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廣州市番禺區市橋CIP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周瑞章主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7ISBN978-7-5493-5770-3Ⅰ.①人…Ⅱ.①周…Ⅲ.①中學教育—番禺區Ⅳ.①G6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163431號出版發行江西高校出版社責任編輯曾文英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號總編室電話(0791)88504319銷售電話(0791)88517295網址www.juacp.com印刷南昌市紅星印刷有限公司經銷全國新華書店開本700mm×1000mm1\/16印張21字數297千字版次2017年7月第1版印次2017年7月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5493-5770-3定價42.00元贛版權登字-07-2017-795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圖書若有印裝問題,請隨時向本社印製部(0791-88513257)退換序言當拿到《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的書稿時,我的腦海裏隨之出現的是一個時間表:2009年,為加快番禺教育的內涵式轉型升級,番禺區教育局提出了“上品教化”區域教育理念;2010年,番禺區被確定為“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實驗區”;2011年,番禺區順利創建成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2013年,番禺區成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2014年,番禺區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督導評估;2015年,番禺區成為“全國數字化教育先進區”;2016年,番禺區被評定為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和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番禺區學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一大批特色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橋城中學便是其中一所,而且是當中的佼佼者。
我懷著喜悅的心情翻開這本書,讀畢,掩卷沉思,心裏湧起了一股由衷的感動。橋城中學的辦學曆史並不長。2003年,學校在城區生源增多,家長、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渴求之下正式創辦。可以說,學校自成立之初便受到了來自上級、家長、學生、社會輿論等各方麵的壓力,但可喜的是,學校在壓力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書中,我看到了橋城師生在特色學校過程中不畏困難,奮勇前進———凝練出“達人教育”理念;我看到了橋城師生以獨特的風姿對教育做出個性化的演繹———開展“達人教育”係列課程與活動;我看到了橋城師生的努力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和稱讚———“達人教育”喜結碩果。這與學校自建校以來便堅持尊重師生個性發展,努力為師生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與成長平台分不開。
也正是這個原因,橋城中學的發展是超常規、跨越式的,橋城中學是番禺教育上一顆最靚麗的新星。
橋城中學的老師是才德兼備的。他們不僅注重個人專業素養提升,還Ⅰ
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用對理想教育的渴望,用對教育的癡情,用對每一個學生無限的信任,用個人的智慧與愛心,去欣賞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去幫助每一個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去鼓勵每一個學生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橋城中學的課程是多元開放的。學校開設了選修課程、領袖達人課程、國際交流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多元課程體係從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出發,從激發學生興趣愛好入手,從校內走向校外,從國內走向國際,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發揮潛能的平台,使人人都有成為達人的機會。
橋城中學的課堂是高效智能的。在課改新風的吹拂下,根據“達人教育”的內涵和學校現實情況,學校構建起“因材施教與差異成長的整合”的課堂文化,自主探索研究出“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的課堂模式,並運用現代先進設備開發了“電子書包”課堂。在學校精心搭建的舞台上,學生舞出了精彩,教學也因此充滿了活力。
橋城中學的德育活動是多姿多彩的。學校的德育以個性化德育為突破口,從校級層麵,到班級,再到社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各種各樣的德育活動,就像美食的調味劑一樣,使校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還驚喜地讀到一個個出自橋城老師、學生、家長的教育故事,這些故事恰當地穿插於全書當中,不僅增加了趣味性,還試圖用故事的形式讓更多人理解“達人教育”的內涵:“達人教育”是針對學生個性、興趣、特長,因材施教,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成才,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回自信,都得到充分發展,都能夠成就最好的自我。
橋城中學的師生是一群行者,行走在“達人教育”特色發展道路上的達人。他們堅信在橋城的校園裏,無論是大樹還是小草,都能茁壯成長;他們堅信每位師生都是橋城的達人。今天,我們看到了橋城中學在“達人教育”的引領下取得了優秀成績;明天,我們期待橋城中學在“達人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遠。
Ⅱ目
錄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003第一節人文沃土育達人文化004(一)達人教育紮根人文沃土004(二)學校發展需要文化引領009第二節砥礪探索凝達人理念011(一)起步:探尋學校教育的本真011(二)探索:為什麼是達人013(三)落地:達人教育理念初步構建016(四)發展:持續領先,生機盎然019第二章達人校園潤物無聲021第一節環境育人,教育無痕023(一)“達”建築,傳達人精神023(二)我的校園我設計028第二節文化育心,潤澤生命034(一)文化標識,催人上進034(二)書香校園,詩意棲居03600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第三章達人團隊才德兼備045第一節這是一支團結向上的隊伍046(一)團結一心,建立融洽之家047(二)幫扶結對,發揚互助精神050(三)持之以恒,堅定科教研之路059第二節這是一支熱忱有愛的隊伍061(一)校長:用愛塑造學校之魂061(二)名師:有大愛,有情懷,有智慧064(三)班主任:愛和美的使者070第四章達人課程多元啟智081第一節多元開放,人人都是達人082(一)多元的課程體係083(二)開放的課程模式085第二節特色創新,深挖學生潛能087(一)選修課程個性興趣的選擇088(二)領袖達人課程自信自強的修行097(三)國際交流課程開闊眼界的旅行102(四)綜合實踐課程社會聯動的紐帶106第五章達人課堂高效智能125第一節自主探究“導學·合作·評價”三元整合課堂126002(一)建構高效課堂模式127(二)各科的課型模式133(三)優秀學習小組集錦172(四)我們與高效課堂之間177第二節智慧教學“電子書包”課堂193(一)開啟“電子書包”課堂之旅194(二)我們與智慧課堂之間202第六章達人活動育德育人207第一節校級:創設學生個性發展的平台208(一)自治組織———學生會209(二)四大校園文化品牌活動215(三)兩大特色活動235第二節班級:我的班級我做主245(一)打造個性化班級文化246(二)“我的班級了不起”253第三節社團:展示自我的舞台256(一)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257(二)百花齊放的優秀社團261(三)我們與社團的故事273第七章達人評價激勵奮發279第一節構建達人教育評價體係28000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一)多元的評價尺度280(二)科學的評價原則282第二節達人評價類型多樣285(一)達人評價:以張揚個性為目的285(二)課堂評價:以各盡其才為導向296(三)活動評價:以提升素養為目標299第三節達人教育評價的獎勵304第八章達人成果遍地花開307第一節達人教育放光華308(一)突出的辦學成績308(二)交流幫教經驗分享309第二節達人教育大家談311(一)達人教育師生評311(二)達人教育家長點317(三)達人教育社會讚321第三節達人教育再出發324004在廣州的南部,有一座22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番禺。
在番禺的中心,有一座千年古鎮、人文教育的沃土———市橋。引2003年,一所生機勃勃的嶄新的初級中學———廣言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以下簡稱“橋城中學”)在番禺市橋正式建校。在廣州的地理版圖上,她或許並不起眼,但在廣州的教育版圖上,她是一顆備受矚目的靚麗新星。雖然沒有悠久的辦學曆史,但她卻以超常規、跨越式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們記住了她。究其原因,學校從辦學之初就立足於尊重師生個性發展,執著追求、勇於創新、麵向未來,全體師生同心協力摸索出一條以“人人皆可成為達人”為辦學理念的“達人”教育特色發展之路。學校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與成長平台,成為“通事理、明德義”的博愛達人與“富才情、有專長”的卓越達人為目標,不斷努力前行。
“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許多雨、血、泥和強烈的暴風雨的環境培養成的。”這是祖籍廣東番禺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的話,也是“達人”教育一路走來最真實、最貼切的注腳。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橋城中學,去看看“達人”之夢是如何在學校裏落地生根、沐浴風雨而拔地生長,開出一朵讓人驚豔的花。
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橋城中學建校於2003年,是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初級中學。學校位於廣州市番禺區中心城區市橋的中心位置、番禺區行政辦公中心旁。回顧學校短暫的發展曆史,學校從建校之初便迅速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達人”教育,並以超常規、跨越式的速度取得飛躍發展。
十幾年間,橋城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效益日益顯現,校園環境、德育活動等同時全麵開花,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同。如今,橋城中學在番禺乃至廣州地區,已經是學生和家長心中一個響當當的名字。
第一節人文沃土育達人文化一顆種子之所以能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和滋潤的環境。教育也一樣。橋城中學的達人教育植根於自古便達人輩出的人文沃土番禺,繼承了豁達豪放、敢於追求的嶺南精神精髓,又在時代的飛速發展和現代教育的影響之下,有了新的內涵,從而孕育出獨一無二的達人文化。
(一)達人教育紮根人文沃土1.番禺,一個達人輩出的地方番禺,一個深厚的名字,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自秦漢以來,番禺就是嶺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明清時期,作為嶺南首邑004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的番禺在文化上與南海、順德並稱為“南番順”。近代以來,作為廣東文化的核心區,番禺兼容並包、博采眾長,成為廣東音樂的發源地和嶺南畫派的發祥地,擁有“龍舟之鄉”“嶺南畫派發祥地”“全國藝術之鄉”“僑鄉”等美譽。番禺作為嶺南地區長期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便人文鬱盛,代有精英,達人輩出。
東漢的楊孚,寫出了本地區第一部學術著作———《南裔異物誌》,被尊為粵詩始祖,開南人著述的先河;南宋的李昴英,著有《文溪集》《文溪詞》等作品,為官清正,名重南粵;宋末的張鎮孫,憂國憂民,率部抗擊元軍,名留千古;明朝的黎遂球,以詠牡丹聞名,因抗擊清軍殉職,為世人稱頌;明末清初的屈大均是著名的學者、詩人,是“嶺南三大家”中最受人推崇的詩人,有“廣東徐霞客”之美稱,後人輯有其著作《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其作品對近代嶺南詩風有較大的影響;清末的張維屏,廣東詩壇領袖,所作《三元裏》《三將軍歌》流傳後世。由唐至清曆代科舉考試中,廣東籍人中狀元、榜眼、探花共計17人,其中番禺籍的就有6人。
屈大均與《廣東新語》00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到了近代,番禺地區更是因地理位置的優勢,得開風氣之先,又深受嶺南達人孫中山、康有為等偉人迎難而上、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的影響,各行各業人才輩出。
20世紀初興起於廣東的嶺南畫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民族繪畫流派,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是兄弟,與陳樹人均為番禺人。嶺南畫派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被譽為“何氏三傑”的廣東音樂家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也是番禺人,他們創作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大量膾炙人口的名曲,對廣東音樂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廣東音樂家“何氏三傑”祖籍廣東番禺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一生傾情於音樂創作。他所創作的《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黃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大大激發和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敵禦侮的士氣和鬥誌。他的音樂至今仍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對振奮民族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
006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冼星海與他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在民間藝術方麵,番禺也擁有一批傑出的藝術達人。鍾村嶺南盆景藝術開創人孔泰初,使嶺南盆景成為中國四大盆景最重要的一派;沙灣鎮何世良的大型磚雕藝術,是嶺南名園寶墨園的重寶之一。還有南村鎮具有400多年曆史的蹺色,沙灣200餘年曆史的飄色,發祥於市橋的水色,番禺民間普遍流傳的舞龍、舞獅、鼇魚舞、麒麟舞、乞巧節、廣東音樂、南音、龍舟說唱、鹹水歌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背後有著一大批優秀的藝術達人。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番禺還湧現出一批愛國為民的英勇之士,有“與河山不朽,為民族爭存”的抗日英雄王貴,“為抗日捐輸救國、保家鄉浴血獻身”的愛國僑屬蔡又成等。
此外,番禺毗鄰港澳,較早接觸西方文化,是著名的僑鄉。從這裏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達人誌士。番禺地區的旅外鄉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38個國家和地區,有35萬人,其中有128位人士為廣州市經濟建設、社會公益事業和對外交流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約占廣州市榮譽市民總數的三分之一。霍英東、何賢、何添、何厚鏵等鄉賢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經過了撤縣設市、撤市00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設區,番禺從一個種植糧、蔗為主的農業縣,發展成為今天的廣州市新中心城區,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番禺地區無數達人誌士共同奮鬥的結果。如今,番禺各條戰線勞動模範市級以上的就有數百人,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有兩千多人。
在這個達人輩出的地方,承接悠久的曆史底蘊,沐浴新的時代氣息,凝聚出一種新的時代精神,眾人稱之為廣州精神。其實,廣州人的精神也就是番禺人的精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開拓、創新、奮進。正是有了這種時代精神,才使得這片土地生生不息而又色彩斑斕。
2.市橋,人文教育的沃土地處番禺地區中心的市橋,曆史悠久,始建於北宋時期(960—1127年),是一座千年古鎮。過去市橋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一個河道縱橫、村落星羅棋布的開闊地區,以農耕漁牧為主。市橋地區獨特的地貌和水土滋養出深厚的文化傳統和風土人情。
市橋地區文化璀璨,市橋石街嶺南曆史文化、長堤三堂水鄉疍家漁女和水上飄色文化以及南國水鄉特色民居文化、具有近四百年曆史的眉山寺佛教文化等,遠近聞名。市橋的民間藝術極為豐富,市橋水色、三堂鳳舞、市橋珠坑龍獅等民間藝術至今仍得以保存和發揚。
到了近現代,市橋作為番禺的中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更加注重傳承文明,開拓創新。如今的市橋,依然清晰可見保留和傳承下來的文化資源,步入其中,宛如閱覽一卷卷嶺南文化積澱的綿長曆史畫卷:長堤文化街裏以石像、雕塑的形式,呈現長堤西路“曬莨布”“風爐作坊”“街艇碼頭”等曆史舊貌;古舊建築“群園”“長堤老舍”“市橋基督教禮拜堂舊址”“平安碼頭”等構建出具有“嶺南畫派”“嶺南水鄉”“嶺南建築”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讓人驚歎。
此外,書法美術、曲藝談唱、舞蹈健身私夥局等群眾性文化團體不斷發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助推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轄區內還彙聚了008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一大批名校、重點學校,辦學質量均處於廣州地區的領先位置。
在悠久的曆史積澱和豐厚的嶺南文化熏陶之下,市橋這個古鎮儼然已是一片人文沃土,逐步培養了市橋人身上跨越、追求、豪放的精神,這也是現今社會發展所必不可少的精神。
可以說,在番禺市橋這片人文沃土之上,自古以來就蘊含著“達人”教育的根本精神———豁達豪放、敢於追求。橋城中學在這片人文沃土上破土而出之時,已帶有深深的達人精神烙印。
一年一度的星海文化藝術節(二)學校發展需要文化引領這是一個變革的時期,全社會各行各業都在進行著激烈的改革,教育也如此。早在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已經提出:“培養自由的人和創作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潛力,這就是教育最後的目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國家全麵推行素質教育,鼓勵以人為本、個性差異的教育。90年代初,《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麵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其中“辦出各自的特色”為學校發展指明了特色化道路。90年代末,在北京召開的“麵向21世紀教育國際大會”,急切呼喚教育改革。會009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上美國的波依爾博士提出:“教育改革的趨勢從強調教育的統一性變為強調創作性和革命精神。”近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要求“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由此,學校要辦出特色已是大勢所趨,是辦現代教育的必然之路。
2010年,橋城中學所在的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提出了“上品教化首善番禺———嶺南校園文化建設行動綱要”,大力推行“上品教化”區域教育文化。綱要開篇這樣寫道:“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察其興盛與否,首當其衝納入視野的是各項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而在數字後麵,更能顯示其潛在實力的乃是作為靈魂的文化,即這一地域人們信守的價值觀念、理想追求、思維模式和行事風格。”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隻有文化繁榮、教育興盛,才能實現國家的偉大複興;小到一個學校也一樣,學校隻有進行文化建設,有明確的學校文化定位和導向,才有學校各個組織與各種製度的文化設計與實現,才會形成具有某種特質的個體或團隊文化,學校文化的育人、轉化和創新等諸種效應才能得以在日常實踐中真正實現。也就是說,學校的特色體現在學校有特色文化之上。
前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也說道:“所謂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關鍵是學校自身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力的形成。這種能夠為學校和個人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支持力就是學校的文化力,就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信息化、人本化的時代浪潮中,學校隻有把建設優秀學校文化同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建立現代學校管理製度、實施“走出去”戰略緊密結合,才能借助文化力打造“市內一流、省內知名”的學校品牌,才能日益增強競爭力。
回顧橋城中學的辦學曆史,學校是在市橋城區學生增多,家長、010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之下建校的。作為一所城區裏備受關注的初級中學,自成立之初,橋城人便受到了來自上級、家長、學生、社會輿論等各方麵的壓力。怎樣才能使一所嶄新的學校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盡快走入發展的軌道呢?在國家提倡特色教育、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推行“上品教化”區域教育文化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橋城人更加意識到唯有構建起學校特色文化,才能讓學校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學校一直在不遺餘力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學校特色文化。
第二節砥礪探索凝達人理念拿破侖·希爾說過:“人的心裏所能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利用積極的心態去實現它。”自從有了構建學校特色文化的共識後,橋城中學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橋中人昂首闊步、砥礪前行,在曆經數年的探索和交流後,提出合乎學校發展的“達人教育”理念,並不斷進行豐富與完善。而後,又經過橋城師生的共同實踐探索,達人教育理念已經在校園環境、學校管理、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德育活動等方麵得到了落實與升華。經過培育、積累與鍛煉,橋城中學已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達人教育之路,展示出一幅別具一格的達人教育願景圖。
(一)起步:探尋學校教育的本真當有了構建學校特色文化的共識後,橋城中學圍繞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爭論。首先,有老師提出學校特色文化的構建離不開回歸教育的本真。那麼,什麼是教育的本真呢?學校到011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呢?
學校是一個人才輸出的地方,培養人才是學校至關重要的任務。
想要培養出真正的素質人才,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學校就得下功夫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摒除一切教育詬病。
不難看出,我國的基礎教育曾出現不少詬病。多少年來,基礎教育在社會的殷切期待下,在國家的嚴格控製下,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度期盼下,學校循規蹈矩,教師不敢越雷池一步,學生則在那片小天地裏接受教誨,變得壓抑,難以施展自己的長處。學校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學的好與差,評價教師的工作表現,致使教師追求用簡單的教學方式來獲得較高的“升學率”。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校和教師完美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最終卻苦了孩子:國家教育以一個模型複製到所有學校,學校又以同樣的方式複製給所有學生,以至於出現千校一麵、千麵一孔的教育現象。在這種應試教育環境下,教育的目標成為了追求功利而不是教書育人。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學校培養出來的隻是成績高的、呆滯的、沒有理想的人。孩子們應有的靈氣在哪裏?他們的創造精神又何處可尋?長此以往,這樣的教育隻會埋沒學生的個性與才能,最終培養出一個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大的人。
學校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提出的“培養自由的人和創作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潛力,這就是教育最後的目的”,這是為橋城中學全體師生所認同的。回顧學校的發展曆史,從建校之初,橋城中學便遵循以生為本,構建學校辦學特色的路子。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鼓勵學生學好基礎文化科目的同時,致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合適的平台,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追求個人夢想。如校長周瑞章所說,教育要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但真正優秀的人不一定是成績優秀的人,而是對012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社會有用的人,這得從挖掘學生興趣愛好做起,讓他們有一技之長。
周校長的話一語道破了當今教育所應該追求的本真———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華,發現並發展每個人的天賦才華,是教育的天然責任。正如每一隻雛鷹都有翱翔天空的夢想,每一匹馬駒都有馳騁草原的希望,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一個獨特的坐標和風景。
或許你的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但你總會有自己的長處,或許是繪畫,或許是歌唱,或許是運動,隻有找到自己的特長愛好,並為之去奮鬥,才能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風景,成為優秀的人。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探索,2010年,橋城中學專門邀請教育專家與學校行政班子、廣大師生進行了幾番討論,正式提出了打造“達人教育”這一說法。
在橋城人看來,達人教育是回歸教育本真的產物。達人教育應該包括三層含義:第一,發現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順勢而為,不做學生天賦發展的阻力,即教育順應學生的天賦方向;第二,發展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順應學生的天賦方向,施加教育者的外在推動力,啟迪學生主動發展的內在力量,為學生的天賦發展施加助推力,增加加速度,即教育加強學生的天賦發展;第三,成就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每個學生的成長最終都是“自+然”的過程,即成為達人的過程。教育的好壞與否,教育的有用與否,其實不在於統一的方向和標準,而在於能提供多少方向上的支持、幫助和效果。
(二)探索:為什麼是達人“達人”一說,仿佛船舶於茫茫大海中的指南針,為在學校文化發展和特色定位上苦苦思索的橋城中學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它不止是校園文化建設,還是學校昂首走向未來的發展路徑,是橋城人對教育價值的理解和教育改革的回答。
013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為什麼是達人呢?
首先,達人教育是有根可尋的。橋城中學的達人教育植根於番禺兩千多年的曆史文化,達人精神源自千年古鎮上市橋人所特有的創新、開拓、進取、兼容的精神,同時也是嶺南達人孫中山、康有為等偉人迎難而上、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的延續。這些都為達人教育在橋城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奠定了重要基礎,是橋城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穩步發展,並取得顯著成績的重要因素。
其次,達人教育是現代教育改革大環境下的產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達人教育回歸了教育本真,從實際操作上回答了什麼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學校在辦學伊始就一直在踐行著達人教育的思想,隻不過當時沒有用“達人教育”來表述,直到2010年才總結出來,並把達人教育作為橋城中學的特色品牌,進行了係統的解釋。
1.“達人”釋義(1)古代釋義。“達人”最早見於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昭公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並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宋代司馬光《訓儉示康》說:“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明代徐渭《自浦城進延平》說:“循理稱達人,險難亦何戚。”清代葉廷琯《鷗陂漁話·莪州公詩》說:“造物忌陰謀,達人務遠職。”可以說,“達人”這一稱謂在我國有悠長的曆史淵源。在這些記載當中,“達人”一詞可以理解為“通達事理、明德辨義的人”。而在王勃《滕王閣序》“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中的“達人”,則與現當代的達人之意極為一致,即指在某一方麵某一領域有不凡的成就,通達順暢無阻之人。
(2)當代釋義。“達人”是指在某一領域經過長期的鍛煉,積累014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了豐富的經驗,得到真諦的人,是非常專業、很精通、出類拔萃的人物,即某方麵的高手。
(3)橋城釋義。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寫道:“教育的目的,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麵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深邃,又有藝術般高雅。”這句話最好地詮釋了橋城人對於“達人”的定義:首先,達人不僅在某個興趣領域、技術上學有專長,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色,並且對這個領域發自心底的熱愛,在投入的過程中享受快樂,獲得情感的愉悅;其次,達人有著健康的個性與人格,通達事理、明德辨義,這是做人的根基。橋城人對於“達人”的理解也深刻體現在“培養通事理、明德義、富才情、有專長的橋城學子”的人才培養目標中。
2.“達人教育”的科學性“達人教育”所依托的教育理論是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麵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名學生隻會在某一兩方麵的智能特別突出,而當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麵追上進度時,不要讓學生因此而受到責罰。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決問題並有所創造的能力。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8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評價”的理念,擴展了學生學習評估的基礎;他主張“情景化”評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評估的功能和方法。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對傳統的“一元智能”觀的強有力挑戰,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評價頗感困惑之時,他的理論無疑給了我們諸多啟示。根據多元智能理念,建立達人教育特色課程,正015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體驗成功,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與成長平台。為學生將來成為一個“專業精湛”“胸懷寬廣”“視野開闊”的現代人奠定基礎。在初中階段,所謂“專業精湛”,就是使學生學習不但通知識,而且通方法;不但通學業,而且通品性;不但通體育,而且通才藝;不但通學識,而且通才幹;不但會工作,而且懂生活;不但通管理,而且通發展;不但通中華,而且通世界。從而提高生命的質量,民族的質量。
(三)落地:達人教育理念初步構建確立“達人教育”為學校的品牌特色後,學校經過多次研討,進一步提煉出整個價值體係以及係統的實踐途徑。橋城師生銳意進取,繼續拚搏,打造達人教育品牌,進一步豐富特色學校的內涵,提高對“質量是特色的生命、文化是特色的靈魂、口碑是社會的認可、資產是學校的價值、符號是學校的標識”等認識,努力實現由“一般學校”向“特色學校”和“品牌學校”的轉變。
達人教育具體操作要怎樣進行呢?作為教育者要相信,每個人(師生)都有自己智商的傾向性,亦即長處和魅力,隻要校長等管理者對教師堅持正確的引領,教師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引導,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如何發現、激發、支持、引導每位橋城人成為達人,讓每一位橋城師生教得精彩,學得出彩,活出個性,享受幸福,這是橋中管理者責無旁貸的任務。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橋城中學育人的宗旨。如何從學校管理、社團活動、校園環境、校本課程、教學模式等方麵進行落實與升華,經過培育、積累與鍛煉,百川歸海,辦學集成,升華出具有主導與文化特質的特色,形成橋城的特色與文化,是每一屆橋中領導班子的共同願望,同時也是教育的要義所在,是橋城中學辦學的境界。
016第一章達人立校蓬勃發展﹃
達領人袖之達光人﹄課文程藝彙
演“達人教育”的踐行路徑圖017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城中學特色發展紀實特色品牌:達人教育。著眼於每個學生的發展,針對他們的個性,興趣、特長、因材施教,把學生的差異視為一筆財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一種教育。
辦學理念:人人皆可成為達人。充分體現了橋城中學的領導者基於“辦怎麼樣的學校”的深層次思考的結晶。橋城中學就是要為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創建發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每個學生學習的自信。在這裏,每一位師生都是教育達人,都有自己足夠寬廣的人生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