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 例如,觀察下麵三行數a.-2,4,-8,16,-32,64,…①14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b.0,6,-6,18,-30,66,…②c.-1,2,-4,8,-16,32,…③問:a.第1行數按什麼規律排列?

b.第2、3行數與第1行數分別有什麼關係?

c.取每行數的第10個數,計算這3個數的和。

研學導引:1.獨立思考5分鍾,嚐試找出答案,不論是否肯定都寫出答案;2.小組交流研討5分鍾,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說出自己的方法和答案及困惑,然後合作研究一下,找出最好的解題方法是怎樣,最後的答案是什麼。各組派代表準備發言展示。

師生交流:學生1:我們發現第一行數隔開一個之間有規律,後一個是前麵的4倍如:-2×4=-8,4×4=16。(老師說還有嗎?)符號是一正一負,(還有嗎?)沒有了。(老師問第二、三問呢?)我們發現第3行數是第一行數的一半,(老師說怎樣發現的?)一看就看出來了,(老師說第2行呢?)看不出了。

學生2:我們發現第一行數後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2倍,符號相反,我們發現第3行數是第一行數的一半,第2行數是第1行數加2得到的,(老師問怎樣發現的?)對應的數我們比較一下,(老師問怎樣比?)對應數加減一下發現差都是2。(老師:好,不錯,你們能找出每行第10個數是多少嗎?)能,是1024,1026,512。(老師:很好,怎樣求的?)先求出第一行第10個數,(老師:怎樣求?)一個一個算一直到第10個數是1024,然後加2的第2行的數1026,然後2014的一半是512是第三行數的。(老師:很好,第一行第10個數有沒有更快算出來的?)14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學生3:我們發現第一行數其實可以寫成乘方-2,(-2)2,(-2)3,(-2)4,……第10個數是(-2)10。(老師:怎樣發現的,同學們看看是不是?)我們發現後一個數是前一個數乘以-2得到的,所以想到乘方運算,就看到是-2的幾次方了。(老師:很好,掌聲鼓勵一下,如果老師問各行第n個數怎樣表示?)學生回答:(-2)n,(-2)n+2,(-2)n×12

(老師:請同學們歸納一下這類找規律的題目用什麼方法解決?)經過幾個學生發言,老師歸納了:1.尋找一組數列的規律,耐心觀察後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橫比,找出大小數量關係,然後想辦法用適合的運算式子表示一般規律。2.找兩組數列的關係就要對照對應數作比較,找出數量關係。

環節四,自我檢測、評價提高。

反饋是數學課堂教學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一堂新授課要以學評教,學生的目標達成度如何,上課老師要及時掌握。所以,我們課堂上用一個題組去檢測評價,要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互評互改,共性的錯誤,由老師點評。達到跟蹤強化、鞏固提高的目的,有效確保課堂效益。

環節五,拓展提升。

每節新授課都設計1—2道綜合提高題,拓展學有餘力的同學的數學視野,讓各層次的學生得到應有的發展。老師在課堂中根據學生解題情況進行點撥解決。

環節六,總結反思、堂堂收獲。

俗語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課堂的總結反思是強化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老師引導學生梳理一節課所學知識點、解題方法,要求學生記住重點、難點及易錯點,讓每一個學生每一節14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課都實實在在地收獲、提升。

(2)數學科新授課模式案例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教學設計)【教學任務分析】教學知識經曆探索多項式乘法法則的過程,理解多項式乘法法則;目標技能靈活運用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運算法則過程經曆探索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觀察、歸納、猜測、驗,發展有方法證的能力;體會乘法分配律的作用與轉化思想條理的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情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與他人溝通交往態度的能力重點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運算難點探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乘法運算法則。注意多項式乘法的運算中“漏項”“符號”的問題14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教學環節安排】環節教學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設計環節一看課本P100問題3,解決下麵的問題(小組討論,再展示)問題:為了擴大街心花園的綠地麵積,把一塊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適原長a,寬p的長方形綠地,加長了b,mmm當提醒和啟發,然後對討加寬了qm論結果(a+b)(p+q)ab=ap+aq+bp+bq進行分析,可以把p+q看作一個整papbp體,運用單項式與多項式qaqbq相乘的法則,得(a+b)探

(p+q)=a(p+q)+b究

1.你能用幾種方法求出擴大後的綠地麵積?(p+q),再利用單項式與新

方法一:這塊花園現在長為米,寬為多項式相乘的法則,得知a米;則這塊綠地的麵積為;(p+q)+b(p+q)=方法二:這塊綠地麵積現在由四小塊構成,它們的麵積分別為;則這塊綠地的麵積ap+aq+bp+bq為學生歸納:多項式與多項2.結合方法一、二求出擴大後的綠地麵積,我式相乘,就是先用一個多們可以發現以下等量關係:(+)(+)abpq項式中的每一項去乘另一=

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3.請你觀察上麵的等式,它是怎樣從左邊變形得到右邊的?所得的積相加4.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仔細總結,用心記憶)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分別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再把14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續表環節教學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設計例題環節二與例:(x+y)(x2-xy+y2)師生合作,共同完成應用友情提醒:1.不要漏乘;2.注意符號;3.結果最簡

環節三A組、計算(1)(x+2)(x+3)1.限時完成,學生小組討(2)(x-4)(x+1)論,老師巡視,找部分學練

(3)(y-5)(y-3)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及時B組、計算點評和總結(在學習完例題習(4)(2x-3y)(3x+y)後,讓學生檢驗自己對法(5)(x+1)(x2-2x+1)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規鞏C組:規律應用範學生的解題格式)運用上述規律解決下列問題:2.合作探究,尋找發現規①運用上麵公式寫出式子結果:律固

(y-5)(y-3)=3.利用公式解答,體會公②如果(x-2)(x+3)=x2+mx+n,那麼m、n的值式的優越性是()A.m=5,n=6B.m=5,n=-6C.m=1,n=6D.m=1,n=-61.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環節四限時獨立完成,教師深入自(獨立完成,再交流,約10分鍾內完成)學生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我(1)(x+2)(x-3);2.小組內更正,討論分析檢(2)(x-1)(x2-2x+3);錯因(3)(-2x+y)(2x+y);測3.小組代表發言,利用投(4)(-5)2x影儀展示答案進行講解並介紹小組完成情況14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續表環節教學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設計環節五課反思小結:這節課我學習了;掌握教師提出要求,找2—3堂了,還有哪些知識點未能清晰掌握名同學回顧反思,教師和小(師生共同小結:多項式與多項式相全體同學完善補充(約2結乘,就是先用一個多項式中的每一項去乘另一分鍾)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板

書14.1.4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設a(p+q)+b(p+q)=ap+aq+bp+bq.例題……計

本節課建立在學生已掌握單項式與多項式乘法的基礎上,學生對知識點較為熟悉,有較大的空間展示自己。題目設計循序漸進,學生通過小組討課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習的能動性,自己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發現不後足,掌握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學生一對一、一感對多地展示自己的解法,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你追我趕,營造一個樂學言的氛圍,寓教於樂。當然,本節課題量較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隨時調整進度,可將提高題留待課後學生進行探討解決。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由課後作業進行反饋跟進3.英語英語學科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模式下,依據學科特點探究出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英語寫作課型模式等。

英語寫作課型模式英語寫作課程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上,教師往往先是向學生提出命題,要求學生圍繞該命題進行寫作,接著再對學生已完成的作文進行批閱,最後將批閱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反饋14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到課堂中。這種模式不僅限製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還相當低效。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改革下,橋城中學英語科結合當下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提出一種全新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1)研學課堂基本環節14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第一,導入話題。“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體研討的行為,運用於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積極開放的環境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小組或者全班集體活動的方式完成學習要求,進入主題前,圍繞某一個話題,利用“頭腦風暴”搜索有關詞彙信息,自然導入話題。比如:在探討“Whatlifeinthefuturewillbelike?”話題時,讓學生圍繞“lifeinthefuture”來討論未來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第二,提出話題研學任務、目標,組織學生完成書麵表達獨研問題。學生以教師集體備課的結晶———“研學案”為藍本,有目的地自學研學案中的相關內容,審好題、搜索好需要的詞彙等,有了自己的見解後再與組內成員一起探究,通過交流合作得出每小組的結論,之後就是班內各小組之間的交流展示。

第三,小組討論,合作解決獨學的疑難問題。通過班內各學習小組之間的表達與交流,再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解決問題的同時,認識問題的本質,提煉出應學知識。

第四,展示、質疑、追問、點撥,形成書麵表達的方法。通過不斷強化訓練,在展示、質疑、追問、點撥過程中,教師根據訓練反饋14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出的問題,適時總結。

第五,拓展提升、形成書麵表達的規律。通過不斷地總結、反饋,最後師生共同做出本節課的總結,形成書麵表達的細節與拓展。授課過程中要注意麵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第六,當堂評價檢測。經過以上各環節的研學後,學生基本完成草稿,小組同伴間互改和評價,教師點撥。

第七,課堂總結。總結歸納本話題寫作的技巧、方法、規律。

(2)英語寫作研學課堂的教學案例Unit6WritingWhatanimalmakesthebestpet?

教學內容Unit6WritingWhatanimalmakesthebestpet定位output-based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輸出,穿插說、讀、寫的訓練本節課是《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6有關pets的寫作課。本單元教材分析以“養寵物”為話題,以養寵物的利與弊為主線,讓學生了解養寵物對人類的好處和哪一種動物可以成為最好的寵物初二的學生課堂比較活躍,表現欲強,他們聽說的能力比讀寫的能學情分析力強,有些學生寫作能力較薄弱,不會運用所學的短語和句式表達句意讓學生了解養寵物對人類的好處,並用議論文的提出觀點,擺事實教學目標論證觀點和總結觀點的形式來寫一篇關於哪一種動物可以成為最好的寵物的小文章14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學生能活用所學的句型和短語、能用連接詞和觀點看法的句式教學重點、難點融入到寫寵物的議論文中以新課程理念為基本依據,通過口語交際法、pairwork、group教學理念和教學work,通過創設開放式教學情境,兩人合作、小組合作交流,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培養英語說、讀、寫的技能教學手段能適當運用課件、電腦、實物投影、圖片等多媒體教學工具TeachingprocedureStep11.Teachershowsomephotosaboutdifferentkindsofanimalstostu-Warmingupdents.

1.Showtime:choosefourstudygrouptoshowandtellsomethingabouttheirfavouriteanimals.

2.Haveaninterview:WhichanimalstheylikebestandwhatanimalsStep2canmakethebestpetsandgive3reasons(give3minutestolettheBeforereadingstudentshaveafreetalkwiththeirpartners).

3.Havestudentsreportthereasonaboutwhichanimalscanmakethebestpets.Teacherintroducesomeusefulexpressionsabouttheopin-ions.

1.Havestudentsreadthearticleaboutdogsmakethebestpetsandan-swerthequestions:Step31)Whydogscanmakethebestpets?

WhileReading2)Howmanypartsdothearticleinclude?

3)Havestudentsfillinthetable.(discussion)1.Teachstudentshowtowriteanargumentativewriting.Letthemdis-Step4cussthetopicaboutwhatanimalmakesthebestpetinstudygroup.

Argumentative2.Thestudentswritethecompositioningroupsandthensharetheirwritingwritingingroup.

3.Havesomestudentsreporttheirwritinginclass.

15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Step5Teacherevaluatesthewritings.

EvaluationStep6Havestudentswriteanotherwritingabouttheadvantagesofkeep-Developmentingpets.

Step7SummarizetheargumentativewritingandsomeimportantphrasesSummaryandsentences.

Step8HavestudentssearchmoreinformationaboutkeepingpetsandHomeworkhowtolookafterthem.

板書設計:Unit6WritingWhatanimalmakesthebestpetSomeimportantphrases;befaithfulto...對……忠誠dieofsth:死於……keepondoingsth:保持做某事Forthesereasons:基於這些理由議論文寫作結構包括三方麵:introduction:Inmyopinion...IthinkIbelievethat...

body(reasons):firstly,secondly,thirdly,What’smore,finallyconclusion:Forthesereasons,Ibelieve\/thinkthat...

(教師阮小芬)4.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科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起思想品德新授課教學模式、思想品德學科複習課型模式等。

思想品德新授課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支配了課堂的大部分,學15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生在學習上被動接受;教師講授時間長,知識多由教師傳給學生,學生模仿學習老師,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空間少,學生思維的鍛煉、能力的培養機會少,這就使得學生一旦離開老師就不會學習,這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是教師時間花了,但課堂卻缺乏實效性。

同時,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科特點決定教師要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中,注重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因此,橋城中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新知的能力為目的,構建了“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新授課模式。

(1)研學課堂基本環節思想品德新授課課堂教學以研學案為依托,研學案由兩大部分構成:學習要求和研學過程,其中研學過程包括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學習檢測。新授課課堂教學中,包括以下5個基本環節:導入新課,自主研學,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學習檢測。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各環節可重複循環。

導入新課自主研學課

堂基

本環合作探究節

交流展示學習檢測15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第一,導入新課。導入新課環節有多種形式,形式不在於豐富多樣,而在於能最大限度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有新問題可發現。所以,無論是複習舊知識引出新問題,還是創設各種情境進行導入,都是可以采用的。如:學生照片、新聞評論、微博截圖。

第二,自主研學。自主研學環節常以研學案中“學習要求”為指引,學生通過書本把本節課學習內容和研學案【自主學習】的學習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自主學習,初步構建自己本節課的知識框架,嚐試發現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

第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環節在內容上可以圍繞教師在研學案【合作探究】部分預設的研學問題進行討論,也可以圍繞在自主研學環節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同桌、組內、組間等形式開展合作探究學習,解決學習問題。合作探究的內容常常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在研學案的學習目標部分會展示給學生。合作探究環節教師可以參與小組討論,也可以進行點撥。合作探究環節要求學生進行記錄要點並對參與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

第四,交流展示。交流展示環節在交流形式上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間交流。在展示上常常是組間展示或全班展示,可通過口頭或書麵回答、板演、多媒體展示、表演等方式進行。此環節通過班內各學習小組之間的表達與交流,再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從而建構知識,生成知識。

第五,學習檢測。學習檢測環節主要為堂上訓練,多以研學案為載體,針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開展分層訓練和分層達標活動。學習檢測題分為單選題與問答題,問答題分為基礎題和提高題,基礎題和提高題在命題時盡可能以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考查要求為依據。其中單選題麵向全體學生,基礎題麵向班內80%的學生,提高題麵向班內20%的學生。對於每位學生而言,教師隻要求做基礎題15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或提高題,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做基礎題和提高題,每節課都可以進行不同選擇。

(2)研學課堂案例《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學設計方案學生特征分析本次授課的對象主要是七年級新生,剛接觸思想品德科目半個學期,與小學的思想品德學習相比,初中思想品德有不同的特點,學生正處於適應期,需要引導學生養成本學科的學習習慣並強化因為剛升上初中,看問題的視角比較單一,方式簡單,但經過半個學期的共同學習和生活,學生對自己與部分同班同學有一定的熟悉,可以進行有教針對性的評價,既樂意評價自己與他人,同時對得到別人的評價更有興趣,這個時候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與別人非常有必要,而且能水到渠成學

學生喜歡討論,但不會歸納總結並且記錄討論的內容,養成良好的討論習分

慣、學習習慣需要教師的監督與引導析教學內容分析《日新又新我常新》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課第一框題的學習內容,它是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進入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認識自我是他們感興趣又需要引導的問題。新的階段、新的起點,每個人都開始對自己產生新的期待,確立相應的新目標,而這一目標應是建立在對自己全麵、客觀、發展的認識的基礎上知識目標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教知道正確認識自己的多種途徑能力目標學

理解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目

通過自主研學、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能運用多種途徑全麵、客觀、發展標地認識自己,從而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認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能積極地接納自我15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教

學教學重點:通過自主研學、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能運用多種途徑全麵、重

客觀、發展地認識自己,從而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認知並能積極地接點

納自我和

教學難點:理解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難

點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詳細流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提出問題:生命的價值由我們的認識問題導入誰創造?引出話題:我們反觀自己,開始思正確、完整激起興趣要正確認識自我。激起學考本節課學習內容嗎

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學生自主學習和小自主學習如何正確認課堂導入,引導學生完成組討論,檢查研學掌握基礎知識識自我本課基礎知識學習案【自主學習】(一)填空題小組交流討論,兩兩分享各自的自我描述並分析對方在引導學生分享、展示、分認識自我方麵存在合作討論用全麵、發析課前的自我描述;點撥的問題;小組小結探究在認識自我展的觀點認學生對內在美與外在美關知識點並發言;個方麵存在的問題識自我係的理解;對學生發言進人獨立研學,修改行小結、板書自我描述,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自我概念15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將課前整理好的他人小組交流討論,分評價發給學生,然後合作討論享許多他人對自己引導學生分享、展示、探究如何對待他認識自我的途徑的評價,並說說你分析他人、集體評價;人與集體的評價對這些評價的看對學生發言進行點撥、法,代表發言展示小結引導學生做個有心人,師生小結理解人是不斷變化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定期了解自己、更新知識回顧發展的自己做【鞏固提高】選引導、點撥學生理解師生內在美與外在美的擇題第8題,小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探討關係討論,理解內在美係

和外在美的關係做【鞏固提高】問布置課堂檢測作業,課堂檢測答題中(1)(2)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反饋、點評學生作業評價反饋問,鞏固本節課知情況識點提議學生課後向老師、研學接納自我,完善自家長了解他們對自己拓展我的評價,從而給自己一個更準確的定位教學評價診斷性評價針對學生課堂測試題的完成情況進行診斷性評價,從而發現學習問題形成性評價通過觀察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評價學生能否初步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能否積極接納自我總結性評價進行課堂檢測,及時評價、反饋和總結學生學習情況,檢測教學目標是否達成15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5.物理物理科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的引領下探究出物理新授課型模式、物理學科專題複習課型模式等。

物理新授課型模式初中物理的教學需要大量的實驗,為學生提供了觀察和實驗的機會,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保持高效注意的時間隻有15—20分鍾,如果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時間,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因此,在物理新授課型模式中,要特別注意課堂小組合作探究的環節。

(1)物理新授課型模式的結構課前發研課堂自主展示、質強化訓練、當堂評學案,布探究、合疑、追問、拓展提升價檢測置任務作、交流點撥(2)物理新授課型教學案例比熱容教學設計第一,教學過程引入:1.研學問題:小明在烈日當空的河邊玩耍,發現沙子燙腳,而河水卻很涼。同樣的太陽光照射,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

(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經驗,從生活中的問題入手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2.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討論、交流,把答案整理到研學案上。

(可用生活經驗支持你的觀點)3.學生分組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點評。

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加熱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1.參考課15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本11頁內容,進行實驗探究方案的初步製定。2.討論以下問題:實驗中要注意控製哪些量?(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如何獲得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利用天平測量)如何確定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用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內,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吸收的熱量物質質量m(kg)初溫t(℃)末溫t(℃)升高的溫度t(℃)(加熱時間)水

食用油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現象:1.在質量相等、吸收的熱量相同時,食用油比水升高的溫度多。進一步分析得出:2.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多。

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物質,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不同。(物理學中用比熱容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第二,概念的建立比熱容(C)。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的乘積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單位: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與它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相等,數值上等於它的比熱容。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性質。

知識拓展提升。1.一些物質的比熱容,學生看課本12頁小資料。

2.根據一些物質的比熱容中的數據解釋:為什麼同樣的日照條件,沙子和海水的溫度不一樣?(答案參考課本12—13頁)第三,檢測、評價第四,教學流程圖15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開始學案生活事例引入學生討論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小組討論,設計探究實驗評價實驗設計方案小組討論,確定最佳方案師生完成實驗投影教師提示黑板實驗數據分析研學檢測歸納總結教師補充能力拓展結束(教師梁善明)15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6.化學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化學科探究出化學學科新授課模式、化學學科複習課課型模式等。

化學學科新授課型模式化學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化學知識的傳授,而應當成為關於化學的廣泛應用及社會價值的教育,要主動地適應受教育者的興趣和目的多樣性的需要。橋城中學化學科在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配有相應教學策略和教學措施,並將教學模式具體轉化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1)化學新授課課堂的基本環節點撥第一,導學———導學案引領,自主學習“導學”突出的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新課程理念相吻合。學生先學老師後教不僅僅是時間順序的調換,更凸顯了“學為根本”的地16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位,更致力於多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多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根據每個課題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拓展給學生搭建自學框架,給學生製定切實可行的“導學案”,通過“導學案”的引領,給予學生極大的信任,讓學生自己學習探索。“導學案”不僅引領、要求學生自學教材內容,並在自學教材的過程中,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體會和感悟,劃出重點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同時用特殊符號標注出疑難問題,防止對照教材找學案問題答案的傾向。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並根據現象分析實驗的原理,總結歸納得出實驗結論。

“導學案”是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這種導學案設計要注意三點:一是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要注意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二是創設情境的材料要由淺入深,充分讓學生感受到自學的成就感。三是設計的形式要多樣,要有趣味,能激發學生有主動完成學案的願望,要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開拓感和成就感。

在“導學案”中老師要給學生繪製出學習線路圖,學生通過閱讀學習線路圖可以明確本課題的學習重、難點,學習就更有方向性、實效性,同時也可以讓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上來。

第二,合作———小組內合作、交流,完善學案對於理論性知識的學習,在自學過程結束後,小組長組織小組內學生個人提出自學中的疑難進行交流討論,弄明白問題後,個人修改、完善學案。而對於實驗探究性的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個人探究,然後學生個人提出疑問,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或直接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再交流、討論,完善學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采取“生帶生,生幫生”的方式,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課堂的時間、主動權還給學生,重視學生研學的過程。轉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通過研學案的形式,將知識展現在學生麵前,充分發揮16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通過實驗探究、自主學習等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展示———小組展示,班內點評,老師協助,達成共識每節新授課最少留出5分鍾左右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展示自己或小組的學習成果,主要目的是能夠讓學生一起交流自己的導學案,使小組合作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學生之間語言、活動、思維、情感上的多維互動。實施的形式是選出的小組由小組長安排代表展示本小組學生在活動三和四的學習成果,然後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進行全方位的點評或提疑,使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疑惑得到深化和糾正,對於學生疑惑、不理解或存在誤區的問題和知識點,教師在最後要進行糾正、分析或總結,使學生最後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學科觀念和學科知識。展示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要求學生注意傾聽並及時做好記錄或進行修改,要讓全班形成這個共識,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相關的化學學科觀念,引導學生一種物質的化學性質利用歸納法,歸納到同類物質去的方法,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起物質類別之間的反應的知識框架。

老師的“教”不僅僅是由知識本身的性質決定,同時也應由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同時,教師可以清楚、冷靜地看到學生學習的情況,並做出教的內容和方法的選擇,這樣就教得更精粹,學得更開放。我想這樣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再為講不完課而苦惱。

第四,評價———當堂檢測,及時反饋最後要評價過程是否有效,關鍵一個因素是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它可以通過課堂觀察、學生的練習、檢測的效果來評定。其中的一種形式是:老師可以根據新授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或當堂檢測題,讓學生獨立限時完成,通過達標的情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公布正確答案,小組內交換批閱,組內評價。舉手統計集中出錯的題目,學生自糾後將集中出錯的題目分配到各小組,從讀題、16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審題、解題方法、解題思路、錯因分析等方麵集體研討後展示,及時幫助學生走出誤區。

(2)化學學科新授課研學案例《生活中常見的鹽》研學案第一,學情分析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生活中常見鹽(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俗稱,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初步學會檢驗組成裏含有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的方法;知道鹽的部分化學性質。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知道、說出常見鹽及主要用途;通過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相關實驗及現象,能簡單歸納反應的相同點,掌握控製實驗條件設計實驗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通過實驗和實驗分析,使學生知道鹽的部分化學性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感受現代化學的魅力。

學習重點。鹽的概念的形成,知道常見鹽的俗稱和用途。知道鹽的部分化學性質。

學習難點。學會檢驗組成裏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的方法。

學習線路圖。

16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第二,學習過程生活中講的鹽通常是指食鹽(主要成分:NaCl),而化學中講的鹽是否也是指食鹽呢?

學生活動一:鹽的概念的形成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從離子組成角度觀察化學式,小組交流討論其組成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硫酸銅碳酸鈣氯化鈉。

氯化銀硫酸鋇硝酸鉀。

組成上的共同之處:。

小結:鹽是指。

學生活動二: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鹽及其俗稱和用途1.鹽是一類物質,閱讀教材P72第1、2自然段,了解、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鹽並完成下表格。

常見的鹽化學式俗稱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2.閱讀教材P72—7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鹽的用途,並回答下列問題。(請盡量用化學式表示)①重要的調味品是;②消除公路積雪的是;③用於玻璃、造紙生產的是;④重要的建築材料;⑤用作培製糕點的是;⑥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是。

學生活動三:小組合作、交流,了解鹽溶液的酸堿性,學會成分裏含有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方法16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1.學生實驗:分別將少量的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於水,再滴入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象,完成下表格。

滴加入酚酞溶液後現象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從實驗你獲得的結論或信息是2.小組長組織交流討論,歸納出結論。

通過獨立實驗、自主思考、小組交流,讓學生認識到有些鹽溶液呈中性,如氯化鈉;有些鹽溶液呈堿性,如碳酸鈉溶液。

3.寫出化學方程式: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4.閱讀教材P73“圖11-3鹽酸腐蝕含碳酸鈣的材料”的圖片,思考教材P74然後討論。

(1)小組合作完成【實驗11-1】,將實驗現象記錄在教材中,並分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2)根據實驗事實及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思考、分析其生成物的共同點是:,反應物組成的成分的共同點是。

根據上麵所學知識,小組交流合作完成練習5、6。

5.熱水瓶用久後,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同學為檢驗它含有碳酸根離子,設計如下實驗證明水垢中含有碳酸根離子,請根據設計將相關內容填寫在下麵實驗報告的空格內。

16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適量水垢於試管中,向試管裏加入足量的,迅速用生成大量,澄清石灰水水垢中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並將導管另一端通入中,觀察現象6.據練習3、4、5的內容,小組交流、討論證明組成裏含有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時,選擇的藥品是:學生活動四:小組交流、討論、歸納出碳酸鹽的部分化學性質觀察學生活動三中的化學方程式,小組交流、討論生成物的類別有什麼共同之處?試歸納出鹽的部分化學性質:碳酸鹽+=+課堂檢測題:1.下列物質的俗稱與其化學式不相符合的是()A.燒堿NaOHB.純堿Na2CO3C.熟石灰CaOD.小蘇打NaHCO32.久置的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層白色粉末。取該粉末於表麵皿中,滴入鹽酸,有氣泡出現,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產生氣泡的原因是這種粉末含有(填物質名稱)。

3.兩種無色溶液,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有多少種方法可以鑒別?

(教師彭敏兒)7.地理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地理科探究出地理學科新授課模式、地理學科複習課課型模式等。

16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地理學科複習課課型模式地理學科複習課課型模式操作過程:第一,概括導入,確認目標。複習課的導入,不同於新授課,最好直擊要點,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複習任務及所要達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複習課的目標不同於新授課的目標,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第二,梳理知識,構建網絡。在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網絡時,采用多種方式———知識綱要、填圖、列表比較、問題提示等,幫助學生完成這類知識的梳理。引導學生一邊回顧一邊在黑板上板書;也可以直接出現在複習課的學案上,讓學生在複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網絡;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建立知識網絡。對於課本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可以通過一對一檢查、教師抽查或集體默寫等方法進行落實。

第三,典題引導,點撥深化。(1)結合課本知識用典型例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思考並完成,進行自主訓練,同時將疑難問題劃出。這個過程對於學生思維的形成至關重要,切不可盲目交流,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典型例題要有層次性,應密切聯係實際,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開發。

(2)小組就典型例題進行交流,重點在於發現題目所考的知識點、出錯的原因;小組內出錯多和無法解決的題目,由組長記錄並質疑。教師集中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全班進行交流展示,教師進行點撥。教師進行點撥時應進一步從複習的整體考慮,就某一個問題展開,以點帶麵,從特性到共性,由表及裏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深化及規律的總結;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16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教師劉妙嫦)8.生物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研學模式引領下,生物科組對初中生物新授課方式進行梳理,以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生物新授研學課堂基本環節點撥16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1)導入新課不拘一格,以多種情景模式導入,如:生物科學發展史中的有關知識,日常生活中學生直觀感受和生活經驗,科學家的經典實驗,詩詞、諺語等涉及的有關生物內容等。通過這些模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目的性地提出新問題。

(2)提出問題學生以教師集體備課的結晶———“研學案”為藍本,有目的地自學課本和學案中的相關內容,有了自己的見解後再與組內成員一起探究,通過交流合作得出每小組的結論,之後就是班內各小組之間的交流展示。

(3)交流展示通過班內各學習小組之間的表達與交流,再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解決問題的同時,認識問題的本質,提煉出應學知識。

(4)訓練評價通過強化訓練,達到鞏固知識和培養能力的目的,教師根據訓練反饋出的問題,適時總結。

如果課堂教學內容較多,還可分成幾個模塊,按照“小環節多反饋”的方法,每個模塊的教學都可重複上述過程,最後師生共同做出本節課的總結。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麵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師林其鋒)9.曆史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研學模式引領下,曆史科探究出曆史學科新授課模式、曆史學科複習課課型模式等。

16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曆史學科新授課模式基本環節曆史學科新授課模式基本可以分為4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置情景,巧妙導入導入是教學的起始環節,目的在於穩定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為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和準備,一般控製在2—3分鍾。

導入形式課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多樣,但應緊扣本課學習內容,具有啟發性和思維價值。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整個新授課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一般控製在15分鍾左右。本環節采用版塊式教學,將教學內容設計成3個版塊,做到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探究,分析理解教材內容,使學生全麵準確透徹地掌握、理解、運用知識,充分體現出“導學·合作·評價”的研學模式。

第一步,學生根據教師在研學案上列出來的知識結構、問答題、填空題等查閱課本,自主探究基本的曆史知識,初步掌握本節課的曆史脈絡。老師提出要求,指導學生自學。要限定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或查閱資料或互相交流),積極思考、填寫好知識結構或相關內容。

期間老師要巡回指導,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確定重點講解的內容及方法,同時對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進行知識或方法上的輔導。

第二步,學生之間就自主探究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相互提問,相互解答。自主探究結束後,老師指明學生回答,若答對,教師做適當的肯定表揚,不必重複答案;若學生回答不全麵或有錯誤的,就指明其他學生幫助補充、更正;若其他學生都難以完成則老師先點撥、啟示,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出答案。最後老師對本節課的知識脈絡做一次簡17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單的講解。

第三步,重點知識、難點知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來落實。教師根據課標,圍繞每一課的重點、難點內容,精心設計材料分析題、問答題等,讓每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探究,最終得出結論。這個時候老師盡量鼓勵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爭論,同時引進競爭機製,給敢於發表見解的學生適當加分,一節課下以小組為單位,累計加分,得分最多的小組給予適當獎勵。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是有著一定的集體榮譽感的,一定會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提高競爭能力,陶冶了情操,學生探究曆史事件因果關係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得到培養。

第三環節———構建網絡,拓展升華傳統教學中課堂小結這個環節基本上是由教師來完成的,其實課堂小結不應該隻是簡單的地複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而是學生一個極好的自我反思的機會,這種自我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老師是不能越俎代庖的。老師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展示自己的觀點,既體現了師生教學相長,又引導學生注重曆史與現實的聯係,做到知古鑒今,從而使學生將剛學習的知識升華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很好地落實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一般控製在15分鍾左右。

第四環節———自我檢測,鞏固提高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當堂鞏固所學知識顯得尤其必要。本環節主要是知識運用、補償提高,一般控製在5分鍾左右。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習題,習題設計既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又要靈活多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鞏固和掌握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教師朱傑茹)17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三)優秀學習小組集錦在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年級都產生了一些優秀的學習小組。這些學習小組有自己的目標、口號,有自己獨特的合作方法,小組內每個成員分工合作,在合作中收獲知識,共同成長。不少合作小組還獲得了廣州市番禺區“研學後教”課堂教學改革優秀合作學習小組的稱號。

1.“終極一組”小組終極一組是橋城中學“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下的優秀合作小組,曾獲得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城區優秀小組稱號,並屢次獲得校級優秀學習小組、最佳小組等稱號。

小組名稱終極一組組長曾慧曾海明、吳文希、王家小組口號榮譽來自努力,進步來自勤奮組員希、吳丹、段詠彬小組奮鬥目標成為優秀的學習小組我們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積極進取,為了小組的榮譽我們小組特色願意犧牲自己的小利益,有奉獻精神(1)小組角色分工終極一組共有6位有著不同學習背景的同學,其中組長曾慧,文科很好,理科一般;組員吳文希文科很好,英語最好,理科一般;曾海明成績平均,優秀;王家希文科理科差不多,英語較好;段詠彬成績不穩定,理科較好,文科一般;吳丹語文很好,數學一般。組員中的男女比例為1:2,2位男生和4位女生。根據小組同學的學習背景和男女比例,小組進行了角色分工。

第一,根據組員互助的原則來分。按文科理科成績分:曾慧—曾17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海明;吳文希—吳丹;王家希—段詠彬。按成績幫扶分:曾慧—王家希;曾海明—段詠彬;吳文希—吳丹。

第二,按照小組討論需求來分。記錄組員提出的難題:段詠彬、王家希;記錄重點知識:曾慧、吳丹;負責出題考組員:曾海明;尋找練習中的難題並提出:吳文希。

第三,按照小組競爭要求來分。1.曾慧—曾海明;2.吳文希—段詠彬;3.王家希—吳丹。

第四,按照小組分工需要來分。管理小組清潔:吳丹;監督組員作業上交情況:曾慧;管理小組紀律:吳文希;監督組員作業質量:曾海明;監督文明班分:王家希;總積分計算:段詠彬。

(2)小組契約獎勵製度:①一個星期內上課舉手回答問題15次或以上,獎勵一本筆記本。

②清潔值日優秀或加小組分獎勵一支啫喱筆。

③每次PK勝利的小組成員獎勵一套尺子。

④比賽獲獎加分獎勵精美硬皮抄一本。

⑤圖書管理員加分獎勵一本軟皮抄。

⑥督察員加分獎勵一本軟皮抄。

⑦其他各種加分每分獎勵一支啫喱筆。

懲罰製度:①一個星期內上課舉手回答問題10次以下,罰做政治選擇題30題。

②清潔值日不認真或扣小組分罰抄語文文言文1篇。

③每次PK輸的小組成員寫一篇300字反思。

④午休、晚修、住宿每扣一分文明班分罰讀英語課文3遍。

⑤督察員遲到或早退等導致扣文明班分,每分罰做3道數學應用題。

⑥作業質量不過關或欠交導致扣分,每分罰做該科的習題3題。

17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⑦其他各種扣分每分罰抄英語課文1篇。

(3)小組感言共同奮鬥的集體在中學的知識海洋裏,我像一條新生的魚兒,好奇地、迷茫地、孤獨地探索著,一切事物都令我很不習慣。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我們小組的各個成員都給予我巨大的鼓勵,讓我重拾信心。大家都積極討論問題,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團結協作,一起進步……記得有一次,我們小組的段詠彬同學英語成績怎麼也上不去,一直在六七十分徘徊,大大地拉低了小組的平均分,經過商議,我們決定一起幫他補習英語。

說做就做,我們首先對其補習方案發表各自的意見,“我覺得應幫他鞏固梳理英語語法。”“要教他做閱讀理解。”……大家七嘴八舌,怎麼也定不下來。忽然,組長曾慧一聲洪亮的咆哮在我們耳畔響起:“應該先教他音標!”此聲一出,震懾旁人,滿座寂然,無敢嘩者。就這樣,補習方案定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實施了。我們對段同學實行了“車輪戰術”,每天每人輪流給他補習,逐個逐個音標幫他過關,還從課本裏抽出許多單詞讓他看著音標讀。日複一日,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他終於能熟練掌握音標了,英語成績也提高了將近10分。

看著他的進步,我們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且更加團結協作了。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一定能做得更好的。

(組員曾海明)17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小組成員向老師提問2.“天天向上”小組“天天向上”小組是橋城中學“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下的優秀合作小組,曾獲得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城區優秀小組稱號。

小組名稱天天向上組長郭曉晴邏輯將你從A帶到B,而想象力帶雷日、羅嵐、林心宜、蔣小組口號組員你環遊世界!維、廖傑璋、廖子健小組分工:組長郭曉晴,職責是要以身作則,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熱心幫助組內同學,任勞任怨,樹立威信,真正能夠幫助所有的成員進行充分的預習、充分討論、充分解疑,組長及時了解觀察組內成員,多談話、多交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方麵的困難,增強小小組分工組凝聚力,打造和諧奮進的學習小組,對於特殊情況,及時與教師交流;副組長雷日的職責是調動成員在課堂上要積極參與,帶動其他同學,和組長團結協助,互相配合;紀律委員由羅嵐、林心宜擔任,負起紀律管理、監督、提醒責任和紀律評價情況,對組員要有監督、有評價17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小組名稱天天向上組長郭曉晴小組分成一對一幫扶捆綁:雷日—廖傑璋;羅嵐—廖子健;林心宜—蔣維,確保共同進步,例如作業更正互相檢查、解答,互相小組契約鼓勵,互相解答問題,榮譽與共(組長郭曉晴可機動調整,任何組內成員有問題都可向組長提問)小組在學期初要定好期中考的小組目標,組長每節課前應提醒組員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要解決幾個小組目標問題,掌握幾個知識點,達到什麼目標,改掉什麼缺點,提高什麼能力等為了促進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小組還專門定下了學習製度和紀律製度,並製定了詳細的加減分標準。

(1)學習製度課堂表現:課上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勇於表現自己並能夠完成組長分配的任務者加2分,組長加1分,其中難度較大的問題,組長答對加2分,組員答對加4分。

合作:樂於與夥伴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學習者加2分,每幫助一個同學學會一道題者加2分,每天學會一道題者加3分。每周一統計,幫助其他同學學會題最多的同學加5分,學會題最多的同學加5分。

標兵:獲得小組本周最佳學習標兵的同學加5分。

友愛:團結同學,樂於幫助有需要的人加1分。

進步:一周內,在學習、紀律中有明顯的進步者加3分;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單科優勝者加5分,總成績優勝者加10分,班進步前10名者各加5分。

缺交作業的同學每人每科扣5分,小組長每科扣2分。

17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2)紀律製度課堂守紀:課堂上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學習,善於傾聽他人的發言者加1分,積極幫助班幹部處理班級事務者加5分。

課間:每日課間文明活動,不做危險動作,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尖叫的同學加1分,課間操認真完成活動的同學加1分,主動幫助別人的同學加2分。

早、午讀:早、午讀時間認真跟讀,中午按學校的要求安靜地午休者加1分。

標兵:每周評選出小組內紀律最好的同學加5分,班內紀律最好的小組的同學各加5。每周評選出一位優秀小組長,獎勵5分。

小助手:能協助老師管理好班級的紀律,課內、課外能起模範帶頭作用的同學加1分。

小組合作學習(四)我們與高效課堂之間課堂究竟是個什麼地方?課堂是學生和教師學校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實現智能發展和教師追求專業成長的空間。高效課堂又是什17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麼地方?在橋城中學,高效課堂是“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共同探尋知識的地方。在這個高效課堂上,沒有嚴格的師生身份之分,隻有一群追尋真知的淘金者;在這樣的課堂中,沒有優等生和後進生的身份之分,隻有等待你自我表現的舞台;在這樣的課堂中,甚至沒有循規蹈矩的標準答案,隻有追尋真理的獨立思想。這樣的高效課堂必然會引發一個個精彩而有趣的故事,講述師生的生命成長、個性發展、小組合作、快樂創新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沒有起伏跌宕的波折,沒有華麗優美的辭藻,但它真實、真誠,給人溫暖,催人奮進,啟人思考,助人完美。

課堂因故事而精彩,教育因故事而美麗。

1.“導”是為了不導在橋城中學的“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教學模式中,“導”是第一步,更是重要的一步。在這個環節,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學習,往往能達到教學目的,很多學生都形象地把導學案稱為學習上的朋友。但橋城中學的老師則對導學環節有更深入的思考,他們認為導學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導”的最終目標———應該是達到不需要“導”。

我的“學習之友”進入初中學習後,我多了一個“學習之友”———導學案。語數英、政物化、史地生,每門課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這三年的學習過程中,我愈來愈發現這小小的導學案卻有著大大的用途。

從初一開始,政治開新課的前一天老師就會將導學案發下去。你別看它有時候隻是薄薄的一張紙,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從研學目標、研討問題、研學過程到得出結論與心得,思路清晰得不得了。

拿到研學案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要求,參考課本進行摘抄或者概17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括總結,就可以做到有效預習,還可以提前識記一下重點內容。

有一次,我將導學案落在了教室,晚上回家後對著書本卻無從下手,想要草草地預習一下,但想到明天的小組討論又如何都不甘心。

正當我歎著氣時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我可以根據以前的導學案上的大致思路來預習呀!那天晚上,我對照著以前的導學案進行了一定的預習,第二天對比著落下的導學案,竟將內容猜了個五六成。

有時候導學案是在課堂上發下去的,尤其是理科。我因為理科成績不太理想,所以對於理科的導學案格外地珍視。凡是有錯題的,我都會收集起來反複地看。理科的導學案主要是從前麵學過的知識逐步地引入新的知識,對於難理解的導學案的內容,老師的講解會格外地詳細一些,所以配合著導學案聽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學案對於複習也有著顯著的幫助。臨近考試了,很多同學喜歡就薄弱的科目臨時“抱一抱佛腳”,但是也許有時會無從下手。我偶然向班上的學霸們“偷師”得來了一項秘訣。原來他們都會將導學案和作業卷上的內容進行對比,再列出一係列複習思路與重點。我照葫蘆畫瓢,果然有效果,複習的思路頓時就清晰了。

將近三年來,正是有著我的“學習之友”,讓我的學習過程多了不少趣味,減輕了不少負擔。正是它幫助我理清學習思路,幫助我有條理地複習。

(學生羅伊)朋友,你好!

數學課:“叮鈴鈴”,老師踏步進來,然後———發研學案!

研學案,我們又稱“堂練”,這是幾乎每節新課都要做的事情。而我最開始,簡直像厭惡在正午時站到操場中央暴曬一樣厭惡它。為什17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麼?因為它煩瑣而枯燥,卻又是一節課裏必須完成的任務。我無奈地做試卷,一手撐著頭,一手拿著筆,懶洋洋的。由於我事先學過,拿到試卷後我就一直往下做。對於這份“一片灰蒙蒙”的堂練,我很有些囫圇吞棗的架勢。就這樣一直到老師已經評講了幾道前麵的題目,我抬起頭對答案,又繼續做題。

這樣的情形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仍然沒有改變,但態度上,我慢慢地對它更認真了。態度上有所端正,眼裏看到的自然就不同了。

從前無聊得想在紙上畫圈圈的堂練,如今倒也有了一些它自身的價值。

隨著我對它的重視,它仿佛也回饋給了我什麼東西。我的思路在它的引導下變得更加清晰,而不是揪成一團;我知識網上一些不易發現的漏洞,它幫我補齊了很多;我做基礎題的熟練度,也在不知不覺中練成……堂練,終於不再是我的敵人,我學會了與它和平共處。

從抗拒到忍耐到接受,心態在變化,收獲也在變化,滿滿的向上感啊!也許是因為忍耐它比抗拒它要舒服(不用被老師罵),而接受它比忍耐它更舒心吧。

堂練在很多時候其實都是一種引導、一種鋪墊,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習新內容進行引導,為我們往後做提高題進行鋪墊。隻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後顧無憂地繼續提高;也隻有把最基本的東西理清楚了,做難題才不會無路可入。

那麼各位,研學案,俗稱“堂練”,正在等著我們對它說:“你好,我們交個朋友吧!”(學生龍簫雅)18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益處多多的導學案記得剛邁入橋城的我,覺得一切都是新奇的,書本更厚了,同學更多了,老師也更多了。正當我看著這些陌生的麵孔時,我發現這裏的教學方法,也與小學有著天差地別,老師都管它叫———“研學後教”。

還記得那時候,幾乎每個科目的老師上第一節課時,都提倡要先預習,時間久了,我才發現,橋城真是一個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學校呢!

橋城不單教學方法特別,就連教學資料也特別呢!每天的作業內容不僅有當天學過的知識,老師往往還會在作業裏添上幾道關於明天要學知識的預習題,我們都管它叫———“導學案”。一開始,我還會抱怨每晚都要預習,這無疑是讓這繁重的學業雪上加霜嘛!那個時候,我特別抗拒導學案,甚至視它為拖延我時間的小惡魔,所以每每麵對它,都是隨手寫上幾個答案就草草了事。那時候我就以為,這導學案對我的學習一點幫助都沒有!

可慢慢地,我不再那麼抗拒它了,我試著用心去做好每一天導學案上的預習題,漸漸地,便有了成效。以前的我,覺得老師講課的速度太快了,上一個知識點還沒從老師的一字一句中理解透徹,下一個知識點又從老師的嘴裏匆匆地跑到我的耳邊。每上一節課,覺得特別難熬。可自從我每晚都按照導學案上的指引去預習,我在課堂上學習的目的性更強了,因為在做導學案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自己在哪個知識點上理解不透徹,所以在課堂上,我下意識地在老師講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更加用心地去聽。每一個知識點,都比以前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老師給的提高題也可以很快地想到答案,基礎題就更不在話下了。

前一晚更加認真地去預習,反而學起來比以前輕鬆得多!以前課後還要翻著一本又一本的參考書去把在課堂上沒聽懂的再學一遍,而現在隻要用心去做導學案,預習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每晚回家還要托著腮幫子對著參考書咬文嚼字,我有了更多18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拓展的時間,可以每晚都做幾道拓展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有了不小的提升。一次比一次好的成績,使我學習的興致越來越高漲,越來越努力,這讓我常躋身於年級排名的前列。

可別小看了研學後教,更別小看了這一張張小小的不起眼的導學案,它雖然是灰色的,可卻讓你更好地吸取知識,讓你因成功而欣喜的笑容更加燦爛。這導學案呀,真是益處多多!

(學生岑銘洋)“導”是為了達到不需要導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導學稿的引導下,學生當然可以比較好地達成教學目的,然而學生離開導學稿後還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嗎?

顯然,導學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導”的最終目標———應該是達到不需要“導”。我試著結合閱讀教學經驗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在閱讀教學中,無疑老師是向導,學生是主體,老師該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學習。但如果教師對一個初中的新生一開始就啟用導學案,是不是一件好事呢?我發現這裏麵教師的導出現了幾個問題:首先,導存在角色定位錯位的現象,導學案是由老師設計的,看似精心設計的問題全是老師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學生所發現的,因而學生隻是在讀教師閱讀的結果,讀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實則上老師成了教學的主體。其次,閱讀主體的思維訓練程序也錯了位,教師設計的提問實際上隻是在向學生捧出成果,而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他們的閱讀思維過程應該是先與文本、作者對話,然後在對話中自行發現,才產生閱讀的結果———問題。

我認為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導的時機和分寸。古代大教育家孔18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子也非常注意啟發———“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的提問,不是在學生產生問題之前設問,而是在學生想發現問題但又發現不了問題、產生了問題又不明白的“憤”的時候和學生想說出來又說不出來的“悱”的時候,才予以“啟”予以“發”。這樣的啟發,才是保證學生在主動閱讀的前提下的啟發。因而,我認為閱讀教學的順序應該是先給學生上幾節精彩的講讀課,教給學生以閱讀的思路方法,再在自讀課中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思路方法去閱讀新的作品。最後,學生在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後能獨立進行閱讀。這其實經曆的是:“示範—導—不導”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客觀看待教師的導。在閱讀教學中,如一個單元、一個學段,教師對學生的導應有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它應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對教師的導的評價不應簡單孤立地就某一堂課來評,當我們把這節課放回到一個教學單元、某一個學段來看,教師導的意圖、目的才能比較好地體現出來。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同樣,教師的導是為了達到不需要導,教師對學生的導應是一個循序漸“減”的過程。

(教師梁誌輝)2.課堂因合作而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既有趣味,又對人有所啟發的故事。

小組團結也需要激將法在剛上初二的時候,語文老師就給我們班分了13個小組,進行小組學習。我是我所在小組的組長,剛開始時小組裏有一些成員不聽組長安排,隨意說話而導致小組合作成效不高,這事可真令我頭疼。如18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F同學總是不肯跟別的同學進行合作,並故意說話破壞課堂紀律。他經常會說:“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個破小組嗎?”這樣,時間一長,我們小組和其他小組的距離越拉越遠。思考了幾天後,我打算為我們的組做一些改變。

在以後的幾天裏,我先讓其他兩位同學別理F同學,這幾位組員便照著做了,結果,幾天過後,他便沉不住氣了,還沒等我們邀請和他一起討論學習時,他便主動湊了過來。從這之後,我發現他的合作意識增強了,當其他組員不會的時候,他會盡自己的能力去找到答案,我們小組的總體水平也因而提高。其他組員都問我原因,我笑而不語。

其實,早在暑假,老師布置我們看名著《水滸傳》的時候,我就發現裏麵“好漢怕閃”的一招,沒想到真的可以用到生活中,能為我們小組的改變起到關鍵性作用。

小組合作增強了我們的凝聚力,大家互相配合,共同進步,小組合作總是帶給我們許多驚喜,我相信它還會讓我們的能力進一步地提高。可以預見,通過這些事我更堅信小組合作的成績,小組合作的好處,以及小組合作美好的未來。

(學生張幗英)合作的力量那般大又是一節數學課。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都拿出了課本,趕緊坐好等待老師上課。像往常一樣,廖老師一進課室就立刻把導學案發給我們,說:“今天我們學習一元二次函數。”同學們也像往常一樣立刻動筆做導學案上的複習引入題,給新課打打底。結合題目,廖老師把知識點引入新課,詳細介紹了一元二次函數的概念和內容,並帶著我們做了例題,然後讓我們小組合作一起完成導學案。班裏立刻傳來桌18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椅擺動的聲音,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著知識點,洋溢著一股濃濃的數學氣息。

之前我的數學學得並不是非常好,但在小組合作的幫助下,我的數學慢慢有了起色。我轉過身去對阿怡說:“這次又要麻煩你嘍。”她笑著擺擺手:“沒事沒事,學習就應該大家互幫互助嘛,我有不會的你也得教我。”其他組員也都聚過來,我們便開始做題,偶爾會提醒對方哪題用什麼公式會做得更順手,哪題用什麼方法正確率更高。廖老師也會走到每一個小組邊指導我們思考。

前麵的題目都比較基礎,所以我們4個人都順利完成了。看著最後一題難題,我們討論開了。瑋程首先發表意見:“這道題首先要先求解析式。”旁邊的小琦聳了聳肩:“廢話,題目上不寫著呢嗎。問題是應該用哪種方法求解析式呀。”我接了小琦的話:“題目給的信息看上去雖然不完整,但是肯定暗藏著什麼。”組員都點點頭,繼續用鉛筆分析著題目的條件,一邊思考一邊討論著。突然阿怡說:“我們還真忽略了什麼。”我們3個立刻湊上去一看究竟,隻見她用鉛筆把圖像重重圈了起來:“你們看,雖然題目沒有說拋物線過原點,但圖像可是畫了出來呀。這樣一來,我們不就集齊了求解析式的3個坐標了麼?”瑋程質疑道:“可是圖像不一定都正確啊。”小琦和我都笑了起來,阿怡也是哭笑不得:“哎喲老兄,你有沒有看到旁邊標著坐標啊?”瑋程仔細一看,吐了吐舌頭,不服氣地說:“剛才不是沒看到嗎。而且你們一開始不也和我一樣嗎?”我們都裝作沒有聽到,立刻低下頭去做題,瑋程也不甘落後立刻提筆。筆在紙上快速移動著,伴隨著沙沙聲,甚是動聽。

在課堂的結尾,廖老師總結了這一節課我們學到的新內容,也評講了導學案較難的題目。果然,剛才那道難題就應該結合圖像解決問題,為此我們小組都很得意。一堂課在同學們的合作中結束了。

18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於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和做題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給組員解析的時候也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思維,鞏固了新學的知識。眾人拾柴火焰高,在三元整合課堂裏,我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團結一致。

(學生黃楚喬)學習的方法哪止一種!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方法又哪止一種呢?

第一種,探討。“各小組成員請注意,現在開展一級會議。”組長鄭重地說道,“本會議的主題是寫一首仿古詞。”“好,我先來,就以‘沁園春’為詞牌吧。”大學士阿聰說道,然後思索了一會兒,吟道,“大江南北,千峰爭奇,百嶺鬥豔。”“望中華國上,一片蒼茫。”小才女小藍弱弱地接道。“攔雲遮日,斷水連崗。”我也不甘示弱說道。

“不對!”阿聰說道,“遮日還說得過去,但山如何攔雲?”“應為,嗯,應為……”“應為‘遮雲蔽日’好一點吧!”學癡小瑤接道。

“哈,此言甚是。”我們齊叫道。不一會兒,一首《沁園春·山》便新鮮出爐了,果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第二種,爭辯。“不對,角一和角二是不等的!”我說道。“如何不等?你瞧,你瞧。”神算子阿鑫叫道。接著,他在草稿紙上畫畫寫寫,飛快地算著:“你瞧,你瞧,用根號四除以角a和角b,然後……”“不對,角a和角b是不等的!”“等的,等的,你瞧……”無奈,隻得去求教大學士阿聰。最後,三人終於把這道壓軸題解出來了……第三種,互助。“一級警報!下午數學改為物理課!”“完了,我忘帶物理書了!”小瑤和阿駿尖叫道。“沒事!”組長安慰道,“阿行,18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你把書借給他們,我和你共看一本吧!”“遵命!”我說道。一節物理課下來,我的物理書滿是工整的筆記。“嘿嘿!借書送筆記,不錯不錯嘛!”我心想。

合作學習的方法又何止“探討”“爭辯”“互助”?在我看來,還有很多種……望著專注複習的組員,我想這個學習小組將會引領我在成功的大道上越行越遠。

(學生黃問行)小組合作中教師絕不是“觀眾”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中,教師充當的角色是什麼呢?無疑應該是以平等的態度參與對話,更多地發揮組織作用和啟發引導作用。在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時,老師絕不是“觀眾”,而是應融於討論之中,從旁指導,有針對性地作一些輔助工作,還應指導小組成員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學會融合……記得在教學《石壕吏》時,學生進行初步感知之後,我要求他們進行小組合作,準備用短劇的形式把小組對課文的理解表達出來,同時要做好給別的小組打分和點評。表演時,每一個小組對詩歌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樣。看著別組的表演,盡量對照課本給對手找“漏洞”,在觀看時也要吸收別的小組的優點。

第一輪表演完畢,學生點評時都非常活躍,把對文本的理解當作點評的依據。如大部分學生一下了找到了某組表演的失誤:老翁沒有翻過牆逃走,因為“逾”就是“越”的意思;有學生找到某組老婦哭訴的失誤:我3個兒子都死光了,因為“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有學生找到表演者的感情失誤:官差不夠凶狠,老婦不夠悲戚……所有的小組對自己第一輪的表演均不滿意,極力要求重新表演。第二輪18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下來,表演較第一輪進步了很多,無論是情節的編排還是情感的投入,對詩歌本身已有了較全麵深入的理解。通過兩輪的表演和點評,學生對詩歌的內涵、詩人的情感的理解基本到位,並且第二節課的《石壕吏》改寫相當成功。

這節課的這個環節讓我對小組合作中教師充當什麼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師隻有參與到學生合作學習中,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體察他們認識上的不足、思想上的偏差,進而找出他們身上存在的共同問題,及時給予幫助,促其改正。我們不“幹涉”學生的合作學習,但一定要“關注”學生,適時“調控”。譬如,合作前,幫助有困難的學習小組確定活動方案,查找資料,指點方法等。合作中,有意識地選擇一兩個小組與學生共同探討,能起到激活思維、調整方向的作用,合作後的評價也能有依據有憑證。

(教師黃文軒)合作課堂18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3.是高效課堂,更是快樂課堂在“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在小組合作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而是高效的。同時,課堂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主張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因而課堂是快樂的。在這樣的課堂裏,學生快樂地學習,快樂地享受著成果。

我的思維轉得越來越快了學校開展小組式探討學習,是我預想不到的。習慣了以前乖乖聽課,學好了之後就認真做筆記的我,突然有些擔憂。“這樣不會影響上課質量嗎?何況我最怕一起討論了。”剛開始,心裏不自覺小聲嘀咕。

一節數學課讓我的疑團解開了。在數學課堂上,複雜的提高題一下難住了我。“還差一個條件啊。”我拿著筆圈圈畫畫,還是被卡住了。我把頭偏向了右邊的組員小譚:“求解,還差兩個角相等就可以做出來了!”小譚拿過我的卷子,思考起我的問題來。我把我的思路都說了出來,還說明在一個條件上被卡住了。我們一同想著證明角相等的方法,最終,我們成功用同角的性質解出了題目。我們興奮地向老師彙報:“我們組做出來了!”如一道暖陽驅散寒冷的空氣,合作給我帶來的歡樂讓我無比興奮。

並且,漸漸地我發現,在這過程中,我收獲的不僅是喜悅。

在合作中,我學會了與人交流。曾經,不願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如今,將思維共享,得到的還有他人的想法。語文課上的討論,讓我了解到同學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英語課上的討論,讓我個人能更流利地用外語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能更好地練習口語交際。慢慢地,我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懂得了如何更好地溝通。

18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思維轉得越來越快了。短短的40分鍾,大腦在不停地運轉思考,而在討論中,思維得到發散。在一道近乎不可能的幾何題中,我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它想了出來,盡管很複雜,但長期訓練下來的有序思維讓我把它在黑板上展示了出來。我在全班同學麵前分享了我的解題思路,在幫助大家的同時,我也收獲了一種講解的技能。

給予,比接受更有意義。在合作中分享,在分享中得到快樂,更在快樂的同時收獲知識與技能。探討式學習,收益將會是雙倍或多倍的。

(學生郭曉晴)成果展示那一刻———大家都樂了!

“叮———!”下課啦!

全校頓時沸騰起來,教室裏空蕩蕩的。剛剛還說被桌子黏住了臉的同學們,這下子都打了雞血一樣,一張張眉頭緊皺的臉蛋,此時倒是樂開了花,倒也算是“齜牙咧嘴”的那種。一窩蜂似的衝出課室。

你問我為什麼?哈哈,當然是因為這一年一度的成果展示課了!

我也不例外,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跟上大隊的步伐,兩步做一步地衝下樓梯,恨不得一下子從五樓跳到一樓。

來到架空層,這裏已是人頭攢動。

嗯?好香啊!隻見一大群同學圍繞在兩張小課桌周圍。誒!讓我擠進去看看是什麼!

哇!是烘焙社的學員誒!兩個女生正慢慢而均勻地攪拌著麵粉,有模有樣地按著選修課的教學步驟進行料理。一台小烘焙機正在一旁嚴陣以待。好,就等著出爐吧!

190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轉頭,一股濃鬱的茶香味撲麵而來。“茶語社”的成員正在洗茶葉準備泡茶呢!

走出架空層,來到了小廣場。一個大棚占據了我所有視線。湊近一看,音樂老師正在忘情地揮舞著指揮棒,雙眼緊閉、手舞足蹈,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大棚底下的正是聲樂班———擊鼓的、敲鐵棒的、彈琴的———是《歡樂頌》!多麼悠揚的曲目!

大棚旁邊有一個小舞台,舞蹈班的成員正伴著音樂翩翩起舞。

往大棚後看去,有一個小水池———這裏正舉行著一場水上的足球比賽呢!同學們機靈地搖著把柄,遙控船勢如破竹地搶著、推著一個小球,往對方龍門衝去!

沿著小路繼續走,來到了擊劍館門前。這一塊區域才算是主角啊。

長長的三排,各種歡呼聲回蕩。

第一個“攤位”是魔方社。隻要你能把打亂的魔方恢複六麵,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而且還會記錄下你的成績讓他人讚歎。說時遲那時快,隻見一兄台徑直走去,拿起魔方就這麼“哢哢”地扭,如入神境,飛快地轉動著魔方。“啪!”複原了!19秒56!破了魔方社社長的記錄!真是高手在民間,達人處處有啊!

再走,就看到了航模社團。一大堆的小零件擺在麵前,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著鑷子,鑷子輕輕地夾起小零件,慢慢地豎放在沾有膠水的底板上。這是要手多穩啊!

書法社成員屏息凝神地寫著大字,動漫社的cosplay、無線電、美術畫畫社、十字繡社等的精美展品,一一盡收眼底。

走到運動場,足球社的足球比賽、籃球社的投籃訓練、田徑隊的奔跑更是激起我們的一腔熱血!聽!婉轉的歌聲從體育館裏傳出———是星光舞台的“好聲音”總決賽!每位選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回到架空層,回答了幾個問題,拿到了餅幹和茶,細細品味。嗯,19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味道確實不錯呢!

愉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叮———!”鈴聲響起。

“各位同學,現在已經下課了,那麼我們這次的成果展示也就到此為止吧!感謝各位帶來的精彩表現!”是的,這展示課不僅讓我們開心,更是開拓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聞、知識麵,更讓我看到了每個同學不同的特長,見識到了不同的達人!

成果展示課,是我們快樂的課堂!

(學生周梓賢)為教學加點有趣的創意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作文是學習中的難中之難。因此,在寫作教學上,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寫作,寫出具有快樂氣息的作文。在學校新的課堂模式下,我嚐試了“活動型”的寫作教學,這個教學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多為課堂加點創意,設計、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借助有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與寫。

活動是“活動型”寫作教學的靈魂,有效的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和充實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能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文章就應該是好文章。

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多種活動方式,首先是有效的競爭性教學活動,如辯論會、課本劇表演、才藝大比拚、小型體育活動、掰手腕、拔河、踢毽子、百米決賽等等。勝利後的興奮、失敗後的沮喪都能帶給學生豐富的體驗過程。其次是趣味遊戲類活動的開展,針對特192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殊群體,趣味遊戲是協調教學氛圍的有效手段。在遊戲過程中,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體驗是真切的,語言是流暢的。例如:吹氣球、畫鼻子、擊鼓傳花、組詞成句、模仿模特、郊遊和開晚會等活動,在小學的作文課中就經常采用這樣的活動教學方式。先組織有效的活動,再讓學生敘述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精彩生動得多。比如我在組織學生進行人物肖像描寫的寫作練習時,就借助了猜謎的小遊戲,口述一些同學或老師的外貌特征,讓學生猜猜誰是誰。一次小小的遊戲就讓學生在快樂體驗中學會了肖像描寫的要點。生活體驗類的活動也是很有效的教學手段,如跳蚤小市場、“小鬼當家”“我能行”體驗活動、“累”體驗、“難”體驗等。針對學生感興趣,或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或有爭議的問題開展有效討論,不僅可以活躍學生思維,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課堂上的小創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快樂地進入學習、快樂地享受學習成果,還能讓學生更專注於課堂,並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度,可謂一舉多得。“活動型”教學中,教師任何創意都能組織好一堂寫作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得更好。

(教師陳健華)第二節智慧教學“電子書包”課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如今,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概念,如個性19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化學習、優質教育等,都已經深入人心,教育改革和發展麵臨著全新的局麵。在這個背景下,2012年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與時俱進地提出了“智慧與教育———讓教育服務隨處可行”的教育理念,倡導以智慧教育雲建設、“電子書包”應用推薦“研學後教”課堂教學改革和教育評價機製建設。在這場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中,橋城中學被確立為首批“電子書包”實驗學校,啟動了數字化智慧課堂教學。

此後,橋城中學製定了“電子書包”項目的實施方案,以提升學習品質,促進學習方式變革,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改變傳統教學中僵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建構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資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服務體係為實施目標,並在學校實驗年級各學科逐步展開“電子書包”應用。實驗的開展不但帶來了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的巨大改變,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改革也取得了飛躍性的變化。

(一)開啟“電子書包”課堂之旅作為第一批“電子書包”實驗學校,在接到這個重要的“任務”之時,對於學校來說,是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因為學生即將可以獲得更多先進的學習路徑,但同時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意味著老師們將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學習信息教學的技巧。學生能適應這種新型的智慧課堂教學嗎?教師能順利掌握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嗎?一係列的問題隨之出現。可以說,“電子書包”項目的實驗之路猶如一趟未知的旅程,充滿著期待、幻想,也注定有著未知與疑惑。但可喜的是,橋城中學師生骨子裏就有著迎難而上、勇於挑戰的達人精神,他們已昂首闊步開始了這一趟奇妙的探索之旅。

1.啟程:“電子書包”項目啟動毋庸置疑,以“電子書包”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術的到來帶來的194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改變的不僅隻是技術、教育,更關鍵的還是人。

2012年9月,橋城中學啟動了“電子書包”項目,在初一年級選取4個實驗班,4個班全體任課老師和學生均參與其中。老師們探索著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人為本,以教育現代化為導向———重新定位教育教學的工作目標,重新構思最佳教學方式、教學流程,推動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學生們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慢慢適應、慢慢體會,從中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有了全新的改變。

(1)“電子書包”的應用橋城中學“電子書包”項目依托同方知好樂教育研究院的教育技術與教育資源,打造番禺區“智慧教育雲”,以“知好樂電子書包”係統為支撐,構築資源共建共享、教師共同體(教研、科研)、家校共同體、師生共同體等。

“智慧教育雲”建設示意圖19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教育雲端服務示意圖“電子書包”是一個信息化的學習係統,包括學習終端、豐富的學習資源、支持多向互動的網絡教學平台、支持教和學過程的實時服務,以及專用的綠色網絡通道服務。

“電子書包”示意圖“雙課堂”是基於“教育雲”網絡教育服務平台和“電子書包”搭建的虛擬課堂與現實課堂的整合,支持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學生隨時隨地的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優秀資源共享等。

19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雙課堂教學示意圖多樣化、個性化學習方式19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2.“電子書包”項目的實施“電子書包”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探索實驗(2012年9月—2013年8月)(1)確定規模確定第一批4個實驗班級,該4個班的全體任課教師參與。

(2)建設環境完善網絡環境。在校園網建設基礎上,部署無線網絡,改善教學應用的網絡環境需求。

開發課程資源。圍繞實驗學科,建立研究小組,開發內容資源,注重典型學科教學案例的研究;形成課程資源建設規範;建立共建共享機製,充分發揮實驗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培訓教師爭取區教育局的技術支持和專家引領,為參與項目實驗的本校教師提供係統培訓,轉變教育理念,優化教學行為,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推動電子書包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4)研究教學充分發揮團隊作用,定期開展主題研討活動,對重點需要突破的問題合力攻關。加強基於網絡的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在實驗班與教師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形成基於學科的“研學後教”數字化教學典型案。

(5)評估與改進建立評估規範及機製,對電子書包教學應用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提煉電子書包教學應用模式,深入探究電子書包課堂教學的有效應用。

第二階段:深化應用(2013年9月—2014年8月)(1)擴大實驗規模:新增部分實驗班,逐步擴大實驗學科範圍。

198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2)優化實驗條件:豐富課程資源,進一步完善實驗條件。

(3)提煉教學模式:紮根課堂,深入研究基於電子書包的“研學後教”課堂教學改革,總結應用經驗,形成本校各學科各學段“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數字化智慧教學模式。

(4)加強教師培訓:開展多主題、多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培養信息化教學的骨幹教師隊伍。

(5)應用評估與改進:進行持續的過程性項目評估與改進。

第三階段:推廣應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總結本校電子書包教育應用成果,加強宣傳與區域輻射。進一步擴展實驗麵,完善數字化學習環境,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促進廣大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為我區教育均衡發學校自主編寫的成果集展出力。

3.觀賞:“電子書包”課堂教學案例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所有能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電子書包”正是這樣一種奇特的力量,它的到來給課堂帶來了全新的變化。自從開展“電子書包”課堂以後,課堂氣氛變得異彩紛呈、生機勃勃。教師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創造性與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在以互動討論為主導的師生、生生互動中,每一個參與者的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每一個參與者的意見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達。虛擬課堂和現實課堂的結合,使教師全麵深入到學生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習過程,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輔導和提升。同時,“電子書包”豐富的資源、靈活的互動也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以下,19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歸納關於電子書包的教學模式的變革和基於“電子書包”應用的各學科教學模式,下麵對語文、曆史科的教學案例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