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發展,已使得大家對於能夠快速治療的西醫之法越發的看中,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小小藥片比起傳統草藥要有療效的多,同時食用起來也方便的多。
中醫的傳承慢慢出現了危機,年輕一代更多的選擇西醫的學習,老祖宗的東西漸漸被遺忘。不,遺忘倒不至於,隻是能夠施展傳統醫術之人已越來越少。
機器時代的降臨,讓醫學以一種全新的姿態站立在了眾人眼前。一切的望聞問切都被一台台精密的儀器代替。
這樣的時代給了人們更多的借口來放棄傳統,他們可以將傳統做成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之中,由機器來代替他們傳承一切不想繼承的東西,還美名其曰:“如此便可永垂不朽。”
是,計算機中的資料,沒有意外那將永遠保留下去。而化成數據的傳統醫術由智能電腦來執行也肯定是一絲不苟的,而且不會有疲勞的出現,也不會有誤診的情況存在,這就是精細化的成效。
不過即便機器有多智能,它的反應力有多麼靈敏,麵對疾病的變化它可以一瞬間計算出數十種甚至上百種治療方法,但這真的是對傳統中醫的完美繼承嗎?
不,才不是!
古語有雲:醫道不分家。
談醫不能不說道。這個道,是一種規則,是一種循環,生生不息。而醫在道前,不難令人猜測,醫應該也同樣具備這樣的能力。
自古長生之術乃眾多帝王夢寐以求的東西,而朝代更迭至今,表麵上這種想法被人嗤之以鼻,可是從那些被人一代接一代傳說著的神話故事就可以知曉,人們內心深處還是堅定不移的相信著醫學擁有這種神奇的力量。
而這種信念的源泉正是來自一個接一個的藥王傳說,一個關於經絡圖的傳說。
經絡圖的由來已無法考究,可是傳承至今,關於經脈一說在中醫中已廣為應用,隻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罷了。這也是導致中醫日漸沒落的原因。
沒有長生不死的功效,治療速度又沒西醫來的迅速,到如今真正研究這個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了。
聽到國家已經默認了用機器取代人來執行傳統醫學的操作,中央醫學院僅剩的一位中醫學教授一下子病倒在床。
“為什麼……為什麼……”
這一病,郭念先似乎被抽空了所有的生氣,整個人已到了彌留之際。
他是個孤寡老人,一生與醫學為伍,傳統醫學是他所有的寄托,如今的他就像信仰被人毀滅,整個人已經沒有了支撐。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放棄它?就差一點點了……差一點點了……”
在郭念先的房間內,隻有一張簡陋的大床,牆壁四周都被滿是書籍的架子占住。
他不願去沒有半點人味的醫院,那裏麵隻有一台台冰冷的儀器,他至死都不想去那種地方。
此刻站在他床邊的還有一個人,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少年,他是郭念先的學生,一個他從小就培養,準備繼承他衣缽的人。
這人姓楊名雲,字定清。楊雲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一次邂逅讓他與郭念先結緣,他在傳統醫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天賦與熱情,都讓郭念先欣喜不已。他從小就資助楊雲,在楊雲二十歲生日時還給他取了字,為的就是讓他牢記傳統。
白雲漂泊不定卻無法被吹散,即便化作無數細小水珠,最終仍舊可以重新凝聚,這是種堅定的信念,所以取字定。
而清字,是郭念先又一個美好的願望。世間誘(you)惑多不勝數,他希望楊雲可以堅定自己心中的信念,看清一切誘(you)惑,不讓自己迷失本心。
他對楊雲寄予重望,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不,應該說除了一樣東西。原本想著等自己的研究再成熟一點,也等楊雲再成熟一點,再把這件事情和他說說。可是如今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必須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