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瀕危的古民居——上海絞圈房
上海地區有一種瀕危的古民居,民間俗稱“絞圈房子”。它既有江南宅院圍屋的外形特色,又有濱海鄉土建築的風格特色,是上海傳統民居的一種類型。雖然絞圈房未見史書詳載,長期以來也未被學界重視,但在上海的城郊和鄉間已有二三百年的傳承曆史,至今風貌猶存,是極其寶貴的民居建築遺產和鄉土文化記憶。
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推動下,上海絞圈房的獨特價值被重新發現,搶救保護絞圈房也正在成為共識。
朱亞夫、婁承浩兩位先生的新著是他倆多年收集、整理史料和調查研究實例的合作結晶。該書內容翔實,為廣大讀者了解上海絞圈房的前世今生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記錄了當代人搶救絞圈房這一上海鄉土民居的探索曆程。同時,該書也向世人揭示:福建有一種圍屋叫土樓,雲南有一種圍屋叫一顆印,上海也有一種圍屋叫絞圈房。
張雪敏
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