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犆犐犘)數據高中文學經典導讀.第一輯/石駿,楊贏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5ISBN9787305201059Ⅰ.①高…Ⅱ.①石…②楊…Ⅲ.①世界文學文學史高中教學參考資料Ⅳ.①G634.30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079659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出版人金鑫榮書名高中文學經典導讀·第一輯主編石駿楊贏責任編輯黃海秀金春紅編輯熱線02583686596照排南京紫藤製版印務中心印刷江蘇鳳凰通達印刷有限公司開本787×10921/16印張14字數280千版次2018年5月第1版2018年5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01059定價42.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njupress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編委會名單主編:石駿楊贏編寫人員:陳輝王華玲陳穎劉玉萍李敏崔迪姚維勤葉曉鳳李江黃智袁媛楊海燕許有穀王莉安留敏葛浩浩前言當前高中階段使用的語文必修教材雖然版本各異,但編寫思路基本上是兩種,一是按人文主題,一是按作品體裁類別,都不約而同地舍棄了文學史的脈絡主線,而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滿足於單篇教學,而忽視作品的文學史背景,以至學生對文學的理解和認識碎片化,即或老師補充相關文學史知識或開展專題式教學,學生的理解仍然限於此篇或此專題,仍然沒有係統的文學史脈絡。因此,我們考慮給學生補上這一體係。
本書以文學史發展為脈絡,梳理出從文學發展初期至近代以來中外主要的文學樣式和成就。全書共二十二章,分成第一、第二輯。編排體例上,每章由章節概述、作品選讀、相關評述和問題探究四個部分構成。章節概述主要介紹這個時期文學樣式的產生背景、主要特點、主要作家作品;作品選讀是選擇這一時期的部分代表性作品,或整篇或節選,配以導讀或賞析;相關評述是名家學者對這一時期文學特點或成就的評論;問題探究是根據此章節內容設計的有利於學生把握章節重點或進一步拓展思考的問題。編排體例上既有宏觀介紹,也有經典作品選讀,還有相關評論加以深化認識,有助於學生既全麵又深入地了解。整體安排也便於教師實際操作,把此書的閱讀落在實處。
在內容選擇上,我們還做了一些考慮。考慮到與教材的互補性,盡量避開高中語文教材中常選常見的文學專題,如唐宋時期,沒有選唐詩宋詞,而是選擇唐傳奇和宋詩,力圖在教材之外給學生更多的拓展和補充。考慮到高中生的認知特點,盡量選擇通俗易懂又興味盎然的經典作品,在激發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入了解。
這本閱讀教材的誕生,曆時三年,凝聚著編寫組十八位老師的熱情和心血,每個老師負責自己擅長的或感興趣的專題,研讀相關文學時期的作品和文藝評論著作,幾經刪改,最終凝結成稿。
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之餘如果能進一步閱讀此書,不僅能擴大自己的經典閱讀量,而且能建立起文學史觀,以更宏觀的視角和曆史發展的意識去理解接觸到的其他作品,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學理解和鑒賞力,獲得終身受益的素養。
編者contents第一章中華民族的青春詩篇———《詩經》和漢樂府一、章節概述/001二、作品選讀/002三、相關評述/012四、問題探究/015第二章人類最美好童年的詩———《荷馬史詩》和古希臘神話一、章節概述/018二、作品選讀/020三、相關評述/036四、問題探究/042001第三章軸心時代的先秦諸子一、章節概述/044二、作品選讀/045三、相關評述/049四、問題探究/056第四章五言之冠冕———古詩十九首一、章節概述/057二、作品選讀/059三、相關評述/064四、問題探究/066第五章名士風流———魏晉南北朝文學一、章節概述/067二、作品選讀/070三、相關評述/082四、問題探究/084第六章從神到人———古希臘戲劇一、章節概述/085二、作品選讀/090002三、相關評述/102四、問題探究/106第七章小說的成熟———唐傳奇一、章節概述/108二、作品選讀/109三、相關評述/121四、問題探究/125第八章自成一代的宋詩一、章節概述/126二、作品選讀/129三、相關評述/133四、問題探究/134第九章異彩紛呈的元雜劇一、章節概述/136二、作品選讀/141三、相關評述/146四、問題探究/156003第十章人文主義精神閃耀———文藝複興時期的小說一、章節概述/157二、作品選讀/158三、相關評述/172四、問題探究/175第十一章真摯的愛和詩意的美———莎士比亞一、章節概述/176二、作品選讀/179三、問題探究/194第十二章衝破黑暗的旗手———狂飆突進文學一、章節概述/195二、作品選讀/202三、相關評述/212四、問題探究/216004第一章中華民族的青春詩篇———《詩經》和漢樂府《詩經》簡介《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無辭,被稱作“笙詩”。
《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廷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麵麵,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麵鏡子,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麵貌。
“樂府”簡介樂府是古代的音樂行政機關,是秦朝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武帝正式設立樂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彙集,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是一種新詩體。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的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塑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中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與001書 《詩經》《楚辭》鼎足而立。
《陌上桑》《長歌行》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它與北朝《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此外,《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和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又並稱“樂府三絕”。
漢武帝到漢成帝期間的一百多年,是漢樂府的昌盛期。漢哀帝登基,下詔罷樂府官,大量裁減樂府人員,所留部分劃歸太樂令統轄,從此以後,漢代再沒有樂府建製。
我們讀《詩經》,應該嚐試背誦一些比較經典的篇目。讀之前可以借助工具書和注釋明確詩歌的內涵,同時可以結合詩經的語言特點,對照翻譯,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有許多經典的詩歌也已經被改編成歌曲廣為傳頌,讀的時候也可以選擇相應歌曲進行欣賞。
漢廣(《詩經·周南》)導讀:這是一首講述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於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麵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山喬木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江之上有遊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002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荊條。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她的馬。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蔞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小馬駒。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摽有梅(《詩經·召南》)導讀:這是一首講述一位待嫁女子的詩。詩分三章,每章一層緊逼一層,與詩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相對應。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見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謂之”,可謂迫不及待了。三複之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詄(犫犻à狅)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詄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詄有梅,頃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枝頭隻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快開口莫再遲疑。
將仲子(《詩經·鄭風》)導讀:這是一首熱戀中的少女贈給情人的情詩。全詩三章,每章八句。全詩純由內心獨白式的情語構成,由於女主人公的抒情,聯係著自家住處的裏園牆樹展開,並用了向對方呼告、勸慰的口吻,使詩境帶有了絮絮對語的獨特韻致。
將仲子兮,無逾我裏,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003 求求你,我的仲子,別翻越我家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舍不得杞樹嗬,我是害怕父母。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的話,也讓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別翻越我家圍牆,別折了我種的綠桑。哪是舍不得桑樹嗬,我是害怕兄長。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兄長的話,也讓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別越過我家菜園,別折了我種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樹嗬,我是害怕鄰人的毀讒。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鄰人的毀讒,也讓我害怕。
風雨(《詩經·鄭風》)導讀: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寫一位女子與久別的丈夫(或情人)重逢的詩。全詩三章,每章十六字。
此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複吟詠,造就一唱三歎的效果,使抒情更為充分,詩味更為深長。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風淒淒呀雨淒淒,窗外雞鳴聲聲急。風雨之時見到你,怎不心曠又神怡?
風蕭蕭呀雨瀟瀟,窗外雞鳴聲聲繞。風雨之時見到你,心病怎會不全消?
風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雞鳴聲不息。風雨之時見到你,心裏怎能不歡喜?
子衿(《詩經·鄭風》)★導讀: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全詩采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女子單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難得的優美的情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典作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衣佩,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004 我來回踱著步子嗬,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麵嗬,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河廣(《詩經·衛風》)★導讀:這是一首意蘊豐富的思歸詩。雖然內容簡單,詩意淺顯,但此詩飽含感情,情深意長,其奇特的誇張,出人意料,發揮令人拍案叫絕的強烈感染效果,是《詩經》中一篇優美的抒情短章。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狕犺ā狅)。
誰說黃河寬又廣?一葉葦筏可飛航。誰說宋國太遙遠?踮起腳跟即在望。
誰說黃河廣又寬?其間難容一小船。誰說宋國太遙遠?趕去尚及吃早餐。
君子於役(《詩經·王風》)★導讀:這是一首描寫妻子懷念遠出服役的丈夫的詩。全詩兩章相重,隻有很少的變化。每章開頭,是女主人公用簡單的語言說出的內心獨白;然後詩中淡淡地描繪出一幅鄉村晚景的畫麵,表達女主人公悵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後這種盼待轉變為對丈夫的牽掛和祝願。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雞棲於塒(狊犺í),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犺狌ó)?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我的丈夫在外麵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雞兒005 進窩了,天已經晚了,羊和牛從牧地回來了。我的丈夫還在外麵服役,怎麼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還在外麵服役,遙遠無期不能用日和月來計算,什麼時候才能又相會?雞棲息在窩裏的小木樁上,天已經晚了,羊和牛從牧地回來了。我的丈夫還在外麵服役,但願他不至於挨饑受渴!
伯兮(《詩經·衛風》)導讀:這是一首描寫妻子思念丈夫遠行出征的詩。全詩緊扣一個“思”字,思婦先由誇夫轉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無心梳妝到頭痛,再由頭痛到患心病,從而呈現出一種抑揚頓挫的跌宕之勢。此詩描述步步細致,感情層層加深,情節層層推展,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伯兮詙(狇犻è)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狊犺ū),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犱í)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犵ǎ狅)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狓狌ā狀)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犿è犻)。
伯啊你真勇武,是國家的棟梁。你手持著長矛,作為王的先鋒。
自從你到了東邊,我頭發亂得像紛飛的雜草。哪裏是沒有發膏和頭油呢?打扮為了取悅誰呢?
我希望下雨,可偏偏出了明晃晃的太陽。我想你想得心煩意亂,頭痛也心甘。
哪裏能找到忘憂草?我種在北堂。我想你想得心煩意亂,這讓我心痛成傷。
相鼠(《詩經·睟風》)導讀:統治階級用虛偽的禮節欺騙人民,口喊仁義道德,實際寡廉鮮恥。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006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犮犺狌á狀)死!
看那老鼠有張皮,卻見有人沒威儀。卻見有人沒威儀,為何還活不倒斃!
看那老鼠有牙齒,卻見有人無廉恥。卻見有人無廉恥,活著不死等何時!
看那老鼠有肢體,卻見有人不懂禮。卻見有人不懂禮,何不趕快就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