚延闓(1880—1930),字組庵,號無畏、切齋。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陳三立、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譚延闓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1930年9月22日,病逝於南京。去世後,民國政府為其舉行國葬。譚延闓有“近代顏書大家”之稱,著述有《組庵詩集》等,其精於美食,為組庵湘菜創始人。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闓為介紹人。

121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6年第二屆全國海上絲綢之路導遊員邀請賽選手:欒辰穎(二等獎)選送:六合區旅遊局TheAncientPagodawithNewAppearanceandMagnificenceHello,mydearfriends.WelcometothenewiconofNanjing—theGiantBao’enTemple,thegreatest,largestandmostwell-preservedancienttemplesiteinChina.In1412,EmperorZhuDi,thethirdemperoroftheMingDynasty,hadthis“GiantBao’enTemple”constructedhereinmemoryofhismother.Itwasmagnificentandsplendid.However,in1854,thetemplewascompletelydamagedbywarbetweentheQingDynastygovernmentandTaipingHeavenlyKingdom.Whatapity!Thetempleweseerightnowwasreconstructedin2007,anditwasopentothepublicattheendof2015.

Look,thenine-storeypagodaof8sidesisthereconstructedglazedpagodaofGiantBao’enTemple.Inancienttime,thesupervisorofconstructionforthistempleisZhengHe,theherowhostartedthe“SilkRoadontheSea”.Inordertoguaranteeconstructionqualityandreducethetime,thousandsofnavysoldiersdevotedthemselvestothetempleconstruction,undertheleadershipofZhengHe.After19years,thepagodawasfinallycompleted.Withglazedtilesallaround,thetemplelookedmagnificentandsplendid,beingregardedastheNo.1Pagodaintheworld.Itisrecordedthatamagic“HolyTreeofFiveGrains”wasplantedherebyZhengHehimself.Asasymboloffriendship,thetree,wasthegiftofferedtoZhengHebypeopleinsoutheastAsia,andwascarriedbackthroughthesilkroadonthesea.Whennightcomes,144torch-likelightswouldbeilluminated.Therefore,whatevertheweatheris,wecouldseethelightonthepagodaatnight.EmperorZhudihaddiedbeforetheconstructionwascompleted,unabletorealizehiswilltolightenthepagodalightforhismother.However,thepagodalightdirectedZhengHeforhisseventhnavigationtosoutheastAsia,whichwashislastone.WeallknowthatZhengHepassedawayinSoutheastAsia.Itissaidthathestilllookedbacktowherethepagodawaslocatedforlongbeforehisdeath.

ThepagodagotworldfamousbecauseofZhengHe,beingconsideredasthesymbolofChina.TogetherwithColosseum,TombofAlexandertheGreat,andtheLeaningTowerofPisa,itwasregardedasoneofthesevengreatwondersofthemedievalageandwasamustfortravelerstoNanjingatthattime.HansChristianAndersen,thefamousDanishauthor,hasdescribedthis“OrientalPorcelainPagoda”inhisfairytale,whichisfullofwindbells.InNovember2012,duetoitscloseconnectionwithZhengHe,itwaslistedinthePreparatoryDirectoryforWorldCulturalHeritageofChina,beingpartofthe“SilkRoadontheSea”122culturalheritage.文脈傳承篇Now,Let’slookatthenew93.157-meter-highpagoda.Fourgroupsofleaningbeamscrossoverthesite,formingthenewundergroundpalaceintheshapeofreversedbowl.Thisnotonlyreducesthenegativeinfluenceonthesitebutalsocreatesnewspaceforworshipping.Moreover,thepagodaisofhightechniqueinmaterialuse.Theoutsideofthepagodawingisenvelopedbyglass,whileinternally,variouspatternsarecarvedontheglass,whichareglazedmanuallyandthenburntwithhightemperature.Thistakesthegreatestadvantageofcurrentglasstechnique,reflectingglazelight.Atnight,intelligentlightandlong-distanceprojectioncreatethedream-likeBuddhalight.Everytimethewindbellrings,itseemsthatwecanstillseethe“HolyTreeofFiveGrains”andheartheprayforharvestandpeace.Thebrightandsplendidlightappearshereeverynight,illuminatingthedistantsilkroadontheseaaswellasthefriendshipbetweenChinaandsoutheastAsiancountries.

關鍵詞點擊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意大利的羅馬大鬥獸場、利比亞沙漠邊緣的亞曆山大地下陵墓、中國的萬裏長城、英格蘭巨石陣、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土耳其的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聖殿)。

知識拓展安徒生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皇帝的新裝》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並被高度讚揚: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和出版。

1839年,安徒生在《天國花園》中提到一位名叫東風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國人的衣服,剛從中國飛回來,對他的風媽媽說“我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鍾都弄得,叮當叮當地響起來!”這裏的“瓷塔”指的就是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123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2年第二屆江蘇省導遊大賽選手:徐森(一等獎)選送:秦淮區旅遊局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welcometoNanjing.MynameisXuSen,youcanalsocallmeForest.Iwilltrymybesttohelpyoutoexplore,understand,andexperienceNanjing.

Today,ourfirststopis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intheQinhuaiScenicspot.

Thehistoryof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canbetracedbacktoSouthernSongDynasty.Itwasactuallybuiltin1168.Asthelargest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inancientChina,itcoveredanareaofmorethan300,000m2inMingandQingDynasties.Initsprosperity,thisexaminationcentercouldholdmorethan20,000examineeswithits20,644examinationcubicles.Eventodayinthe21stcentury,Idon’tthinkanysingleschoolcanholdsuchalargenumberofexaminees.Today,40newexaminationcubiclesarerestored;eachoneoccupiesaspaceofnomorethan1.5squaremeters.However,intheolddays,alltheexamineeshadtospendninedayssittingforthreeexaminationshere.Inthedaytime,theyhadtowriteessaysinside;andatnight,江南貢院howtosleep?Theytookthedesktopandputittogetherwiththebenchtomakeabedandsleeponit.Sincethespacewastoosmall,theyhadtocurltheirbodiesallnight.Youmayalsonoticethattherearesomebasketsinfrontoftheexaminees,124科舉考試convenientforthemtoput文脈傳承篇insomebrushes,ink,paperandink-stones,evensomefood.Interestingly,allthefoodmustbecutintosmallpiecesinordertoavoidcheatingduringtheexamination.Inancienttime,duetoalackofcareandrepair,manycubicleswerebrokenandsomeofthemwereevenhousedbypoisonoussnakesandmice.Therewerecasesthatsomeexamineeswerehurtandpoisonedtodeath,sobesidesgoodknowledge,onemusthaveexcellenthealthandstrongdeterminationtosurvivetheexaminations.

Theirexperienceinthiscubiclewasextremelypainful,butwhysomanyexamineesstillinsistedonattendingsuchkindofexaminations?SofarasIknow,theeldestexamineeinChinesehistorywas103yearsold.Iguessyouallknowthereason.Thatistheonlywayforpeopletosucceedintheircareerinancientfeudalsociety.

AgreatnumberoffamouspeopleinChinesehistoryhadinvolvedintheexaminationshere.Forexample,ChenDuxiu,theformergeneralsecretary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WuJingzi,thewriterofAllScholars.AndtherenownedofficialsinQingdynasty,suchasLinZexuandLiHongzhang.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startedfromSuiDynastyintheseventhcenturyandwasabolishedinQingDynastyin1905.InQingDynasty,therewereatotalof114topscholars.Amongthem,58werefrom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sowehaveasayingthat“TheJiangnanprovinceisreallythebirthplaceoftalents!”Finally,IwishallofyoutobeNo.1inyourcareerinyourlife.That’sall.Thankyou!

關鍵詞點擊江南江南,字麵意義為江之南麵,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下遊以南。

在不同曆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下遊即今浙江西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的長江以南部分。江南曾經被中原稱為吳楚,後來隨著中原漢人大量南遷,江南成為文教發達、美麗富庶的地區。清代的江南省指今天的上海、安徽、江蘇一帶。

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

知識拓展科舉舞弊中國的士子文人麵前隻有科舉一條路,“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終身”,他們隻能從這座獨木橋上擠進官場,從這裏取得前程。因此,就有人用歪門邪道,用各種方法作弊。作弊掇其要者,不外有三:賄買考官、夾帶經文、請人代考。125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賄買考官是唐代科舉中最大的弊端。當時,考生的貴族官僚家庭無不行賄托請,因此,唐代科考幾乎是有名無實,貴族官僚子弟基本壟斷了科舉。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詩名很高,卻屢試不第,他慨歎道: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

如果沒錢或不想賄買考官,其中最為便捷的就是身藏夾帶答案或文章。在唐代,對此稱為“書策”。有的考生偽造堂印,傳遞標準答案,也有的利用文房四寶夾藏抄錄有關的文章,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後世最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裏,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都曾被用作夾帶。南京的江南貢院有一本《五經全注》,長僅5厘米,寬4.3厘米,厚0.7厘米,書上的字與跳蚤不相上下,一粒米可蓋住8個字,堪稱我國尺寸最小、文字密度最大的作弊奇書。

請人代考也叫請“槍手”。這種現象從唐代就有,曆朝曆代,愈演愈烈。如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漢民,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代考“槍手”,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得中舉人。

對作弊者的懲處曆代都很嚴厲,清代尤為嚴酷。懲處的辦法,一是枷號。凡臨場槍手、冒籍、頂替、夾帶、抄襲、傳遞、不坐本號者立即由監考官吏帶上枷鎖在考棚外示眾。二是斥革。生員即秀才,是須經童子試考取的功名,一旦違犯考場紀律,生員稱號立即被革除。三是刑責。舞弊情節嚴重者,要動用刑罰。對冒名頂替、重金雇請、舞弊情節惡劣者,往往被發配充軍。

126文脈傳承篇賽項:2014年第三屆江蘇省導遊大賽選手:徐婷婷(江蘇省金牌導遊)選送:秦淮區旅遊局TheSteleofConfuciusLearningRitesfromLaoDan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First,I’dliketoextendawarm-heartedwelcometoallofyou.MynameisXuTingting,thetourguideofQinhuaiRiverScenicArea.I’mgladtobeheretogiveyoutheintroduction.

Nowwe’rearrivingattheNational5AtouristresortofancientChina,NanjingConfuciusTemple.It’stheveryplacetoenshrineandpayworshiptoConfuciuswhowasagreatthinker,statesman,educator,aswellasthefounderofConfucianisminChinesehistory.ThisisthebronzestatueofConfucius.ThousandsofpeoplecomeheretohaveavisitandshowtheirrespecttoConfuciuseachyear.Recently,ChinesePresidentXiJinpingalsodeliveredanaddresstoshowhisrespectforConfuciusandtraditionalculture.Hesaidifacountrydoesnotcherishitsownthinkingandculture,ifitspeoplelosetheirsoul,nomatterwhichcountryorwhichnation,itwillnotbeabletostand.Forthousandsofyears,ConfuciushasbeenregardedasasymbolofChina''''straditionalculture,aswellasthecountry''''sintellectual.HehadbeenrespectedsinceHanDynasty2,000yearsago.WhyisConfuciussopopular?

Don''''tworry,I''''lltellyoutheanswerlater.

Here,inNanjingConfuciusTemple,thereisapricelessstelenamedConfuciuslearningRitesfromLaoDan.

Let’slookatthemiddleofthestele.ThisisapieceofbrickcarvingwhichtellsusthestoryofConfuciuslearningRitesfromLaoDan.Thisstoryhappenedinthe518B.C.Confucius,takinghisdisciplewithhim,traveledathousandmilesfromQufuto127Luoyangtolearnritesof大成殿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theZhouStatefromLaoDan,ahistoriographerinchargeofthenationallibraryoftheZhoustate.Confuciusoncesaid“WhenIwalkalongwithtwoothers,fromatleastoneIwillbeabletolearn.”ThissteleactuallyshowsthatConfuciushimselfwassuchapersonalwayslearningfromothers,andIthinkthat’swhyConfuciuscanbeasupersaint.

Ladiesandgentlemen,thisbrick-carvinghasalonghistoryof1,500years,butthepatternisclearlyvisible;wecanseetwomansittingonacarriage,whilesomepeoplewereexpectingforthemoutthecitygate.Hereismyquestion,whichoneisConfuciusinthispattern?Yes,definitelyoneofthetwosittingonthecarriage,butmyrealquestioniswhycouldsuchanoldculturalrelicbepreservedsoperfectly?

Infact,thisbrickcarvinghasnotbeendiscovereduntil1932.Atthattime,theKuomintangdesignatedMr.DaiJitaoforthepresidentofthe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Oneday,Mr.DaiJitaowenttoLuoyangonabusinesstrip,andhevisitedtheantiquemarketasusual.Suddenly,apieceofbrickcarvingattractedhisattention.Heobserveditcarefully,andwassurprisedtofinditwasapieceofsculpturewhichwasmadeinSouthernDynasty,1,500yearsago.Whatapreciousgift!Mr.DaiJitaoboughtitwithouthesitation,andthenbroughtitbacktoNanjing.Inordertoprotectit,Mr.DaiJitaoaskedpeopletomakeastelewiththerarebrick-carvinginit.HeevenbuiltabeautifulpavilionnamedWenlipavilioninthegovernmentyardtoshelterthisstele.Thenewly-madestelewascomposedofthreeparts:thehead,mainbody,andthepedestal.OntheheadofthestelearefiveChinesecharactersKongZiWenLiTu.ThesewordswerewrittenbyfamouscalligrapherWuJinghengasthetitleofthestele.Onthebottomofthemainbodyisanarticlerecordinghowthebrick-carvingwascreatedanddiscovered.TherecordwaswrittenbyMr.Linsen,theformerchairmanoftheKuomingtang.

WhenNanjingConfuciustemplewasrebuiltin1985,thisstelewasmovedhere.ItbecamethesymbolofConfucianspirit,showingConfucius’goaltobuildaharmonious,civilized,andpeacefulworld.ConfuciusandhisthoughtshadsogreatanimpactonChinesecivilizationthatyoucan’timaginehowChinesehistoryandculturewouldbeotherwise.Dearfriends,youwon’tknowChinauntilyouunderstandConfucius!Thatistheendofmyintroduction.Thankyou!

關鍵詞點擊孔子問禮圖碑大成殿大門後,列有數塊石碑,其中有一塊《孔子問禮圖》石刻,被稱為鎮殿之寶。

它由烏石刻製,長68厘米,高43厘米。石刻製於南朝齊永明二年(公元484年),描述128了春秋末年,孔子從家鄉曲阜去周都洛邑(洛陽)問禮於老子的場景。石刻所表現的是孔文脈傳承篇子駕車而來,老子等人在大門前迎接的場麵。左上端刻有“永明二年,孔在魯入周問禮周流”的字樣。

此石刻雖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但圖文仍清晰可辨,人物形象渾樸敦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民國考試院成為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66年,“文孔子問禮圖碑(左一)化大革命”開始,中國大地席卷一場“破四舊”浪潮。《孔子問禮圖》碑被移埋保護,後來被運至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刻有碑文的正麵向著牆壁。因為進了博物館,石碑獲得了文物的待遇,安然度過了“文革”的動蕩歲月。

文革結束後,南京市政府重視曆史文化名城的建設。1985年夫子廟大成殿、大成門、尊經閣等主體工程完成後,經市政府批準,在朝天宮宮牆根靜臥十數年的《孔子問禮圖》碑運往夫子廟,入駐大成門,豎立在門內左側貼牆的顯要位置,供人瞻仰。

知識拓展吳敬恒吳稚暉(1865—1953),中國近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蘇武進的雪堰橋一帶。1902年加入上海愛國學社,曾參與《蘇報》工作。1905年在法國參加中國同盟會,出版《新世紀》報,鼓吹無政府主義。1924年起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1953年卒於台灣。聯合國把“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的榮譽稱號授予吳稚暉,他是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129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5年第五屆南京市導遊大賽選手:王青(二等獎)選送:秦淮區旅遊局ThePortraitofConfuciusinDachengHallGoodafternoon,ladiesandgentlemen.WelcometoNanjingConfuciusTemple.It''''smypleasuretobeyourlocalguide.

Now,wearearrivingatthemainhallofConfuciusTemple—DanchengHall,whichmeansgreatachievements.

Herewecanseea大成殿largeportraitinfrontofus,and,obviously,heisConfucius.Actually,it’sthelargestportraitofConfuciusallaroundthecountry.It’s6.5metershighand3.15meterswide.

Asagreateducator,Confuciuswasrespectedbythewholecountry,includingtheemperor.SomanypaintershavepaintedlotsofdifferentportraitsforConfucius,sincetheHanDynasty,about2,000yearsago.

MostofthepaintersportrayedConfuciusasanuglyoldman,youknow,withaprotrudingforehead,highcheekbones,andlongeyes,becauseaccordingtothebook,hedidlooklikethat.

However,thisoneinfrontofusisdifferentfromalltheothers.ItwaspaintedbyWuDaoziintheTangDynasty.WecanseeConfuciusisnotthatugly,right?Instead,helooksveryamiable,butunfortunately,theoriginalpaintingwasdestroyed,andthisoneweseenowwascopiedbyamodernpainter,WangHongxi,in1991.InthispaintingConfucius,asakindlyoldmaninsimplydressing,seemslikeheisteachingsomethingtohisstudents,right?AsweallknowConfuciuswasagreatteacheratthattime.

Meanwhile,wecanseethathistwohandsarecrossing,andheputshisrighthandonhislefthand.Infact,it’sjustChinesetraditionaletiquette.Itrepresentsmodestyandrespect.

130Well,weallknowthatConfuciuswasagreatphilosopherandeducator,however,he文脈傳承篇wasalsogoodatmartialarts,asyouknow,ChineseKungfu.It’samazing,right?It’salsoreasonable.Confuciusspentabout14yearstravelingthroughallthekingdoms,anditmusthavebeendangerous.That’swhywecanseeaswordaroundhiswaist.It''''sforselfdefense.

Confucius’fatherwasasoldierwhohadthedutytodefendthecountry,andhewasverystrong.Ashischild,Confuciuswasstrong,too.WhenConfuciuswasveryyoung,helearnedhowtorideahorseandshootanarrow.Therefore,wecansay,Confuciuswasendowedwithcivilandmartialvirtues.Healsoaskedhisstudentstodothis,andhopedthattheywouldbeversatile.

Moreover,Confuciuswasverytall.Hewascloseto2metershigh.Ithinkifhelivesinourtime,heisabsolutelyafamousbasketballstar,justlikeYaoMing!

ThisvividportraitofConfuciusshowsusthatConfuciuswasasaintwithgreatachievements.

What’smore,ConfuciuswasbornonSeptember28th,551B.C.(BeforetheBirthofChrist).Asamemorialtohim,everyyearonthisday,there’receremoniestopayworshiptoConfucius,aswellaswonderfultraditionalperformances.Asyourlocalguide,IsincerelywelcomeyoutovisitNanjingConfuciusTempleagainonSeptember28thnextyear.AndI’mprettysureitwillbeagoodopportunitytohaveabetterunderstandingofConfucius’ideasandChineseculture.

That’sall,thankyouforlistening.

關鍵詞點擊大成殿大成殿是南京夫子廟的主殿,高16.22米,寬28.1米,深21.7米。

大成門內為中心廟院,院內植有銀杏八棵,古燈對稱有致,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國孔子畫像最大的孔子青銅像。兩旁石階有每尊高1.80米的孔子弟子顏回、子路等十二賢人漢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巍峨莊嚴的大成殿,重簷飛翹,鬥拱交錯,龍吻脊中有雙楷戲珠立雕,雙重飛簷中海藍色豎匾上三131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個金色大字“大成殿”,是姬鵬飛的手書。

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陳設仿製2500年前的編鍾、編磬等十五種古代祭孔樂器,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眾聽到春秋時代的鍾鼓之樂、琴瑟之聲,展現兩千多年前古樂風貌。大殿四周是孔子勝跡圖壁畫,形神並具。

知識拓展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132文脈傳承篇賽項:2015年第五屆南京市導遊大賽選手:王曉敏(一等獎)選送:秦淮區旅遊局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welcometoNanjing.It’smypleasuretobeyourguide.Iwilltrymybesttohelpyoutoexplore,understand,andexperienceNanjing.Todayourfirststopis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intheQinhuaiScenicArea.Thehistoryof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couldbetracedbacktoSouthernSongDynasty.Itwasactuallybuiltin1168.WhenZhuYuanzhang,thefirstemperorofMingDynasty,madeNanjingasthecapital,thecenterbecametheplaceofprovincialexamination.Asthelargest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itcoveredanareaofmorethan300,000squaremetersinMingandQingDynasties.Inaperiodofgreatprosperity,thisexaminationcentercouldholdmorethan20,000examineeswithits20,644examinationcubicles.Eventodayinthe21stcentury,Idon’tthinkanysingleschoolcanholdsuchalargenumberofexaminees.Today,40newexaminationcubiclesarerestored;eachoneoccupiesaspaceofnomorethan1.5squaremeters.However,inolddays,alltheexamineeshadtospendninedayssittingforthreeexaminationshere.Inthedaytime,theyhadtowritearticlesinside;andatnight,howtosleep?Theyjusttakethedesktopandputittogetherwiththebench,tomakeabedandsleeponit.Sincethespacewastoosmall,theyhadtocurltheirbodiesallnight.Itwasveryhardtosleepwellduringtheexaminationshere.Youmayalsonoticethattherearesomebasketsinfrontoftheexaminees,convenientforthemtoputinsomebrushes,ink,inkstones,evensomefood.Interestingly,allthefoodmustbecutintosmallpiecesinordertoavoidcheating.

Inancienttime,duetoalackofcareandrepair,manycubicleswerebrokenandsomeofthemwereevenhousedbypoisonoussnakesandmice.Therewerecasesthatsomeexamineeswerehurtandpoisonedtodeathfromtimetotime.Sobesidesgoodknowledge,onemusthaveexcellent133healthandstrong科舉博物館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determinationtosurvivetheexaminations.

Theirexperienceinthiscubiclewasextremelypainful,butwhysomanyexamineesstillinsistedonattendingsuchkindofexaminations?SofarasIknow,theeldestexamineeinChinesehistorywas103yearsold.Iguessyouallknowthereason,becauseitwastheonlywayforpeopletosucceedintheircareerinancientfeudalsociety.AgreatnumberoffamouspeopleinChinesehistoryhadinvolvedintheexaminationshereintheancienttime.Forexample,ChenDuxiu,theformergeneralsecretary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WuJingzi,thewriterofAllScholars;ZhengBanqiao,thegreatartistinMingDynasty;TangBohu,thefamouspainterinMingDynasty;andtherenownedofficialsinQingDynasty,suchasLinZexuandLiHongzhang.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wasstartedfromSuiDynastyintheseventhcenturyandwasabolishedinQingDynastyin1905.InQingDynasty,therewereatotalof114topscholars.Amongthem,58werefrom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Hallwhichwasmorethanhalfofthetotalnumberaroundthecountry.Wehaveasayingthat“JiangnanImperialExaminationcenterwasreallythebirthplaceofofficialsinancientChina!”Herewecometotheendofourjourney.IsincerelywishallofyoutobeNo.1inyourcareerinyourlife.Hopetoseeyounexttime.Thankyou!

關鍵詞點擊鄭板橋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是清代著名書法家,書畫家,詩人。他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遊、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幾個階段。

鄭板橋為康熙年間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丙辰科二甲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為人疏放不羈,134恣情山水。為“揚州八怪”鄭板橋塑像文脈傳承篇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鬆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知識拓展林則徐林則徐(1785年—1850年),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誌》,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135曆史記憶篇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2年全國第二屆導遊大賽選手:吳怡(一等獎)選送:秦淮區旅遊局總統府——太平池畔話共和各位遊客,歡迎您來到南京總統府參觀遊覽。總統府是我國最大的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從明朝初年這裏“漢王府”的修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了,特別是鴉片戰爭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裏,這裏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今天,已經退出了政治舞台的它成為了南京的標誌性景區之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總統府的西花園,又叫煦園。煦園初建於明初,成型於太平天國,是南京最為精致的一處江南園林。讓我們一起來領略煦園中池水之靈動,建築之精妙,曆史之悠久,意義之深遠。

走進煦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泓池水,這就是太平池。大家請看,水池的形狀像什麼?

對了,像花瓶。“瓶者,平也”,意為平安、太平。池的南邊建有一座畫舫,其底部以青條石砌成,故稱“不係舟”。它是當時的兩江總督尹繼善為迎接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時所建,取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此希望大清王朝能夠成為一艘永不沉沒的船隻。可是,曆史已經證明,一切的封建王朝,一切的壓迫製度,都會在人民覺醒的洪流中覆滅,這是曆史的必然。

從藝術的角度鑒賞畫舫,隻見其上的木雕十分的精美,門楣上雕刻有蝙蝠、梅花鹿、山貓,分別寓意福、祿、壽,另外還有牡丹、萬年青、仙鶴等,都是取“長壽富貴”之意。

站在畫舫之上,有泛舟湖上的感覺,再欣賞著四周的美景,真是“靜水清清碧玉凝,亭台樓閣池雲中,名為畫舫混不動,人入畫中更添情”。

如果說,太平池的美景已令人陶醉,那麼太平池畔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則更會令我們久久回味。走過畫舫,一路前行,現在我們就來到煦園的核心——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這座中西合璧的黃色平房,因位於總統府西部,是1909年晚清兩江總督端方建造的花廳,因此也被稱為“西花廳”。但是當年叱吒兩江的端方一定沒有料到,他精心修建的這幢洋房將會成為中華民國138西花廳第一位臨時大總統孫中曆史記憶篇山先生的辦公室,成為葬送大清帝國的重要策劃中心和民主共和國的誕生地。

西花廳坐北朝南,共有七開間。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內閣會議室了,這裏的布置非常簡樸,長條桌兩側數把高背皮椅依次排列。然而,就是在這間不起眼的會議室裏,孫中山先生簽署了具有“憲法”性質的共和國根本大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篇約法以簡潔的文字明確的指出“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從此,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千餘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呐喊成為了現實。也許中山先生之所以選擇在西花廳辦公,也正是以西花廳旁那泓清澈的太平池水表達出“人人平等,天下太平”的殷切期望吧!

“太平池畔話共和”,煦園不但是江南園林美景的集大成者,更是民主共和的見證。

讓我們奮發努力,大步向前,走向孫中山先生曾經憧憬著的那個偉大、富強、幸福的中國!

關鍵詞點擊不係舟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長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舫。據說這座石舫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為迎接皇帝南巡而建造。尹繼善在督署中建一形狀如船的屋子,其基座在水池底的泥土中,船體材料全部為大塊青石,故又稱石舫。船體以上部分,為紅木製作,精雕細刻,巧奪天工,堪稱江太平湖不係舟南一絕。乾隆皇帝數次南巡,曾多次駕臨石舫休憩。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曆再下江南時,曾應兩江總督尹繼善之請,揮筆題賜匾額:不係舟。取義荀子的千古名言“水亦載舟,水亦覆舟”,唐太宗告誡太子李治(高宗)說:“是以庶黎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水亦載舟,水亦覆舟。”這個形似橫臥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舟代表帝王,乾隆皇帝題寫“不係舟”三個字,是希望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猶如不需纜繩係住的舟船,以此比喻自己的江山社稷穩如磐石。

因此這座建於水中的石舫,稱為“不係之舟”。

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在兩江總督署原址興建天朝宮殿,對石舫這一最古老的建築刻意加以重修。除石舫底座沒法改變原貌外,舫體的上半部分全部拆除重建。建成後,舫身上下均描金龍彩鳳,遍雕獅虎鹿麒麟,到處刻有“王”字。洪秀全亦常上舫休息。

139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知識拓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製定的具有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8日由臨時參議院通過,3月11日公布實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分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國務員、法院、附則等7章56條。它仿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製度“三權分立”的原則。它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民有人身、財產、言論、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請願、選舉、被選舉的權利。在國家機構體製上,規定實行內閣製,內閣總理由議會的多數黨產生,總理對總統要辦的事項,如不同意,可以駁回,總統頒布命令須由內閣總理副署才能生效。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公布了這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直到1931年6月1日《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的公布才依新法優於舊法原則,而失去最高效力。

140曆史記憶篇賽項:2010年江蘇省第一屆導遊大賽選手:龐芸(一等獎)選送: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永恒的生命雕像大家好,歡迎來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雨花台烈士陵園是由烈士就義雕像、紀念碑、紀念館、忠魂亭、烈士墓區等組成,形成氣勢恢弘的紀念建築群。在這些紀念物的建築元素中,包含著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仰。那紀念館南北牆上“日月同輝”的浮雕,象征著烈士的精神永存,又猶如他們深邃的眼睛,凝視著大好河山。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國破山河碎。在這裏,就是在這裏,英勇就義的革命烈士數以萬計。

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他們的鮮血,每一顆雨花石上烙有他們紅色的印記,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磚一瓦……化作了他們永恒的生命雕像。

現在,我們從北大門進入了陵園。大家看到的是一座赫然聳立的烈士群雕像。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座紀念石雕像,塑造了九位烈士堅貞不屈的形象。“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為陽數之最,表示最高、最多、最深的寓意。在這裏,代表著在雨花台遇難的數萬先烈。

塑像采用上實下虛的手法,著重刻畫了先烈們的麵部神態,細膩地表現出了革命者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大家請看,中間的這位革命者鎮定從容。我們仿佛看見了鄧中夏的身影,滾滾鬆濤傳來了他巨人般的聲音:“斷頭取義亦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請看左邊第二位的女黨員,平靜自若。我們仿佛看見了她的身影,被捕時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但她把愛埋藏在心底,坦然走向雨花台。習習山風傳來了她激勵的話語:“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我們又仿佛看到,70多年前的一個冬夜,一個美麗剛強的女共產黨員丁香,就在這裏倒在了敵人的屠刀下。麵對最後的生死抉擇,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信仰,而放棄了自己年僅22歲,如花般綻放的生命,以及腹中3個月的孩子。

為了紀念她,我們將紀念碑東側的一條小路,命名為丁香路。

那條小路簇擁著無比美麗的丁香花。而在她身後,是大批覺醒的女性,是革命洪流的精靈。

請看右邊的這位農民,鋼牙緊咬。我們仿佛看見了毛福軒141的身影,在他身後是烈士群雕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湘贛大地農民暴動起義的浪潮;是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必將可以燎原。還有那昂首挺胸的戰士,臨危不懼的報童,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以及深陷囹圄卻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

山風習習,鬆濤陣陣,那是烈士們的齊聲呐喊:“取義成仁尋常事,人間種遍自由花。”群雕下部虛刻,線條粗獷,著力表現了烈士崇高偉岸的革命形象和堅定不移的革命立場。

仰望這氣吞山河的群雕,我們怎能忘記,是先烈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新中國這片紅色江山,是他們激勵著後人前進的步伐,是他們用鮮血在曆史的華表上鐫刻了生命的絕唱。

關鍵詞點擊雨花台烈士陵園雨花台烈士陵園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丘陵中崗,是新中國規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據史料記載:南梁初年,高僧雲光法師曾在此設壇說法,因感動佛祖,頃刻間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就是這麼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卻成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誌士的刑場,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叛變革命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雨花台變成了國民黨屠殺中國共產黨員和愛國人士的刑場。二十二年中,約有近十萬的共產黨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革命的誌士、愛國人士在此被殺害,壯烈犧牲,這裏灑滿了烈士們的鮮血。1950年,南京人民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在這裏興建了達1.14平方千米的雨花台烈士陵園。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陵園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個山崗,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廣場、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群、東殉難處烈士紀念碑、紀念亭等。2016年9月,雨花台烈士陵園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42曆史記憶篇知識拓展雨花石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貴寶石,也稱雨花瑪瑙。經地礦學家考證,雨花石形成於距今250萬年至150萬年之間,是地球岩漿從地殼噴出,四處流淌,凝固後留下孔洞,涓涓細流沿孔洞滲進岩石內部,將其中的二氧化矽慢慢分離出來,逐漸沉積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的顏色和花紋,則是在逐漸分離、不斷沉積成無色透明體二氧化矽過程中的夾雜物而已。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為全國最大的雨花石產地。所產雨花石之質、形、紋、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備,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

雨花石界認為曹雪芹筆下的通靈寶玉,可能是一塊雨花石蛋白石或多色絲紋瑪瑙雨花石。《紅樓夢》第八回,寶釵托於掌上,隻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南京生活,其家族賞玩雨花石的曆史也為國內紅樓夢研究學者、奇石界廣泛認可。

143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賽項:2010年江蘇省第一屆導遊大賽選手:張玉環(一等獎)選送:中山陵園管理局一條珍貴的手鏈在抗日航空紀念館的展廳裏,珍藏著一條珍貴的手鏈,它是我們江蘇籍航空英雄陳懷民在出征前送給妹妹的紀念品,也是我館征集到的第一件珍貴的藏品。手鏈中間是一塊橢圓的鐵皮,上麵張開的翅膀是中央航校的校徽。這條手鏈一直被妹妹帶在身邊,因為手鏈飽含著哥哥對妹妹深深的愛和離別時的依依不舍。

陳懷民從小在江蘇鎮江長大,淞滬抗戰爆發後,他懷著滿腔的救國熱忱,離開了相依為命的母親和妹妹,考入了中央航校。

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陳懷民追隨空軍轉戰南京,屢建奇功。他曾單機角逐,以一敵四,擊退了來犯之敵,為此還受到了宋美齡的接見與嘉獎。

1938年,日軍大舉入侵,國民政府被迫遷都武漢,日軍也加大了對武漢的空襲。雖然戰事頻繁,陳懷民烈士但陳懷民卻依然鬥誌昂揚,隨時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出征前的晚上,他將手鏈取下交給妹妹,對妹妹說:“每次起飛的時候,我都當做是最後的飛行,和日本人做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4月29日,這一天正值日本天皇的生日,為了向天皇獻禮,日軍出動了45架戰機直撲武漢。陳懷民駕機從容迎戰,他衝入敵機群,率先擊落敵機一架,自己卻被五架敵機圍攻,飛機不幸中彈著火。他毅然放棄了跳傘求生的機會,緊握操縱杆,向日軍駕駛的主機猛撞過去,刹那間,轟然一聲巨響,火光四濺!這驚天動地的英勇壯舉嚇呆了其他的敵機,陳懷民的戰友們也被這壯烈的一幕震撼了,他們帶著悲憤的心情,向敵人噴射出一串串複仇的子彈。這一戰,中國空軍一舉擊落敵機21架,狠狠地打擊了日軍囂張的氣焰,粉碎了他們“獻禮”的美夢。

144直到六月初,陳懷民的遺體才從陳懷民烈士的手鏈曆史記憶篇長江中打撈上來,這一年,他隻有22歲。抗戰勝利後,武漢政府為了紀念他將長江邊的一條小路命名為“陳懷民路”,烈士的家鄉鎮江也將他出生的地方命名為“懷民村”。

1996年的一個秋日,英雄陳懷民心愛的妹妹陳難來到了航空烈士公墓,她俯身哥哥墓碑,對哥哥說:“哥哥,今天我要把手鏈捐獻這裏,我相信你是理解妹妹的”。紀念館裏,仰望著哥哥那親切英俊的臉,妹妹陳難笑了,那笑容很美很美……關鍵詞點擊1.抗日航空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北麓,占地30畝,是世界上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等國空軍在中國大地上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曆史。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整個紀念館基本上是由三角斜線構成。紀念館前是一座巨大的雕塑,一個三頭六臂的“正義之神”騎在飛天虎上,手拿著弓箭對著天空準備射去。“正義之神”雕塑,象征著中、蘇、美三國團結一心聯合抗戰,正義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紀念館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由“奮勇抗敵”、“國際援華”、“壯誌淩雲”和“緬懷先烈”以及部分室外實物展品組成,通過實物、文字、圖片、影像等形式全麵展示了中國空軍和國際援華空軍共同抗擊侵華日軍的英雄事跡。

2.中央航校中央航校是1928年11月成立於南京的中央軍校航空隊,是中國空軍的搖籃之一。

1930年,蔣介石決定在原中央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擇址杭州筧橋蠶校(現浙江理工大學),擴建為中央航空學校,所以也叫筧橋中央航校。

航校建立之初,蔣介石兼任校長,毛邦初為副校長,後又由葛敬恩擔任。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航空學校遷至雲南昆明巫家壩原雲南航空學校舊址,並改組為空軍軍官學校。

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杭州筧橋,並分別在洛陽和廣州設立分校。1948年冬遷台灣。它曾是中國空軍軍事教育基地,培育了一批批的空軍人才,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它的曆史價值不可估量。如今,它的一些建築如航校大禮堂、軍官宿舍等一直被完好地保存著,並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所代表的抗敵衛國精神也流傳至今。

現在,在它的原址上,駐紮著新一代的人民空軍,他們在這裏揮灑著青春與熱血,守145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護著祖國的藍天,保衛著和平的年代。

知識拓展淞滬抗戰1931年9·18事變後,日軍得寸進尺企圖占領上海。1932年1月21日日本借口所謂“日僧被毆事件”向國民黨當局提出懲凶、道歉、撫恤、賠償和解散反日團體等無理要求,同時向上海增兵。1月28日日寇又進一步強求侵占閘北,擴大日軍陸站隊占領區域,未得答複,即於當夜突然向閘北發動武裝進攻。上海愛國軍民隨即奮勇抗戰,爆發了聞名中外的凇滬戰役。駐滬十九路軍和第五軍團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鬥爭。

“一·二八”淞滬抗戰打了三十三天,日軍增兵達五個師團,八萬多人,十九路軍和義勇隊,加上後來加入的第五軍抗敵者,最多時不過四萬人;日軍裝備飛機、軍艦、大炮、坦克等應有盡有,防衛能力占優,十九路軍武器隻有長槍、機關槍和手榴彈,官兵鬥誌和野戰經驗占優。對於中國人來說,“一·二八”抗戰的意義重大,影響非常深遠。“一·二八”淞滬抗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為中國抗戰贏得了時間。

146曆史記憶篇賽項:2014江蘇省第三屆導遊大賽選手:陳德傳(江蘇省優秀導遊)選送:雨花台區旅遊局風雨西花廳各位遊客,現在您眼前的這座建築,就是1912年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的辦公室,它建於1910年,是清朝兩江總督的花廳。因其位於總督署西側的西花園,又稱西花廳。

大家請看,這座帶有文藝複興風格的建築,坐北朝南,單層有七個開間,南麵有一走廊,飾有十二座巴洛克式樣的拱形落地窗,每個拱形窗的上部嵌有拱心石,下為精巧別致的鑄鐵鏤花欄杆,窗與窗之間以飾有花冠的方柱相連,優雅的曲線好似跳動的音符。正中門廳向南突出二米多,形如一座亭子。整個建築黃牆黛瓦,在這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大氣典雅。

可能大家覺得有些奇怪,在這處處精巧別致的江南園林中怎麼會冒出一座西式建築呢?

這就要說起清末的兩江總督端方,在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清晚期,巨大的變革在孕育。

從歐美考察回來的端方,希望借助西方文明的力量,挽救大廈將傾的清王朝,除了在這裏留下一批帶有西式風格的建築外,他在南京修馬路,辦學堂,甚至派出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批女留學生,但這位“開明”總督最終沒能阻止清王朝傾覆的步伐,他自己也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浪潮中被淹沒,成了大清帝國的殉葬品。端方沒有想到,在他派出的女留學生中,宋氏三姐妹成了中國女性解放的先驅;他沒有想到,至死都沒能成功鎮壓的四川保路運動,最終成為埋葬大清帝國的導火索;他更沒有想到,其精心修建的西花廳,會成為推翻封建帝製的策劃中心,成為民主共和的誕生地。

1912年1月1日,孫先生在這裏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向全中國宣告“傾覆滿洲專製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

現在的西花廳已按照孫先生當年生活的場景進行了複原,大家請隨我向前,自東向西,第一間是孫中山先生的臨時休息室,這裏隻有一架鐵床和兩個會客用的沙發;第二間總統辦公室,正中一張不大的辦公桌上,除了台燈、電話,隻有一些文具,西麵的牆上掛有孫中山的手書“奮鬥”。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西花廳最重要的內閣會議室了,這裏的布置非147西花廳孫中山塑像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常簡樸,長條桌兩側數把高背皮椅依次排列。然而,就是在這間不起眼的會議室裏,孫中山先生簽署了具有“憲法”性質的共和國根本大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篇約法以簡潔的文字明確的指出“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從此,千餘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呐喊成為了現實。西花廳簡樸的陳設印證了孫中山先生“要立誌做大事,不要立誌當大官”的理念。就是在這裏,孫中山先生革除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惡習,就是在這裏,他宣告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徹底終結,“皇帝”成為往事,民主共和的根基在這裏奠定。

遊客朋友們,建築是凝固的曆史,是時代的縮影。鬥轉星移,西花廳雖已成了曆史陳跡,但它所承載著的強國夢仍激勵著我們繼續一路前進。

關鍵詞點擊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扭曲的珍珠”,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

這種建築的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喜好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麵和橢圓形空間,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麵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雕刻家貝尼尼。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築有巴黎凡爾塞宮、路易十四廣場、勝利廣場,這些都集中體現了巴洛克風格,也體現擁有雄厚財力的統治者崇尚精美,唯我獨尊的時代雄風。

知識拓展端方托忒克·端方(1861年—1911年),字午橋,號陶齋,清末大臣,金石學家,滿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端方幼年時被過繼給伯父桂清為嗣子,1889年,28歲的端方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還算順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與剛毅的保薦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緒帝召見,由此獲得了年輕皇帝的青睞。

戊戌變法中,朝廷下詔籌辦農工商總局,端方被任命為督辦。對當時“誌大心切”的端方來說,這既是一個重大機遇,但同時也是一個厄運的開始。戊戌變法期間,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籌辦的部門當中,他曾一天連上三折,其工作熱情與效率,可見一斑。但是,戊戌變法很快被慈禧太後推翻,除京師大學堂予以保留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包括農工商總局一律撤銷,端方本人也被革職。

端方宣統三年起為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入川鎮壓保路運動,為起義新軍所殺。諡忠敏。

著有《陶齋吉金錄》、《端忠敏公奏稿》等。

148曆史記憶篇賽項:2014江蘇省第三屆導遊大賽選手:彭思嘉(江蘇省金牌導遊)選送:鼓樓區旅遊局史海鉤沉,說民國郵政曆史各位遊客,歡迎參觀陵園郵局,這裏是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陵園郵局始建於1934年,曾是一座功能完備的中山陵園專用郵局。

大家請看,陵園郵局是典型的民國建築,仿古的綠色琉璃屋頂和帶有梅花、卷草紋飾的中式柱欄,都散發著濃鬱的民國氣息。

請隨我進入館內參觀。牆壁上的圖片和展櫃裏五封珍貴的信件,展示著民國郵政曆史的五個階段,讓我們聆聽信函的故事,找尋民國郵政發展的軌跡。

第一階段,有一封1881年從鎮江寄出的信函,最珍貴的是信封上貼著的三枚大龍郵票,這是中國正式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它見證了中國郵政開辟鴻蒙的“啟”之篇章。

緊隨其後的,是民國郵政之“始”。1914年3月1日,中國正式加入萬國郵政聯盟,帝國主義國家非法在中國開辦的郵政機構全部撤離,從此,中國收回郵權,走上獨立發展郵政之路。大家請看,代表郵政發展第二階段的,是這封胡適先生與友人的往來信函,以及由孫中山先生親自設計的雙翼飛機圖案的郵票。

第三封信,是1928年朱自清先生收到的一封家書,其父在信中寫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這封家書牽動著朱自清的心弦,促使他寫下著名散文——《背影》。1928—1938年,是民國郵政的興旺之年,郵政的繁榮使情感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通暢。一封封信箋,包裹隨著郵政之路穿越大江南北,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隨著日軍全麵侵華,郵政行業陷入困境,但很多郵政工人仍堅守崗位,保持著郵政的暢通。硝煙中的中國郵政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發展,反映這一階段的是第四封信,記錄了中日兩個家庭間一段動人往事。1938年4·29空戰中,空軍少尉陳懷民與日軍激戰,雙方機毀人亡,在飛機的殘骸中一封日軍飛行員妻子寄來的家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陳懷民妹妹看過信後,覺得兩個家庭不能因戰爭而彼此仇恨,於是主動給那位日軍飛行員的妻子寫了一封信,此後兩人書信來149往,互相撫慰彼此的民國郵局山水城林?天下文樞—曆屆導遊大賽南京優秀講解詞拾萃傷痛。朋友們,山河有界,尺素傳情,郵政超越了仇恨,跨越了隔閡,傳遞人間大愛。

抗戰結束後,國家陷入內戰,很多地區郵路不通,郵政難以為繼。您看,第五階段的這封信,貼滿了郵政,所付郵資遠遠超過所需,但這卻是一封永遠無法寄達的信。朋友們,一封信函,一串故事,蘊含一份份深情;一枚郵票,一個郵戳,串聯起民國郵政“啟、始、興、韌、難”的發展。國運衰微,郵政凋敝;國運昌隆,郵政繁榮。郵政事業的發展,見證著中國的自強之路,也見證著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