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意外情況(2 / 2)

大事男人拿主意,小事女人看著辦,這是廖春根合家過日子的理念,在他看來,這等無傷大雅的事算是小事,讓自己的妻子看著辦就好,於是他點起一根煙,問道:“陳大姐準備買多少石頭?”

夫妻十多年,兩人早已是心有靈犀,巫香菊瞬間就領會了廖春根話中包含的另一層意思,於是瞟了廖春根一眼,笑著道:“說出來,估計你會嚇一跳,陳大姐想要六百塊錢左右的石頭,大概七八十噸。”

“七八十噸?!”這個數字確實驚到了廖春根,他連忙朝地上彈了彈煙灰,道:“陳大姐這是做什麼?她改行做石頭生意了?”

“我哪知道?”巫香菊也很不解陳喜梅的這個無頭無腦的舉動,一個看上去剛剛脫貧的女人,沒有發瘋到一擲千金的地步,於是巫香菊反過來勸廖春根:“咱家石粉廠還有二三十噸大石頭,過幾天給陳大姐買石頭的時候再買個二三十噸,一次性買百來噸的石頭,價格還能更低一些。”

廖春根點點頭,算是默認了巫香菊的主意。

=================================

且說趙雨壯,除了周日跟高寶廝混在一起之外,整天就按部就班的過日子,表現得跟聰明點的小孩沒啥兩樣。趙雨壯從上輩子的經曆就知道自個的老娘夠牛逼,根本不需要自己多嘴多舌,自己隻需要適時提醒提醒,偶爾點撥點撥,老娘完全可以自行操作。

上輩子,陳喜梅從丹徒船廠退休後,為了給趙雨壯湊齊上大學的所有費用,什麼苦活累活沒有做過,白天在林機學院門口賣水果,晚上給丹徒中學的女生宿舍看宿舍,還要在運河邊的荒地上種菜、養家禽,為的就是一分一厘的存錢。

趙雨壯是有理由痛恨改革炮嘴第一人的,教育改革導致上不起學,醫療改革導致看不起病,住房改革導致買不起房,趙雨壯是第一批教育改革的試驗品,學雜費由上一屆的每年的六七百元躍升為每年的兩千多元。一九九六年的兩千多元,對於一個年收入不足千元的農民家庭來說,絕對的是天文數字,陳喜梅是在一九九六年退休,當時的退休工資也不過每月兩百六十多元。

一個周日,高寶被父母拉去幹農活,趙雨壯看著母親熟練的做鹽水鴨,偷偷的跑上前問道:“媽,買石料的事情都弄好了?”

陳喜梅掀開鍋蓋,用筷子翻滾了一下正在悶煮的鹽水鴨,回道:“差不多了,過兩天,你春根叔叔就會把石頭運過來。”

趙雨壯笑了笑,接著又問道:“媽,你有沒有找過財寶舅舅?”

“找他做什麼?”陳喜梅皺起眉頭:“人多嘴雜,還是不要摞事的好!”

“媽——”趙雨壯拖長了語音,提聲道:“這事你必須得拉著財寶舅舅一起做!”

看趙雨壯說的堅決,陳喜梅愣了一愣,而後笑了起來:“我明白了,我今個下午就去你財寶子舅舅家裏跟他說,你呆會再去給葛先生上柱香,好好禱告禱告。”

===============================

很多時候,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陳喜梅自以為領悟了葛先生的法旨,順著他老人家的旨意去做,肯定水到渠成,結果她第一次找上朱財寶就碰了一鼻子灰。朱財寶根本不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就算陳喜梅說破嘴皮都沒有用,反複就一句話:“我的好姐姐啊,你這是鬼迷心竅了啊,到底是誰給你灌的黃湯,說出來,我去跟他比劃比劃。”

此後,陳喜梅再去找朱財寶,朱財寶基本上是繞道而走,就跟躲瘟疫一樣。天可憐見,陳喜梅的一片赤膽誠心,換來的竟是如此結果,她隻得日夜燒香禱告,祈求葛先生的寬恕,更祈求葛先生不能因為她沒有辦成事情而降下責罰。

當然,殃及池魚的還有趙雨壯這個小神棍,陳喜梅神經質般的頻繁拜祭,肯定要拉上他一起,每當看著葛天師金光閃閃的塑像,趙雨壯都有一種“我又在做夢”的感覺油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