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書小說聽書網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日前,在教育部新的《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曆史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中,嶽飛、文天祥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王曾瑜教授(王教授同時是我國著名宋史學家,《嶽飛傳》作者鄧廣銘老先生學生)近日就此問題接受了新浪觀察的專訪。
新浪觀察:這一舉措現在受到較大爭議,正反雙方正在各類媒體上展開論戰。作為宋史專家,您本人對這一舉措是讚同還是反對?
王曾瑜:反對。我認為有關方麵的這一舉措是不正確的,從曆史的角度來看,是站不住腳的。
新浪觀察:您反對的主要理由是什麼?在新出版的《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曆史教學大綱》中修改方提出了一條極重要理由“這種民族戰爭不同於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裏打架’”得到了部分人的認同。
王曾瑜:這種取消從某方麵是對嶽飛這樣的曆史人物的精神和功績的極大抹煞,也是對曆史的一種“曲解”。談到“兄弟鬩牆,家裏打架”,也不是說就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功過論斷的。就事論事,我們可以來看一看南宋和女真生的那場戰爭。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場非正義戰爭。而女真是這場戰爭的起者和加害方,對中原的百姓是“燒殺擄奪”,幹了許多不好的事情。從這點來看,女真族當時的作為是該譴責的,而以嶽飛為代表的漢民族的反抗精神和保衛家園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我們不否認現在女真族的後人是中國民族的一部分,但是單純為了要強調民族團結就對曆史人物的功績進行抹煞我認為有失妥當。我們在看待曆史上各民族間的戰爭時,各方麵都要有正確認識。我們說漢民族的錯要承認,是少數民族的錯也應該承認。從最近的媒體和大眾反映來看,有人提出了象秦檜這樣的奸相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民族間大融合”的大功臣了呢?還有人比較極端的提出了“吳三桂”這種人物也是順應曆史潮流的優秀分子。這是我們這些作曆史學家比較擔心的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有可能造成的誤導。都按這個道理來說,世界總之是要大同的,國家總之是要消滅的,所有的戰爭都要一筆抹掉。舉個簡單的例子,歐洲現在一體化了,可法國並沒有因為一體化了,英國和法國已和睦相處了,就說貞德不是他們的民族英雄了。貞德仍然是法國人引以自豪的民族英雄。
新浪觀察:這次爭論的重心在“民族英雄”四個字上。究竟什麼叫“民族英雄”呢,曆史學上對此有準確定義嗎?
王曾瑜:“民族英雄”這一說法的定義比較困難。我個人更傾向於“愛國英雄”這一說法。但說法怎麼定義都還是次要的,關鍵是要還曆史本來麵目,而不能曲解曆史真相。古時候寫史書上的人有一個傳訓叫避免“為尊者諱,為賢者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一些問題上因為考慮到當事者是尊者或賢者,就把該說的都舍去了,該有的斷定都不敢下了,這是絕對要避免的事情。放到今天來看,我們也不應該為了要團結就抹煞曆史。在看待民族曆史的問題上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承認民族主義。其二是民族平等主義。以這兩點為基礎,對曆史上的民族衝突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公正客觀地給予其應有的評價,這是研究曆史人要有的基本態度,也是今天的人學習曆史應有的態度。