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朱元璋年表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 1歲
九月十八日未時,生於今安徽鳳陽(當時屬於濠州)一個貧寒的佃戶之家,初名朱重八,上有三哥兩姐,父朱五四,母陳二娘。
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 17歲
淮西地區大旱之後再遭瘟疫,父母、大哥相繼病餓而死,朱重八不得已入家鄉附近的皇覺寺為沙彌。兩個月後,行乞於江湖,足跡遍及皖西與豫東八九個郡縣。
至正八年(1348) 21歲
回到皇覺寺,開始認真讀書、苦練武藝、結交朋友。
至正十一年(1351) 24歲
五月,劉福通於潁州率眾發動紅巾軍起事。八月,彭瑩玉、徐壽輝等人於湖北蘄州發動“西係紅巾軍”起事。八月十日,芝麻李、彭大、趙均用等八人在徐州發動起事。
至正十二年(1352) 25歲
二月,郭子興、孫德崖等人發動濠州起事。閏三月,朱重八加入郭子興部,不久娶郭子興的義女馬氏為妻,改名為朱元璋,有滅亡元朝之意。九月,徐州起事被元軍鎮壓,芝麻李死難,彭大、趙均用等輾轉來到濠州與郭子興部會合。冬,元軍發大兵圍困濠州。
至正十三年(1353) 26歲
春,元軍主帥病亡;五月,元軍撤去。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等人多次試圖謀害朱元璋不成,朱元璋鑒於郭子興、孫德崖、彭大、趙均用等人的內訌,急於向外謀求發展,遂率領徐達、湯和、吳良、吳禎、花雲、耿炳文、耿再成、周德興、郭興、郭英、陸仲亨等精心挑選出的二十四人,準備攻取定遠,中途因病返回。後此二十四人中三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
夏,朱元璋智取驢牌寨,收三千餘眾;七天後偷襲橫澗山繆大亨部,降男女七萬餘口,得精兵兩萬人。夏末,儒生馮國用、馮國勝兄弟,小吏李善長等相繼來歸。
朱元璋取定遠、滁州兩城,大嫂領侄子朱文正、二姐夫領外甥李文忠相繼來投奔。馮國用獻上建立金陵根據地的戰略方針,李善長勸朱元璋取法漢高祖劉邦,皆獲得朱的讚同。
至正十四年(1354) 27歲
正月,張士誠於泰州建立“大周”政權,招來元朝近百萬官軍的鎮壓。十月,朱元璋前往增援張士誠部,被擊退。年底,張士誠部大敗元軍,從此“元(官)軍不複振”,以李察罕為代表的各地忠於元朝的民團武裝開始崛起。
至正十五年(龍鳳元年,1355) 28歲
二月,劉福通等擁立小明王為帝,建都於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
春,郭子興部智取曆陽,獻計的朱元璋被任命為曆陽總兵。以元太子為首的元軍圍困曆陽三月有餘,其後朱元璋一舉將元朝勢力趕出江北。
郭子興死,郭天敘繼承帥位。鄧愈、胡大海、常遇春等人相繼來投。五月,趙普勝、李普勝、廖永堅、廖永忠、俞通海等率巢湖水師來投,後趙普勝轉投徐壽輝,李普勝欲學趙不成反被朱元璋處死。
六月初,朱元璋引軍南下,揭開渡江戰役序幕。相繼占領采石磯、太平後,儒士陶安等來投。秋,朱元璋施借刀殺人之計,
除掉郭天敘、張天祐二人,真正成為郭子興部義軍的首領。
長子朱標出生於太平富民陳迪家。
至正十六年(龍鳳二年,1356) 29歲
三月,攻取金陵,改稱“應天”(今南京)。儒士夏煜、孫炎、楊憲等來投。
朱元璋部又相繼攻克鎮江、金壇等地,七月,小明王任命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至正十七年(龍鳳三年,1357) 30歲
劉福通部紅巾軍分三路大舉北伐。
三月,經過八個月的激烈爭奪,朱元璋部攻取了張士誠部所盤踞的重鎮常州。截至六月,朱部已經奪得了長興、江陰等戰略要地,建立了完備的針對張士誠部的東線防禦體係。十月,常遇春等攻克金陵上遊重鎮池州,繆大亨部克揚州。
朱元璋於揚州納孫氏,後孫氏被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馬氏。
至正十八年(1358) 31歲
正月,張士誠部攻常州,為守將湯和所敗。
馮國用病死,時年三十六歲。
十二月,朱元璋親自率軍十萬往援浙東,途經徽州訪名士朱升等人,朱升獻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略。胡大海部克婺州等地。
至正十九年(1359) 32歲
五月,小明王任命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
八月,李察罕等部克汴梁,劉福通攜小明王逃往安豐。
九月,常遇春部克衢州,後攻杭州不克。十一月,胡大海部克處州。浙東戰役告一段落,朱元璋部開始全力西向對付陳友諒,後在劉基的建議下,逐漸確立“先南後北,先西後東”的總體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